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类型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邢树文
梁秀霞
+2 位作者
朱慧
孙延杰
查广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200,221,共10页
以广东潮州市凤凰单丛茶区的高山、中山和低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对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及其环境因子和管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指标、NMDS排序、perMANOVA检验、SIMPER分析和RDA排序等方法,研究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
以广东潮州市凤凰单丛茶区的高山、中山和低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对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及其环境因子和管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指标、NMDS排序、perMANOVA检验、SIMPER分析和RDA排序等方法,研究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山茶园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高,中山茶园次之,低山茶园最低,且差异显著;高山茶园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茶园,高山茶园和中山茶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低山茶园,但低山茶园的物种优势性高于其他两个茶园。NMDS排序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差异明显;SIMPER分析显示,高山茶园与中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小(28.90%),高山茶园与低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大(52.13%);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在整体上差异显著(P<0.05)。RDA排序与pRDA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其独立贡献率为62.52%;茶树盖度和除草剂是次要环境变量因子, 2个环境变量的独立贡献率分别为9.155%、10.99%,其他环境变量因子对茶园蜘蛛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茶园开发过程中保留外围自然生境有利于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的保护,更好地利用蜘蛛防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有机生产,提高茶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茶园
丘陵茶园
游猎型
蜘蛛
物种-环境关系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猎型蜘蛛在丘陵区的分布规律及活动习性研究
2
作者
顾松东
郑伯平
+1 位作者
孙立宁
赵川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5期63-64,共2页
通过不同时间在莱阳丘陵区的不同地带调查研究,发现游猎型蜘蛛出现的频率在各地带有所不同。在5月中旬植被尚未长高之前,游猎型蜘蛛在沟渠、碎石地和边界出现多于苹果园;当植被长高后,游猎型蜘蛛不再聚集于原地带,生态位开始扩散,且不...
通过不同时间在莱阳丘陵区的不同地带调查研究,发现游猎型蜘蛛出现的频率在各地带有所不同。在5月中旬植被尚未长高之前,游猎型蜘蛛在沟渠、碎石地和边界出现多于苹果园;当植被长高后,游猎型蜘蛛不再聚集于原地带,生态位开始扩散,且不同种类扩散的位置不同。在苹果园中用陷阱法捕获发现,小狼逍遥蛛多在沟渠或地块的上缘出现,尤其是6月份;星豹蛛多在不太密集的青草地出现;类水狼蛛多在湿度较大、墒情较好的地带出现。而目测法则发现白纹舞蛛、鞍形花蟹蛛多在高大植物的上部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猎型
蜘蛛
小狼逍遥蛛
星豹蛛
类水狼蛛
分布规律
活动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双版纳林区十五种游猎型蜘蛛听毛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旭
尹秋婷
+1 位作者
武鹏峰
郑国
《中国森林病虫》
2020年第3期20-25,共6页
听毛是蜘蛛感受空气震动的重要感觉器官,其数量和分布在不同类群中相对稳定,其形态特征可作为一些类群的分类指标。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管巢蛛科、狼蛛科、猫蛛科、跳蛛科和拟平腹蛛科共5科15种游猎型蜘蛛的听毛、听毛窝进行了...
听毛是蜘蛛感受空气震动的重要感觉器官,其数量和分布在不同类群中相对稳定,其形态特征可作为一些类群的分类指标。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管巢蛛科、狼蛛科、猫蛛科、跳蛛科和拟平腹蛛科共5科15种游猎型蜘蛛的听毛、听毛窝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对听毛的形态、分布和数量以及听毛窝的形态等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5科蜘蛛听毛在体视显微镜下形态多为丝状,纤细柔软,基部与体表几乎垂直着生;电镜下听毛及听毛窝形态可见明显差异;5科蜘蛛腿节均无听毛分布;听毛数量在各科间及种间均存在差异,狼蛛科和跳蛛科种间差异较小,管巢蛛科胫节种间差异较大,猫蛛科跗节种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
听毛
游猎型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合农林生境游猎型蜘蛛时空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钊
闫国增
+2 位作者
周在豹
田作宝
王朔
《绿色科技》
2019年第6期33-38,共6页
指出了蜘蛛是农区重要的天敌类群,研究了华北农区农林复合环境下的游猎型蜘蛛多样性以及其优势种在"农田—林带"环境中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优势种游猎型蜘蛛为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 Koch)和白纹舞蛛(Alopecosa ...
指出了蜘蛛是农区重要的天敌类群,研究了华北农区农林复合环境下的游猎型蜘蛛多样性以及其优势种在"农田—林带"环境中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优势种游猎型蜘蛛为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 Koch)和白纹舞蛛(Alopecosa albostriata Grube);游猎型蜘蛛密度在农林生境中具有明显的"林带效应":在冬小麦—圆柏农林系统中,距林带40 m范围内蜘蛛密度变化与距林带距离呈显著的负相关(P=0.026,α=0.05);在玉米—圆柏农林系统中,距林带10 m范围内蜘蛛密度处于高位状态,在距林带10~40m范围内蜘蛛密度显著下降(P=0.039,α=0.05),与距林带距离呈负相关;农事活动中喷洒农药对蜘蛛种群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农田蜘蛛密度在喷药次日急剧下降(P=0.001,α=0.05),之后缓慢增加,蜘蛛种群发生了从林带生境到农田生境不断的迁移过程(林带与农田生境内蜘蛛密度变化t-检验:P_(Sig.(2-tailed))=0.817,α=0.05;二者蜘蛛密度变化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0.998,P_(Sig.(2-tailed))=0.853,α=0.05);林带生境对于维系农田天敌群落的延续以及生态链的稳定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展示了林业在绿色农业构建中的特殊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猎型
蜘蛛
林带
农田
密度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蜘蛛的种类和捕食策略对假眼小绿叶蝉捕食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包文杰
刘胜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害虫的生物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措施。为探究茶园生态系统中蜘蛛群落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不同种类和捕食策略的蜘蛛对茶园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的捕食效率,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
害虫的生物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措施。为探究茶园生态系统中蜘蛛群落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不同种类和捕食策略的蜘蛛对茶园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的捕食效率,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2013年调查了云南普洱大尖山茶场4月、6月、8月和11月蜘蛛群落的动态变化。此外,在茶园内选取了8种常见蜘蛛,并根据捕食策略将其分为结网等待型蜘蛛和游猎型蜘蛛,在室内模拟茶园生境建立微生态系统,测定每种蜘蛛个体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日捕食量。结果显示,该茶场中蜘蛛的物种数和多度在6月和11月呈现明显的上升,结网等待型蜘蛛占据优势地位;不同种类的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量存在显著差异,游猎型蜘蛛的日捕食量显著高于结网等待型蜘蛛。综上所述,茶园中蜘蛛群落变化与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相关,且蜘蛛的种类和捕食策略会显著影响其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效率。因此,深入了解捕食性天敌的特性有助于更好地预测茶园生态系统中害虫生物防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策略
生物防治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
游猎型
蜘蛛
结网等待
型
蜘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泰山果树蜘蛛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曲爱军
朱承美
+4 位作者
郭树嘉
谷昭威
万桥
康首生
翟建强
《落叶果树》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蜘蛛
游猎型
果树害虫
苹果树
泰山
桃一点叶蝉
化学农药
三突花蛛
天敌资源
林业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蜘蛛的生活习性
7
作者
吴珍
《生物学教学》
1985年第2期33-35,共3页
蜘蛛是一类中小型节肢动物,为人们所熟识。不论在庭园、住宅、农田、树木上、草丛间、石块下、洞穴内,甚至水边或水中各种环境里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蜘蛛的分类地位隶属于蛛形纲蜘蛛目,全世界约有32,000种。绝大多数蜘蛛有纺丝结网的习...
蜘蛛是一类中小型节肢动物,为人们所熟识。不论在庭园、住宅、农田、树木上、草丛间、石块下、洞穴内,甚至水边或水中各种环境里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蜘蛛的分类地位隶属于蛛形纲蜘蛛目,全世界约有32,000种。绝大多数蜘蛛有纺丝结网的习性,如庭院中常见园蛛,住宅中的温室球腹蛛。但也有一部分蜘的蛛不结网,像蝇虎和壁钱等,它们也是各副其实的蜘蛛。还有一些大家习惯地称之为蜘蛛的,却又不是真正的蜘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目
蛛形纲
园蛛
球腹蛛
外雌器
游猎型
触肢器
跳蛛
幼蛛
狼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蜘蛛的人工养殖新技术
8
作者
王忠民
《农村科技》
1998年第9期20-20,共1页
蜘蛛全身是宝,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本草纲目》记载,蜘蛛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之功能。随着蛛毒等的开发应用,适时开展蜘蛛的人工养殖及开发蜘蛛产品前景非常广阔。1、蜘蛛种的人工采集(1)采集工具:采集玻管(可用塑料管代替玻璃小...
蜘蛛全身是宝,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本草纲目》记载,蜘蛛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之功能。随着蛛毒等的开发应用,适时开展蜘蛛的人工养殖及开发蜘蛛产品前景非常广阔。1、蜘蛛种的人工采集(1)采集工具:采集玻管(可用塑料管代替玻璃小瓶)、镊子、铲子、放大镜、培养器、棉花、采集袋。捕虫网:用白色光滑结实的绳或布裁成20厘米宽、60厘米长的梯形布四块,缝成网袋,并用8厘米的棉布做成袋口,网柄可由2~3节组合。(2)采集方法:①蜘蛛的生态不同,采集方法也不一样,要尽可能采集成熟的个体,保持肢体完整。尽可能不用手去捕捉,以免被有毒蜘蛛咬伤,若遇到雌雄在一起生活,要尽力同时采集到并合装于一个玻管内。②采集游猎型蜘蛛时,可采用击落法和扫捕法将捕虫网、白棉布或塑料盘放在枝叶下方。用竹木棍敲击枝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咬伤
人工养殖
采集方法
同时采集
开发应用
经济价值
本草纲目
药用价值
捕虫
游猎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类型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邢树文
梁秀霞
朱慧
孙延杰
查广才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食品科学工程与生物科技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200,221,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类项目(2014KTSCX160)
潮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N09)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生物学)建设项目
文摘
以广东潮州市凤凰单丛茶区的高山、中山和低山茶园为研究对象,对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及其环境因子和管理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多样性指标、NMDS排序、perMANOVA检验、SIMPER分析和RDA排序等方法,研究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山茶园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高,中山茶园次之,低山茶园最低,且差异显著;高山茶园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其他两个茶园,高山茶园和中山茶园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低山茶园,但低山茶园的物种优势性高于其他两个茶园。NMDS排序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差异明显;SIMPER分析显示,高山茶园与中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小(28.90%),高山茶园与低山茶园的平均相异性较大(52.13%);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在整体上差异显著(P<0.05)。RDA排序与pRDA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组成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因子,其独立贡献率为62.52%;茶树盖度和除草剂是次要环境变量因子, 2个环境变量的独立贡献率分别为9.155%、10.99%,其他环境变量因子对茶园蜘蛛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茶园开发过程中保留外围自然生境有利于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的保护,更好地利用蜘蛛防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有机生产,提高茶叶品质。
关键词
高山茶园
丘陵茶园
游猎型
蜘蛛
物种-环境关系
管理措施
Keywords
high mountain tea plantation
hilly tea plantation
wandering-spiders
species-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management measures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Q959.226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猎型蜘蛛在丘陵区的分布规律及活动习性研究
2
作者
顾松东
郑伯平
孙立宁
赵川德
机构
青岛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5期63-64,共2页
文摘
通过不同时间在莱阳丘陵区的不同地带调查研究,发现游猎型蜘蛛出现的频率在各地带有所不同。在5月中旬植被尚未长高之前,游猎型蜘蛛在沟渠、碎石地和边界出现多于苹果园;当植被长高后,游猎型蜘蛛不再聚集于原地带,生态位开始扩散,且不同种类扩散的位置不同。在苹果园中用陷阱法捕获发现,小狼逍遥蛛多在沟渠或地块的上缘出现,尤其是6月份;星豹蛛多在不太密集的青草地出现;类水狼蛛多在湿度较大、墒情较好的地带出现。而目测法则发现白纹舞蛛、鞍形花蟹蛛多在高大植物的上部出现。
关键词
游猎型
蜘蛛
小狼逍遥蛛
星豹蛛
类水狼蛛
分布规律
活动习性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双版纳林区十五种游猎型蜘蛛听毛比较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旭
尹秋婷
武鹏峰
郑国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2020年第3期20-2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2315,31970410)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LR2016005)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103004)。
文摘
听毛是蜘蛛感受空气震动的重要感觉器官,其数量和分布在不同类群中相对稳定,其形态特征可作为一些类群的分类指标。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管巢蛛科、狼蛛科、猫蛛科、跳蛛科和拟平腹蛛科共5科15种游猎型蜘蛛的听毛、听毛窝进行了观察和拍照,对听毛的形态、分布和数量以及听毛窝的形态等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5科蜘蛛听毛在体视显微镜下形态多为丝状,纤细柔软,基部与体表几乎垂直着生;电镜下听毛及听毛窝形态可见明显差异;5科蜘蛛腿节均无听毛分布;听毛数量在各科间及种间均存在差异,狼蛛科和跳蛛科种间差异较小,管巢蛛科胫节种间差异较大,猫蛛科跗节种间差异较大。
关键词
蜘蛛
听毛
游猎型
生境
Keywords
Araneae
trichobothrium
active hunter
habitat
分类号
S763.306.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合农林生境游猎型蜘蛛时空动态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钊
闫国增
周在豹
田作宝
王朔
机构
天津市河西区绿化管理所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北京市顺义区林业保护站
北京大东流苗圃
出处
《绿色科技》
2019年第6期33-38,共6页
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12-0783)
文摘
指出了蜘蛛是农区重要的天敌类群,研究了华北农区农林复合环境下的游猎型蜘蛛多样性以及其优势种在"农田—林带"环境中的分布动态,结果表明:研究区优势种游猎型蜘蛛为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 Koch)和白纹舞蛛(Alopecosa albostriata Grube);游猎型蜘蛛密度在农林生境中具有明显的"林带效应":在冬小麦—圆柏农林系统中,距林带40 m范围内蜘蛛密度变化与距林带距离呈显著的负相关(P=0.026,α=0.05);在玉米—圆柏农林系统中,距林带10 m范围内蜘蛛密度处于高位状态,在距林带10~40m范围内蜘蛛密度显著下降(P=0.039,α=0.05),与距林带距离呈负相关;农事活动中喷洒农药对蜘蛛种群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农田蜘蛛密度在喷药次日急剧下降(P=0.001,α=0.05),之后缓慢增加,蜘蛛种群发生了从林带生境到农田生境不断的迁移过程(林带与农田生境内蜘蛛密度变化t-检验:P_(Sig.(2-tailed))=0.817,α=0.05;二者蜘蛛密度变化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0.998,P_(Sig.(2-tailed))=0.853,α=0.05);林带生境对于维系农田天敌群落的延续以及生态链的稳定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展示了林业在绿色农业构建中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
游猎型
蜘蛛
林带
农田
密度
变化
Keywords
wandering spider
forest belt
farmland
density
variation
分类号
Q34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蜘蛛的种类和捕食策略对假眼小绿叶蝉捕食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包文杰
刘胜杰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山大学生态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7057)
云南省基础研究优秀青年项目(201901W070107)。
文摘
害虫的生物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措施。为探究茶园生态系统中蜘蛛群落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不同种类和捕食策略的蜘蛛对茶园害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的捕食效率,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2013年调查了云南普洱大尖山茶场4月、6月、8月和11月蜘蛛群落的动态变化。此外,在茶园内选取了8种常见蜘蛛,并根据捕食策略将其分为结网等待型蜘蛛和游猎型蜘蛛,在室内模拟茶园生境建立微生态系统,测定每种蜘蛛个体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日捕食量。结果显示,该茶场中蜘蛛的物种数和多度在6月和11月呈现明显的上升,结网等待型蜘蛛占据优势地位;不同种类的蜘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量存在显著差异,游猎型蜘蛛的日捕食量显著高于结网等待型蜘蛛。综上所述,茶园中蜘蛛群落变化与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相关,且蜘蛛的种类和捕食策略会显著影响其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效率。因此,深入了解捕食性天敌的特性有助于更好地预测茶园生态系统中害虫生物防治的效果。
关键词
捕食策略
生物防治
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
游猎型
蜘蛛
结网等待
型
蜘蛛
Keywords
foraging strategy
biological control
Empoasca vitis Gothe
actively hunting spider
sit-and-wait spider
分类号
Q969.93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泰山果树蜘蛛初步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曲爱军
朱承美
郭树嘉
谷昭威
万桥
康首生
翟建强
机构
山东省林业学校
山东省林科所
曲阜市息陬乡林业站
出处
《落叶果树》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蜘蛛
游猎型
果树害虫
苹果树
泰山
桃一点叶蝉
化学农药
三突花蛛
天敌资源
林业学校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蜘蛛的生活习性
7
作者
吴珍
机构
苏州铁道师范学院
出处
《生物学教学》
1985年第2期33-35,共3页
文摘
蜘蛛是一类中小型节肢动物,为人们所熟识。不论在庭园、住宅、农田、树木上、草丛间、石块下、洞穴内,甚至水边或水中各种环境里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蜘蛛的分类地位隶属于蛛形纲蜘蛛目,全世界约有32,000种。绝大多数蜘蛛有纺丝结网的习性,如庭院中常见园蛛,住宅中的温室球腹蛛。但也有一部分蜘的蛛不结网,像蝇虎和壁钱等,它们也是各副其实的蜘蛛。还有一些大家习惯地称之为蜘蛛的,却又不是真正的蜘蛛。
关键词
蜘蛛目
蛛形纲
园蛛
球腹蛛
外雌器
游猎型
触肢器
跳蛛
幼蛛
狼蛛
分类号
Q959.226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蜘蛛的人工养殖新技术
8
作者
王忠民
出处
《农村科技》
1998年第9期20-20,共1页
文摘
蜘蛛全身是宝,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本草纲目》记载,蜘蛛可入药,具有解毒消炎之功能。随着蛛毒等的开发应用,适时开展蜘蛛的人工养殖及开发蜘蛛产品前景非常广阔。1、蜘蛛种的人工采集(1)采集工具:采集玻管(可用塑料管代替玻璃小瓶)、镊子、铲子、放大镜、培养器、棉花、采集袋。捕虫网:用白色光滑结实的绳或布裁成20厘米宽、60厘米长的梯形布四块,缝成网袋,并用8厘米的棉布做成袋口,网柄可由2~3节组合。(2)采集方法:①蜘蛛的生态不同,采集方法也不一样,要尽可能采集成熟的个体,保持肢体完整。尽可能不用手去捕捉,以免被有毒蜘蛛咬伤,若遇到雌雄在一起生活,要尽力同时采集到并合装于一个玻管内。②采集游猎型蜘蛛时,可采用击落法和扫捕法将捕虫网、白棉布或塑料盘放在枝叶下方。用竹木棍敲击枝叶。
关键词
蜘蛛咬伤
人工养殖
采集方法
同时采集
开发应用
经济价值
本草纲目
药用价值
捕虫
游猎型
分类号
S899.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类型茶园游猎型蜘蛛亚群落特征的研究
邢树文
梁秀霞
朱慧
孙延杰
查广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游猎型蜘蛛在丘陵区的分布规律及活动习性研究
顾松东
郑伯平
孙立宁
赵川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双版纳林区十五种游猎型蜘蛛听毛比较
陈旭
尹秋婷
武鹏峰
郑国
《中国森林病虫》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复合农林生境游猎型蜘蛛时空动态规律研究
杨钊
闫国增
周在豹
田作宝
王朔
《绿色科技》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蜘蛛的种类和捕食策略对假眼小绿叶蝉捕食效率的影响
包文杰
刘胜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泰山果树蜘蛛初步研究
曲爱军
朱承美
郭树嘉
谷昭威
万桥
康首生
翟建强
《落叶果树》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蜘蛛的生活习性
吴珍
《生物学教学》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蜘蛛的人工养殖新技术
王忠民
《农村科技》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