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淮微 《远程教育杂志》 2007年第3期69-71,共3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教育游戏中游戏任务设计的原则,即根据教学目标的类型层次、不同领域的课程知识、游戏者的认知水平以及游戏任务本身的结构四方面进行游戏任务设计,并说明了游戏任务实现的方法,以获得游戏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统一。
关键词 教育游戏 游戏任务 设计 原则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类教育玩具游戏任务的结构类型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达维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5-121,共7页
目的 构建类教育玩具的游戏任务结构对学习功效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构建类教育玩具游戏任务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有利于厘清游戏任务的布局规律,为设计合理的、承载优良学习理念的构建类教育玩具提供了重要参考。方法 围绕目前... 目的 构建类教育玩具的游戏任务结构对学习功效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构建类教育玩具游戏任务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有利于厘清游戏任务的布局规律,为设计合理的、承载优良学习理念的构建类教育玩具提供了重要参考。方法 围绕目前主流的学习理论及其与学习工具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构建类教育玩具游戏任务的主要结构类型进行逐一分析。结论 在形式纷繁的构建类教育玩具的游戏任务中,其内部结构可依据相关学习理论的内涵归结为“单线型游戏任务结构”“多线归一型游戏任务结构”“多线开放型游戏任务结构”“建构型游戏任务结构”4种类型,它们分别适配于不同的游戏化学习目标,其价值可在构建类教育玩具的“外形”“连接”“功能”3个设计维度上得到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 游戏任务的结构类型 评论 构建类教育玩具 游戏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家庭自由游戏和智力任务游戏中母亲对孩子的态度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会昌 侯静 +1 位作者 陈欣银 秦丽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8,共5页
采用家庭观察的方法 ,考察了 6 1名 3~ 4岁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两个情境———自由游戏和带有智力任务倾向的拼图游戏中 ,其母亲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 ,结果发现 :(1)母亲在 2种类型的游戏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可以从母亲对孩子... 采用家庭观察的方法 ,考察了 6 1名 3~ 4岁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两个情境———自由游戏和带有智力任务倾向的拼图游戏中 ,其母亲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 ,结果发现 :(1)母亲在 2种类型的游戏中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可以从母亲对孩子的控制性 (高控、低控 )、温暖性 (接受和拒绝 )、言语交流和参与性 4个维度做出评价。(2 )当儿童的游戏从自由游戏转为带有智力任务倾向的游戏时 ,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生明显变化 ,直接要求、提问等高控行为增多 ,互相商量等低控行为减少 ;对孩子的拒绝行为和态度增强 ,而肯定、爱抚、积极情绪等接受行为减少 ;与孩子的言语交流和参与行为减少。 (3)在上述 2种游戏情境中 ,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表现出个别差异 ,在自由游戏情境中 ,4 2 .6 %的母亲为宽松型 ,32 .8%的母亲为温暖型 ,2 4 .6 %的母亲为交流型。在带有智力任务倾向的游戏中 ,5 4 %的母亲为宽松型 ,2 3%的母亲为低控型 ,2 3%的母亲为高控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观察 自由游戏 智力任务游戏 母亲 孩子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游戏中“教游相融”的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杨丽 姚晓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4,共4页
教育游戏是新型的教育资源,是寓教于乐的完美体现。但就目前的开发现状来看,教育游戏设计者始终未能摆脱"教游难融"的尴尬境地,常常陷入怎样将学科内容、课堂知识融入游戏这一难题之中。本文在分析了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瓶颈,... 教育游戏是新型的教育资源,是寓教于乐的完美体现。但就目前的开发现状来看,教育游戏设计者始终未能摆脱"教游难融"的尴尬境地,常常陷入怎样将学科内容、课堂知识融入游戏这一难题之中。本文在分析了教育游戏研究现状的瓶颈,以及教育游戏较之娱乐游戏的本体缺憾的基础上,试图从多样化设计游戏任务、反复迭代冲突和竞争、采用非线性方式叙事游戏、重视游戏激励机制等方面阐述教育游戏中"教游相融"的可行性设计策略,以期提高教育游戏的质量,做到教学与游戏的有机互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 教育游戏 非线性叙事 游戏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数学阅读游戏化设计原理与框架 被引量:2
5
作者 殷宝媛 魏澜轩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58-61,共4页
通过游戏化设计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的认知活动投入,对于培育数字化社会所要求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游戏化数学阅读设计框架将游戏化设计穿插于数学阅读心理机制的数学阅读期望、数学阅读调控和数学阅读认知三个重要过程,... 通过游戏化设计加强小学生数学阅读的认知活动投入,对于培育数字化社会所要求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游戏化数学阅读设计框架将游戏化设计穿插于数学阅读心理机制的数学阅读期望、数学阅读调控和数学阅读认知三个重要过程,通过游戏化任务、游戏化策略、游戏化空间三个层面的设计实现游戏化学习效果的转化,可以为小学生数学阅读教学提供研究新视角和设计新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阅读 游戏化学习 游戏任务 游戏化策略 游戏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心理测量视域下的学生数字素养测评 被引量:3
6
作者 朱莎 郭庆 吴砥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9,共11页
定期开展数字素养发展监测与评估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学生数字素养评价主要沿用“依据规则给潜在特质赋值”的经典测量观,以标准化测试及自陈式量表为主要测评工具,存在评价内容有限、评价方法片面等问题。计算心理... 定期开展数字素养发展监测与评估是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学生数字素养评价主要沿用“依据规则给潜在特质赋值”的经典测量观,以标准化测试及自陈式量表为主要测评工具,存在评价内容有限、评价方法片面等问题。计算心理测量理论为破解学生数字素养评价难题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支持。它主张综合运用心理测量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评价嵌入真实情境任务中,激发并追踪主体与情境之间的交互,通过多源异构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过程性评价。计算心理测量视域下的学生数字素养测评框架基于自上而下理论驱动和自下而上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推理链,在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指导下,构建复杂的任务情境获取细粒度数据,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细粒度数据中提取证据,进而实现精准评价。以此框架开展的面向小学高年级学段的数字素养测评实践表明,该测评范式有助于形成从数字素养“能力模型”到“测量模型”的闭环推理链,在经过多轮次迭代优化后,可形成高质量的学生数字素养测评任务、可靠的学生数字素养证据和稳定的学生数字素养测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心理测量 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 数字素养评价 游戏化测评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