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幸福感的因素构成与差异分析——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海霞 周玲强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74-1081,共8页
以杭州市为例,对公园游憩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回归和方差分析法揭示游憩幸福感的因素构成、空间分异与社会差异。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游憩幸福感主要由情感幸福感、认知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构成,是具有层次性的主观幸福感;公园游... 以杭州市为例,对公园游憩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回归和方差分析法揭示游憩幸福感的因素构成、空间分异与社会差异。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游憩幸福感主要由情感幸福感、认知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构成,是具有层次性的主观幸福感;公园游憩幸福感存在空间分异性,居民主要通过城市大公园游憩获取情感幸福感和认知幸福感、通过社区小公园游憩获取社会幸福感;公园游憩幸福感存在社会差异性,收入、年龄、文化程度、职业4个变量对游憩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为此,城市政府应以游憩幸福感为核心,根据居民游憩幸福感的感知现状及其空间、社会差异特征进行公园游憩空间的建构与游憩设施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幸福感 城市公园 社区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城市山体公园游憩幸福感因素构成与水平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晶茹 王敏华 +3 位作者 傅伟聪 葛鈜晔 黄钰麟 董建文 《中国城市林业》 2022年第3期115-120,共6页
多山地区的山体公园是当地居民和游客重要的休闲场所,提升人们在山体公园的游憩幸福感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环境健康有突出的积极作用。文章以福州市为例,通过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城市山体公园游憩幸福感因素构成,揭示游憩者幸... 多山地区的山体公园是当地居民和游客重要的休闲场所,提升人们在山体公园的游憩幸福感对促进社会和谐和环境健康有突出的积极作用。文章以福州市为例,通过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城市山体公园游憩幸福感因素构成,揭示游憩者幸福感水平,并提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以多维度游憩幸福感为导向进行城市山体公园建设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幸福感 城市山体公园 多山地区 福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森林步道健康效益影响研究——以福道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凡 洪邵平 +3 位作者 张艳钦 魏昕怡 董建文 王敏华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4,共8页
城市森林步道作为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环境场域对公众的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健康效益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因此基于城市森林步道环境特征视角,依托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在量表设计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城市森林步道环境... 城市森林步道作为城市中重要的自然环境场域对公众的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健康效益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因此基于城市森林步道环境特征视角,依托刺激-有机体-反应(S-O-R)理论,在量表设计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城市森林步道环境特征、游憩幸福感与健康效益三者之间的路径模型,以福道为研究样地获取实证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检验以探讨其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森林步道的环境特征可由自然因子、服务因子、感知因子、步道因子四个维度组成;2)环境特征对于健康效益的影响路径有两条,其包括“环境特征→健康效益”的简单路径与“环境特征→游憩幸福感→健康效益”的综合复杂路径;3)游憩幸福感不仅直接显著影响健康效益,还在结构关系模型中发挥了重要中介作用。因此在城市森林步道建设方面要注重多方位的环境特征,关注游客的情感状态,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以此提升其健康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步道 环境特征 游憩幸福感 健康效益 福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