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运河遗产河道游憩利用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张飞
杨林生
何勋
石勇
-
机构
l.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14-1123,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JY193)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F2018-06)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20-ZZJH-457)资助。
-
文摘
在充分考虑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新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包含4个准则层、10个因子层、22个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大运河27段遗产河道的游憩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显示:①从评价结果来看:大运河27段运河遗产河道的游憩利用适宜性排名情况比较客观,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于评价大运河遗产河道的游憩利用适宜性较为可信,对于评价大型线性文化遗产的游憩利用适宜性同样具有借鉴意义。②从游憩利用适宜度来看:11段游憩利用适宜度较高的遗产河道全部位于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沿线的通水、通航河段。4段游憩利用适宜度低的河道均处于大运河已断流区域。浙江、江苏、天津、北京、河北等5省市境内的遗产河道游憩利用适宜性要优于安徽、河南、山东等3省境内的河道。③从影响游憩利用适宜性的各准则层来看:游憩利用适宜度高的遗产河道,其生态环境本底质量普遍较高。游憩利用适宜度低的遗产河道,其经济社会条件和旅游发展基础2个指标层的表现也普遍偏低。依托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建设国家文化公园,要在对其不同区段游憩利用适宜性开展评价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游憩利用模式。
-
关键词
游憩利用适宜性
大运河
遗产河道
线性文化遗产
-
Keywords
recreational suitability
the Grand Canal
heritage sections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
分类号
F590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