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港澳居民来粤公立医院就医服务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讨
1
作者 周林丽 彭沛 +3 位作者 黄小慧 师雯琦 袁联雄 潘瑶 《现代医院》 2025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港澳居民来粤就医需求持续增长。广东公立医院作为广东医疗服务供给的主力军,本文旨在探讨该群体发展港澳居民来粤就医的现状,并基于医院视角提出发展对策,以助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事业。本文采用SWOT方...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港澳居民来粤就医需求持续增长。广东公立医院作为广东医疗服务供给的主力军,本文旨在探讨该群体发展港澳居民来粤就医的现状,并基于医院视角提出发展对策,以助力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事业。本文采用SWOT方法,系统评估广东公立医院在发展港澳居民来粤就医服务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构建SWOT矩阵以制定发展对策。分析显示广东公立医院具有交通便利、文化亲近、医疗资源丰富、服务效率高且费用较低等优势;面临医保跨境可携政策覆盖不足、专项诊疗服务不成熟、服务标准不统一、跨境医疗探索不足等劣势;同时,国家战略支持和市场需求旺盛提供了发展机会,而市场竞争激烈和三地医疗规则衔接缓慢构成了外部威胁。针对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加强宣传与产业合作创新、业务分步发展、争取政策覆盖、强化业务统筹、加快与港澳办医合作以及推进医院国际化评审等对策建议,为广东的公立医院群体发展面向港澳居民的医疗服务业务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公立医院 港澳居民 来粤就医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澳药械通”政策下的医院运营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为例
2
作者 方少凡 徐晶 刘金泳 《现代医院》 2024年第9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为例,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港澳药械通”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评估该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在组织架构、制度建... 目的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为例,探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港澳药械通”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评估该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在组织架构、制度建设、运营管理和多形式宣传等方面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该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共获批急需药械7种,累计使用20人次,惠及患者18名。这些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医疗风险防控、药品流弊、医保报销、医护人员培训与适应等。结论基于结果发现,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医疗机构在实施“港澳药械通”政策时提供借鉴,并为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大湾区建设 港澳药械通”政策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医疗设备和药品 医院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国家认同的实践路径
3
作者 汤杏林 王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66,共4页
国家认同内蕴文化认同、使命认同、制度认同、情感认同等结构要素。基于此,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国家认同,要多维度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国家文化认同,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注重传统文化体验,推进语言交流与培训;全景式增强内地... 国家认同内蕴文化认同、使命认同、制度认同、情感认同等结构要素。基于此,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国家认同,要多维度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国家文化认同,加强历史文化教育,注重传统文化体验,推进语言交流与培训;全景式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使命认同,提供定制化的教育资源,强化就业指导和服务,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立体化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制度认同,完善制度教育内容,运用新媒体做好制度宣传工作;递进式增强内地高校港澳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强化他们热爱祖国的显性情感表达,注重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情感再现,组织彰显国家治理效能的情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港澳青年学生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届全国美展港澳台地区作品分析研究
4
作者 王巍 刘延庆 《中国美术》 2024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本文深入分析历届全国美展港澳台地区的参展作品,挖掘其在艺术风格、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深层意义。通过对比分析,旨在揭示港澳台作品在全国美展中的重要地位,厘清它们对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图景、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 本文深入分析历届全国美展港澳台地区的参展作品,挖掘其在艺术风格、文化内涵、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深层意义。通过对比分析,旨在揭示港澳台作品在全国美展中的重要地位,厘清它们对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图景、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融合起到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美展 港澳 艺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政策协同与需求匹配研究——基于KANO模型的分析
5
作者 谢长青 黄琼 +1 位作者 陈佳佳 赵心悦 《新经济》 2024年第10期67-76,共10页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背景,基于政策系统理论和KANO需求模型,分析了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就业创业的政策供给情况。文章探讨了政策供给体系、内容和工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政策对港澳青年发展需求的响应。研究发现,尽管政策体...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背景,基于政策系统理论和KANO需求模型,分析了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就业创业的政策供给情况。文章探讨了政策供给体系、内容和工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政策对港澳青年发展需求的响应。研究发现,尽管政策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存在政策主体协同不足、政策内容完整性欠缺、政策工具结构失衡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调整政策供需匹配、优化政策主体协同、扩大政策覆盖内容、增加需求型政策等建议,旨在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协同性,以更好地满足港澳青年的大湾区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青年 港澳大湾区 政策协同 KAN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
6
作者 王浛 王珊 褚方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38,共4页
高校加强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是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加强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必要之举、是培养港澳台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挑战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的港... 高校加强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是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加强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必要之举、是培养港澳台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挑战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的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仍然面临着港澳台学生对国情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对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联模糊不清、价值观受到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等问题。高校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国情教育,兼顾地区特色加强文化育人,为港澳台学生提供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渠道,以此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拥护“一国两制”、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港澳台学生 国情教育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见千帆共启航 人间至味是书香--2024粤港澳地区桂琼“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在广西开展
7
《图书馆界》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4月23日,以“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为主题的2024粤港澳地区桂琼“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在广西开展。广西图书馆学会在广西14个地级市招募了类型多样的共读点260个。超过3.3万名读书人相约4月23 a 10:00-10:30这一时段,以书... 2024年4月23日,以“品味书香·享阅读之乐”为主题的2024粤港澳地区桂琼“共读半小时”阅读活动在广西开展。广西图书馆学会在广西14个地级市招募了类型多样的共读点260个。超过3.3万名读书人相约4月23 a 10:00-10:30这一时段,以书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通过线上悦读、诵读经典、线下分享等方式共品书香广西。朗朗书声浸润八桂大地,让广大群众共享读书之乐,感受阅读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图书馆学会 共读 诵读经典 书香 八桂大地 悦读 港澳地区 之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综述
8
作者 杜玥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74-179,共6页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于2023年9月21—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当今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与会代表围绕教育人物与思想、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制度与改革、中外教育比较与交流...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于2023年9月21—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当今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与会代表围绕教育人物与思想、教育历史与文化、教育制度与改革、中外教育比较与交流、区域教育活动史、教育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等诸多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研究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史论坛 会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论坛3: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戴继锋(主持人/整理) 周军(主持人/整理) 《城市交通》 2018年第6期126-127,共2页
演讲人钟华勋:跨界旅运信息合作研究——港深澳珠广技术交流会简介马向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与展望李春海:协同视角下大湾区交通体系构建的思考——从世界级城市群空间组织角度徐旭晖:深莞惠都市圈发展及轨道交通规划赵... 演讲人钟华勋:跨界旅运信息合作研究——港深澳珠广技术交流会简介马向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规划的历史与展望李春海:协同视角下大湾区交通体系构建的思考——从世界级城市群空间组织角度徐旭晖:深莞惠都市圈发展及轨道交通规划赵国锋:广佛同城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张福勇: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珠澳发展及交通发展思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要求。粤港澳地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合作发展已成为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从经济规模、外向程度、产业形态、城市竞争力和区域合作水平等方面看,粤港澳地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在“一带一路”塑造的多向开放交流格局中将起到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一体化 港澳 大湾 论坛 轨道交通规划 港澳地区 技术交流会 城市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好港澳兼读制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学军 《产经评论》 1999年第Z1期43-45,共3页
随着港澳相继回归,很多港澳学子向往祖国,希望回内地求学,接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熏陶,学习祖国的文化、政治、经济、法律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粤港澳有着人缘、地缘方面的便利,为了维护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兼读制 港澳 教学计划 职能部门 港澳地区 平时成绩 学生工作 教学管理人员 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民生合作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理文 《广东经济》 2020年第8期14-19,共6页
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与“一国两制”实践融合起来,推动港澳与内地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助力港澳更好地参与国家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港澳同胞的“人心回归”,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粤港澳大湾... 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与“一国两制”实践融合起来,推动港澳与内地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助力港澳更好地参与国家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港澳同胞的“人心回归”,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败的关键。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民生领域的创新合作,优化公共服务,打造优质生活圈,是深度解决港澳民生问题、拓宽港澳居民生活空间、深化港澳同胞祖国认同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大湾区 创新合作 港澳同胞 民生领域 祖国认同 优质生活圈 公共服务 民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区域经济联系与合作的再思考——兼论区域发展中平衡与非平衡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运源 《新经济》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关于粤港澳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合作问题,笔者曾提出过某些看法(见<港澳经济>1994年第9期):主要是基于新时期粤港澳所处的特殊使命和发展势态,认为三地应当在资金、物资、技术和人员进出等方面实施更为宽松的流动,以促进粤港澳区域... 关于粤港澳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合作问题,笔者曾提出过某些看法(见<港澳经济>1994年第9期):主要是基于新时期粤港澳所处的特殊使命和发展势态,认为三地应当在资金、物资、技术和人员进出等方面实施更为宽松的流动,以促进粤港澳区域经济的联系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 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发展 平衡 1994年 高层次发展 发展势态 合作问题 港澳地区 新时期 技术 物资 资金 接近 行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港澳 服务经济 再攀高峰
13
作者 封小云 《港澳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5-15,共1页
今天是《港澳经济》杂志创刊15周年的日子。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回顾15年来的风风雨雨,作为一个与此杂志一同成长的港澳经济的研究者,深深地体会到这本杂志是从事港澳研究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 港澳经济》杂志 创刊15周年 办刊宗旨 学术研究 港澳研究中心 经济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承担起伟大的历史使命——敬祝港澳研究中心和《港澳经济》创办十五周年
14
作者 张磊 《港澳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7-7,共1页
岁月匆匆,港澳研究中心和《港澳经济》已经走过了十五年的历程。
关键词 港澳研究中心 港澳经济》杂志 经济期刊 中国 理论研究 历史使命 创刊15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新的起点上,更上一层楼——在庆祝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港澳研究中心成立暨《港澳经济》杂志创刊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5
作者 张难生 《港澳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8-9,共2页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热烈祝贺港澳研究中心及《港澳经济》杂志成立十五周年,对于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键词 港澳研究中心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港澳经济》杂志 经济期刊 理论研究 办刊质量 创刊15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第一届广东省暨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工程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16
作者 胡常伟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4-134,共1页
为了促进工业工程学科建设,加强高校、企业间的交流,2019年12月7-8日,“2019年第一届广东省暨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工程创新大赛”在广州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广东... 为了促进工业工程学科建设,加强高校、企业间的交流,2019年12月7-8日,“2019年第一届广东省暨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工程创新大赛”在广州大学城广东工业大学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主办,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广东工业大学承办,来自粤港澳地区相关专业领域的高校、企业的代表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赛组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理事长、广东工业大学陈庆新教授主持大会。会上,广东工业大学陈为民副校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执行理事长、天津大学齐二石教授、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教授分别代表学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和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致辞。本次大赛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9名,并为获奖队伍、优秀指导教师、最佳组织单位等颁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大湾区 广东工业大学 创新大赛 广州大学城 大赛组委会 副校长 港澳地区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桥飞架粤港澳 两翼三地变通途——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工
17
作者 杨兴洲 谢薇 +2 位作者 罗春艳 阮文康 陈智雄 《珠江水运》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2009年12月15日,堪称"中国第一桥"的港珠澳大桥珠澳人工岛部分在珠海水域动工。港珠澳大桥全长56公里,其中桥隧主体工程——海中桥隧规模将超越现时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这座总投资700多亿元、跨境又跨海的大... 2009年12月15日,堪称"中国第一桥"的港珠澳大桥珠澳人工岛部分在珠海水域动工。港珠澳大桥全长56公里,其中桥隧主体工程——海中桥隧规模将超越现时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这座总投资700多亿元、跨境又跨海的大型基础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合作交流的交通瓶颈,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港澳地区稳定的"世纪金桥",也将成为中国"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 港澳 合作交流 主体工程 基础工程 交通瓶颈 港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港澳台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与澳门的合理定位
18
作者 杨允中 《产经评论》 1995年第2期32-34,共3页
一、一个全新历史时期的来临“九七”、“九九”这两个时限从80年代中期提出。经近10年港澳两地事态发展验证,无论对港澳两地的广大居民还是对海峡两岸的亿万同胞,都已逐步形成了一种基于理性的共识——由中英、中葡之间两个联合声明确... 一、一个全新历史时期的来临“九七”、“九九”这两个时限从80年代中期提出。经近10年港澳两地事态发展验证,无论对港澳两地的广大居民还是对海峡两岸的亿万同胞,都已逐步形成了一种基于理性的共识——由中英、中葡之间两个联合声明确认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性转折正在深入发展,这是当今条件下唯一可行的最佳选择。“九七”、“九九”确确实实是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经贸关系 合理定位 中国大陆 港澳 海峡两岸 经济体系 港澳 历史性转折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产业结构转型与人力资源互补
19
作者 隋广军 《产经评论》 1997年第6期13-14,共2页
A.粤、港、澚均已进入产业结构升级、成长机能重构的关键时期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伴随着发展时期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需要相应地随之进行扬弃和调整。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广东虽然启动了华南经济的起飞。然而,现有产业格局对于推... A.粤、港、澚均已进入产业结构升级、成长机能重构的关键时期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伴随着发展时期的阶段性演进,产业结构需要相应地随之进行扬弃和调整。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广东虽然启动了华南经济的起飞。然而,现有产业格局对于推进自身和整体大区域的持续发展却似乎显得较为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港澳 港澳地区 人力资源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持续发展 阶段性演进 科研开发 主导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强粤港澳社会经济文化联系对港澳回归,平稳过渡的作用
20
作者 张广芳 《燧石》 1996年第5期47-51,共5页
根据中英、中葡两国关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持香港、澳门原有的资... 根据中英、中葡两国关于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即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持香港、澳门原有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世界近现代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怎样才能使香港、澳门主权顺利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 文化联系 港澳回归 “一国两制” 澳门 港澳 香港 恢复行使主权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