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游港口腹地演变及港口-腹地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何丹 高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11-1821,共11页
运用场强模型计算2001年以来长江中游主要港口的场强值,分析长江中游港口腹地演变特征及趋势,参照钱纳里多国模型划分腹地经济的发展阶段,运用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腹地与其所属港口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 运用场强模型计算2001年以来长江中游主要港口的场强值,分析长江中游港口腹地演变特征及趋势,参照钱纳里多国模型划分腹地经济的发展阶段,运用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腹地与其所属港口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从而把长江中游港口-腹地隶属关系和协调关系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长江中游主要港口的场强在递增的同时区域异质性不断扩大。各港口腹地范围差异显著,但总体空间格局变化不显著,且港口腹地演变呈现扩大、缩小和趋于稳定3种态势。港口与腹地的综合协调关系整体处于港口发展滞后于腹地经济发展的磨合阶段,且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自然条件、交通运输等因素对各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调关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腹地关系 协调发展 长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不确定下考虑碳排放政策的港口-腹地集装箱运输网络减排策略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戴倩 杨家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43,98,共8页
针对同时具备内陆水港中转和无水港中转的港口-腹地集装箱运输系统,构建了包含3种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网络结构;然后,对于面临碳排放政策影响和需求不确定性的港口-腹地集装箱运输网络规划问题,建立了当运输需求具有随机性时分别引入碳... 针对同时具备内陆水港中转和无水港中转的港口-腹地集装箱运输系统,构建了包含3种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网络结构;然后,对于面临碳排放政策影响和需求不确定性的港口-腹地集装箱运输网络规划问题,建立了当运输需求具有随机性时分别引入碳税政策和碳排放交易机制两种不同政策工具下的优化模型。最后,以长江经济带为实例,分析了在两种排放政策下的绿色运输策略,研究结论表明:两种碳排放政策的实施都促进了经无水港转运的货流量增加,集装箱公铁联运模式得到了发展;在一些特定的税率水平或碳排放配额比例下,运输网络碳排放能实现较大幅度减少,这可为碳排放政策在内陆运输规划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相较确定性需求情况,需求的随机性建模对运输网络的绿色发展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港口-腹地集装箱运输网络优化 碳税政策 碳排放交易机制 随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腹地和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研究概说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松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5-35,共11页
1843年五口通商以后,由于先进的经济文化在沿海口岸成长并往内陆扩展,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运用地理学空间分析的方法,放在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的大格局中,论述了开埠以后港口城市与其腹地的双向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近代中... 1843年五口通商以后,由于先进的经济文化在沿海口岸成长并往内陆扩展,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运用地理学空间分析的方法,放在中国现代化空间进程的大格局中,论述了开埠以后港口城市与其腹地的双向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近代中国经济和区域现代化的巨大影响,最后简述了近代经验为当前和未来提供的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腹地 中国现代化 空间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董晓菲 韩增林 荣宏庆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9-43,54,共6页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域由沈大交通线向沿海地区转移;大连港与腹地经济中心沈阳市的协同度高于营口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有提升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沈阳市的经济协同度相对于其他地级市出现逐年弱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双港驱动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内部机制,发现在不同阶段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展开博弈;出现由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主导港地位之争;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度受腹地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外部环境及地方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腹地 经济协同比较 大连港 营口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空间竞争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建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2期21-25,共5页
物流产业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服务产业,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优势是它的港口,而港口发展则取决于其腹地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外向性等。长期以来,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青岛、天津和大连一直维... 物流产业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服务产业,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优势是它的港口,而港口发展则取决于其腹地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外向性等。长期以来,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青岛、天津和大连一直维持着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为了自身的发展,都在通过改善港口设施,相互袭夺对方腹地,争取更多腹地货源,使自己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文章通过对三大港口城市进行港口—腹地关系的对比分析,揭示了青岛物流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并结合在区位、水深、腹地以及港口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青岛物流产业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 空间竞争 港口-腹地 青岛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