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纳米二氧化硅与氧化镁对港口水下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 1
-
-
作者
刘跃国
刘一鸣
胡伟闵
李茂
-
机构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材料与建造学院
中建五局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25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9056)。
-
文摘
针对港口水下混凝土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问题,研究了纳米硅和氧化镁对水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及耐久性相关特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掺量(0、1%、2%)纳米硅和(0、5%、10%)氧化镁的混凝土进行压缩强度测试、孔隙结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碳化与氯离子渗透试验,系统评估了它们对混凝土性能的改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硅和氧化镁的添加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其中,掺2%纳米硅的混凝土在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达到41.3 MPa,而无纳米硅的混凝土为36.7 MPa。掺5%氧化镁的混凝土在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为37.5 MPa,相比无氧化镁的27.3 MPa显著提高。但当氧化镁掺量达到10%时,28 d龄期的抗压强度降至32.9 MPa。孔隙率分析显示,掺纳米硅的混凝土孔隙率显著降低,2%纳米硅的混凝土孔隙率为19.52%,明显低于无纳米硅的38.12%。碳化深度测试结果表明:2%纳米硅掺量的混凝土在90 d龄期的碳化深度为10.8 mm,相较于无纳米硅的13.7 mm有所降低。氯离子渗透试验显示,掺5%氧化镁的混凝土在28 d龄期的氯离子渗透深度为14 mm,相比于无氧化镁的23 mm有明显改善。这些结果表明:纳米硅和氧化镁能够有效改善水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为港口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
关键词
港口水下混凝土
纳米硅
氧化镁
抗压强度
孔隙结构
氯离子渗透
-
Keywords
underwater concrete in harbors
nanosilicon
magnesium oxide
compressive strength
pore structure
chloride ion penetration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