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域尺度的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特征——以渭干河-库车河流域三角洲绿洲为例 被引量:58
1
作者 高婷婷 丁建丽 +2 位作者 哈学萍 张飞 王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95-2705,共11页
土壤中水溶性盐的分析,是发展研究盐渍土盐分动态监测与预报技术的重要基础工作。针对目前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存在的绿洲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基于GIS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渭干河—库车河流域三角洲绿洲盐渍化土壤特征(土壤含盐量)的空间... 土壤中水溶性盐的分析,是发展研究盐渍土盐分动态监测与预报技术的重要基础工作。针对目前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存在的绿洲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基于GIS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渭干河—库车河流域三角洲绿洲盐渍化土壤特征(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渭-库绿洲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变异性为中等变异,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弱。各层土壤的合理采样数为在95%置信水平,20%误差下的合理采样数目。高斯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10-30cm及>30-50cm层土壤含盐量的空间结构。各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受到结构性与随机性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呈强空间相关性。套合结构模型考虑到0-10cm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的尺度依赖性,能够更好的拟合0-10cm层土壤含盐量的空间结构。Kriging插值以及空间等值线分布趋势图能够直观的表现研究区内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状况和变化情况。研究为土壤特征变量空间变异分析与评价提供了普适性较强的实现方法,为构建盐渍土定量动态监测模型以及盐渍土的改良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河流域三角洲绿洲 空间变异性 KRIGING插值 合理采样数 套合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飞 郭玉川 +2 位作者 姜红涛 张严俊 周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716-5723,共8页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探究气候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中游典型生态脆弱区渭干河一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域.首先以1998年和2011年的TM影像...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探究气候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选取塔里木河流域中游典型生态脆弱区渭干河一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域.首先以1998年和2011年的TM影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该绿洲历史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气候状况分析了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其次.分析了该绿洲的水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2~2012年渭一库绿洲年平均温度的变化呈上升趋势.温度最高增加了0.9℃/(6年);年降水量总的变化呈减少趋势,降水量最高减少了21mm/(6年);年蒸发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蒸发量最高减少了305mm/(6年);各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在1998~2011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林地的缩减最大,其次为沙地,而增加最大的是耕地,其次为其他用地(山地、裸地等)和盐碱地。绿洲耗水量增加.并且地下水位呈现急剧下降趋势。总之,该绿洲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使其需水结构在向耗水的方向变化,因此,在目前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对提高渭干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水资源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的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康璇 王雪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6,156,共9页
【目的】评价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生态风险,对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利用1989,2001,2007,2013年4个时期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将研究区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盐碱... 【目的】评价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生态风险,对绿洲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区,利用1989,2001,2007,2013年4个时期遥感图像作为数据源,将研究区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盐碱地、未利用地及其他6种景观类型,计算各类型景观格局指数及生态风险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生态风险区,之后采用地统计学的半方差法对研究区生态风险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89-2013年,耕地和盐碱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其他景观类型面积均有所减少。1989年,研究区低、较低、高风险区域面积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0.7%,28.1%,20.7%,而2001,2007,2013年研究区以低、较低风险区面积所占比例较高,二者之和分别为55.3%,49.6%,71.8%。【结论】1989-2013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景观类型没有变化,但各类型景观面积都有变化,绿洲的生态风险程度总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 景观格局 渭干河-库车绿洲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0年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胡江玲 迪里夏提.司马义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8-524,共7页
利用库车、沙雅、新和气象站1961-2000年日照、气温、降水和蒸发观测资料,分析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40年来日照、气温、降水和蒸发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来年均日照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为31.64h/... 利用库车、沙雅、新和气象站1961-2000年日照、气温、降水和蒸发观测资料,分析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40年来日照、气温、降水和蒸发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来年均日照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为31.64h/10a,减少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夏、秋和春季;近40年来年均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增长倾向率约0.17℃/10a,年内冬、秋两季呈上升趋势,春、夏两季呈下降趋势;近40年来年降水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长倾向率约10.16mm/10a,年内除秋季外,夏、春、冬季降水均呈增长趋势;近40年来年蒸发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约149mm/10a,年内蒸发量减少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夏、春、秋和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气候 年际变化 季节变化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10年地下水位及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武胜利 陆吐布拉.依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217,共6页
利用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30个观测井近10a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该三角洲地下水位和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显示:(1)地下水埋深的基本规律是西部灌区、渭干河古河带和冲积扇上部地下水位较深,东部灌区、农牧交错带和冲积扇下... 利用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30个观测井近10a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该三角洲地下水位和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显示:(1)地下水埋深的基本规律是西部灌区、渭干河古河带和冲积扇上部地下水位较深,东部灌区、农牧交错带和冲积扇下部地下水位较浅;研究区地下水海拔高程自南向北升高;地下水埋深受制于局部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与区域地势关系不大。(2)近10 a来,研究区地下水位下降了1.00 m,西部灌区下降了1.34 m,农牧交错带下降了0.41 m;矿化度平均降低了0.54 g/L,农牧交错带降低了1.36 g/L,渭干河古河带矿化度升高了0.43 g/L。(3)研究区年内最高地下水位和最低水位平均相差0.84 m,冲积扇中部相差1.04 m,冲积扇上部相差0.73 m,2月出现最低水位,4月出现最高水位;地下水质年内最高和最低矿化度季节相差0.21 g/L,冲积扇下部0.51 g/L,中部为0.17 g/L。(4)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蒸发作用是地下水埋深及水质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区骨干排水沟渠的开通运行,降低了相应地域的地下水位和矿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 绿洲 地下水位 地下水质 时空变化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种植业需水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吐尔孙阿依.赛买提 胡江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188,共7页
采用FAO-PM公式,参照毗邻地区的灌溉试验成果和当地群众的灌水经验,结合土壤供水量和不同作物对地下水的利用量,根据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区域2005年的作物种植面积,计算该区农作物的总需水量。结果表明: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 采用FAO-PM公式,参照毗邻地区的灌溉试验成果和当地群众的灌水经验,结合土壤供水量和不同作物对地下水的利用量,根据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区域2005年的作物种植面积,计算该区农作物的总需水量。结果表明: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作物需水量总计8.01×108m3,农作物需水量占河道来水量的28.49%。作物总需水中粮食作物需水量占37.22%,经济作物的占59.35%,饲料作物的占3.43%。粮食作物需水定额较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高,就具体作物而言,水稻、蔬菜、冬小麦、棉花、苜蓿、油菜等需水定额较高,玉米、瓜类和薯类等较低。各县单位面积需水量差异不大,平均值为5 890.35 m3/hm2,库车县最高,为6 035.32 m3/hm2,沙雅县最低5 746.37 m3/hm2。农业需水量与作物结构密切相关。农业用水浪费严重,使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作物实际用水量远高于其需水量的理论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种植业 需水量 实际用水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连作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玉苏甫.买买提 满苏尔.沙比提 阿曼古丽.艾孜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7-121,共5页
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连作5、10、15、20 a和25 a的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棉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增长棉田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粗砂和细沙含量增加,粘粒含量下降,其变化连作15 a... 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连作5、10、15、20 a和25 a的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棉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增长棉田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粗砂和细沙含量增加,粘粒含量下降,其变化连作15 a极为明显;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盐分含量和pH值逐渐降低,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大幅度升高,速效磷比较稳定或略有减小,而钾的含量显著下降,致使氮、磷、钾比例失调,其增减变化连作15a极为显著;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连作15 a都达到最高值,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其活性连作20 a达到最高值。由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研究区棉花连作年限不宜超过15 a,棉花连作年限超过15 a时,会导致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下降,土体紧实板结,结构性差,土壤养分含量失衡,酶活性降低,土壤质量下降等连作障碍,使得棉花产出和效益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棉花连作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棉花种植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买合皮热提.吾拉木 玉苏甫.买买提 满苏尔.沙比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4-219,共6页
利用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关统计数据,探究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单产和面积作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近62年来,研究区的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产量和单产均呈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 利用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关统计数据,探究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单产和面积作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近62年来,研究区的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产量和单产均呈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1949—1985年间增长缓慢,1986—2011年增长迅速。(2)就棉花总产波动来看,单产的作用占42.04%,面积作用占50.96%,在1949—1985年间单产增加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在1986—2011年间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3)1985年前棉花种植面积较稳定,波动不大,主要靠挤占粮食作物面积来扩大,1986年之后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迅速,主要途径为开荒造地。(4)棉花市场价格的波动、生产成本的上升、产量的徘徊、生产环境的恶化和品种等直接影响着研究区棉花生产的竞争力和棉农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面积 时空变化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棉土壤的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阿依图尔荪.哈力穆拉提 玉素甫江.买买提 买合皮热提.吾拉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3期9580-9582,9630,共4页
[目的]为了评价棉花长期连作土壤的物理性质即属性。[方法]利用棉花长期连作区试验,研究不同连作区棉田土壤粒度特征以及不同土壤层粒度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库车县土壤多以细粉沙-中粉沙-极细粉沙-黏土为主的颗粒组成,属黏质壤土;沙... [目的]为了评价棉花长期连作土壤的物理性质即属性。[方法]利用棉花长期连作区试验,研究不同连作区棉田土壤粒度特征以及不同土壤层粒度特征的动态变化。[结果]库车县土壤多以细粉沙-中粉沙-极细粉沙-黏土为主的颗粒组成,属黏质壤土;沙雅县土壤多以粉沙-粗粉沙-细粉沙-极细粉沙为主的颗粒组成,属沙质壤土;新和县土壤多以中粉沙-粗粉沙-极细沙-细粉沙质地为主的颗粒组成,属粉沙质壤土。[结论]不同土壤剖面质地的粒度参数珔X、σ、SK与KG值与值存在差异,反映不同样地及不同土壤层的粒度特征。这为当地农业因地制宜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粒度参数 分布特征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田表层土壤盐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艾萨迪拉.玉苏甫 满苏尔.沙比提 阿依图尔荪.哈力穆拉提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5-59,共5页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不同作物类型农田表层土壤盐分离子含量进行分析,为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盐渍化的治理、合理利用及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总盐含量为3.43 g/...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不同作物类型农田表层土壤盐分离子含量进行分析,为干旱区绿洲农田土壤盐渍化的治理、合理利用及因地制宜的精准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总盐含量为3.43 g/kg,属于轻度盐渍化,其中棉田最高为5.28 g/kg,谷物地最低为1.60 g/kg;土壤呈微碱性。各盐分离子中SO2-4比重最大,表层土壤以硫酸盐类盐渍土为主。在阴离子中,SO2-4比重最高,其中在果林地最高,在棉田最低;在阳离子中,K++Na+比重最高,其中在混合作物地最高,在棉田最低。农田表层土壤总盐分含量与Ca2+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Mg2+含量与p 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Cl-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HCO-3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棉田表层土壤总盐分含量与Ca2+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Mg2+含量与Cl-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谷物地、混合作物地和果林地表层土壤总盐分含量与K++Na+、SO2-4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l-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 H值呈显著正相关;Ca2+含量与Mg2+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SO2-4含量与p 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K++N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l-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Cl-含量与K++Na+含量、p H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表层土壤总盐分在空间上从绿洲内部向外围及扇缘逐渐增多,非盐渍化与轻度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于绿洲内部及东北部,中度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于绿洲的南缘,重度盐渍化土壤主要分布于绿洲的西岸、外围与扇缘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分离子 农田利用类型 表层土壤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棉田土壤盐分估算及遥感反演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雪梅 周晓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0-254,262,共6页
基于研究区的野外采样数据与Landsat 8遥感影像提取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构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棉田土壤盐分估算模型,并对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由土壤含盐量与增强型归一化植被指数(ENDVI)构建的线性回归... 基于研究区的野外采样数据与Landsat 8遥感影像提取的增强型植被指数,构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棉田土壤盐分估算模型,并对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由土壤含盐量与增强型归一化植被指数(ENDVI)构建的线性回归模型(y=-56.494x+22.687)拟合效果最好(R2=0. 886,RMSE=0. 907)。(2)通过选取的82个采样点,依据最佳遥感反演模型,预测出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在9.33~26.99 g·kg-1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7.42 g·kg-1,标准差为2.30 g·kg-1,预测结果与土壤盐分的实测值较为一致。(3)利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制作研究区棉田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图,分析可知土壤盐分从绿洲内部向外围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土壤盐分 增强型归一化植被指数 遥感反演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楚新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18,共7页
基于GIS平台,以新疆各县市统计资料及Landsat TM影像解译得到的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工作,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前后2个4年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 基于GIS平台,以新疆各县市统计资料及Landsat TM影像解译得到的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工作,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前后2个4年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为先增加后减少,园地和林地则是先减少后增加。在8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的动态特征是,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8年尺度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61。前4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55,耕地及建设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大,园地和林地的年变化率较低。后4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38,园地与耕地的年变化率较大,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的变化率较低,前4年变化程度比后4年明显。最后引入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政策变动、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市场需求和人口增长是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覆盖结构变化及荒漠化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淼 王雪梅 +1 位作者 席瑞 唐梦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40-43,共4页
利用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89—2007年的遥感数据,采用ENVI4.5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对研究区3个时期的数据进行处理,同时使用ARCGIS统计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规律,并建立数据模型,探讨其荒漠化响应趋势。研... 利用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89—2007年的遥感数据,采用ENVI4.5遥感影像处理系统对研究区3个时期的数据进行处理,同时使用ARCGIS统计分析和计算,最终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规律,并建立数据模型,探讨其荒漠化响应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类有意识的干扰下,进行科学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有利于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和对土地荒漠化的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盖结构 土地利用特征指数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覆被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尼格拉.塔什甫拉提 丁建丽 吉别克.哈力克巴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监测渭库绿洲19892、001和2007年的土地覆被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土地覆被变化数量和结构及其驱动力。【方法】选择盐渍化比较严重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绿洲(简称渭库绿洲)地区为研究区域,从土地覆被/覆被变化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 【目的】监测渭库绿洲19892、001和2007年的土地覆被变化情况,进而分析土地覆被变化数量和结构及其驱动力。【方法】选择盐渍化比较严重的渭干河-库车河三角绿洲(简称渭库绿洲)地区为研究区域,从土地覆被/覆被变化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地的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遥感技术,对渭库绿洲1989、2001和2007年的土地覆被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各土地覆被类型从数量和结构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结论】近十几年来随着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用地需求量增加使得土地资源大规模开发进而使林地等自然覆被减少,农业用地增加。开垦后由于灌溉不科学,盐渍化加重,因而土地盐渍化成了该地区目前绿洲农业生产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变化 遥感 渭干河-库车三角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业气象灾害及减灾对策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阿布拉江.苏莱曼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5,共6页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生态环境脆弱,各种农业气象灾害频繁。经常发生的风沙、春旱、霜冻、冰雹、洪灾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严重困扰着该三角洲绿洲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探讨灾害的胁迫作用及其危害程度,分析灾害的成因、发...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生态环境脆弱,各种农业气象灾害频繁。经常发生的风沙、春旱、霜冻、冰雹、洪灾和干热风等气象灾害严重困扰着该三角洲绿洲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探讨灾害的胁迫作用及其危害程度,分析灾害的成因、发生机理及发展规律,提出了有效的减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 绿洲 农业 气象灾害 减灾对策 成因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植物气候生产力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满苏尔.沙比提 吐尼沙古丽.牙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216,共5页
收集位于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区的库车气象站和沙雅气象站1961-2000年的气温和降水实测资料,应用Tha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区近40 a来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并以回归分析和趋势线分析方法分析... 收集位于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区的库车气象站和沙雅气象站1961-2000年的气温和降水实测资料,应用Tha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区近40 a来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并以回归分析和趋势线分析方法分析了其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近40 a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28.21 g/(m^2·10a),在40 a中增加约为112.84 g/m^2,近40 a来研究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为自北向南显著增加。②由于研究区水热条件的不同,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整个研究区近40 a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平均值为123.35 g/(m^2·a),北部库车县137.10 g/(m^2·a),南部沙雅县110.16 g/(m^2·a),即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是北高南低。③研究区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优于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与年均气温之间的相关性,因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是个干旱区绿洲,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降水是自然植被净第一性气候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 自然植被 气候生产力 年际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宏卫 刘勤 +1 位作者 柴春梅 赵喆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83,共6页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渭库绿洲)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在阐述人口、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机理上,建立渭库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绿洲1995-2012年人口-经济-环境...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渭库绿洲)在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在阐述人口、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机理上,建立渭库绿洲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该绿洲1995-2012年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进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综合得分和人口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且经济综合得分增长速度远大于人口综合得分增长速度,环境综合得分则呈下降趋势。(2)1995-2007年发展类型为经济滞后型,其中仅1995年、2003年、2005年人口发展超前。2008-2009年人口效益滞后,2010-2012年环境效益滞后。(3)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低水平耦合水平转为颉颃耦合,耦合协调类型经历了由中度失调衰退类-轻度失调衰退类-濒临失调衰退类的转化历程。虽然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度都有所改善,但是耦合协调程度都较低。通过对人口-经济-环境耦合协调的研究以期为提高绿洲发展质量、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绿洲 人口 经济 环境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生态安全及演变趋势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勤 王宏卫 贡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3,188,共6页
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为研究靶区,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价1995—2011年17a间渭库绿洲生态安全的相关指标及动态趋势,提取出社会经济发展... 以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为研究靶区,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价1995—2011年17a间渭库绿洲生态安全的相关指标及动态趋势,提取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农业发展潜力因子、社会发展潜力因子、水资源因子,得到该流域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得分后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995—2011年间渭库绿洲生态安全由不安全向安全过渡,1995—2001年处于不安全水平;2002—2003年处于临界安全水平;2004—2007年处于较安全水平;2008—2011年处于安全水平。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2012—2016年内该绿洲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分别为:1.477 1,1.519 3,1.604 4,1.657 3,1.692 9。表明在未来5a内,渭库绿洲生态安全均处于安全状态且保持平稳发展。通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和预测以期为确保生态安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 预测 新疆渭干河-库车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生态安全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翔 王宏卫 刘勤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对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为制定和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方法计算生态安全的发展水平,并结合... 对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的生态安全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为制定和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生态安全指标体系,采用TOPSIS方法计算生态安全的发展水平,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生态安全发展的障碍因子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渭库绿洲的生态安全水平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安全等级经历了"不安全-较安全"的演变过程.经济粗放式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压力,生态系统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渭干河-库车绿洲 生态安全 TOPSIS法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20
作者 王宏卫 丁建丽 谢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86-1892,共7页
【目的】选取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分析与评价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度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指数。【结果】1989~2007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共增加了4.264 7×... 【目的】选取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为研究区,分析与评价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法】采用动态度模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指数。【结果】1989~2007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共增加了4.264 7×10^8元,年平均变化率为1.05%。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构变化中,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比例上升了,水源涵养、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娱乐休闲价值的单项服务功能比例下降。通过敏感性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是可信的。【结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上升,反映了该地区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功能的能力有所上升,同时说明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基本可持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干河-库车绿洲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敏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