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汽车动力电池内部温度监测
被引量:
7
1
作者
洪晓斌
李年智
+2 位作者
尹文伟
孔庆钊
刘桂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3-203,共11页
为了直观地在线检测动力电池的温度,以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动力电池内部温度监测新方法。引入温纳-施伦贝尔装置模型分析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机理,推导了电池内部温度与电阻率的数学关系;应用抑制平滑度最小...
为了直观地在线检测动力电池的温度,以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动力电池内部温度监测新方法。引入温纳-施伦贝尔装置模型分析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机理,推导了电池内部温度与电阻率的数学关系;应用抑制平滑度最小平方法将多电极检测大数据进行图像反演重建,实现了对动力电池内部温度异变区的动态监测,并搭建了实验平台。文中通过建立相交区域试验模型,实验分析动力电池内部的电阻率静态分布,并验证方法可靠性。然后,实验分析动力电池内部电阻率的动态分布,得到45.5℃时反演图像色带差值增大了2.5倍,且坐标(0.047,0.000 5)内色带变化明显。最后,动态跟踪异变区临界温度。结果显示,在0.173Ω·m处突变骤升,电池内部产生异变。得到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直观可靠地监测动力电池内部温度动态变化;可为动力电池的安全特性、寿命预测、负载控制等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层析成像
温纳-施伦贝尔模型
汽车动力电池
温度检测
图像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汽车动力电池内部温度监测
被引量:
7
1
作者
洪晓斌
李年智
尹文伟
孔庆钊
刘桂雄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美国休斯敦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3-20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305141)
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No.2012B091100224)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滚动项目(No.2014ZG0016)
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o.2012B020314001)
文摘
为了直观地在线检测动力电池的温度,以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提出了一种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动力电池内部温度监测新方法。引入温纳-施伦贝尔装置模型分析电池内部温度检测机理,推导了电池内部温度与电阻率的数学关系;应用抑制平滑度最小平方法将多电极检测大数据进行图像反演重建,实现了对动力电池内部温度异变区的动态监测,并搭建了实验平台。文中通过建立相交区域试验模型,实验分析动力电池内部的电阻率静态分布,并验证方法可靠性。然后,实验分析动力电池内部电阻率的动态分布,得到45.5℃时反演图像色带差值增大了2.5倍,且坐标(0.047,0.000 5)内色带变化明显。最后,动态跟踪异变区临界温度。结果显示,在0.173Ω·m处突变骤升,电池内部产生异变。得到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直观可靠地监测动力电池内部温度动态变化;可为动力电池的安全特性、寿命预测、负载控制等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关键词
电阻层析成像
温纳-施伦贝尔模型
汽车动力电池
温度检测
图像反演
Keywords
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ERT)
Wenner Schlumberger model
vehicle power battery
temperature detec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U463.6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电阻层析成像的汽车动力电池内部温度监测
洪晓斌
李年智
尹文伟
孔庆钊
刘桂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