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应激下奶牛体温、呼吸频率与环境温湿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峰 王学清 +1 位作者 李魁英 王昆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4-25,共2页
选择4头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全混合日粮进行饲喂,研究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奶牛体温、呼吸频率与环境温湿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奶牛体温、呼吸频率与环境温湿指数呈正相关,环境温湿指数对奶牛的体温、呼吸频率的影... 选择4头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采用全混合日粮进行饲喂,研究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奶牛体温、呼吸频率与环境温湿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应激条件下泌乳奶牛体温、呼吸频率与环境温湿指数呈正相关,环境温湿指数对奶牛的体温、呼吸频率的影响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湿指数(thi) 体温 呼吸频率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日产奶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丰利 李小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650-4653,共4页
对热应激条件下湖北省黄冈市某规模化奶牛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日产奶量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恢复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极显著(P<0.01)高于处于中度热应激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处于非... 对热应激条件下湖北省黄冈市某规模化奶牛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日产奶量的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处于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恢复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极显著(P<0.01)高于处于中度热应激期的泌乳早期奶牛的日产奶量,处于非热应激期的泌乳中期奶牛的日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处于中度热应激期的泌乳中期奶牛的日产奶量。中度热应激期与非热应激期相比,温湿指数(THI)每增加1个单位,泌乳早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下降0.46、0.37和0.30 kg/头;热应激恢复期与中度热应激期相比,THI每降低1个单位,泌乳早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奶牛日产奶量分别增加0.45、0.16和0.05 kg/头。因此,泌乳早期的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程度大于泌乳中期的奶牛,泌乳后期的奶牛受到热应激的影响程度最小。建议奶牛场合理安排奶牛的配种与产犊时间,在上一年的10、11、12月尽量不给奶牛配种,避开母牛在7、8、9月产犊,从而避免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早期和中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热应激 温湿指数(thi) 牛舍温度 泌乳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东部地区未来气候舒适度变化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金安琪 张昂 赵昕奕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7-898,共12页
选取中国东部691个数据记录较完整的站点,统计各站点1971-2010年间每年每季的热日、冷日和舒适日天数,利用温湿指数(THI),评价中国东部季风区近40年的舒适度变化,并结合未来情景下气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展望21世纪末中国东部地区的舒适... 选取中国东部691个数据记录较完整的站点,统计各站点1971-2010年间每年每季的热日、冷日和舒适日天数,利用温湿指数(THI),评价中国东部季风区近40年的舒适度变化,并结合未来情景下气象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展望21世纪末中国东部地区的舒适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71-2010年间,中国东部季风区在一定程度上变暖,东北和华南的气候敏感度高于其他地区,沿海的气候敏感度高于内陆,东北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舒适度 温湿指数(thi) 未来气候情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舍遮阳技术的应用及其要求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晓林 张性雄 《福建农机》 2007年第3期45-46,共2页
夏季高温对奶牛造成热应激,会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并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除了采用喷淋降温系统以外,在奶牛舍屋顶屋檐布置遮阳网减少太阳辐射是降低奶牛热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提出南方开放式奶牛舍的遮阳技术应用... 夏季高温对奶牛造成热应激,会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并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除了采用喷淋降温系统以外,在奶牛舍屋顶屋檐布置遮阳网减少太阳辐射是降低奶牛热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提出南方开放式奶牛舍的遮阳技术应用前景及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阳网 辐射 奶牛舍 热应激 温湿指数(t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荷斯坦奶牛不同生理状态下热应激对维持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储双凤 朱浩 +3 位作者 王坤 朱方超 陈志 杨章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1,共8页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泌乳阶段(盛期、中期、末期)、胎次(1胎、2胎、3胎)和日产奶量水平(<20,20~30,>30 kg)等因素对热应激奶牛维持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改进奶牛饲养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研究从2018年5... 【目的】为了分析不同泌乳阶段(盛期、中期、末期)、胎次(1胎、2胎、3胎)和日产奶量水平(<20,20~30,>30 kg)等因素对热应激奶牛维持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改进奶牛饲养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研究从2018年5月至10月持续6个月对南方某中型牧场中拴系饲养的40头中国南方荷斯坦奶牛的维持行为逐头进行24小时观察,记录奶牛进入热应激状态前后的行为变化.【结果】长江下游牧场大约于5月中旬开始进入热应激状态,10月中旬出热应激状态,热应激条件下,奶牛的胎次、泌乳阶段和产奶量水平不同均会影响其主要行为特征(饮水、采食、排泄和反刍等)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牧场的经济效益.【结论】饲养人员应根据牛舍内温湿指数、奶牛的呼吸频率和直肠温度等的实时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奶牛的热应激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温湿指数(thi) 热应激 行为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下牛舍环境变化及牛床喷雾应用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斌斌 胡双峰 +4 位作者 毛晶晶 刘洋 王建宗 吴洁 苏衍菁 《中国奶牛》 2020年第12期1-4,共4页
为评估牛床喷雾设施在奶牛场的应用效果,在热应激期连续24h测定温度、湿度变化,分析比较了牛舍不同部位的温度、湿度、THI值等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牛舍温度和湿度均受太阳辐射影响,而牛舍THI指数波动较小。喷淋可降低牛只体温,同... 为评估牛床喷雾设施在奶牛场的应用效果,在热应激期连续24h测定温度、湿度变化,分析比较了牛舍不同部位的温度、湿度、THI值等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牛舍温度和湿度均受太阳辐射影响,而牛舍THI指数波动较小。喷淋可降低牛只体温,同时体温可能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牛舍不同位置的温度略有差异,喷雾可使卧床局部环境温度降低0.4℃。在喷雾中心位置,温度可以降低4℃,虽然喷雾开启后会增加湿度,但喷雾中心位置THI可降低3个点,卧床位置THI降低0.4个点,有利于牛只的降温,但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喷雾的特性更加有效地用于防暑降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喷雾 温度 湿度 温湿指数(t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