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温湿度耦合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劣化特性及损伤演化模型研究
1
作者
谢德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49,共8页
为探究西北荒漠地区温湿度耦合作用下铁路沿线构筑物使用的风积沙混凝土的劣化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扫描电镜检测、核磁共振试验,从多尺度开展风积沙混凝土性能演化研究,并建立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宏细观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高...
为探究西北荒漠地区温湿度耦合作用下铁路沿线构筑物使用的风积沙混凝土的劣化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扫描电镜检测、核磁共振试验,从多尺度开展风积沙混凝土性能演化研究,并建立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宏细观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高温低湿环境会引起风积沙混凝土性能的显著衰减,温湿度耦合作用可以提高早期强度。养护温度超过56.3℃时,湿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温度更显著。随着养护温度升高和湿度降低,混凝土中孔减少且小孔逐步连通并形成局部的大孔隙,微观结构完整性下降,微裂隙显著发育。基于试验结果和损伤理论提出的宏细观损伤模型的模拟结果误差小于15%,能够表征极端养护环境下混凝土的力学特点,可为荒漠地区风积沙混凝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混凝土
温湿度耦合作用
劣化特性
损伤演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湿度耦合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劣化特性及损伤演化模型研究
1
作者
谢德江
机构
新疆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2-14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666)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WLMQ-KGHZGS-HRTL-GGB-2020-0032)。
文摘
为探究西北荒漠地区温湿度耦合作用下铁路沿线构筑物使用的风积沙混凝土的劣化特性,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扫描电镜检测、核磁共振试验,从多尺度开展风积沙混凝土性能演化研究,并建立温湿度耦合作用下的宏细观损伤演化模型。结果表明:高温低湿环境会引起风积沙混凝土性能的显著衰减,温湿度耦合作用可以提高早期强度。养护温度超过56.3℃时,湿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比温度更显著。随着养护温度升高和湿度降低,混凝土中孔减少且小孔逐步连通并形成局部的大孔隙,微观结构完整性下降,微裂隙显著发育。基于试验结果和损伤理论提出的宏细观损伤模型的模拟结果误差小于15%,能够表征极端养护环境下混凝土的力学特点,可为荒漠地区风积沙混凝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风积沙混凝土
温湿度耦合作用
劣化特性
损伤演化模型
Keywords
wind-blown sand concrete
temperature humidity coupling effect
deterioration characteristics
damage evolution model
分类号
U214.1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温湿度耦合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劣化特性及损伤演化模型研究
谢德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