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哈盆地十三间房地区侏罗系水西沟群有机质聚集环境及富集机理
1
作者 李立果 杨曙光 +4 位作者 田继军 李鑫 王大兴 许润泽 马骥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61,共18页
十三间房地区水西沟群作为吐哈盆地侏罗系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主力层,但其有机质聚集古环境与富集机理尚不明确。通过X全岩衍射、总有机碳(TOC)测定、主微量元素测试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手段对吐哈盆地十三间房地区水西沟群淡水有机... 十三间房地区水西沟群作为吐哈盆地侏罗系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主力层,但其有机质聚集古环境与富集机理尚不明确。通过X全岩衍射、总有机碳(TOC)测定、主微量元素测试与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手段对吐哈盆地十三间房地区水西沟群淡水有机质聚集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有机质富集的控制因素及机理。结果显示:十三间房地区水西沟群淡水浅湖发育以灰色和灰黑色为主的泥岩与碳质源岩,可见黄铁矿与水平层理。水西沟群有机质为混合输入,有机质类型以Ⅱ_(2)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整体位于成熟阶段。J_(1)s和J_(1)b组TOC均值分别为3.67%、4.29%,多为混合输入;J_(2)x出现最大湖泛面,TOC均值(2.74%)最低,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古环境指标表明十三间房地区水西沟群发育温带季风气候下的淡水浅湖,古均气温低于15℃,水体为分层一般的厌氧环境。J_(1)s沉积时期得益于南北双向陆源供给,P元素富集,水体还原性略强,有机质丰度相对高;J_(1)b古气温较低,水体固碳能力强,陆源与水生生物源混合输入;水陆交汇受限、有机质消耗加快与水体氧化性加强抑制了J_(2)x时期有机质富集,陆源输入占比较大。古环境指标与TOC值耦合关系表明,古气候、陆源碎屑输入与古生产力为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厌氧环境利于有机质保存。温润条件下的陆相淡水浅湖,有机质易富集于水陆交汇程度好的浅水环境,即湖湾沼泽等低能滞水环境,这与强调高盐、水深对有机质高富集作用下的海相、咸水及淡水深湖环境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滞水 有机质富集 温润淡水浅湖 水西沟群 十三间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