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南寻乌—石城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1
作者 肖富强 邹勇军 +2 位作者 章双龙 祁星 肖卫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6,共14页
寻乌—石城断裂带是赣南东部发育的一条NNE向深大断裂带,温泉发育密集且地震活动频繁,以往关于其温泉流体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甚少,制约了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了揭示该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和来源,更好地开展地... 寻乌—石城断裂带是赣南东部发育的一条NNE向深大断裂带,温泉发育密集且地震活动频繁,以往关于其温泉流体特征及演化机制研究甚少,制约了温泉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了揭示该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和来源,更好地开展地热资源勘查研究,采集了断裂带上9组温泉气、水样品,采用分光光度法、色谱法、质谱法等进行了水化学组成、气体组分、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1)寻乌—石城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Na·Ca型和HCO_(3)—Na型;温泉是大气降水沿断裂带渗入深部热储结构加热形成;温泉水为水岩作用未达到平衡的未成熟水,通过SiO_(2)温标估算的热储温度在99~143℃之间。(2)温泉气体组分以CO_(2)和N_(2)为主,普遍含有He;CO_(2)主要是无机幔源成因,He以壳源成因为主、幔源成因为辅,幔源CO_(2)、He具有显著成因联系,为断裂带沟通深部流体上涌形成。(3)在寻乌—石城断裂带地幔深源流体异常释放作用下,热储温度、幔源气体参数等温泉流体特征与构造和地震活动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断裂带南段是探寻中高温地热资源的有利区。研究结果对指导寻乌—石城断裂带下一步地热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乌—石城断裂带 温泉流体 水化学组成 气体化学组成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东部温泉流体来源解析与地震地球化学异常判识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月菊 孙凤霞 杜建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16,共18页
统计分析已有研究中数千组大气化学、温泉流体化学、水-岩反应实验以及地幔包体气体同位素组成等数据,从流体组分来源解析的角度讨论了温泉水和气体的来源,提出了估算深部流体和地幔氦贡献量的模式以及温泉地震流体地球化学异常判识步... 统计分析已有研究中数千组大气化学、温泉流体化学、水-岩反应实验以及地幔包体气体同位素组成等数据,从流体组分来源解析的角度讨论了温泉水和气体的来源,提出了估算深部流体和地幔氦贡献量的模式以及温泉地震流体地球化学异常判识步骤方法。温泉水的δ^(18)O和δD数据表明,H_(2)O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少量的(<1%)深部流体对温泉的离子和热能供给不容忽视。大气降水和空气颗粒物可溶离子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温泉水中海盐的贡献是可以忽略的。通过统计分析大量大气降水、空气颗粒物可溶盐、水-岩反应实验、深部流体和温泉水的离子浓度及其比值,建立了δ^(18)O-δD和Na^(+)-Cl^(-)浓度的离子来源判识模型。380多组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地幔包体的^(3)He/^(4)He和δ^(13)C_(CO_(2))值统计结果表明其平均值或峰值能够代表本区上地幔的氦、碳同位素比值。在估算温泉气体中地幔氦的百分比时,用汉诺坝地幔包体的^(3)He/^(4)He均值(2.1 R_(A))代表嫩江—紫荆关断裂带以西造山带的上地幔端元值,选用地幔包体较高的^(3)He/^(4)He峰值(7 R_(A))代表断裂带以东上地幔端元^(3)He/^(4)He值,这有益于合理估算地幔供给温泉系统、地热田和地震孕育的能量。利用所建源解析模型,提出了从温泉地球化学观测数据中剔除海盐、气象和人为源的干扰,以及从时间序列中提取地震地球化学异常的步骤方法。在半径约为500 km的区域内,多个观测点地球化学指标一起或短时间内先后出现的异常变化可视为地震地球化学前兆。判断地震流体前兆和利用地震流体前兆预测地震必须结合其他学科的观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流体 地球化学 物源解析 地震前兆 判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