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
1
作者 王琦 陈苗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3-430,共8页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rm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wAIHA)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wAIHA免疫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针对免疫系统不同靶点的药物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为wAIHA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以...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rm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wAIHA)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wAIHA免疫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针对免疫系统不同靶点的药物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为wAIHA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以新型CD20单抗、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I3K)抑制剂和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 of the TNF family,BAFF)抑制剂等为代表的抗B细胞靶向治疗,以及以蛋白酶体抑制剂和CD38单抗为代表的抗浆细胞靶向治疗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补体抑制剂、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FcRn)单抗、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等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对近年来wAIHA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后继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报告
2
作者 许敏 熊昊 +2 位作者 李建新 李晖 韩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3,共2页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许多血液恶性疾病及癌症的严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1955年Frumin报道了首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是许多血液恶性疾病及癌症的严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可见于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等。1955年Frumin报道了首例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genous leukemia,AML)继发AIHA,此后国内外文献陆续有极少数个案报告,但国内尚未见关于儿童AML继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rm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WAIHA)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抗体 继发 儿童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后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高雨菡 李思源 +2 位作者 党悦 李剑 张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总结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具有完整基线血常规结果的iM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线实验室... 目的总结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具有完整基线血常规结果的iM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线实验室检查将具有贫血表现的iMCD分为AIHA组和非AIHA贫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iMCD患者341例,277例(81.2%)在基线时存在贫血表现。5例(1.8%)患者诊断为iMCD合并AIHA,且均为iMCD-非特指型合并温抗体型AIHA,其中2例同时诊断为Evans综合征。在发病顺序方面,AIHA首次发作与iMCD诊断的时间关系各异,2例患者首次溶血发作早于iMCD诊断。治疗方面,针对iMCD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AIHA。与非AIHA贫血患者相比,合并AIHA的iMCD患者预后更差(HR=4.61,95%CI=1.08~19.80,P=0.040),5年生存率更低(90%比60%,P=0.024)。结论iMCD合并AIHA临床较为罕见,AIHA可在iMCD的不同阶段出现。虽然整体治疗原则仍是针对iMCD的治疗,但应高度关注AIHA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加剧及可能带来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多中心Castleman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有温型和冷型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4
作者 林敏辉 林坤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4-5,共2页
对3例兼有温型和冷型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3例病人的直接Coombs试验,包括广谱、抗人IgG、IgM、C3均为阳性,其中1例抗人IgA也为阳性。冷凝集素试验(4℃时)均≤1:6... 对3例兼有温型和冷型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3例病人的直接Coombs试验,包括广谱、抗人IgG、IgM、C3均为阳性,其中1例抗人IgA也为阳性。冷凝集素试验(4℃时)均≤1:64,并随着温度升高效价(或积分)逐渐降低,发病率占同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的7.1%。治疗后抗自身红细胞抗体效价(或积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体 自身免疫性 溶血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血清学特征及输血疗效评估 被引量:81
5
作者 于洋 孙晓琳 +17 位作者 马春娅 关晓珍 张晓娟 陈麟凤 王可 罗圆圆 王旖 李明伟 封艳楠 佟珊 于帅 杨璐 吴月清 庄远 潘纪春 冯倩 张婷 汪德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75-127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红细胞不相容输注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21例)或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40例)血型血清学特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自身抗体类型、接受不同... 本研究旨在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型血清学特征及红细胞不相容输注的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21例)或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40例)血型血清学特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按照自身抗体类型、接受不同红细胞成分分别评价不相合输血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61例中单独IgM类冷自身抗体8例(13.1%),单独IgG类温自身抗体50例(82.0%),IgM冷自身抗体联合IgG温自身抗体3例(4.9%),合并存在同种抗体18例(29.5%);其中36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情况下共进行不相合红细胞输注113次,总有效率56.6%,总部分有效率15.1%,总无效率28.3%。按输注红细胞成分差异分为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和O型洗涤红细胞组,ABO同型非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7.6%,部分有效率13.0%,无效率29.4%;O型洗涤红细胞组有效率53.6%,部分有效率21.4%,无效率25.0%,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患者自身抗体类型分为IgM冷自身抗体组和IgG温自身抗体组,其中IgM冷自身抗体组有效率46.2%,部分有效率30.8%,无效率23.0%;IgG温自身抗体组有效率56.7%,部分有效率13.4%,无效率29.9%,两组输注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输血病例均无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结论:对于重度贫血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排除同种抗体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同型非洗涤红细胞或O型洗涤细胞输注都是相对安全的,两种方式疗效差异无显著性,选择同型非洗涤红细胞输注更方便、快捷,还能避免O型红细胞的过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输注疗效 自身抗体 同种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生类抗体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选择 被引量:25
6
作者 丁琴丽 陈宝龙 邱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对淋巴瘤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患者多次输血提供相容性血液,以改善其当前贫血状况。方法:采用试管法对患者进行常规ABO血型鉴定、Rh分型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采用盐水法、微柱凝胶卡... 目的:对淋巴瘤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患者多次输血提供相容性血液,以改善其当前贫血状况。方法:采用试管法对患者进行常规ABO血型鉴定、Rh分型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采用盐水法、微柱凝胶卡对患者进行抗体鉴定;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对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该患者血清中检出了自身抗体,在放散液中检出类抗-Ce抗体;输注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只有首先准确鉴定出患者血清及放散液中存在的抗体,筛选出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才能够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抗体 鉴定 抗体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被引量:8
7
作者 王莉 徐卫 +2 位作者 李建勇 谢晓艳 盛瑞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25-428,共4页
本研究初步观察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rituximab)用于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疗效和安全性。对1例用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治疗无效的AIHA患者,采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mg/m2,每周1次,共4次,观察溶血症状的改变并监测... 本研究初步观察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rituximab)用于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疗效和安全性。对1例用糖皮质激素、脾切除治疗无效的AIHA患者,采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mg/m2,每周1次,共4次,观察溶血症状的改变并监测血红蛋白(Hb)水平及其它检验指标,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表明,首次治疗后11天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IBIL)逐渐下降,第45天降至正常范围;首剂治疗25天后Hb水平比治疗之前升高到95-100g/L以上。治疗后已4月余,患者仍处于缓解状态。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用于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有效而且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20单克隆抗体 利妥昔 溶血性贫血 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型抗-Ce联合抗体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治兵 张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047-3047,共1页
2009年3—4月湖北省襄樊市中心血站分别接到市中医院和市中心医院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标本各1例。通过血清学试验,笔者发现这2例患者的自身抗体均为IgG型抗-Ce联合抗体。在这以前笔者曾在1例自身溶贫的患者血样中检测到IgM型抗C... 2009年3—4月湖北省襄樊市中心血站分别接到市中医院和市中心医院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标本各1例。通过血清学试验,笔者发现这2例患者的自身抗体均为IgG型抗-Ce联合抗体。在这以前笔者曾在1例自身溶贫的患者血样中检测到IgM型抗Ce联合抗体.IgG型抗-Ce联合抗体还从未遇到过,文献上也鲜有报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抗体 抗-CE IGG 血清学试验 贫血患者 中心血站 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福旭 张学军 +3 位作者 潘崚 乔淑凯 郭晓玲 董作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62-865,共4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合并自身免疫现象,如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是NHL中的少见类型。为了研究AITL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1例37岁男性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测、单个...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常合并自身免疫现象,如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是NHL中的少见类型。为了研究AITL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对1例37岁男性患者进行了血常规检查、骨髓检测、单个核细胞的流式细胞术检测、Coombs试验、血清学检测、CT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等。结果查明,患者有广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活检表明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重度贫血,网织红细胞降低,Coombs实验阳性,骨髓红系增生低下,提示并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经过CHOP-E方案化疗后,合并的AIHA和PRCA以及AITL浸润症状均消失。结论:成功地确诊了合并有AIHA和PRCA的AITL,淋巴结活检和骨髓检测意义大,CHOP-E化疗方案对此种AITL有一定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纯红系再生障碍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抗LW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的输血策略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田冬冬 赵鼎 +4 位作者 李志浩 李巍 杨佳丽 张笑盼 郑留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35-1939,共5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及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准确鉴定患者抗体类型,为其选择合理的输血方案。方法:选取一例患儿,使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分别进行血型正反定型、Rh分型、直接抗...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及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准确鉴定患者抗体类型,为其选择合理的输血方案。方法:选取一例患儿,使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分别进行血型正反定型、Rh分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放散试验和交叉配血试验;分别用经二硫苏糖醇(DTT)处理和未经处理的谱细胞与患者血浆反应,鉴定患者不规则抗体。结果:该患儿血型为B型RhD阳性、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其母亲血型为O型RhD阳性、不规则抗筛阴性,患者血浆中检出的抗-LW为自身抗体,同时存在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选择O型RhD阳性洗涤红细胞和B型RhD阴性红细胞均输注有效。结论:患儿体内不规则抗体为抗-LW抗体,排除ABO-HDN后输注同型RhD阴性悬浮红细胞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抗体鉴定 抗-LW抗体 新生儿溶血病 输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血清学特性检测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世明 张红丽 +1 位作者 张勇萍 田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34-835,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血清学特性,选择其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的最适方法。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法(MGT)及手工凝聚胺试验(MPT),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及其特异性鉴...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血清学特性,选择其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的最适方法。方法: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法(MGT)及手工凝聚胺试验(MPT),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及其特异性鉴定。结果:在75例疑似AIHA患者中,发现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及抗体筛查阳性、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及交叉配血试验不合54例;经患者自身红细胞吸收后的血清,在上述试验中不再出现凝集反应者50例,仍发生凝集反应者4例,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C1例、抗-E2例、抗-e1例。结论:AIHA患者多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造成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少数存在同种抗体并多具有Rh血型抗体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 抗体特异性鉴定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测及输血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春娅 罗圆圆 +5 位作者 杨璐 封彦楠 孙晓琳 邹文娟 汪德清 于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4-908,共5页
目的:通过药物抗体检测及临床指标监测,评价丹参多酚酸盐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特点。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鉴定试验;用丹参多酚酸盐、磷酸肌酸钠、左卡尼汀致敏与患者配血相合的红细胞,检测... 目的:通过药物抗体检测及临床指标监测,评价丹参多酚酸盐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特点。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鉴定试验;用丹参多酚酸盐、磷酸肌酸钠、左卡尼汀致敏与患者配血相合的红细胞,检测患者血浆中是否存在对应的药物抗体;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溶血指标及输血效果。结果: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血清内存在类抗-Ce联合抗体;患者血清与丹参多酚酸盐致敏的红细胞反应为阳性,与磷酸肌酸钠、左卡尼汀致敏的红细胞反应为阴性;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导致该患者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药物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不规则抗体 抗体 输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症状Coombs试验阴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非何杰金淋巴瘤(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万岁桂 林阳 +2 位作者 夏长青 赵弘 徐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99,共3页
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伴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或AIHA发生在NHL诊断之前或治疗过程中已有不少报道,但以Coombs试验阴性AIHA为首发症状的NHL鲜有报道。在此,本文报道1例1.5年反复溶血发作的Coombs试验阴性AIHA后合并NHL的患者。患... 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伴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或AIHA发生在NHL诊断之前或治疗过程中已有不少报道,但以Coombs试验阴性AIHA为首发症状的NHL鲜有报道。在此,本文报道1例1.5年反复溶血发作的Coombs试验阴性AIHA后合并NHL的患者。患者女性,69岁,根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Coombs试验阴性AIHA,给予强的松治疗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停药后溶血反复复发2次,强的松治疗仍有效。第3次复发时强的松治疗无效,并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病理检查确诊为NHL。给予6个疗程的CHOP方案化疗,NHL治愈,但溶血仍不能控制,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RTX)治疗后,溶血很快停止,此后给予3次小剂量RTX进行维持治疗,NHL和AIHA呈持续缓解状态。结论:本文报告了一例十分罕见的非何杰金淋巴瘤,其发病时的主要临床症状为Coombs阴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非何杰金淋巴瘤 Coombs试验阴性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抗CD20单抗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丽 万滢 张静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7期69-70,共2页
对1例激素依赖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治疗及护理。治疗期间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抗CD20单抗的用药护理,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患... 对1例激素依赖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联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治疗及护理。治疗期间重点做好心理护理,抗CD20单抗的用药护理,造血干细胞回输的护理,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顺利,于+8d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0.5×109/L,+9dPLT>20×109/L,+16dHb升至90g/L,网织红细胞降至正常,胆红素恢复正常。提出autoPBSCT联合抗CD20单抗是治疗激素依赖的AIHA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抗CD20单克隆抗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治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玉峰 聂兵 《吉林畜牧兽医》 2018年第10期57-57,59,共2页
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IMHA)是指自身抗体、补体或两者同时附着于红细胞膜,引起红细胞免疫破坏,最终导致溶血.在犬溶血性疾病中,IMHA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引起自体免疫性溶血的病例,常无法找到潜在的病因,只能归结为原发性... 免疫介导性溶血性贫血(IMHA)是指自身抗体、补体或两者同时附着于红细胞膜,引起红细胞免疫破坏,最终导致溶血.在犬溶血性疾病中,IMHA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引起自体免疫性溶血的病例,常无法找到潜在的病因,只能归结为原发性或特发性.常见的病因包括特发性、药物、传染病、肿瘤和免疫性疾病,临床症状:厌食、嗜睡、虚弱、发烧、黏膜苍白或黄疸、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肝脾肿大、呼吸困难、脉搏快速、腹部不适和红尿,少数病例还有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包括鼻出血、血便、出血斑和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 诊治报告 临床症状 红细胞免疫 血小板减少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获得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6
作者 戴钟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妊娠 获得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抗体 抗体 血管外溶血 血管内溶血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抗体筛选观察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绍明 兰炯采 +1 位作者 胡利亚 罗洪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849-851,共3页
为了观察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AIHA)患者的同种抗体 ,用氯奎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 ,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 :3 8例AIHA病人中 ,间抗阳性者 19例 ,其中含同种抗体者 7例 (抗 D 1例 ,抗 E 4例 ,抗 ... 为了观察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AIHA)患者的同种抗体 ,用氯奎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 ,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 :3 8例AIHA病人中 ,间抗阳性者 19例 ,其中含同种抗体者 7例 (抗 D 1例 ,抗 E 4例 ,抗 CE 2例 ) ,自身抗体具有血型特异性者 5例 (抗 E 3例 ,抗 C 1例 ,抗 c 1例 )。结论 :采用氯奎放散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检测被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 ,对AIHA患者的安全输血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抗体筛选 同种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爱国 李发志 +3 位作者 张祖梅 李代兵 钱勇 田绍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 诊断 自身抗体 免疫反应 细胞发生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19
作者 王娣 涂平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57-458,共2页
报告1例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女,18岁。在出现SLE典型临床表现之前2年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状,经Coombs试验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回顾相关文献发现,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SLE少见,且多伴有抗心磷... 报告1例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女,18岁。在出现SLE典型临床表现之前2年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状,经Coombs试验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回顾相关文献发现,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SLE少见,且多伴有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后者是否是导致溶血的直接原因目前仍有争议。该例患者将来可能出现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的症状,如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自发性流产等,应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 抗体 抗心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珺 刘国萍 卜瑞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436-3437,共2页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APS)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以上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腺或非内分泌腺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APSⅡ型患者先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溶血性贫血、1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白癜风。
关键词 多内分泌腺疾病 自身免疫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贫血 溶血性 糖尿病 1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