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dsat 8数据和温度-植被指数的干旱监测 被引量:20
1
作者 季国华 胡德勇 +1 位作者 王兴玲 乔琨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52,共10页
结合Landsat 8数据特征提高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精度,对旱灾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利用Landsat 8数据,基于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T_s)特征空间理论,通过对植被指数和"干边"的修订,分别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干... 结合Landsat 8数据特征提高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精度,对旱灾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是利用Landsat 8数据,基于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T_s)特征空间理论,通过对植被指数和"干边"的修订,分别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干边修订的改进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MDTVDI);并结合当地气象数据、野外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使用Landsat 8OLI和TIRS数据时,TVDI,MDTVDI与地表土壤水分线性相关显著(α=0.05),两者都能表征地表的干旱分布情况;同时,MDTVDI与实测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和反演的土壤水分精度略高于TVDI,因此MDTVDI能够更好地反映区域土壤水分状况,更适于区域干旱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土壤水分 干旱监测 LANDSAT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农田干旱遥感监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亮 张超 +1 位作者 常斌 吕鹏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9-34,共6页
针对单一时段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干、湿边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利用通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改进TVDI指数进行农田干旱遥感监测的方法。利用2006-2015年各年单一时段特征空间干、湿边构建通用特征空间,拟合得到旬通用特征空间干、湿... 针对单一时段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干、湿边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利用通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改进TVDI指数进行农田干旱遥感监测的方法。利用2006-2015年各年单一时段特征空间干、湿边构建通用特征空间,拟合得到旬通用特征空间干、湿边。采用通用特征空间计算TVDI,结合实测数据进行旬土壤含水量反演模型率定和结果验证,并在河南省小麦种植区进行干旱监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一时段特征空间相比,基于通用特征空间的TVDI与实测数据的相关性更高,指数稳定性更强,土壤含水量估算绝对误差小于10%,均方根误差小于11%,能够有效监测农田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干旱 通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 TVDI 遥感监测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气-植被相互作用的模拟试验 Ⅱ.植被叶面积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
3
作者 吕建华 季劲钧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5-262,共8页
利用大气一植被相互作用模式 AVIM对青藏高原上 30个站点进行模拟计算,给出了青藏高原上植被叶面积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高原上叶面积指数、净初级生产力出东南向西北减少,模拟和观测的分布相一致。分... 利用大气一植被相互作用模式 AVIM对青藏高原上 30个站点进行模拟计算,给出了青藏高原上植被叶面积指数和净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高原上叶面积指数、净初级生产力出东南向西北减少,模拟和观测的分布相一致。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净初级生产力的分布决定于水热条件的共同作用,降水充沛、温度适宜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净初级生产力较高,而青藏高原西北部由于降水过少或温度过低,初级生产力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植被相互作用 青藏高原 净初级生产力 叶面积指数 降水 水热条件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减灾-1B卫星遥感数据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河 王明志 +2 位作者 杨思全 和海霞 刘哲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以2010-2011年发生在山东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为例,介绍了环境减灾-1B(HJ-1B)卫星遥感数据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获取了山东省干旱发展顶峰时段的HJ-1B卫星采集的多光谱和热红外遥感影像,利用ENVI 4.7遥感数据处理平台对山东全省的归... 以2010-2011年发生在山东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为例,介绍了环境减灾-1B(HJ-1B)卫星遥感数据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获取了山东省干旱发展顶峰时段的HJ-1B卫星采集的多光谱和热红外遥感影像,利用ENVI 4.7遥感数据处理平台对山东全省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面温度进行了反演,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山东全省的植被供水指数,并据此将山东省的干旱情况划分为5级,对该干旱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了验证结论的可靠性,将干旱监测结果与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两者一致性较好。文章提供了HJ-1B卫星遥感数据在干旱监测方面的一个实例,其监测结果为相关减灾部门的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HJ-1B卫星遥感数据在干旱监测方面的业务化运营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减灾-1B卫星 干旱监测 地表温度反演 植被供水指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_LAI特征空间的农田干旱监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随欣欣 秦其明 +3 位作者 董恒 王金梁 孟庆野 刘明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1-205,共5页
农田干旱具有范围广且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的特点,对农田干旱的遥感实时动态监测是目前公认的难题。利用MODIS的地表温度(LST)产品和叶面积指数(LAI)产品,构建LST-LAI光谱特征空间,提出温度—叶面积干旱指数(temperature LAI drought ind... 农田干旱具有范围广且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的特点,对农田干旱的遥感实时动态监测是目前公认的难题。利用MODIS的地表温度(LST)产品和叶面积指数(LAI)产品,构建LST-LAI光谱特征空间,提出温度—叶面积干旱指数(temperature LAI drought index,TLDI)监测农田水分含量,并利用宁夏实测的0~10cm平均土壤含水量验证该指数的精度,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的变化范围为0.43~0.86。与TVDI相比,TLDI弥补了作物封垄后TVDI因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饱和对农田水分监测精度降低的缺陷。此外,利用MODIS数据产品LST和LAI进行农田干旱监测,避免了使用MODIS原始数据的繁杂处理过程,初步为MODIS数据产品在农田干旱监测业务化运行探索出一条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产品 地表温度 叶面积指数 农田干旱 温度-叶面积干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选植被指数和TVDI的额济纳绿洲旱情监测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丽萍 白宇兴 +3 位作者 朱江山 苏志强 王彤 孔金玲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7-734,共8页
以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区,利用2017年8月24日的Landsat 8影像,基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理论,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改进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和优化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 以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绿洲为研究区,利用2017年8月24日的Landsat 8影像,基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特征空间理论,提取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改进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和优化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分别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利用同期实测土壤水分数据进行精度评定与指数优选,反演区域土壤水分,划分干旱等级.结果表明, TVDI能够反映额济纳绿洲土壤水分的分布状况,是区域旱情监测的有效指标;5种植被指数中,基于OSAVI和NDVI计算的TVDI与土壤水分的R^(2)>0.52, OSAVI优于NDVI,基于OSAVI的TVDI是研究区土壤水分反演的最佳模型;整个研究区以干旱、重旱区为主,干旱现象明显.在空间分布上,除水体以外,旱情状况呈现以绿洲为中心,向四周急剧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旱情监测 额济纳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张承地区表层土壤湿度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金涛 金晓媚 +2 位作者 李晴 殷秀兰 金爱芳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以下简称“张承地区”)作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风沙阻隔区,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土壤湿度作为综合反映气候、植被覆盖、土壤性质的重要指标,在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循环中... 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以下简称“张承地区”)作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屏障、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风沙阻隔区,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土壤湿度作为综合反映气候、植被覆盖、土壤性质的重要指标,在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循环中至关重要。但张承地区地处半干旱区,水资源相对匮乏,且现有研究忽视了对其土壤湿度空间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的分析。研究以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数据集等为基础,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反演并分析张承地区2001—2021年土壤湿度及时空变化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8个驱动因子对张承地区土壤湿度时空异质性的解释力。结果表明:(1)2001—2021年张承地区的土壤湿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土壤湿度分布为东部高,西部低,张家口低于承德;空间上,研究区83.09%区域的土壤湿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研究区土壤湿度的驱动因素解释力大小排序为:归一化植被指数>土壤类型>年均降水>土地利用类型>坡度>高程>年均气温>坡向,其中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土壤类型的解释力均高于30%,为主导驱动因素;(3)在交互作用分析中,多因子共同作用的影响大于单因子作用,归一化植被指数与高程的交互影响作用最强。研究结果对于张承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探测器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 土壤湿度 驱动因子 张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