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水的密度反转特性的二维套管自然对流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巩玉发 翟冰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4期167-169,共3页
利用热和流体流动控制方程,以温差驱动的二维同心圆环套管自然对流换热为对象,分析讨论了水在4℃附近密度反转特性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设置了三种等温差方案,分别给出了流场和温度场,并分析了各自的传热与流动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包... 利用热和流体流动控制方程,以温差驱动的二维同心圆环套管自然对流换热为对象,分析讨论了水在4℃附近密度反转特性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设置了三种等温差方案,分别给出了流场和温度场,并分析了各自的传热与流动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包括4℃的温度方案中,各自研究区域内均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循环流动,但流动方向有所不同,同时在套管的壁面附近均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主流区温度梯度较小;在相同温差条件下,水的密度反转特性对于传热性能影响较大,在工程应用中,应该充分考虑水的密度反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圆环套管 自然对流 温度等值线 流线 传热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源模型参数求解中熔池形状的提取技术
2
作者 顾颖 李亚东 +1 位作者 刘赛智 揭志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5-178,共4页
为实现焊接热源模型参数求解中熔池形状提取的自动化,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有限单元法及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理论,提出基于温度等值线熔池形状的提取技术,推导了该技术的理论公式,列出了熔深、熔宽的提取步骤,并将ANSYS显示的熔池... 为实现焊接热源模型参数求解中熔池形状提取的自动化,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有限单元法及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理论,提出基于温度等值线熔池形状的提取技术,推导了该技术的理论公式,列出了熔深、熔宽的提取步骤,并将ANSYS显示的熔池边界与提取的熔池边界进行了对比。经理论分析及实例验证表明:该技术在保证提取的熔深、熔宽具有足够精度的前提下,既能避免单元数目过大,又可满足焊接热源模型参数程序化求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热源模型 熔池形状 温度等值线 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棒降温技术的自燃煤堆热迁移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方明 常助川 +3 位作者 李贝 邓军 易欣 马砺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1-588,共8页
为研究热棒作用下煤堆内部传热行为特征及冷却效果,在物理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煤堆-热棒系统复合传热模型,采用ANSYS模拟软件,对自燃煤堆在热棒作用下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有、无热棒时煤堆内的温度场及温度等值线的变化,对热棒... 为研究热棒作用下煤堆内部传热行为特征及冷却效果,在物理实验基础上,建立了煤堆-热棒系统复合传热模型,采用ANSYS模拟软件,对自燃煤堆在热棒作用下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有、无热棒时煤堆内的温度场及温度等值线的变化,对热棒的降温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热棒可以改变煤堆内部的热传导路径,帮助煤堆散热。热棒的存在可以使温度等值线向热端移动,而且越靠近热棒位移量越大,形成包围热棒的"马鞍状"降温模态。根据热棒对松散煤体降温的效果,把热棒的作用范围划分为"敏感区"、"过渡区"、"迟钝区"三区,来有效判断热棒的降温半径,给实际应用中控制热棒的密度提供参考。对比实验和模拟结果,模拟值与实验实测值相近,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热棒 数值模拟 温度等值线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