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曲线拟合在航空发动机内壁温度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海伟
郝晓剑
+1 位作者
周汉昌
潘保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85,88,共4页
借助螺塞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多路数据采集卡,建立了瞬态温度测试系统,提出利用曲线拟合外推法来实现对发动机内壁瞬态温度的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氢氧焰模拟航空发动机内部瞬态高温源,分别得出了传感器和红外测温仪测得的发动机内壁表...
借助螺塞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多路数据采集卡,建立了瞬态温度测试系统,提出利用曲线拟合外推法来实现对发动机内壁瞬态温度的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氢氧焰模拟航空发动机内部瞬态高温源,分别得出了传感器和红外测温仪测得的发动机内壁表面温度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2条结果曲线的整体变化趋势,特别是在峰值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其精度达到1.84%,从实验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偶
温度外推法
航空发动机
曲线拟合
瞬态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牡丹籽油优势抗氧化剂研究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杨鹿
王洪新
+4 位作者
苏建辉
王伟涛
娄在祥
高传忠
聂荣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49,共4页
对牡丹籽油及其他5种植物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牡丹籽油酸值(KOH)(2.034 mg/g)、过氧化值(0.286 mmol/kg)均在国标限值以内,碘值(I)185.8 g/100 g,说明其为干性油,皂化值(KOH)(188.1 mg/g)符合国家规定注射用油标准,较其他...
对牡丹籽油及其他5种植物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牡丹籽油酸值(KOH)(2.034 mg/g)、过氧化值(0.286 mmol/kg)均在国标限值以内,碘值(I)185.8 g/100 g,说明其为干性油,皂化值(KOH)(188.1 mg/g)符合国家规定注射用油标准,较其他5种植物油品质好。选用迷迭香提取物、α-生育酚、TBHQ 3种抗氧化剂,并选择柠檬酸作为抗氧化增效剂,以不同比例组合加入牡丹籽油中,采用Rancimat法测定其氧化诱导时间(OSI)以确定优势抗氧化剂,结合温度外推法推测牡丹籽油货架期。最终遴选0.02%TBHQ+0.01%柠檬酸为优势抗氧化剂,推得20℃下添加此抗氧化剂的牡丹籽油货架期为3 737 h,约是未加抗氧化剂牡丹籽油的27倍,显著提高了牡丹籽油的耐贮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抗氧化剂
RANCIMAT
货架期
温度外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面型薄膜热流传感器及其静态特性标定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丁炯
王佳音
+2 位作者
许启跃
杨遂军
叶树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3-649,共7页
针对用于径向传热测量的热流传感器及其标定方法研究较少的问题,基于一维圆筒壁传热模型,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自标定特征的平面型热电堆式薄膜热流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加热和温度外推原理的传感器静态特性标定方法,建立了有限元...
针对用于径向传热测量的热流传感器及其标定方法研究较少的问题,基于一维圆筒壁传热模型,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自标定特征的平面型热电堆式薄膜热流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加热和温度外推原理的传感器静态特性标定方法,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了传感器温度分布规律分析,设计了静态特性标定装置,完成了相应的标定实验。仿真结果显示,传感器沿径向温度分布符合圆筒壁稳态导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40℃~100℃范围内,所制备的热流传感器塞贝克系数为5.6μV/℃~7.0μV/℃,数值和变化趋势与标准金铂热电偶接近。所标定的塞贝克系数可直接用于小范围内热流测量,同时在冷端温度已知条件下,该标定结果同样适用于大热流测量。研究结果将对于平面型薄膜热流传感器的制备和标定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传感器
标定
温度外推法
热电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铂铑10-铂热电偶在1 100~1 300℃外推计算公式的实验验证
被引量:
5
4
作者
郑玮
向明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69-72,共4页
介绍了使用辐射温度计在高温黑体炉中来分度铂铑10-铂热电偶,以验证其在1 100~1 300℃范围内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现有的400~1 100℃的计算方法外推到1 300℃是可行的.
关键词
计量学
铂铑10-铂热电偶
计算方法
辐射
温度
计
外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曲线拟合在航空发动机内壁温度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海伟
郝晓剑
周汉昌
潘保武
机构
中北大学
出处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3-85,88,共4页
基金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9140C1204040705)
文摘
借助螺塞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和多路数据采集卡,建立了瞬态温度测试系统,提出利用曲线拟合外推法来实现对发动机内壁瞬态温度的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氢氧焰模拟航空发动机内部瞬态高温源,分别得出了传感器和红外测温仪测得的发动机内壁表面温度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2条结果曲线的整体变化趋势,特别是在峰值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其精度达到1.84%,从实验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热电偶
温度外推法
航空发动机
曲线拟合
瞬态
温度
Keywords
thermocouple
temperature extrapolation
aero-engine
curve fitting
transient temperature
分类号
TP3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牡丹籽油优势抗氧化剂研究
被引量:
23
2
作者
杨鹿
王洪新
苏建辉
王伟涛
娄在祥
高传忠
聂荣京
机构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铜陵瑞璞牡丹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摘
对牡丹籽油及其他5种植物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牡丹籽油酸值(KOH)(2.034 mg/g)、过氧化值(0.286 mmol/kg)均在国标限值以内,碘值(I)185.8 g/100 g,说明其为干性油,皂化值(KOH)(188.1 mg/g)符合国家规定注射用油标准,较其他5种植物油品质好。选用迷迭香提取物、α-生育酚、TBHQ 3种抗氧化剂,并选择柠檬酸作为抗氧化增效剂,以不同比例组合加入牡丹籽油中,采用Rancimat法测定其氧化诱导时间(OSI)以确定优势抗氧化剂,结合温度外推法推测牡丹籽油货架期。最终遴选0.02%TBHQ+0.01%柠檬酸为优势抗氧化剂,推得20℃下添加此抗氧化剂的牡丹籽油货架期为3 737 h,约是未加抗氧化剂牡丹籽油的27倍,显著提高了牡丹籽油的耐贮藏性。
关键词
牡丹籽油
抗氧化剂
RANCIMAT
货架期
温度外推法
Keywords
peony seed oil
antioxidant
Rancimat
shelf life
temperature extrapolation method
分类号
TS22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面型薄膜热流传感器及其静态特性标定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丁炯
王佳音
许启跃
杨遂军
叶树亮
机构
中国计量大学工业与商贸计量技术研究所
出处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3-649,共7页
基金
浙江省基础公益科研计划项目(LGF18B030001)。
文摘
针对用于径向传热测量的热流传感器及其标定方法研究较少的问题,基于一维圆筒壁传热模型,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自标定特征的平面型热电堆式薄膜热流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加热和温度外推原理的传感器静态特性标定方法,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了传感器温度分布规律分析,设计了静态特性标定装置,完成了相应的标定实验。仿真结果显示,传感器沿径向温度分布符合圆筒壁稳态导热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40℃~100℃范围内,所制备的热流传感器塞贝克系数为5.6μV/℃~7.0μV/℃,数值和变化趋势与标准金铂热电偶接近。所标定的塞贝克系数可直接用于小范围内热流测量,同时在冷端温度已知条件下,该标定结果同样适用于大热流测量。研究结果将对于平面型薄膜热流传感器的制备和标定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热流传感器
标定
温度外推法
热电堆
Keywords
heat flow sensor
calibration
temperature extrapolation
thermopile
分类号
TP212.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铂铑10-铂热电偶在1 100~1 300℃外推计算公式的实验验证
被引量:
5
4
作者
郑玮
向明东
机构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所
出处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69-72,共4页
文摘
介绍了使用辐射温度计在高温黑体炉中来分度铂铑10-铂热电偶,以验证其在1 100~1 300℃范围内的计算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现有的400~1 100℃的计算方法外推到1 300℃是可行的.
关键词
计量学
铂铑10-铂热电偶
计算方法
辐射
温度
计
外推法
分类号
TB942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曲线拟合在航空发动机内壁温度测试中的应用
郭海伟
郝晓剑
周汉昌
潘保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牡丹籽油优势抗氧化剂研究
杨鹿
王洪新
苏建辉
王伟涛
娄在祥
高传忠
聂荣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平面型薄膜热流传感器及其静态特性标定研究
丁炯
王佳音
许启跃
杨遂军
叶树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铂铑10-铂热电偶在1 100~1 300℃外推计算公式的实验验证
郑玮
向明东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