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爆炸温度响应的Wre5/26热电偶时间常数研究
1
作者 张梁栋 蒋海燕 +2 位作者 姬建荣 严家佳 苏健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0-255,共6页
采用Wre5/26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爆炸产生的流体介质温度,可为热毁伤威力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为了估计Wre5/26热电偶测量爆炸产物温度的时间常数,选用结点直径为0.28、0.4 mm的Wre5/26热电偶传感器在不同爆心距离下进行试验,得到的温度响应... 采用Wre5/26热电偶传感器测量爆炸产生的流体介质温度,可为热毁伤威力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为了估计Wre5/26热电偶测量爆炸产物温度的时间常数,选用结点直径为0.28、0.4 mm的Wre5/26热电偶传感器在不同爆心距离下进行试验,得到的温度响应曲线,通过滑动窗口拟合的方式对温度响应曲线进行处理,从而估计热电偶传感器的时变时间常数。结果表明,在本次爆炸测量试验场景中,距离爆心2.5~4 m范围热电偶时间常数变化并不明显,热电偶传感器时间常数与结点直径有关,结点直径越小,时间常数越小。结点直径为0.28 mm的热电偶最小时间常数约0.9 ms,结点直径为0.4 mm的热电偶时间常数约1.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e5/26热电偶 爆炸温度 时间常数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型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2
作者 马晓东 赵佳琪 +2 位作者 饶青青 袁炳楠 况燚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以柚皮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温敏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了一种温度响应型柚皮素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Nar/TSMIPs),并对其化学结构、微观... 以柚皮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温敏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得到了一种温度响应型柚皮素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Nar/TSMIPs),并对其化学结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磁响应性、吸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分析。通过不同时间、不同柚皮素质量浓度、不同pH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吸附实验,探寻Nar/TSMIPs对柚皮素的最佳吸附条件,实现从复杂的天然产物体系中快速有效地分离柚皮素。实验结果表明,Nar/TSMIPs对温度变化响应灵敏,在30℃时吸附量最大,这种在临界温度附近的最大吸附能力体现了温度响应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优越性;Nar/TSMIPs在pH为9时对柚皮素的吸附量最高,而pH进一步上升后,吸附量仅出现细微的下降,表明Nar/TSMIP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柚皮素质量浓度为450μg/mL,吸附时间为20 min时,Nar/TSMIPs对柚皮素的最大吸附量为24.62 mg/g,表现为单分子层吸附与多分子层吸附兼备的化学吸附模式;Nar/TSMIPs对柚皮素的印迹因子为2.01,远高于香叶木素(1.08)、白杨素(0.86)和茜素(0.93),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经过8次吸附⁃解吸循环后,Nar/TSMIPs对柚皮素的吸附量仍达17.95 mg/g,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加标回收率为88.53%~95.88%。本研究中新型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成功合成,为柚皮素的高效提取分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活性物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柚皮素 选择性吸附 响应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型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3
作者 费贵强 郑朗 +1 位作者 陈海建 纪东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虽然传统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聚合物驱油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解慢、环境污染和注入困难,这些缺点限制了HAPAM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原理,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聚丙烯... 虽然传统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聚合物驱油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解慢、环境污染和注入困难,这些缺点限制了HAPAM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原理,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TR-PAM),它具有快速溶解和良好的耐温及耐盐性能.此外,TR-PAM还具有温度响应特性.对TR-PAM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研究了不同DMAAC-18含量和不同温度下TR-PAM溶液的性质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TR-PAM可以在300 s内完全溶解,在65℃时具有最佳的增稠效果.耐盐测试表明,在100 000 mg/L的NaCl溶液和50 000 mg/L的CaCl_(2)溶液中,TR-PAM的粘度保持率分别可达48.5%和56.2%.1 wt%的TR-PAM溶液和TR-PAM CaCl_(2)溶液在90℃和170s^(-1)的条件下剪切1小时后,其表观粘度分别可达179 mPa·s和110 mPa·s,显示出良好的流变性能.其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表现出良好的粘弹性.此外,TR-PAM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可在室温下储存超过6个月.基于上述性能,TR-PAM在中高温油藏的提高油气采收率(EOR)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水乳液 温度响应 疏水缔合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混凝土力学性能温度响应及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元强 李海洋 +2 位作者 郑新国 谭社会 谢宗霖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6-1353,共8页
研究了聚氨酯混凝土在-25~75℃温度区间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并采用电子背散射成像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聚氨酯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温度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温明显降低了聚氨酯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在25~50℃力学性能变化最... 研究了聚氨酯混凝土在-25~75℃温度区间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并采用电子背散射成像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聚氨酯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温度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温明显降低了聚氨酯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在25~50℃力学性能变化最为显著,轴心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分别降低超30MPa和1个数量级,因为聚氨酯在该温度区间发生了玻璃态到黏弹态的转变.此外,聚氨酯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具有频率依赖性,频率从10 Hz提高到120 Hz时,玻璃化转变温度从66.51℃升高到74.41℃.红外光谱验证了氢键化官能团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弱,表明聚氨酯内部氢键逐渐解离,软硬段微相分离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聚氨酯混凝土 力学性能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型缓/控释肥料的温度响应特征、养分释放性能与温敏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娟 杨相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2-1822,共11页
温度是影响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重要因素,开发温度敏感型缓/控释肥料可以使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更加匹配,从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聚酰胺类、聚醚类、聚酯类、多糖类以及温敏聚氨酯等常见的... 温度是影响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特性的重要因素,开发温度敏感型缓/控释肥料可以使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养分需求更加匹配,从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聚酰胺类、聚醚类、聚酯类、多糖类以及温敏聚氨酯等常见的温敏聚合物材料的来源、类型和机理,详细阐述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聚N-乙烯基己内酰胺(PNVCL)、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EO/PO)、甲基纤维素和温敏聚氨酯等常见温敏聚合物材料用作温敏缓/控释肥料包膜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评估了其在温敏缓/控释肥料中应用的可行性与优缺点。根据温敏特性,将温敏缓/控释肥料分为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响应型和结晶转变温度(Tm)/玻璃化转变温度(Tg)响应型两大类,并详细总结了这两种类型的制备方法、特征、养分释放性能以及分子作用机制。最后,指出温敏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应深入开展天然高分子温敏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创新,筛选绿色可生物降解温敏聚氨酯材料,研发作物和区域专用型温敏缓/控释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聚氨酯 缓/控释肥料 温度敏感型肥料 温度响应特征 养分释放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相变水凝胶的制备及温度响应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符浩 曹正 +2 位作者 李震 杨孟晓 刘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3,共10页
传统的相变水凝胶用于温度监测时会面临响应时间长、力学性能不佳、导电性能差、相变焓低等问题。因此,文中以黄原胶和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利用黄原胶分子的多官能团活性和分散性,对石蜡进行乳化,结合Zn2+和纳米氧化铝的离子导电性和高... 传统的相变水凝胶用于温度监测时会面临响应时间长、力学性能不佳、导电性能差、相变焓低等问题。因此,文中以黄原胶和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利用黄原胶分子的多官能团活性和分散性,对石蜡进行乳化,结合Zn2+和纳米氧化铝的离子导电性和高导热性,制备了兼具高热焓、高导热、高导电和强力学的双网络交联黄原胶/石蜡/聚乙烯醇/硼酸/锌离子/纳米氧化铝(XPPB-Zn^(2+)-Al_(2)O_(3))相变水凝胶。扫描电镜图片显示,相变微粒均匀嵌入到水凝胶的微结构中;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双交联网络赋予相变水凝胶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达到(0.38±0.01) MP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示,水凝胶相变焓高达(180.98±3.12) J/g。此外,相变水凝胶展现出高的导热性,其热传导系数达到(0.558±0.035)W/(m·K),电阻温度系数达到1.23%℃-1,在25~60℃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温度循环稳定性。文中所制备的高性能相变水凝胶在温度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石蜡 相变水凝胶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温度响应型聚合物PMAA-b-PDMAEMA的合成、性能调控及应用
7
作者 孙月 王斯佳 +2 位作者 吴明侠 宋先雨 徐首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0-489,共10页
以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原料,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tBMA-b-PDMAEMA),将其进行水解得到功能可调控的pH... 以甲基丙烯酸叔丁酯(tBMA)、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原料,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b-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tBMA-b-PDMAEMA),将其进行水解得到功能可调控的pH/温度双重响应性共聚物PMAA-b-PDMAEMA。采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动态光散射(DLS)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共聚物的嵌段比、分子量及溶液pH对响应性能的调控,并初步考察了共聚物的抗肿瘤潜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MAA链段长度增加,等电点向酸性偏移,在等电点时溶液透过率降到最低,表现出良好的pH响应性;温度响应性受溶液pH、分子量及嵌段比的影响,pH越接近等电点、分子量越大,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越低;共聚物与模拟肿瘤细胞膜相互作用后,在pH=5.5酸性微环境下膜中内容物的泄漏率接近100%,实现了对模拟肿瘤细胞的靶向破坏作用,展现了该共聚物良好的环境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聚合物 相变 pH/温度响应 可调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性聚丙烯酸酯分散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帅 宋雨方 +4 位作者 钟炜锋 龚立昊 张学君 王梁彬 张洪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8,共9页
为缩短丙烯酸氨基体系高温固化时成膜时间,采用溶液聚合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引入到聚合物链段中,制备具有温度响应性的水性含羟基聚丙烯酸酯二级分散体,并采用氨基树脂作为固化剂对分散体进行高温交联固化。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 为缩短丙烯酸氨基体系高温固化时成膜时间,采用溶液聚合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引入到聚合物链段中,制备具有温度响应性的水性含羟基聚丙烯酸酯二级分散体,并采用氨基树脂作为固化剂对分散体进行高温交联固化。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聚合物链段的亲水性降低,疏水基团占主导地位,胶束结构坍塌,使聚合物从水中分离出来,达到快速失水的效果。固化剂氨基树脂的加入并不影响其LCST,且当水性含羟基聚丙烯酸酯与氨基树脂MR-4608的质量比为8∶1,并在140℃下固化40 min时,涂层的凝胶率达到85.90%,铅笔硬度为3H,附着力为0级,耐水性达到48 h不起泡不脱落,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分解温度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丙烯酸酯 温度响应 临界溶解温度(LCST) 氨基树脂 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东亚沙尘气溶胶辐射强迫与温度响应 被引量:29
9
作者 宿兴涛 王汉杰 +1 位作者 宋帅 张志标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00-1307,共8页
利用一个耦合了在线沙尘模型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2000-2009年东亚沙尘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温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东亚沙尘气溶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和季节差异,柱含量高值区主要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 利用一个耦合了在线沙尘模型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2000-2009年东亚沙尘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温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东亚沙尘气溶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和季节差异,柱含量高值区主要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最大值均在1 000mg.m-2以上;从季节分布来看,春季最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2)沙尘气溶胶辐射强迫与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东亚地区大气顶辐射强迫,春、秋季分别为-1.72W.m-2和-1.17W.m-2;而地表辐射强迫,春、秋季分别为-4.34W.m-2和-2.33W.m-2。(3)沙尘气溶胶使地表温度降低,东亚地区平均地表温度降低,春季为0.154℃,秋季为0.085℃。(4)沙尘气溶胶在不同高度对气温有不同的影响。在对流层下层,沙尘气溶胶使得气温降低,随高度增加,气温降幅逐渐减小;春季在300~400hPa出现升温区,而秋季升温区出现的高度东西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沙尘气溶胶 柱含量 辐射强迫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工品换能元直流激励下温度响应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慧 白颖伟 +3 位作者 任炜 王可暄 张晶鑫 尹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38-143,共6页
使用Multiphysics分析软件,建立了半导体桥发火换能元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重点研究A型、B型两种半导体桥发火换能元在直流激励条件下的安全性能和输出性能。对换能元高瞬发点火时的温度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两种情况下换能元的温度分布... 使用Multiphysics分析软件,建立了半导体桥发火换能元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重点研究A型、B型两种半导体桥发火换能元在直流激励条件下的安全性能和输出性能。对换能元高瞬发点火时的温度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两种情况下换能元的温度分布云图,并利用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温度检测。对比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获取换能元结构、性能等数据,完善火工品换能元性能检测技术。结果表明,B型半导体桥换能元更符合火工品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换能元 仿真分析 红外检测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材料双层索非线性自振的温度响应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晓 杨立军 +1 位作者 孙晋 马建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研究了碳纤维材料双层索非线性自振的温度响应问题.在考虑温度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碳纤维材料双层索的非线性自振控制方程,采用Galerkin原理及L-P法求得了碳纤维材料双层索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解及双层索层间接触力的近似解.在把碳纤... 研究了碳纤维材料双层索非线性自振的温度响应问题.在考虑温度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碳纤维材料双层索的非线性自振控制方程,采用Galerkin原理及L-P法求得了碳纤维材料双层索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解及双层索层间接触力的近似解.在把碳纤维双层索与钢丝双层索比较的基础上,讨论分析了温度、振幅等因素对双层索非线性自振及层间接触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双层索 非线性 温度响应 层间接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型吡唑醚菌酯微囊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宁 齐麟 +1 位作者 王娅 李晓刚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1-387,共7页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丁酯(BA)的共聚物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温度响应型吡唑醚菌酯微囊。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该微囊的形貌、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透...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丁酯(BA)的共聚物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温度响应型吡唑醚菌酯微囊。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该微囊的形貌、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透析袋法探讨其释放性能,并以斑马鱼为试材测定其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微囊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4μm,包封率为78.30%,载药量为15.66%。吡唑醚菌酯微囊具有明显的温度响应性特征,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28.2℃,当环境温度高于28.2℃时能够快速释放活性成分,而低于该温度时其释放行为受到抑制。吡唑醚菌酯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LC50(96 h)值为有效成分4.48 mg/L,较吡唑醚菌酯原药的提高了90倍以上,因此能够显著提高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响应型微囊 吡唑醚菌酯 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丁酯 乳液聚合法 透析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锥光纤耦合器的温度响应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川 张以谟 +3 位作者 刘铁根 丁胜 李欣 张大煦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6-199,共4页
在光通信技术中 ,光耦合器是一类能使传输中光信号在特殊结构的耦合区发生耦合 ,并进行再分配的器件 .本文对单模熔锥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比与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实验表明耦合器的耦合比不但对温度变化敏感 ,而且变化有单调性 .因此 。
关键词 熔融光纤 光纤耦合器 温度响应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制冷间歇工况土壤温度响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颖 杨敏 史保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73-1377,共5页
在夏热冬暖的广州地区搭建了两种换热器向土壤放热的实验台,换热器埋地深度为30m,实验元件有单U和双U两种型式。连续制冷工况下,通过对两口井内土壤温度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开机12h后,土壤温度趋于稳定;停机12h后两个埋地换热管处的土... 在夏热冬暖的广州地区搭建了两种换热器向土壤放热的实验台,换热器埋地深度为30m,实验元件有单U和双U两种型式。连续制冷工况下,通过对两口井内土壤温度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开机12h后,土壤温度趋于稳定;停机12h后两个埋地换热管处的土壤温度就可恢复约95%,但土壤温度基本得以恢复需要停机81h。在停机12h后地温恢复得极其缓慢,已没有工程应用价值。可见合理选择运行与停机时间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整体换热能力和地热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间歇工况下双U井单位井深换热量较之连续运行提高了25.6%,单U井单位井深换热量提高了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间歇工况 双u 单u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相变储能建筑材料温度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胡小芳 肖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83-86,共4页
将石蜡相变储能微囊与石膏复合制备了复合建材,检测了复合建材墙体温度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复合建材的温度变化响应曲线达到峰值的时间较常规建材滞后,存在温度相对稳定阶段。通过简化复合建材物理模型建立了传热方程,得到... 将石蜡相变储能微囊与石膏复合制备了复合建材,检测了复合建材墙体温度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复合建材的温度变化响应曲线达到峰值的时间较常规建材滞后,存在温度相对稳定阶段。通过简化复合建材物理模型建立了传热方程,得到了仿真墙体内层壁温对外层壁温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常规建材内层壁面温度对外层壁面温度变化的响应基本无滞后现象,且不存在温度相对恒定阶段,而复合建材内层壁面温度对外层壁面温度变化的响应有滞后现象,且存在温度相对恒定阶段,最高温度也较低。由此可知,将相变储能材料引入到建材中,可达到降低建筑物内部温度、减小建筑物空调制冷系统容量的目的,为降低建筑制冷能耗和费用提供了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建材 相变材料 温度响应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循环式激光能量计温度响应建模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卫平 段刘华 +3 位作者 戢运峰 冯国斌 刘福华 叶锡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94-1498,共5页
随着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的输出能量越来越高,带来了激光能量参数测量方面的新问题。为了研究水冷却技术在能量计中的应用,对水循环式激光能量计的热传导过程进行了分析,将非稳态的传热过程离散成连续反馈的微型稳态传热过程,建立... 随着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激光的输出能量越来越高,带来了激光能量参数测量方面的新问题。为了研究水冷却技术在能量计中的应用,对水循环式激光能量计的热传导过程进行了分析,将非稳态的传热过程离散成连续反馈的微型稳态传热过程,建立了一个计算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能量计输出温度曲线出现了类阻尼振荡特征。探索了曲线特征成因,得到类阻尼振荡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激光辐照区域与无热源区域的比例。根据模型参数搭建模拟装置,通过实验验证了计算得到的曲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模型 能量计 水循环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环境中混凝土内部温度响应规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卫仑 刘鹏 邢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0-575,共6页
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自然环境温度作用模型和混凝土内温度响应模型,同时,借助不同混凝土及不同深度的混凝土内温度试验,检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自然环境与混凝土内温度变化规律,计算曲线与实... 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自然环境温度作用模型和混凝土内温度响应模型,同时,借助不同混凝土及不同深度的混凝土内温度试验,检证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自然环境与混凝土内温度变化规律,计算曲线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混凝土自身热阻效应,混凝土内温度响应与自然环境温度表现出温度响应波幅、极值和滞后时间等方面的均有差异;低水灰比的混凝土内温度响应较敏感且响应幅值衰减较小,混凝土内温度响应幅值随距表层深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自然环境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的温度响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廖波 周国庆 刘卓典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0-1923,共4页
通过升温-降温循环及升温-恒温两种方式研究了碳纤维/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试样的温度响应,通过碳纤维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该导电复合材料具有正温度系数,并具有温度弛豫现象。橡胶材料与碳纤维材料热膨胀系数... 通过升温-降温循环及升温-恒温两种方式研究了碳纤维/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试样的温度响应,通过碳纤维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该导电复合材料具有正温度系数,并具有温度弛豫现象。橡胶材料与碳纤维材料热膨胀系数的不同是造成其电阻温度响应的主要原因;而温度变化对电子能量的影响也是造成材料温度响应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硅橡胶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型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溶胀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向鹏 郑云香 张春晓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6-1312,共7页
为了解决吸水树脂吸水倍率不可控的问题,以海藻酸钠(SA)为原料,丙烯酸(AA)为单体,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700(PEGDA-700)和四烯丙基溴化铵(TAAB)为混合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温度响应性能的PAA/SA半互穿网络结构吸水树脂... 为了解决吸水树脂吸水倍率不可控的问题,以海藻酸钠(SA)为原料,丙烯酸(AA)为单体,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700(PEGDA-700)和四烯丙基溴化铵(TAAB)为混合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具有温度响应性能的PAA/SA半互穿网络结构吸水树脂。利用扫描电镜对凝胶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吸水树脂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溶胀性能、吸水动力学及温度响应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半互穿网络结构的PAA/SA与PAA相比,吸水后凝胶网络结构更为疏松。随PEGDA-700、TAAB配比的改变,吸水树脂在不同温度下溶胀性能差异较大,吸水动力学符合Schott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在质量比m(PEGDA-700)/m(AA)、m(TAAB)/m(AA)分别为0.12%、0.14%条件下制备的吸水树脂表现出明显的温度响应性能,吸水倍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逐步增大,且吸水倍率可由温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响应 半互穿网络 动力学 溶液聚合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万超 赵义平 +3 位作者 陈莉 冯霞 李冬美 李媛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围绕温度响应性聚合物膜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温度响应性膜的响应机理、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其目前在共混改性法、表面改性法、本体改性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N-异丙基丙烯酰胺 温度响应 聚合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