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成功完成“深海玄武”浮标首次批量布放
1
作者
陈朝晖
任翀
+3 位作者
刘增宏
熊海霞
张林林
高志远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18,共2页
2023年12月,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崂山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参与的“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建设”在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盆顺利完成首批6000 m级国产“深海玄武”浮标的布放。自12月9日起,经质量控制的...
2023年12月,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崂山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参与的“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建设”在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盆顺利完成首批6000 m级国产“深海玄武”浮标的布放。自12月9日起,经质量控制的深海温度和盐度剖面观测数据实时提交至全球Argo资料中心(GDAC),参与国际共享与交换。这是我国首次批量布放国产深海Argo浮标,标志着我国在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GO浮标
观测网
西太平洋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研究所
温度和盐度
自然资源部
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对比及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
16
2
作者
黄思静
李小宁
+3 位作者
胡作维
刘四兵
黄可可
钟怡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40,共17页
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的古海洋学意义,其组成具有随时间变化的长期趋势,但不同沉积环境中古海水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异同仍存在争议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测试了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东侧孤立台地内的四川宣汉...
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的古海洋学意义,其组成具有随时间变化的长期趋势,但不同沉积环境中古海水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异同仍存在争议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测试了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东侧孤立台地内的四川宣汉渡口剖面飞仙关组及相邻地层133件海相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了海槽西侧作为镶边陆棚沉积的华蓥/邻水仰天窝剖面对应地层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孤立碳酸盐台地和镶边陆棚飞仙关组具有非常类似的碳同位素组成和演化趋势,并与对应时间全球海水碳同位素演化趋势一致,显示全球事件是海水碳同位素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然而,开江-梁平海槽东侧孤立碳酸盐台地和西侧镶边陆棚飞仙关组的氧同位素组成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如下共性和个性:(1)两种台地类型飞仙关组的氧同位素组成都显示出类似的变化样式,即从二叠-三叠纪界线附近δ^(18)O的低值演化至其余时间相对稳定的氧同位素组成,曲线主体氧同位素组成也具有类似的变化幅度;(2)两种台地类型飞仙关组底部地层中都检测到氧同位素组成非常低的样品,它们可能不完全是成岩蚀变的结果,如可能与界线附近广泛的热事件有关,但仍需要数据的进一步积累以及更多剖面高分辨率年代框架内氧同位素的对比研究;(3)孤立台地内碳酸盐岩δ^(18)O显著低于镶边陆棚,差值达到1‰左右,由此换算的古海水温度差值大致在4℃左右,显示孤立台地内部具有更高的碳酸盐形成温度;(4)孤立台地存在一些氧同位素组成较正、且显著偏离演化曲线主体的样品,其高δ^(18)O值的原因除白云石-水和方解石-水具有不同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以外,同时还反映海槽东侧孤立台地内部飞仙关组沉积时海水具有较高的盐度。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氧同位素组成的差别表明东侧孤立碳酸盐台地内海水比西侧镶边陆棚内具有更高的温度和盐度,海水循环更受限制,台内海水更具有白云石化作用的潜力,这不仅造成东侧台地内飞仙关组发育更多的与萨布哈模式有关的准同生白云岩,还会通过回流作用或台内热对流作用造成台地边缘滩相颗粒岩的白云石化,这使得开江-梁平海槽东侧的滩相颗粒岩更可能成为质量较好的颗粒白云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仙关组
碳氧同位素
古海水
温度和盐度
白云石化潜力
开江-梁平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庆东部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杨雪琪
钟大康
+5 位作者
任影
谢瑞
姜杨锦丰
蒲强
钟泞聪
唐自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5-878,共14页
在野外露头和镜下薄片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重庆东部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83个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其所保留的海水原始信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扣除无效数据后,重庆地区龙王庙组δ^(13)C值分布在-4.300‰~2.694...
在野外露头和镜下薄片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重庆东部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83个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其所保留的海水原始信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扣除无效数据后,重庆地区龙王庙组δ^(13)C值分布在-4.300‰~2.694‰之间,平均值为-0.031‰;δ^(18)O值分布在-9.880‰^-0.100‰之间,平均值为-7.396‰;纵向上,碳同位素值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底部、中上部及顶部为正值且变化幅度小;中下部整体为负值且波动幅度大,正、负漂移事件频发。古环境恢复结果显示,龙王庙期重庆东部地区整体处于海相沉积环境,海水盐度在龙王庙组早期较低,晚期较高;海水温度主要介于20~30℃之间,属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龙王庙期共经历3期海退—海侵作用,海平面上升、海洋生产力增加、有机碳快速埋藏使得海洋中13C含量升高,反之则使其降低。龙王庙组沉积中期与末期,δ^(13)C值负偏,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是白云岩发育的最有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古海水
温度和盐度
地质意义
龙王庙组
重庆东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成功完成“深海玄武”浮标首次批量布放
1
作者
陈朝晖
任翀
刘增宏
熊海霞
张林林
高志远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崂山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18,共2页
文摘
2023年12月,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崂山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共同参与的“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建设”在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盆顺利完成首批6000 m级国产“深海玄武”浮标的布放。自12月9日起,经质量控制的深海温度和盐度剖面观测数据实时提交至全球Argo资料中心(GDAC),参与国际共享与交换。这是我国首次批量布放国产深海Argo浮标,标志着我国在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建设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
ARGO浮标
观测网
西太平洋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研究所
温度和盐度
自然资源部
深海
分类号
P7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对比及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
16
2
作者
黄思静
李小宁
胡作维
刘四兵
黄可可
钟怡江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40,共1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30)
文摘
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具有显著的古海洋学意义,其组成具有随时间变化的长期趋势,但不同沉积环境中古海水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异同仍存在争议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测试了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东侧孤立台地内的四川宣汉渡口剖面飞仙关组及相邻地层133件海相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了海槽西侧作为镶边陆棚沉积的华蓥/邻水仰天窝剖面对应地层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孤立碳酸盐台地和镶边陆棚飞仙关组具有非常类似的碳同位素组成和演化趋势,并与对应时间全球海水碳同位素演化趋势一致,显示全球事件是海水碳同位素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然而,开江-梁平海槽东侧孤立碳酸盐台地和西侧镶边陆棚飞仙关组的氧同位素组成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如下共性和个性:(1)两种台地类型飞仙关组的氧同位素组成都显示出类似的变化样式,即从二叠-三叠纪界线附近δ^(18)O的低值演化至其余时间相对稳定的氧同位素组成,曲线主体氧同位素组成也具有类似的变化幅度;(2)两种台地类型飞仙关组底部地层中都检测到氧同位素组成非常低的样品,它们可能不完全是成岩蚀变的结果,如可能与界线附近广泛的热事件有关,但仍需要数据的进一步积累以及更多剖面高分辨率年代框架内氧同位素的对比研究;(3)孤立台地内碳酸盐岩δ^(18)O显著低于镶边陆棚,差值达到1‰左右,由此换算的古海水温度差值大致在4℃左右,显示孤立台地内部具有更高的碳酸盐形成温度;(4)孤立台地存在一些氧同位素组成较正、且显著偏离演化曲线主体的样品,其高δ^(18)O值的原因除白云石-水和方解石-水具有不同的氧同位素分馏系数以外,同时还反映海槽东侧孤立台地内部飞仙关组沉积时海水具有较高的盐度。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氧同位素组成的差别表明东侧孤立碳酸盐台地内海水比西侧镶边陆棚内具有更高的温度和盐度,海水循环更受限制,台内海水更具有白云石化作用的潜力,这不仅造成东侧台地内飞仙关组发育更多的与萨布哈模式有关的准同生白云岩,还会通过回流作用或台内热对流作用造成台地边缘滩相颗粒岩的白云石化,这使得开江-梁平海槽东侧的滩相颗粒岩更可能成为质量较好的颗粒白云岩储层。
关键词
飞仙关组
碳氧同位素
古海水
温度和盐度
白云石化潜力
开江-梁平海槽
Keywords
Feixianguan Formation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f paleoseawater
potential of dolomitization
Kaijiang-Liangping trough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庆东部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
11
3
作者
杨雪琪
钟大康
任影
谢瑞
姜杨锦丰
蒲强
钟泞聪
唐自成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5-878,共14页
文摘
在野外露头和镜下薄片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对重庆东部地区下寒武统龙王庙组83个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进行测试,并分析了其所保留的海水原始信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扣除无效数据后,重庆地区龙王庙组δ^(13)C值分布在-4.300‰~2.694‰之间,平均值为-0.031‰;δ^(18)O值分布在-9.880‰^-0.100‰之间,平均值为-7.396‰;纵向上,碳同位素值整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底部、中上部及顶部为正值且变化幅度小;中下部整体为负值且波动幅度大,正、负漂移事件频发。古环境恢复结果显示,龙王庙期重庆东部地区整体处于海相沉积环境,海水盐度在龙王庙组早期较低,晚期较高;海水温度主要介于20~30℃之间,属温暖或炎热的亚热带气候;龙王庙期共经历3期海退—海侵作用,海平面上升、海洋生产力增加、有机碳快速埋藏使得海洋中13C含量升高,反之则使其降低。龙王庙组沉积中期与末期,δ^(13)C值负偏,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是白云岩发育的最有利阶段。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古海水
温度和盐度
地质意义
龙王庙组
重庆东部地区
Keyword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f palaeoseawater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Longwangmiao Formation
eastern Chongqing
分类号
P597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深海Argo区域观测网成功完成“深海玄武”浮标首次批量布放
陈朝晖
任翀
刘增宏
熊海霞
张林林
高志远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盆地东部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组成对比及古海洋学意义
黄思静
李小宁
胡作维
刘四兵
黄可可
钟怡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重庆东部地区寒武系龙王庙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杨雪琪
钟大康
任影
谢瑞
姜杨锦丰
蒲强
钟泞聪
唐自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