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温度系数区域内RP-3喷气燃料表征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
1
作者 魏胜利 吴李荣 +2 位作者 于志清 孙林肖 张志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8-726,共9页
为探究喷气燃料(RP-3)在不同条件下负温度系数(NTC)区域内的反应路径、敏感反应以及小分子基元团的影响规律,以CRECK小分子详细机理为核心,基于解耦法耦合正十二烷、正丁基环己烷、正丁基苯简化机理,构建得到RP-3多组分表征燃料化学反... 为探究喷气燃料(RP-3)在不同条件下负温度系数(NTC)区域内的反应路径、敏感反应以及小分子基元团的影响规律,以CRECK小分子详细机理为核心,基于解耦法耦合正十二烷、正丁基环己烷、正丁基苯简化机理,构建得到RP-3多组分表征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详细机理;并在不同压力、燃料/空气质量比工况下对其NTC区域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组分含量变化分析以及组分间交互作用路径分析。结果表明:NTC区域内反应H_(2)O_(2)(+M)=2OH(+M)(M为反应中第三体)是最重要的着火促进反应;不同反应条件下O_(2)、CH_(4)、C_(2)H_(4)的陡降时刻与CO_(2)的激增时刻均与燃料的着火延迟期表现出极高的吻合度;压力与燃料/空气质量比的改变仅会影响反应路径的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多组分表征燃料 温度系数区域 化学反应动力学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梯度区域熔炼法制备2μm低吸收ZnGeP_2晶体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友保 吴海信 +3 位作者 黄昌保 程旭东 王振友 肖瑞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7-1370,1386,共5页
针对高温熔体生长的ZnGeP2(ZGP)晶体,易在能带边缘附近出现宽光学吸收带,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开展了籽晶温度梯度区域熔炼生长方法探索研究,最终在较低温度(945℃左右)生长出20 mm×30 mm单晶,晶体2μm附近吸收系数处于0.16~0... 针对高温熔体生长的ZnGeP2(ZGP)晶体,易在能带边缘附近出现宽光学吸收带,难以直接应用的问题,开展了籽晶温度梯度区域熔炼生长方法探索研究,最终在较低温度(945℃左右)生长出20 mm×30 mm单晶,晶体2μm附近吸收系数处于0.16~0.3 cm-1之间。但采用当前方法,如何改善晶体光学均匀性、结晶质量,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GP晶体 籽晶温度梯度区域熔炼法 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对区域温度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夏天虹 董桂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98-199,234,共3页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区均有明显的城市化发展趋势,这将引起城市温度的变化。在此根据四川省常规气象数据,分析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使得城市温度逐渐升高;随着城市的外张,城市热岛效应范围逐渐扩大;城...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各地区均有明显的城市化发展趋势,这将引起城市温度的变化。在此根据四川省常规气象数据,分析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使得城市温度逐渐升高;随着城市的外张,城市热岛效应范围逐渐扩大;城市平均温度变化率与工业化有关,工业发展比人口增多更影响城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温度 工业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温度因素对饱和粘土固结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郭鹏辉 林玉祥 胡燕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6,共5页
不同地区地基饱和粘土的固结过程受到当地区域性温度的影响而不同。通过探究区域性温度因素在饱和粘土固结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太沙基一维渗流固结理论,得出了区域性温度因素对饱和粘土的固结度及固结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 不同地区地基饱和粘土的固结过程受到当地区域性温度的影响而不同。通过探究区域性温度因素在饱和粘土固结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基于太沙基一维渗流固结理论,得出了区域性温度因素对饱和粘土的固结度及固结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对固结度的影响,同一时间因数时,温度较高的地区比温度较低的地区土层平均固结度大,且时间因数在(0.3,0.5)范围内达到最大固结度差值;对固结时间的影响,较高温度地区的土层固结速度比较低温度地区大。土层平均固结度较小时,不同地区的固结时间相差不大,平均固结度较大时,则固结时间差别较为显著。研究成果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温度 太沙基一维渗流固结理论 固结度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优化平均法的改进及其在计算平均温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聪 黄宁 杨保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气候重建研究中,重建数据有限的特点对研究造成很大影响。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区域优化平均法是一个很有效的重建方法。区域优化平均法可以通过最优权值和有限的温度数据计算目标区域平均温度的一种方法。应用区域优化平均法时,首先利... 气候重建研究中,重建数据有限的特点对研究造成很大影响。对于解决这个问题,区域优化平均法是一个很有效的重建方法。区域优化平均法可以通过最优权值和有限的温度数据计算目标区域平均温度的一种方法。应用区域优化平均法时,首先利用均方差最小化的优化加权机制和拉格朗日乘子法计算得到最优权值,然后最优权值结合温度数据计算得到区域平均温度。现阶段的区域优化平均在计算大范围区域的平均温度时有其自身弱点。为克服这一弱点,使其可以计算大范围区域的平均温度,例如北半球平均温度,本文对区域优化平均法做如下改进:不再使用网格划分求和的方式求解协方差模式,利用Haar小波函数和矩阵算子求得协方差模式;利用全选主元高斯消去法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得到最优权值。结果表明,Haar小波函数和矩阵算子用于计算中,使协方差模式的计算结果更精确。计算所用数据源于气候研究中心(CRU),CRU被认为是最权威的数据来源之一。以计算北半球1961~1990年平均温度为例,发现改进后的区域优化平均法的计算所得结果与CRU已有结果的相关性较改进之前有所提高。因此,针对古气候重建过程中代用数据记录有限的问题,改进后的区域优化平均法提供了一个更为合理可行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权值 Haar小波函数 协方差模式 区域平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域无钴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建模及参数灵敏度研究
6
作者 张彩萍 乔波 +2 位作者 张琳静 刘梦 陈泽平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652-5666,共15页
无钴正极材料可以打破钴元素阻碍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壁垒,对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模型是分析无钴电池内外部特性参数的桥梁,是研究电池状态估计和老化诊断的理论基础。宽温域下无钴电池建模存在精度低、参数获取困难... 无钴正极材料可以打破钴元素阻碍锂离子电池发展的壁垒,对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模型是分析无钴电池内外部特性参数的桥梁,是研究电池状态估计和老化诊断的理论基础。宽温域下无钴电池建模存在精度低、参数获取困难的问题,为提高宽温域无钴电池电化学模型的仿真能力,该文提出基于多维度灵敏度分析的高敏感度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研究表明,电池正负极固相扩散系数、反应速率常数、材料颗粒半径等参数对温度和倍率的依赖性显著;为解决低温大部分模型参数灵敏度急剧增加而导致参数辨识失效的问题,采用Arrhenius方程描述高灵敏度电化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宽温度域电化学模型参数修正方法,-5~50℃范围内模型方均根误差20 mV以内。利用改进的电化学模型,揭示了无钴电池的电化学参数与电性能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扩散类参数与电池的容量和能量指标紧密关联,为无钴电池老化状态诊断和智能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钴锂离子电池 P2D模型 灵敏度分析 温度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沿海防护林区域温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宣德旺 田盛培 赵瑞福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5年第4期1-4,共4页
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区域温度效应,初步结论是,防护林网冬季上午有增温效应,下午有降温作用,但不明显;夏季效应与冬季相反,且较强,效应强度与成熟付覆盖率及主导风向有关。
关键词 苏北沿海 防护林 区域温度效应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冶炼炉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及其ANSYS模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晓刚 刘永胜 +2 位作者 李晓池 郭晓滨 李强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2-276,共5页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Acheson炉内温度场进行研究 ,进而采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冶炼炉内温度分布进行模拟 ,得到了冶炼炉内温度分布的模拟图 ,分析了炉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对SiC的生成和产率的影响 。
关键词 SIC 冶炼炉 有限元分析 ANSYS模拟 温度 温度分布 碳化硅 生成温度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青藏高原地面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78
9
作者 周宁芳 秦宁生 +1 位作者 屠其璞 李栋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49,共6页
青藏高原地面气温与其上空500hPa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重建得到青藏高原1950—2000年连续、可靠的台站地面月平均气温序列。利用重建后的地面月平均气温资料,对青藏高原年及各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进行区域划分,分析了近50年... 青藏高原地面气温与其上空500hPa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重建得到青藏高原1950—2000年连续、可靠的台站地面月平均气温序列。利用重建后的地面月平均气温资料,对青藏高原年及各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进行区域划分,分析了近50年青藏高原全年及各季节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年、春、夏、秋季与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区域分别可以划分为4个区、2个区、4个区、5个区和4个区。青藏高原近50年气温总体上升,但同时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差异,大部分区域的平均气温变化和高原总体升温相似,春季和冬季升温明显,特别是春季和冬季的Ⅰ区。夏、秋季升温趋势不明显,夏季Ⅰ区与秋季Ⅲ区还表现出较小的降温趋势,降温幅度分别为-0.26℃和-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面气温重建 气温的REOF分区 温度变化的区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高温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林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8,共4页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将轨道板、底座板作为整体结构纵向连续铺设,受温度荷载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持续高温的天气条件下。本文在对持续高温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区域划分的3个控制指标,借助全国典型城市气象资料...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将轨道板、底座板作为整体结构纵向连续铺设,受温度荷载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持续高温的天气条件下。本文在对持续高温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区域划分的3个控制指标,借助全国典型城市气象资料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场区域进行了划分。通过对我国华东地区一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场的长期监测,获得了持续高温期间轨道板板温的增大值与持续高温天数、日最高气温平均值(持续高温期间)间的关系,为完善我国现行规范中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荷载的取值,提供了试验基础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高温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温度区域划分 现场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CTD、海底地形和ARGO数据构建北太平洋深海时变温度模型
11
作者 张金辉 李姗姗 +2 位作者 杨光 范雕 凌晴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101,126,共9页
面对深海温度实测数据不足的现实,本文依据CTD温度剖面随海深变化特性对北太平洋海域重新划分区域,联合海底地形和Argo数据构建了2005—2020年北太平洋深海月均格网化温度模型,并反演了其深海比容海平面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本文构建... 面对深海温度实测数据不足的现实,本文依据CTD温度剖面随海深变化特性对北太平洋海域重新划分区域,联合海底地形和Argo数据构建了2005—2020年北太平洋深海月均格网化温度模型,并反演了其深海比容海平面变化。试验结果表明:(1)本文构建的深海温度剖面均值数学模型相较于其他数学模型与CTD实测数据的差异小1~2个数量级,更能准确地反映各区域深海温度剖面随海深变化特性;(2)本文构建的深海温度模型与CTD实测数据、EN4的差异最大不超过0.20℃和0.60℃,平均差异不超过0.03℃和0.50℃,标准差不超过0.06℃和0.002℃;(3)基于该温度模型和EN4计算得到的北太平洋深海比容海平面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2005—2010年上升趋势分别为0.52±0.09和0.73±0.11 mm/a,2010—2020年上升趋势分别为0.02±0.03和-0.01±0.01 mm/a,与相关文献基于热含量变化研究结论一致,整个研究时间段内上升趋势分别为0.11±0.17和0.09±0.11 mm/a。这说明本文构建的深海温度模型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于细化区域海平面平衡方程成因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D 深海 温度区域 模型构建 深海比容海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注意力提升机制的热成像测温区域实例分割 被引量:4
12
作者 易诗 李俊杰 贾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05-3512,共8页
AI+热成像人体温度监测系统被广泛用于人群密集的人体实时温度测量。此类系统检测人的头部区域进行温度测量,由于各类遮挡,温度测量区域可能太小而无法正确测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融合红外注意力提升机制的无锚点实例分割... AI+热成像人体温度监测系统被广泛用于人群密集的人体实时温度测量。此类系统检测人的头部区域进行温度测量,由于各类遮挡,温度测量区域可能太小而无法正确测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融合红外注意力提升机制的无锚点实例分割网络,用于实时红外热成像温度测量区域实例分割。该文所提出的实例分割网络在检测阶段和分割阶段融合红外空间注意力模块(ISAM),旨在准确分割红外图像中的头部裸露区域,以进行准确实时的温度测量。结合公共热成像面部数据集和采集的红外热成像数据集,制作了"热成像温度测量区域分割数据集"用于网络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红外热成像图像中头部裸露测温区域的平均检测精度达到88.6%,平均分割精度达到86.5%,平均处理速度达到33.5 fps,在评价指标上优于大多数先进的实例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人体体温监测系统 红外注意力提升机制 无锚点实例分割网络 热成像温度测量区域分割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搅拌摩擦焊温度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喆 张永林 陈书锦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145,共4页
为了更好地监控焊接周围区域温度从而提高搅拌摩擦焊焊接质量,利用遗传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前进方向温度预测模型和前进侧方向温度预测模型。以40组数据为测试样本,对所建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 为了更好地监控焊接周围区域温度从而提高搅拌摩擦焊焊接质量,利用遗传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前进方向温度预测模型和前进侧方向温度预测模型。以40组数据为测试样本,对所建两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41%和0.73%,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727和0.9585。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预测精度高,对于搅拌摩擦焊接周围区域温度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搅拌摩擦焊接 区域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在农药微乳剂配方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魏方林 吴慧明 +2 位作者 程敬丽 刘迎 朱国念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3-380,共8页
以2%阿维菌素微乳剂为研究对象,对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两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在农药微乳剂配方研制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表面活性剂总用量,保留一种表面活性剂不作为自变量,其余表面活性剂均作为自变量,同时将助表面活性... 以2%阿维菌素微乳剂为研究对象,对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两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在农药微乳剂配方研制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固定表面活性剂总用量,保留一种表面活性剂不作为自变量,其余表面活性剂均作为自变量,同时将助表面活性剂、防冻剂作为自变量的方法设计试验方案;因变量选择微乳剂透明温度区域(TTS)的下端温度(TL)、上端温度(TH)及整个区域范围(TR=TH-TL)。以TH作为因变量,对正交设计测试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与极差分析,所获得优化配方的TTS为-15.0℃~66.5℃;对均匀设计测试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同时对TH及TR进行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45和0.9851,TH、TR预测结果分别为71.5℃和87.1℃,实测结果分别为71.6℃和87.3℃;Turbiscan扫描结果表明,应用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优化得到的制剂在54℃下热贮14d,体系均相当稳定。研究结果表明:(1)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均可成功应用于农药微乳剂配方研制,可大幅度减轻工作量,快速获得性能优异的制剂配方;(2)将微乳剂TTS作为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试验时的考察指标是合适的,TTS可拆分成TL、TH及TR3个因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剂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偏最小二乘法回归 透明温度区域 Turbi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剂低温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福良 王仪 +1 位作者 郑斐能 梁文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61-664,共4页
微乳剂低温稳定性是微乳剂制剂质量技术指标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和水质.以本文配制的几种农药微乳剂:2.5%吡虫啉、5%烯唑醇和10%哒螨灵微乳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微乳剂制剂存在有机溶剂中有效成分的稳定... 微乳剂低温稳定性是微乳剂制剂质量技术指标之一.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助溶剂和水质.以本文配制的几种农药微乳剂:2.5%吡虫啉、5%烯唑醇和10%哒螨灵微乳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微乳剂制剂存在有机溶剂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溶解突变点和添加表面活性剂应保持亲水性与亲油性平衡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剂 透明温度区域 低温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 有机溶剂 绿色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炉用换热器传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爱琴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10年第3期70-72,共3页
换热器是干燥热风炉的主要设备,用LMTD法计算了筒式辐射换热器在空气升高不同温度时的换热面积。绘制了空气升高温度差Δt=t2-t1与平均换热面积(F/(t2-t1))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温度区域的概念。应用此概念可以指导高温大容... 换热器是干燥热风炉的主要设备,用LMTD法计算了筒式辐射换热器在空气升高不同温度时的换热面积。绘制了空气升高温度差Δt=t2-t1与平均换热面积(F/(t2-t1))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温度区域的概念。应用此概念可以指导高温大容量热风炉二级换热器的设计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炉 筒式辐射换热器 经济温度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使用环型或U型水线温差育雏操作要点(上)
17
作者 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15年第8期16-19,共4页
育雏期为雏鸡提供正确的营养,前72h认真观察鸡群,通过温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管理和饮水及饲喂管理获得最佳生产性能,上述5项基本要素可使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夏季使用环型或U型水线温差育雏时,使用围栏应用保温伞区域育... 育雏期为雏鸡提供正确的营养,前72h认真观察鸡群,通过温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管理和饮水及饲喂管理获得最佳生产性能,上述5项基本要素可使生产性能达到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夏季使用环型或U型水线温差育雏时,使用围栏应用保温伞区域育雏,伞状或辐射加热器局部加热,雏鸡可离开热源选择自己较舒适的温度区域,应用育雏围栏控制雏鸡早期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型 辐射加热器 温度区域 育雏期 局部加热 环境管理 生产性能 成本最小化 饮水卫生 舍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后混凝土受损性能分析与强度检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建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建筑物受火灾后,其材料和结构的性能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降低构件和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对受损后的混凝土强度性能进行分析,运用现场检测方法和试验,得出了混凝土受损后的强度损失值,从而为受火灾损伤的混凝土构件的处理和加固... 建筑物受火灾后,其材料和结构的性能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降低构件和整个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对受损后的混凝土强度性能进行分析,运用现场检测方法和试验,得出了混凝土受损后的强度损失值,从而为受火灾损伤的混凝土构件的处理和加固提供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强度 火灾 温度区域 回弹法检测 拉拔法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内生草对酿酒葡萄微域环境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管雪强 孙德勤 +4 位作者 尚明华 刘凡启 宋来庆 杨洪强 王世平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62-65,共4页
在胶东半岛产区的乳山市赤霞珠葡萄园中,以清耕为对照,测定生草处理20、40 cm深处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及果实区域温度;9月下旬测定枝条粗度、节间长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采收后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p H值以及果实... 在胶东半岛产区的乳山市赤霞珠葡萄园中,以清耕为对照,测定生草处理20、40 cm深处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及果实区域温度;9月下旬测定枝条粗度、节间长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采收后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p H值以及果实单宁和花色苷含量。结果表明,生草处理提高大量降水后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减小昼夜温差,促进植株长势,提高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并维持较低的p H值,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形成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草 酿酒葡萄 土壤相对含水量 果实区域温度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建筑类型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优化策略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璇 刘国强 +1 位作者 闫军威 王晓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84,共10页
针对寒冷地区某高校集中供热系统建筑类型不一致、供热需求复杂、运行成本高等现状,提出了多建筑类型集中供热系统节能优化运行调节方法.根据对各类型建筑的供热需求分析和改进基本供热调节方程,分别提出基于室内区域特征温度的建筑分... 针对寒冷地区某高校集中供热系统建筑类型不一致、供热需求复杂、运行成本高等现状,提出了多建筑类型集中供热系统节能优化运行调节方法.根据对各类型建筑的供热需求分析和改进基本供热调节方程,分别提出基于室内区域特征温度的建筑分时、分区、分温控制方法和换热站变压差质-量动态调节方法,并于2016-2017年供暖季将调节方法运用于该高校某复杂集中供热系统的实时控制.运行结果表明,在满足供热需求的前提下,与2015-2016年供暖季相比,2016-2017年供暖季耗热量下降22.9%,用电量下降33.6%,证明了所提优化运行调节方法节能的有效性,可为复杂集中供热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建筑类型 集中供热系统 区域特征温度 节能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