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钢焊接热裂纹形成温度区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斯重遥 于尔靖 +2 位作者 应慧筠 刘兴志 刘权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7-94,共8页
低碳钢焊缝金属凝固冷却过程存在三个脆性温度区。第一个为结晶裂纹形成温度区BTRs。硫是影响BTRs大小的最主要元素,对试验用钢存在下列关系:BTRs(℃)=25+927(%S)-28(%Mn)。第二个为失塑裂纹形成温度区,各试验钢基本都在1100~800℃。... 低碳钢焊缝金属凝固冷却过程存在三个脆性温度区。第一个为结晶裂纹形成温度区BTRs。硫是影响BTRs大小的最主要元素,对试验用钢存在下列关系:BTRs(℃)=25+927(%S)-28(%Mn)。第二个为失塑裂纹形成温度区,各试验钢基本都在1100~800℃。提出了“富硫失塑”的形成机制。第三个脆性温度区约在600℃以下,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焊接 裂纹 温度区 热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区温度及螺杆转速对挤压膨化牛肉制品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根生 田阳 +2 位作者 李思锦 韩冰 费英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3,91,共7页
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加工高粱-山药-牛肉混合物料,以水溶性、吸水性、色差值、粒度、质构、膨化度、糊化度及红外光谱各基团峰值为指标,分析V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挤压膨化产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V区温度能够提高产品的红度值、... 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加工高粱-山药-牛肉混合物料,以水溶性、吸水性、色差值、粒度、质构、膨化度、糊化度及红外光谱各基团峰值为指标,分析V区温度和螺杆转速对挤压膨化产品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V区温度能够提高产品的红度值、黄度值、硬度、脆度和咀嚼度,吸水性、水溶性、粒度、膨化度、糊化度及红外光谱各基团峰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亮度值显著下降(P<0.05);同时,随着螺杆转速的提升,产品的红度值、黄度值和糊化度显著下降(P<0.05),吸水性、水溶性、粒度和膨化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硬度、脆度、咀嚼度及红外光谱各基团峰值先下降后上升,亮度值显著下降(P<0.05)。综合理化指标确定V区温度最佳值为150℃,螺杆转速最佳值为16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膨化 理化性质 V温度 螺杆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运载火箭燃料贮箱FSW核心区温度监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晓红 张昊天 +1 位作者 滕乐 隋国川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41,共12页
重型运载火箭燃料贮箱目前通常采用2219-T8高强铝合金,贮箱壁厚高达18 mm,采用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工艺实现筒段纵缝和环缝焊装,FSW核心区极值温度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但由于搅拌头旋转、轴肩遮挡等原因导致FSW核心区... 重型运载火箭燃料贮箱目前通常采用2219-T8高强铝合金,贮箱壁厚高达18 mm,采用搅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SW)工艺实现筒段纵缝和环缝焊装,FSW核心区极值温度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但由于搅拌头旋转、轴肩遮挡等原因导致FSW核心区温度获取困难.文中提出了一种FSW核心区极值温度在位表征方法,首先,基于Deform-3D建立了18 mm厚2219-T8铝合金的FSW温度场仿真模型,实现了18 mm厚2219-T8铝合金平板和环焊温度场表征;然后,基于温度场仿真模型,提取焊件表面特征点温度与核心区极值温度的数据集,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算法(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建立FSW核心区极值温度预测模型;最后,红外热像仪实时测得焊件表面特征点温度,结合核心区极值温度预测模型,实现贮箱FSW核心区极值温度监测.试验结果表明,FSW核心区峰值温度监测相对误差<7.22%,核心区最低温度相对误差<9.54%,证实了FSW核心区极值温度监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核心温度 监测 红外热像仪 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的城市温度异常区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妙芬 陈波 +2 位作者 刘素红 程灿 彭睿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7年第3期23-27,I0002,共6页
利用实时探空数据和单窗算法对2004年7月6日北京市TM图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根据反演结果,采用阈值法将北京城区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分为植被正常温度区、水体正常温度区、水体高温区、裸地正常温度区、建筑物低温区、建筑物正常温度区、建... 利用实时探空数据和单窗算法对2004年7月6日北京市TM图像进行地表温度反演,根据反演结果,采用阈值法将北京城区地表温度空间分布分为植被正常温度区、水体正常温度区、水体高温区、裸地正常温度区、建筑物低温区、建筑物正常温度区、建筑物高温区、植被建筑物混合高温区和植被建筑物混合正常温度区等9种模式。在此基础上,对水体高温区、植被建筑物混合高温区、建筑物低温区和建筑物高温区等4种温度异常区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详细分析了这些温度异常区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 单窗算法 地表温度 阈值法 城市温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不同穴位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体表区域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佳敏 沈小雨 +12 位作者 罗丽 任晓暄 郭孟玮 赵雅芳 张玲 申松希 齐丹丹 朱世鹏 许咏思 嵇波 张露芬 李晓泓 朱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0-904,共5页
目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反应。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 目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文中旨在探讨针刺在调节不同经穴温度变化上的规律与差异,以及针刺是否引起经脉循行线上穴区温度的循经性升高或降低反应。方法将32只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等渗盐水组、寒凝证类痛经模型组(模型组)、三阴交组、关元组,每组8只。除等渗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 d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末次给药1 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2 U只/,将大鼠置于-25℃的低温冰柜中连续受冻5 d,每天4 h,制备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等渗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等渗盐水,不冷冻。运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的基础温度(针刺前),记录针刺即刻,针刺后5、10、20(取针)、30、40、50、60 min各时间点的温度。结果在即刻至针刺后5 min时,三阴交组及关元组左侧三阴交穴温度显著下降[(-0.56±0.22)℃ vs (-0.48±0.11)℃, P<0.01]、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显著下降[(-0.64±0.21)℃vs (-0.45±0.13)℃,P<0.05];在5~1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0.49±0.35)℃]、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0.18±0.20)℃]均显著性升高(P<0.01);在20~30 min时间段,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和关元组显著升高[(0.14±0.25)℃,P<0.01];在30~40 min时,三阴交组右侧血海穴区体表温度较模型组显著升高[(-0.03±0.11)℃,P<0.01]。各组左侧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三阴交、关元均可调节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变化。三阴交组右侧三阴交穴区、血海穴区出现同时间段的循经性升温效应。说明针刺后相同经脉上穴区温度具有循经动态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循经性 红外热成像 寒凝证类痛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削弧区温度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西鹏 徐鸿钧 《制造技术与机床》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26,共3页
设计了一种可以在生产现场的强背景干扰下在线监测磨削弧区温度的新方法。并通过实际磨削测温实验及烧伤跟踪实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实现磨削温度的在线监测,特别适用于断续式CBN砂轮磨削... 设计了一种可以在生产现场的强背景干扰下在线监测磨削弧区温度的新方法。并通过实际磨削测温实验及烧伤跟踪实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实现磨削温度的在线监测,特别适用于断续式CBN砂轮磨削过程的温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温度 在线监测 烧伤预报 温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温轧过程变形区温度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红 李建平 +1 位作者 许征 孙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47-1250,共4页
AZ31镁合金薄板温轧过程中引起变形区温度波动的因素较多,因此变形区温度的精确预测是保证轧制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关键.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针对AZ31镁合金薄板温轧过程变形区温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轧辊及轧件的物性参数及模... AZ31镁合金薄板温轧过程中引起变形区温度波动的因素较多,因此变形区温度的精确预测是保证轧制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关键.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针对AZ31镁合金薄板温轧过程变形区温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轧辊及轧件的物性参数及模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确定了影响变形区温度的5个关键因素为轧辊温度、轧件温度、轧件厚度、轧制速度及压下率.通过5水平的模拟正交实验方法获取模拟数据,回归了变形区温度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一组温轧模拟实验数据测试了数学模型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 温轧过程 数值模拟 变形温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区退火温度对高强冷轧DP980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毛博 储双杰 +1 位作者 张理扬 孙宝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57-160,163,共5页
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温度对高强冷轧DP 980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断口形貌分析以及拉伸前后的照片对比,分析了高强冷轧DP 980变形和断裂特性。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温度通过影响双相钢中马氏体的碳含量、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晶粒尺... 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温度对高强冷轧DP 980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断口形貌分析以及拉伸前后的照片对比,分析了高强冷轧DP 980变形和断裂特性。结果表明,两相区退火温度通过影响双相钢中马氏体的碳含量、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晶粒尺寸来影响其力学性能。实验所获得双相钢均为微孔聚集型的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 980 两相退火温度 力学性能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左右乳区温度温差作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春合 顾宪红 +5 位作者 曹正辉 张校军 郝月 刘云祥 申磊 章玉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63-1670,共8页
旨在研究奶牛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及其温差的变化规律,以期确定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差异范围,探究左右乳区温度温差作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指标的可行性。随机选取587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使用红外热像仪在奶牛舍采集左后和右后两个乳区的红外热图像... 旨在研究奶牛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及其温差的变化规律,以期确定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差异范围,探究左右乳区温度温差作为隐性乳房炎检测指标的可行性。随机选取587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使用红外热像仪在奶牛舍采集左后和右后两个乳区的红外热图像,并用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到乳区皮肤温度。结果表明,奶牛左后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呈正态分布。左后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平均值分别为(35.57±1.31)℃和(35.51±1.34)℃,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左右乳区皮肤温度呈对称分布的特征。随着奶牛左右乳区皮肤温度温差的增加,牛乳平均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有升高的趋势。奶牛左后和右后乳区皮肤温度温差超过1.5℃时,牛乳平均体细胞数为(298±110)×103 mL-1,且左右乳区温度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表明,若以体细胞数大于3×105mL-1为判断隐性乳房炎的标准,左右乳区温度温差超过1.5℃,可以初步判断温度升高一侧奶牛乳腺发生隐性乳房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皮肤温度 红外热图像 温差 体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KELM的高炉回旋区温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桂梅 张运强 张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0,共6页
高炉平稳运行时,喷煤量常根据回旋区温度的波动随时进行调整。相较于人工推断回旋区温度,建立回旋区温度预测模型更能及时准确地对喷煤量进行优化。针对常规PSO-KELM算法对回旋区温度预测命中率较低的问题,提出改进的PSO-KELM算法对其... 高炉平稳运行时,喷煤量常根据回旋区温度的波动随时进行调整。相较于人工推断回旋区温度,建立回旋区温度预测模型更能及时准确地对喷煤量进行优化。针对常规PSO-KELM算法对回旋区温度预测命中率较低的问题,提出改进的PSO-KELM算法对其进行建模预测。首先,采用混沌机制调整惯性权重,并线性改变学习因子,以平衡粒子群的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其次,针对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引入遗传算法思想,将种群粒子交叉、变异,以提高种群多样性。最后,基于所提方法用某高炉运行数据建立回旋区温度预测模型,并与用常规PSOKELM算法、BP神经网络、极限学习机建立的模型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用所提算法建立的模型预测回旋区温度具有最高命中率和最低均方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温度预测 核极限学习机 粒子群优化 高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焊核心区温度在线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玉存 崔妍 +1 位作者 付献斌 孙世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53-1657,共5页
提出了基于热图像的搅拌摩擦焊核心区温度检测方法,通过建立轴肩边缘焊材表面辐射度与电压的映射关系、热图像灰度与电压的映射关系,推导出轴肩边缘焊材表面温度与热图像灰度的关系.结合辐射热交换原理,得到了轴肩边缘焊材表面温度与核... 提出了基于热图像的搅拌摩擦焊核心区温度检测方法,通过建立轴肩边缘焊材表面辐射度与电压的映射关系、热图像灰度与电压的映射关系,推导出轴肩边缘焊材表面温度与热图像灰度的关系.结合辐射热交换原理,得到了轴肩边缘焊材表面温度与核心区温度的关系,并求解得到搅拌摩擦焊核心区温度.实验对比验证了所建测温模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核心温度 辐射热交换 热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域BM3D滤波算法高炉回旋区温度场测量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桂梅 姚艳清 张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3,20,共6页
高炉风口回旋区温度的精准检测对判断和控制高炉运行状况至关重要。为实现温度场的数字化测量,避免人工观测的主观性,该文提出一种小波域BM3D辐射图像滤波算法。针对风口图像中条纹噪声与高斯噪声的影响,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实现有用信息... 高炉风口回旋区温度的精准检测对判断和控制高炉运行状况至关重要。为实现温度场的数字化测量,避免人工观测的主观性,该文提出一种小波域BM3D辐射图像滤波算法。针对风口图像中条纹噪声与高斯噪声的影响,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实现有用信息与噪声分离;其次将携带条纹噪声与高斯噪声的细节信息分别采用软阈值与BM3D进行滤波。这样分步式的滤波算法在保证高斯噪声的去噪效果的同时,可有效抑制条纹噪声。去噪测试结果为MSE为10.1158,PSNR为38.0808 dB。测温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测得的温度场准确度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温度 辐射图像 条纹噪声 小波变换 BM3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珠旋压镁合金管未变形区温度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强 贾宇坤 +1 位作者 张德真 赵春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9-92,96,共5页
建立了?19 mm×1.5 mm的AZ31B镁合金薄壁管滚珠旋压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进给比、减薄量、旋压角、模环转速)对其未变形区温度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 建立了?19 mm×1.5 mm的AZ31B镁合金薄壁管滚珠旋压三维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进给比、减薄量、旋压角、模环转速)对其未变形区温度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优化的参数组合为:进给比0.1 mm/r,减薄量0.5 mm,旋压角24°,模环转速8000r/min。在此组合参数的旋压成形下,未变形区最大温度值可稳定在71~80℃,这可以降低镁合金管热旋的加热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旋压 AZ31B镁合金管 未变形温度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区退火温度对0.02C-7Mn钢拉伸过程中的多相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梁小凯 刘岗 +2 位作者 孙新军 杨跃标 王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7-566,共10页
本实验研究了临界区退火温度对0.02C-7Mn钢拉伸过程中的多相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升高,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先降后升,而延伸率则先升后降。实验钢在600℃退火后,室温组织由残余奥氏体和退火马氏体... 本实验研究了临界区退火温度对0.02C-7Mn钢拉伸过程中的多相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升高,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先降后升,而延伸率则先升后降。实验钢在600℃退火后,室温组织由残余奥氏体和退火马氏体双相组成;在620~700℃退火后,室温组织由残余奥氏体、α'-马氏体和ε-马氏体组成。随退火温度升高,实验钢在拉伸过程中分别出现了γ→α'、γ→ε和ε→α'相变。其中,γ→ε相变对延伸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而ε→α'相变对加工硬化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在620℃退火后,实验钢在拉伸过程中共发生了γ→α'、γ→ε和ε→α'三种相变,抗拉强度为776.5MPa,屈服强度为675.0MPa,延伸率为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退火温度 超低碳中锰钢 TRIP效应 机械稳定性 ε-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乳腺癌患者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艳 谢海 +4 位作者 向伟 吴多志 周期 马乃全 欧阳碧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乳腺癌患者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20例,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ASAⅠ~Ⅲ级。全麻之前行超声...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的乳腺癌患者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20例,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ASAⅠ~Ⅲ级。全麻之前行超声引导下T3~4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椎旁间隙注入0.25%罗哌卡因25 ml。随机在阻滞侧和非阻滞侧的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各取一个测量点,记录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5 min的皮肤温度。以神经阻滞效果佳(阳性)、神经阻滞效果差(阴性)作为评判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Pearson分析温度变化和阻滞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手掌心温度变化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AUC手掌心)为0.892(95%CI 0.803~0.947),Cutoff值为0.9℃,其敏感度为87.3%,特异性为75.9%;腋窝温度变化的AUC(AUC腋窝)为0.813(95%CI 0.756~0.884),Cutoff值为0.4℃,其敏感度为80.7%,特异性为71.6%;AUC手掌心明显大于AUC腋窝(P<0.05)。结论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评估T3~4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T3~4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价;手掌心皮肤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高于腋窝皮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手掌心温度 腋窝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分温度效应区的新方法
16
作者 周锦生 《江苏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划分温度效应区的新方法周锦生在绝热节流过程中,气体温度随压力的变化称为节流的微分效应。即如果此式分子为零,则ah=0,那么节流前后气流的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Ti即称为转回温度,不同压力下的对比转回温度在pr-T(... 划分温度效应区的新方法周锦生在绝热节流过程中,气体温度随压力的变化称为节流的微分效应。即如果此式分子为零,则ah=0,那么节流前后气流的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Ti即称为转回温度,不同压力下的对比转回温度在pr-T(ir)图上的连线就构成了转回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 节流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界区退火温度对舰船用低碳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子赟 董欣欣 +5 位作者 徐海卫 张露友 刘秋彤 王怡含 李红斌 田亚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2,85,共6页
对舰船用低碳高强钢进行900℃奥氏体化淬火+不同温度(770,790,810,830℃)临界区退火+500℃回火处理,研究了临界区退火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临界区退火温度的升高,退火后形成的板条马氏体和贝氏体发生回... 对舰船用低碳高强钢进行900℃奥氏体化淬火+不同温度(770,790,810,830℃)临界区退火+500℃回火处理,研究了临界区退火温度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临界区退火温度的升高,退火后形成的板条马氏体和贝氏体发生回复,趋于合并而呈块状特征;在770℃退火条件下,试验钢的强度较低,-20℃冲击功较高,冲击断裂模式为韧性断裂;当退火温度升高到790℃及以上时,试验钢的强度增大,冲击功下降,断裂模式转变为准解理断裂,并且冲击功随温度升高进一步下降,拉伸性能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高强钢 临界退火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区退火温度对DP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亚东 刘宏亮 +1 位作者 王亚芬 卢秉仲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3-195,199,共4页
对800 MPa级别DP钢分别进行了780、800、820和840℃两相区退火温度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组织比例,研究对应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检验结果。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升高,马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钢板的抗拉... 对800 MPa级别DP钢分别进行了780、800、820和840℃两相区退火温度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分析组织比例,研究对应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检验结果。结果表明:随着两相区退火温度的升高,马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升高,马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钢板的抗拉强度不断升高,伸长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800℃DP钢力学性能良好,这与800℃时相对更好的组织比例、均匀的分布及晶粒尺寸相一致,说明两相良好配比及微观组织形态可以改善DP钢的塑性,进而获得最佳的强塑组合。在800℃的两相区退火温度时,强塑积可以达到1.83×10~4MPa·%,为800 MPa级别DP钢退火工艺提供了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钢 两相退火温度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分层环境中水下航行器机动下潜热尾流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戈洋 杜永成 杨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118,共8页
为研究水下航行器热尾流引起的水面温度异常,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三维SUBOFF数学模型。使用Fluent UDF、Patch分别控制水下航行器机动下潜方式和水域温度分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下航行器在机动下潜时,热尾流在水面会形成由2条不... 为研究水下航行器热尾流引起的水面温度异常,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三维SUBOFF数学模型。使用Fluent UDF、Patch分别控制水下航行器机动下潜方式和水域温度分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下航行器在机动下潜时,热尾流在水面会形成由2条不连续高温热斑组成的椭圆形温度异常区,且正温度梯度分层水域会增强热尾流引起的水面温度异常。在无热排放条件下,水下航行器机动下潜会对水域温度分层发生较大扰动,从而出现冷尾迹。相反,受热排放影响,热尾流以肾形涡的形式向上浮升,涡结构尺度随着航行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核心温度随着航行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正温度梯度分层海水会增强冷却水引起的海面温度异常特征,且温度梯度越大,热斑越连续,热斑核心最高温度为292.24 K,与周围海水温度差值为0.12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热尾流 有限体积法 机动下潜 温度分层 高温热斑 椭圆形温度异常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铣刀磨损对工件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金峰 巩亚东 +1 位作者 刘月明 程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35-1638,共4页
针对微铣削加工过程中的温度难以准确测量和精准控制的问题,主要从温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选取ALE自适应网格技术和热-机耦合方法,按照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所需参数,并结合刀具磨损后其微切削刃半径变大这一重要条件,对... 针对微铣削加工过程中的温度难以准确测量和精准控制的问题,主要从温度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选取ALE自适应网格技术和热-机耦合方法,按照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所需参数,并结合刀具磨损后其微切削刃半径变大这一重要条件,对工件温度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工件各温度区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符合实际的微铣削加工过程温度场的变化趋势.这一数值分析结果将对微铣削实验加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铣削 数值模型 磨损 刀刃半径 温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