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滚塑烘箱内空气和模具温度分布均匀性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学军 江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68,共6页
本文为在进气道里装有调整叶片的滚塑烘箱建立了2种传热模型。一种是烘箱内不包含滚塑模具的无模具模型,目的是从理论上研究烘箱内部空气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与叶片转角间的关系;另一种是考虑滚塑模具的大小及转动的有模具模型,目的是从理... 本文为在进气道里装有调整叶片的滚塑烘箱建立了2种传热模型。一种是烘箱内不包含滚塑模具的无模具模型,目的是从理论上研究烘箱内部空气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与叶片转角间的关系;另一种是考虑滚塑模具的大小及转动的有模具模型,目的是从理论上研究模具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与叶片转角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这2种传热模型,通过FLUENT软件对滚塑工艺的加热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将上、下叶片均设置为水平方向可使得烘箱内部空气的温度分布最均匀,将上、下叶片的转角分别设置为0°和20°可使得2 m长模具的表面温度分布最均匀;另外通过该仿真研究,还得到了当上、下叶片均设置为水平方向时模具表面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随模具长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塑烘箱 滚塑模具 温度分布均匀性 调整叶片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柴油机气缸盖、气缸套温度分布均匀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发荣 姬芬竹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00年第5期27-30,共4页
通过对风冷柴油机气缸盖、气缸套温度场的实测 ,研究了轴向导流板和气缸套下部散热面积的减小对气缸盖。
关键词 风冷柴油机 热负荷 温度分布均匀性 气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乏风预热催化氧化床温度均匀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毛明明 刘永启 +2 位作者 郑斌 刘瑞祥 孟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对预热催化氧化装置氧化床的温度分布均匀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热平衡状态下研究了空速、进气温度和体积分数对氧化床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床在催化氧化时间段内的温度明显比加热启动段要均匀;氧化床内部在加热启动段... 对预热催化氧化装置氧化床的温度分布均匀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热平衡状态下研究了空速、进气温度和体积分数对氧化床温度场均匀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床在催化氧化时间段内的温度明显比加热启动段要均匀;氧化床内部在加热启动段内的温度不均匀系数由前至后越来越低,而在催化氧化段内的温度不均匀性系数先降低再升高;进气温度对氧化床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最为明显,氧化床的温度分布均匀性随进气温度的提升明显改善,而较高的空速和较低的进气体积浓度会减缓温度不均匀性系数随进气温度的变化速率。以上研究成果为预热催化氧化装置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热催化氧化 煤矿乏风 氧化床 温度分布均匀性 空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置真空绝热板的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分布 被引量:8
4
作者 郭志鹏 阚安康 +1 位作者 杨帆 陈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研究布置真空绝热板对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以20ft机械式冷藏集装箱为研究对象,建立箱内空气对流与换热的物理和数学模型。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对稳态下的真空绝热板冷藏集装箱和聚氨酯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 为研究布置真空绝热板对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以20ft机械式冷藏集装箱为研究对象,建立箱内空气对流与换热的物理和数学模型。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对稳态下的真空绝热板冷藏集装箱和聚氨酯冷藏集装箱内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仿真。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真空绝热板作为保温材料,冷藏集装箱箱内温度场分布状况明显优于聚氨酯冷藏集装箱,而且平均温度能够降低0.8K。最后,对20ft实体聚氨酯冷藏集装箱进行实验,仿真与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板 冷藏集装箱 温度分布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换热器两相分配特性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严瑞东 徐博 +4 位作者 陈江平 李峰 汪年结 李冬 潘晓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3,共4页
微通道换热器作为新一代换热器逐渐使用在家电领域,其结霜、除尘、排水、分液等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R22家用空调系统的标准性能实验台,对三种流程数不同的微通道换热器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时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和其对系统性能的... 微通道换热器作为新一代换热器逐渐使用在家电领域,其结霜、除尘、排水、分液等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R22家用空调系统的标准性能实验台,对三种流程数不同的微通道换热器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时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和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微通道换热器在用作冷凝器和蒸发器时,温度分布不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别达到7.3%和3.5%,并且流程数对于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在作为冷凝器和蒸发器时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微通道换热器 温度分布均匀性 流程数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物参数对冷藏运输箱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6
作者 甄文斌 张霄丹 +3 位作者 林济诚 蔡威 梁建华 郭嘉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41-150,共10页
目的获取冷藏运输箱在保鲜运输过程中风速结合货物参数对运输箱内温度变化影响的一般规律。方法以装载荔枝的冷藏运输箱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建立装载荔枝的考虑荔枝呼吸热和箱体热辐射的... 目的获取冷藏运输箱在保鲜运输过程中风速结合货物参数对运输箱内温度变化影响的一般规律。方法以装载荔枝的冷藏运输箱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建立装载荔枝的考虑荔枝呼吸热和箱体热辐射的冷藏运输箱数值模型,获得箱内温度分布和变化情况。结果随着箱内进风口风速的增大,荔枝的降温幅度较大,温度变化最显著的位置在每筐堆叠间隙处。当风机风速大于8 m/s时,箱内降温速率变化不显著。在荔枝预冷温度低于10℃时,可以提高箱内温度均匀性。在运输2 h内,载质量越大,运输箱内荔枝的平均温度降幅低于1℃,但温度均匀性变好。结论在保鲜运输过程中,风速对运输箱内温度变化有着较大影响,增加货物堆叠时的间隙有利于提高传热效率。提前预冷货物,箱内温度的均匀性变好,增加载质量会增大箱内的热负荷,但是对箱内整体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CFD 温度分布均匀性 降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T的聚合物锂电池组内部电容率检测装置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许维蓥 谢烁熳 洪晓斌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79,共6页
针对聚合物锂电池组温度分布均匀性难以全面、准确评估的问题,应用电容层析成像检测电池组内部电容率以间接实现电池组温度分布均匀性评估,并开发聚合物锂电池组内部电容率检测装置。该装置利用高频交流信号激励ECT传感器,C/V转换电路... 针对聚合物锂电池组温度分布均匀性难以全面、准确评估的问题,应用电容层析成像检测电池组内部电容率以间接实现电池组温度分布均匀性评估,并开发聚合物锂电池组内部电容率检测装置。该装置利用高频交流信号激励ECT传感器,C/V转换电路将电容转换为成正比的电压,经过信号调理后,上位机获得电池组内部电容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测量装置重复测量误差在0.068 63 n F/m以内,电容率的分布呈现对称性,与电池组的内部构造相吻合,装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锂电池组 电容层析成像 内部电容率检测 温度分布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圈内置式变模温成型模具感应加热系统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肖成龙 曾盛渠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7,共7页
提出了一种线圈内置式的变模温模具原位感应加热新方法。首先,基于广义的模具“元胞”模型,建立了模拟模具感应加热过程的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以评估方案的可行性;随后,为实现模腔表面快速且均匀加热的目标,提出了集试验设... 提出了一种线圈内置式的变模温模具原位感应加热新方法。首先,基于广义的模具“元胞”模型,建立了模拟模具感应加热过程的电磁-热多物理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以评估方案的可行性;随后,为实现模腔表面快速且均匀加热的目标,提出了集试验设计、响应曲面建模和粒子群优化算法于一体的模具感应加热系统多目标优化策略。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可快速获得模具感应加热系统的优化设计参数,优化后模腔表面的加热效率和温度分布均匀性分别提高了38.3%和67.7%。最后,以工业外壳塑件为例阐述了优化设计参数在实际变模温模具感应加热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基于优化参数沿模腔表面布局随形感应线圈的设计方法,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化参数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模温成型模具 感应加热系统 优化设计 加热效率 温度分布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NO_(x)排放自身预热式I型辐射管烧嘴热态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高阳 秦凤华 李明明 《冶金能源》 2021年第5期43-47,共5页
介绍了一种超低NO_(x)排放自身预热I型辐射管烧嘴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热态实验对烧嘴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得出了烧嘴的冷态点火特性曲线、烧嘴在不同燃烧模式下NO_(x)排放水平、火焰稳定性及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研究烧嘴不同工作模... 介绍了一种超低NO_(x)排放自身预热I型辐射管烧嘴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采用热态实验对烧嘴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得出了烧嘴的冷态点火特性曲线、烧嘴在不同燃烧模式下NO_(x)排放水平、火焰稳定性及辐射管表面温度分布。研究烧嘴不同工作模式对NO_(x)排放的抑制作用,得出了从冷态升温到高温应用全过程的NO_(x)排放指标,为该类型烧嘴实现工程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调试依据,从而确保应用炉窑实现超低NO_(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NO_(x)排放 自预热辐射管烧嘴 点火 烟气回流 ENO_(x)模式 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