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似的经历,相同的结局?——以CDM为基础分析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
作者 姜冬梅 刘庆强 佟庆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7,29,共5页
清洁发展机制(CDM)及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都是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活机制,在这两个机制下都可以利用非排放控制企业/区域实现的符合要求的减排量抵消控排企业/区域的等量排放量,实现以最高的成本效率降低全球温室气体... 清洁发展机制(CDM)及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都是当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活机制,在这两个机制下都可以利用非排放控制企业/区域实现的符合要求的减排量抵消控排企业/区域的等量排放量,实现以最高的成本效率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不管从机制的设计方面,还是从其实施方面来看,二者具有很多相似性。2012年后由于《京都议定书》履约期的持续性问题,CDM的发展几乎停滞,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也已经实施了多年,而且国家碳市场正在建立中,国家碳市场建立后如何实施仍未确定,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是否会与CDM具有一样的命运?文章将对两机制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 相似性 抵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及减污降碳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建龙 苏笑冰 +2 位作者 王雪婷 秦昊辰 樊佳乐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5-1111,共7页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广泛应用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质净化和水量调控效果,而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性及其填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 生物滞留设施作为广泛应用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质净化和水量调控效果,而关于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性及其填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沸石、中砂、细砂填料对生物滞留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累积排放量、全球增温潜势(GWP)和碳减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类型对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存在显著影响,以细砂为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的CO_(2)和CH_(4)平均排放通量最低,分别为254.85 mg/(m^(2)·h)、9.06μg/(m^(2)·h),以沸石为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的N_(2)O平均排放通量最低,为7.72μg/(m^(2)·h)。以沸石、中砂、细砂为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的GWP分别为472.83、213.96、137.60 kg/hm^(2)(以CO_(2)计)。生物滞留设施可通过对雨水径流中COD削减实现碳减排,以沸石、中砂、细砂为填料的生物滞留在场次降雨中可减少CO_(2)排放量分别为0.0517、0.0506、0.0506 kg。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削减径流流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方面综合考虑,生物滞留设施可优先选择细砂作为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全球增温潜势 填料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潜力预测研究
3
作者 郭秀锐 张艺铃 +1 位作者 刘一蓉 刘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24,共13页
中国农业生产需求不断增长和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控制目标的矛盾日益凸显,有必要更全面地识别农业部门长链条多环节的排放情况和减排潜力。为探究京津冀地区(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BTH)农业生产排放情况及减排潜力... 中国农业生产需求不断增长和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控制目标的矛盾日益凸显,有必要更全面地识别农业部门长链条多环节的排放情况和减排潜力。为探究京津冀地区(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BTH)农业生产排放情况及减排潜力,核算了包括农业投入品、生产对象及废弃物的直接和间接排放,并基于政策选择适宜的减排措施,通过情景分析方法预测未来的排放趋势和措施采用下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2020年京津冀地区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总量4697万t CO_(2)当量,其中通过化肥使用排放和肠道排放的分别占总排放的30.2%、24.7%,唐山、石家庄、保定为最主要的排放城市。在基准情景下,2035年京津冀地区总排放量将增长19.06%,畜禽养殖将始终主导温室气体排放,农机能源利用排放占比18.6%,但在未来年将呈持续增长势头。与基准情景相比,综合情景下2035年减排量可以达到914万t,减排11.3%。不同控制措施都有一定的减排效果,最有效的3项减缓技术为堆肥添加抑制剂、饲料改进、有机肥配施氮肥减量。研究可为农业源温室气体控制策略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源 温室气体 放特征 情景分析 潜力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促进堆肥过程氨气和温室气体减排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韩冰 霍丽丽 +4 位作者 赵立欣 姚宗路 罗娟 张沛祯 申瑞霞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9,共12页
好氧堆肥能够将有机物降解转化为稳定腐殖质,实现有机废弃物的绿色、高效处理,是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堆体孔隙度低、碳氮比失衡会导致大量的碳和氮以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氨气(NH_(3))等形式释放到大气... 好氧堆肥能够将有机物降解转化为稳定腐殖质,实现有机废弃物的绿色、高效处理,是农业废弃物处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堆体孔隙度低、碳氮比失衡会导致大量的碳和氮以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氨气(NH_(3))等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不仅污染环境,还导致堆肥产品质量下降。在好氧堆肥过程中使用添加剂是促进堆肥进程、改善堆肥质量和减少碳氮损失的有效方法。基于此,探讨了有机添加剂、无机添加剂和生物添加剂对农业废弃物好氧堆肥过程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并重点综述了不同添加剂在促进堆肥过程NH3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优缺点,旨在为好氧堆肥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堆肥 添加剂 氨气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减排的氮肥管理技术及其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温雅 顾嘉怡 +3 位作者 王超瑞 张瑛 肖治林 张耗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氮素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氮肥管理对于实现水稻高产至关重要,并且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稻田作为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氮肥的使用对其排放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深入剖析了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机理,... 氮素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氮肥管理对于实现水稻高产至关重要,并且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稻田作为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氮肥的使用对其排放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深入剖析了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机理,系统综述了氮肥施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机制,以及实现高产与减排兼顾的氮肥管理技术。此外,本文还归纳总结了当前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管理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建龙 樊佳乐 +1 位作者 王雪婷 秦昊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7-1104,共8页
生物滞留设施是应用较广泛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量、水质的控制,而关于其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 生物滞留设施是应用较广泛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量、水质的控制,而关于其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实验的方法,人工配置雨水模拟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水量水质,以普通绿地作为参照,研究了传统生物滞留、倒置生物滞留与无植物生物滞留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碳减排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生物滞留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倒置生物滞留设施的CO_(2)、N_(2)O平均排放通量均较低,分别为66.18 mg/(m^(2)·h)、2.98μg/(m^(2)·h),显著低于传统生物滞留和无植物生物滞留设施。倒置生物滞留设施的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总量最低,全球增温潜势为224.18 kg/hm^(2),较其他类型设施具有明显的碳减排优势,其在场次降雨事件中可减少CO_(2)排放量0.40 kg,表明其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优先选择倒置生物滞留设施,从而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研究结果可为“双碳”背景下的生物滞留设施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全球增温潜势 温室气体 雨水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得军 张芳 +3 位作者 宋广清 刘勇丽 刘希平 夏训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8-1514,共7页
概述了人工湿地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其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湿地类型、基质种类、进水C/N、植物种类及溶解氧浓度等对人工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人工湿地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最后,对人工湿... 概述了人工湿地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其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湿地类型、基质种类、进水C/N、植物种类及溶解氧浓度等对人工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人工湿地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最后,对人工湿地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影响因素 温室气体 放通量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意义重大
8
作者 铁铮 《绿色中国》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从而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关键词 交易市场 碳中和 温室气体自愿 碳市场 温室气体 互联互通 启动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机制下企业自愿碳减排的三方博弈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魏琦 郭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4,共13页
工业企业碳减排对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政府和消费者双向机制探究企业自愿碳减排的影响因素,根据政府正向激励机制和消费者反向倒逼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参与方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性,... 工业企业碳减排对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基于政府和消费者双向机制探究企业自愿碳减排的影响因素,根据政府正向激励机制和消费者反向倒逼机制构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参与方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性,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探讨三方主体策略选择不同时各个参数对企业自愿碳减排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分析了三方博弈系统中均衡点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企业选择自愿减排策略的概率与消费者低碳消费概率和政府非物质激励带给企业的收益额、减排成本补贴率、政府奖金、企业碳披露损失额等参数呈正相关;与企业的低碳营销费用、绿色积分价值、消费污染等参数呈负相关。最后,利用MATLAB 2016a进行数值仿真,验证了以上结论,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机制 自愿 正向激励机制 反向倒逼机制 三方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牧区半牧区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海萍 李子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662-10675,共14页
畜牧业是主要的甲烷人为排放源之一,而牛的肠道发酵是中国畜牧业甲烷的重要排放源。精确评估反刍动物肠道发酵所排放的甲烷对畜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新疆是中国四大牧区之一,为探究其牧区半牧区的畜牧业碳排放及减排效果,... 畜牧业是主要的甲烷人为排放源之一,而牛的肠道发酵是中国畜牧业甲烷的重要排放源。精确评估反刍动物肠道发酵所排放的甲烷对畜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新疆是中国四大牧区之一,为探究其牧区半牧区的畜牧业碳排放及减排效果,采用土地覆盖、植被类型、NPP、县级牛存栏量和牧业产值等多源数据,划分草地类型,估算其产草量和理论载畜量;对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预测,并选取新疆牛类的肠道甲烷排放因子对其肠道甲烷排放量进行核算;参照中国畜牧业排放构成比例,估算牧区半牧区畜牧业碳排放总量,估算畜牧业的草地和产值碳排放强度及其空间特征;结合2005年和2020年的碳排放强度估算结果,分析和评估新疆牧区半牧区畜牧业碳减排目标在不同地区的实现情况;根据2030年减排目标及牛存栏量灰色预测结果,估算2030年的畜牧业减排压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2020年新疆牧区半牧区畜牧业排放总量约为7068.06Gg CO_(2)当量,其中牛肠道甲烷排放量为148.17 Gg;(2)新疆牧区半牧区畜牧业的草地和牧业产值碳排放强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07.08 kg CO_(2)当量/hm^(2)和5519.81 kg CO_(2)当量/万元,在平均水平上完成了2020年减排目标;(3)因空间上存在差异,分别有56.56%和38.23%的区域草地碳排放强度或产值碳排放强度未实现减排目标,阿尔泰山、天山、伊犁河谷等地的畜牧业减排压力严峻,建议加强草地保护、推动畜牧业绿色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牧区半牧区 温室气体 牛肠道发酵 甲烷 畜牧业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舍各种温室气体减排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莹莹 阳娇 张圆圆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167,共5页
温室气体指能够吸收地球大气层中长波辐射并导致大气温度升高的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氟气等是对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突出的气体。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较大,因此,为减少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气体指能够吸收地球大气层中长波辐射并导致大气温度升高的气体,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和氟气等是对气候变化影响最为突出的气体。畜牧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比例较大,因此,为减少畜牧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控制牛舍的温室气体排放尤为重要。目前,控制牛舍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途径有两种方法:通过改善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以减少温室气体产生;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文章阐释了牛排出的温室气体在舍内的毒性作用,着重分析了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从饲料成分及添加剂调控、舍内环境安置吸附剂、舍外环境优化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多种牛舍温室气体减排控制措施,剖析现有技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为推动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畜禽养殖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舍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措施方案
12
作者 徐国平 潘欣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对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正在讨论的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措施方案进行评判,通过分析归类的方法,将各种方案划分为税费机制类方案、排放交易机制类方案、混合机制类方案等3类。借鉴IMO专家组... 为对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正在讨论的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市场措施方案进行评判,通过分析归类的方法,将各种方案划分为税费机制类方案、排放交易机制类方案、混合机制类方案等3类。借鉴IMO专家组在前期讨论中提出的多项评价标准,从便利监管、实施效果、“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CBDR)”原则的落实等3个方面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价。得出以税费为基础的混合机制类方案具有一定优势,我国提出的方案相对更加契合各项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运 温室气体 市场措施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温室气体净排放影响因素与协同减排路径研究
13
作者 王惠 史秉亮 +2 位作者 张卫冬 张雨馨 刘妍琦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7期242-248,共7页
聚焦于京津冀区域,利用2001-2021年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面板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揭示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之间的内部动态响应机制。进一步选取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常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消耗强... 聚焦于京津冀区域,利用2001-2021年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面板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揭示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之间的内部动态响应机制。进一步选取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常住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能源消耗强度作为影响因素,探究其脉冲响应关系,并预测其未来10年的贡献度水平。结果表明:天津和河北地区的温室气体净排放受到来自北京市的正向影响,河北地区同样受到来自天津的正向影响,整体趋势呈现下降。在影响因素方面,在各影响因素方面,北京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产业结构(贡献度-5.956)和城镇化水平(贡献度-0.712);天津则为产业结构(贡献度-51.224)和经济发展水平(贡献度+5.702);河北是产业结构(贡献度+20.544)和常住人口密度(贡献度+26.042)。基于以上发现,研究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发挥天津地区作为“纽带”的作用,促进京津冀区域节能减排工作的稳步发展;二是关注各地区发展的独特性,同时协调探索影响区域温室气体净排放的共同因素;三是重视主要与次要矛盾,推动河北地区在节能减排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些协同减排的路径旨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温室气体 向量自回归模型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及减排潜力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宇新 张龙飞 +8 位作者 刘玉环 于博 熊江花 罗涛 辛宜聪 崔宪 张琦 王允圃 黄振侠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1期47-59,共13页
掌握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江西省2011~2020年农业数据资料,阐明了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在种植业、养殖业和能源消耗领域的排放水平和时空... 掌握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江西省2011~2020年农业数据资料,阐明了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甲烷、氧化亚氮)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在种植业、养殖业和能源消耗领域的排放水平和时空演变规律;并用STIRPAT模型在多情景模式下模拟分析了江西省在2030年和2060年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1~2020年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686.91~3967.56万t,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种植业、养殖业和能源消耗年均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占比分别约为71.5%、26.9%和1.6%;种植业中稻田甲烷和农用地氧化亚氮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占比分别为72.77%和27.23%;养殖业中动物肠道甲烷、动物粪便甲烷和动物粪便氧化亚氮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的占比分别为31.53%、43.90%和24.57%。在基准发展模式和低碳发展模式下的预测结果表明,2030年江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降幅将达到国家要求,分别为12.66%和14.91%。因此,在满足江西省农业生产目标的基础上,江西省农业的减排固碳应聚焦种植业和养殖业,特别是控制农业甲烷排放源。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战略背景下,可以为未来推进江西省农业减排固碳工作的实施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温室气体 固碳 时空演化 情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气体与空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健康效应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亚丽 贾俊松 何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01-4116,共16页
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进展.结果表明:国内外发文量都在不断增加.2013年后,发文量增长迅速,国外增速明显快于国内;国外文献作者和机构形成了以美国各大高校为中心的较强合作... 运用CiteSpace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进展.结果表明:国内外发文量都在不断增加.2013年后,发文量增长迅速,国外增速明显快于国内;国外文献作者和机构形成了以美国各大高校为中心的较强合作网络关系,核心研究作者发文量达39%.国内文献作者和机构联系较弱,呈多中心分散式结构,核心研究作者发文量仅占8%;关键词可视化表明国内外研究同步性较强,均以环境暴露的健康影响和疾病负担研究为基础,国外侧重具体影响机制与联系及风险评估研究,国内更关注影响因素及政策效益剖析;国外研究从环境暴露对健康终点影响发展到协同适应策略及复杂模型构建,目前全球负担和颗粒物质减排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从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评估发展到协同治理对策及健康风险,当前减缓气候变化及减污降碳的健康协同效益研究是热点.将来针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及敏感区域、公共健康效应时空规律的识别和明晰是重点,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早期预警系统的开发应用也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空气污染 协同 健康效应 CITESPACE 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邱巨龙 刘树洋 +3 位作者 王华 牛淮金 苏庆 张艳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7,共5页
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及现有核算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核算范围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环节的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直接排放,以及能耗、药耗隐含的间接排放。以江苏省某... 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源,以及现有核算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一种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核算范围包括污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环节的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直接排放,以及能耗、药耗隐含的间接排放。以江苏省某典型污水处理厂为例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结果表明,电力消耗是污水处理厂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比53.85%),CH_(4)排放占比为28.96%。基于此,从节能降碳、降耗增效和工艺优化3个方面提出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建议尽快组织制定统一的核算技术指南,开展重点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核算方法 路径 污水处理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措施、技术应用与对策启示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笑溪 李佳珂 +1 位作者 叶蕾 林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3-1804,共12页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具有升温潜势高和排放增速快等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针对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刻不容缓。本文聚焦甲烷与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搜集并整理了中国农业...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具有升温潜势高和排放增速快等特点,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针对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刻不容缓。本文聚焦甲烷与氧化亚氮温室气体排放,搜集并整理了中国农业源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来源及时间趋势等现状;通过政策和文献梳理,从减排政策和技术应用两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国际典型的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并基于排放现状和对比分析,总结了中国在减排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而提出相应的减排对策。虽然中国已逐步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农业部门也出台了针对性政策,但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应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完善推广机制,健全碳交易市场与公共低碳投资机制。本文为进一步完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农业部门 甲烷 氧化亚氮 放现状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2)O的微生物代谢分子机制及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菲 樊凯丽 +1 位作者 王威 陈川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1-1721,共11页
氧化亚氮(N_(2)O)是具有强温室效应的气体,减少其生成和累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微生物作用是自然界中N_(2)O产生和去除的重要途径,梳理微生物介导N_(2)O的产生与降解机制,总结N_(2)O微生物减排技术,对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革新... 氧化亚氮(N_(2)O)是具有强温室效应的气体,减少其生成和累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微生物作用是自然界中N_(2)O产生和去除的重要途径,梳理微生物介导N_(2)O的产生与降解机制,总结N_(2)O微生物减排技术,对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报道的微生物驱动下N_(2)O源汇转化的分子机制,梳理了代谢过程所涉及的关键基因与酶,总结了目前微生物介导的N_(2)O减排途径,最后对微生物介导的N_(2)O减排技术及机制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①土壤和水生环境中微生物介导的氮循环过程是大气N_(2)O的主要来源,不同环境中产生N_(2)O的优势微生物类群不同,土壤中为反硝化细菌,海洋中为氨氧化古菌,污水处理系统中为氨氧化细菌。②微生物介导的N_(2)O产生过程基于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产生过程的关键酶系统包括羟胺氧化还原酶(HAO)、细胞色素P460(cyt P460)、一氧化氮还原酶(NOR)和真菌中的细胞色素P450nor。此外,N_(2)O通量还受底物代谢级联调控作用。③微生物主要依赖反硝化作用的氧化亚氮还原酶(N_(2)OR)、固氮酶(Nitrogenase)和嗜热菌多铜氧化酶(Multicopper Oxidase,MCO)三种代谢酶进行N_(2)O的代谢去除,且编码N_(2)OR的基因(nosZ)分化为Ⅰ、Ⅱ两型,其中含有Ⅱ型基因的微生物因Sec信号肽低能耗、高底物亲和力及广泛适应性在低营养环境中更具竞争优势。④在微生物减排方面,可通过关键酶活性调控、代谢路径阻断、微生物群落重构等手段在不同生境中实现N_(2)O从源向汇的转化。未来研究应加强对氨氧化古菌(AOA)、厌氧氨氧化菌等菌株的N_(2)O产生机理的探索,并深入理解其在环境中的微生物减排机制,这对准确估算全球N_(2)O排放总量及评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效应及碳 氧化亚氮(N_(2)O) 微生物代谢机制 关键酶与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减排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9
作者 覃春富 张佩华 +2 位作者 张继红 张养东 周振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9-214,共6页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8%,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各种畜禽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找出畜禽温室气体的影响因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8%,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各种畜禽温室气体排放机制,找出畜禽温室气体的影响因子,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机理,提出减少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与对策,为探索节能、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温室气体 机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及利用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8
20
作者 段茂盛 王革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86-389,共4页
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 ,也可以实现全球性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该文分析了沼气工程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出售这些减排权可以带给项目的额外经济收益以及对项目内部经济性的改善。
关键词 沼气工程 温室气体 经济效益 畜禽养殖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