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明互鉴论视野中的老舍及其文化价值选择的两端性
1
作者
耿传明
王艺璇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8,共16页
老舍的文化价值选择突出表现为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斟酌与磨合:他一方面从动机和目标上认同五四,但又不满于五四启蒙者居高临下的精英主义;他钦羡将个人完全依附于国家的近代西方人的国家崇拜,但也深知其偏狭和不足;他以深...
老舍的文化价值选择突出表现为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斟酌与磨合:他一方面从动机和目标上认同五四,但又不满于五四启蒙者居高临下的精英主义;他钦羡将个人完全依附于国家的近代西方人的国家崇拜,但也深知其偏狭和不足;他以深厚的市民生活经验和与生俱来的幽默感见长,但他同时又是中国市民生活自觉的批判者和严峻的审视者。他对固有传统充满温情和眷恋,但又深知其所爱者恰恰可能成为中国人通往现代生存的最大阻碍;他的国民性批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的现代性诉求,但其个人的灵魂深处仍基本表现为一种温良恭俭、行己有耻的传统底色。老舍的文化价值选择具有超越时代信条的自主性和切己性,他对现代文化的探索为我们走出文明一元论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文明观提供了范例,为我们认识现代中国人徘徊于中西古今之间的深邃而又复杂的两端性考量提供了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国家本位启蒙
两端性
文明互鉴论
温和与刚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明互鉴论视野中的老舍及其文化价值选择的两端性
1
作者
耿传明
王艺璇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68,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以来文学中儒家士人形象嬗变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21BZW033)。
文摘
老舍的文化价值选择突出表现为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斟酌与磨合:他一方面从动机和目标上认同五四,但又不满于五四启蒙者居高临下的精英主义;他钦羡将个人完全依附于国家的近代西方人的国家崇拜,但也深知其偏狭和不足;他以深厚的市民生活经验和与生俱来的幽默感见长,但他同时又是中国市民生活自觉的批判者和严峻的审视者。他对固有传统充满温情和眷恋,但又深知其所爱者恰恰可能成为中国人通往现代生存的最大阻碍;他的国民性批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的现代性诉求,但其个人的灵魂深处仍基本表现为一种温良恭俭、行己有耻的传统底色。老舍的文化价值选择具有超越时代信条的自主性和切己性,他对现代文化的探索为我们走出文明一元论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文明观提供了范例,为我们认识现代中国人徘徊于中西古今之间的深邃而又复杂的两端性考量提供了见证。
关键词
老舍
国家本位启蒙
两端性
文明互鉴论
温和与刚毅
Keywords
LAO She
state-based enlightenment
two ends
theory of mutual appreciation of civilization
moderation and rigidity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明互鉴论视野中的老舍及其文化价值选择的两端性
耿传明
王艺璇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