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研究
1
作者 周家武 肖卿 +3 位作者 王建军 廖新华 杨晓洪 赵国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1-34,共4页
通过以昆明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温凉粳稻区 4个有代表性的当家品种的研究表明 :1 各品种以孕穗期的生长速率最大 ,孕穗期和灌浆充实期物质生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最高 ;2 各品种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均较低 ,成熟期存活的绿叶数在品种间... 通过以昆明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温凉粳稻区 4个有代表性的当家品种的研究表明 :1 各品种以孕穗期的生长速率最大 ,孕穗期和灌浆充实期物质生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最高 ;2 各品种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均较低 ,成熟期存活的绿叶数在品种间差异很大 ,抽穗后叶片枯死速度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后期物质累积量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3 茎鞘发达与否和抽穗后叶片死亡速度共同造成了茎鞘贮藏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在品种间的差异 ;4 前期生长量大的品种 ,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栽培难度 ,在栽培中 ,应在前、中期具有较高物质累积量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叶面积指数 ,努力维持后期叶片活力 ,以提高后期物质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物质生产 生长速率 茎鞘 品种 云南高原温凉粳稻区 生物产量 籽粒产量 收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2适宜栽插密度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金寿林 刘正伟 +1 位作者 张子安 谭学林 《垦殖与稻作》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在云南温暖粳稻区的牟定县和温凉粳稻区的大理市,通过对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2不同栽插密度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滇杂32在温暖粳稻区的栽插密度以30.0万丛(穴)/hm2、2苗/丛产量最高,不同栽插密度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在云南温暖粳稻区的牟定县和温凉粳稻区的大理市,通过对优质抗病滇型杂交粳稻滇杂32不同栽插密度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滇杂32在温暖粳稻区的栽插密度以30.0万丛(穴)/hm2、2苗/丛产量最高,不同栽插密度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温凉粳稻区的栽插密度以45.0万丛/hm2、2苗/丛产量最高,不同栽插密度之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杂32 栽插密度 温暖粳稻 温凉粳稻区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