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策略 被引量:27
1
作者 金宝强 舒晓 邓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6033-6040,共8页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韵律性、平面非均质性、断层边界及纵向夹层等影响,油层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为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结合新钻井水淹层测井解释成果、密闭取心、生产动态及油藏数值模拟等资料,对渤海Q油田水淹...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受储层韵律性、平面非均质性、断层边界及纵向夹层等影响,油层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为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结合新钻井水淹层测井解释成果、密闭取心、生产动态及油藏数值模拟等资料,对渤海Q油田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调整井挖潜策略。认为油层底部、井点附近及边水油藏注采主流线水淹严重,油层中上部、井间区域、遮挡带附近和底水油藏边部水淹较弱或未水淹,纵向上井间区域水淹层占比为8%~65%,平面上生产井有效动用半径为70~150 m。提出利用水平井进行井间加密、边部完善井网、垂向穿夹层动用屋檐油及井网调整等挖潜策略。结果表明:利用水平井挖潜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可有效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并为海上类似油田的调整挖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渤海q油田 水淹特征 剩余油分布规律 挖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河流相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胡光义 陈飞 +3 位作者 孙立春 范廷恩 赵春明 吴胜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0-607,共8页
河流相是我国陆相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系类型之一,开发阶段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河流相高精度小层划分,对于指导河道砂体的精细划分对比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河流相地层自旋回沉积、沉积间歇面的作用、河型和砂体叠置样式的变化... 河流相是我国陆相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系类型之一,开发阶段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河流相高精度小层划分,对于指导河道砂体的精细划分对比有重要意义。由于受到河流相地层自旋回沉积、沉积间歇面的作用、河型和砂体叠置样式的变化以及基准面旋回的级次的划分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在开发阶段进行高精度层序对比时,难度更大。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河流相模式的特点,充分利用河流相岩相、相序的组合特征随空容纳空间规律性变化,结合各种关键面的约束控制、油水界面在小层内部空间的分布位置以及河道的切割充填作用,进行精细河流相小层划分对比。旨在摸索一套油田开发中后期河流相高精度层序划分的思路和方法,以指导油田的生产开发。并以渤海Q油田明化镇组为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 河流相 开发阶段应用 渤海q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市储量评估中指数递减法合理递减率的选取 被引量:7
3
作者 周焱斌 王晖 +2 位作者 张运来 章威 张吉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0-125,共6页
针对上市储量评估中指数递减法合理递减率的选取缺乏规范和指导,评估结果因人而异的现状,基于阶段递减率定义,对不同生产状况下的产油量递减率、含油率递减率和开井数修正产油量递减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明确了三者之间的数学关... 针对上市储量评估中指数递减法合理递减率的选取缺乏规范和指导,评估结果因人而异的现状,基于阶段递减率定义,对不同生产状况下的产油量递减率、含油率递减率和开井数修正产油量递减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对比分析,明确了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了指数递减法产油量预测合理递减率的选取依据。研究表明:当评估单元产油量、含油率和开井数修正产油量均有明显的递减趋势时,选取开井数修正产油量递减率进行产量预测;产油量、开井数修正产油量无递减,含油率有明显递减时,选取含油率递减率进行产量预测。该研究可为指数递减法合理递减率的选取提供指导,为更好地开展SEC上市储量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储量评估 指数递减法 合理递减率 渤海q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夹层底水油藏注水开发图版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章威 龙明 +2 位作者 周焱斌 张吉磊 欧阳雨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针对无夹层底水油藏能否通过注水实现驱油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基本公式,考虑注入水到达底水所需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得到注入水实现驱油或者保压的理论公式,建立无夹层底水油藏注水开发的理论图版。研究结果表明:无夹层底水油藏注水... 针对无夹层底水油藏能否通过注水实现驱油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基本公式,考虑注入水到达底水所需的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得到注入水实现驱油或者保压的理论公式,建立无夹层底水油藏注水开发的理论图版。研究结果表明:无夹层底水油藏注水开发要实现注水驱油,必须增大注采比、缩小注采井距。以渤海Q油田西区无夹层底水油藏为例,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该理论图版的可靠性。该研究成果对无夹层底水油藏的注水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该类油藏合理注采比及注采井距的确定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注水开发 无夹层 理论图版 驱油 渤海q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