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渤海东南部NE向黄河口-庙西北新生断裂带的存在
被引量:
20
1
作者
徐杰
张进
+4 位作者
周本刚
吕悦军
陈国光
计凤桔
高祥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5-854,共10页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新取得的渤海明化镇组(N21—N2)和第四系底部构造的资料,在从黄河口到长兴岛的NE向地带发育近600条断裂,其中NE—NEE走向的有近500条,占断裂总数的83%,一般长5~20km,最长40~50km。这组断裂有少数...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新取得的渤海明化镇组(N21—N2)和第四系底部构造的资料,在从黄河口到长兴岛的NE向地带发育近600条断裂,其中NE—NEE走向的有近500条,占断裂总数的83%,一般长5~20km,最长40~50km。这组断裂有少数为NE—NEE向古近纪断裂新活动的产物,其余是新形成的,它们总体组成宽约60km的NE向断裂带,具右旋走滑性质。该断裂带不受古近纪断裂构造控制,属新近纪以来发育的新生断裂带。这一现象证实了以前推断的黄河口-庙西北新生断裂带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东南部
渤海
7.4级地震
明化镇组
新生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郯庐断裂活动对渤海东南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春荣
刘豪
+1 位作者
辛仁臣
李建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1,共6页
郯庐断裂是渤海东部最重要的走滑大断裂,新生代郯庐断裂在渤海东南部经历了伸展断陷、右旋走滑和晚期构造再活动3个过程。郯庐断裂在古近纪早期的伸展断陷和晚期的右旋走滑压扭作用为渤海东南部创造了优越的生油条件和良好的圈闭条件...
郯庐断裂是渤海东部最重要的走滑大断裂,新生代郯庐断裂在渤海东南部经历了伸展断陷、右旋走滑和晚期构造再活动3个过程。郯庐断裂在古近纪早期的伸展断陷和晚期的右旋走滑压扭作用为渤海东南部创造了优越的生油条件和良好的圈闭条件,控制了始新世、渐新世湖相烃源岩,形成了大量的油气圈闭。断裂多期活动直接控制了油气的分配和富集的层位。研究认为,与生油凹陷相邻的长期继承性活动的同沉积断裂带和走滑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预测凹陷内的次级凸起带、青东凹陷东部盆缘走滑断裂带、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断裂带为区域内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东南部
郯庐断裂
走滑断裂
构造样式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海域东南部构造转换带分级及其差异控藏作用
3
作者
高雁飞
王德英
+2 位作者
杨海风
宿雯
赵弟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4,共12页
渤海东南部地区是渤海湾盆地油气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受张家口—蓬莱、郯庐两组走滑断裂体系相互叠加的影响,研究区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转换带,控制了该区油气成藏与油气富集程度的差异。为弄清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构造转换带及其对油气...
渤海东南部地区是渤海湾盆地油气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受张家口—蓬莱、郯庐两组走滑断裂体系相互叠加的影响,研究区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转换带,控制了该区油气成藏与油气富集程度的差异。为弄清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构造转换带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差异控制作用,依托24个油田200余口钻井资料,结合连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对渤海海域东南部的构造转换带进行了分级、分类,并探讨了其差异控藏作用。首先依据构造转换带规模及其形成动力机制,将研究区构造转换带分为4个级别,渤海海域东南部地区为中生界先存构造被后期走滑改造而成的Ⅰ级转换带,Ⅰ级转换带内部进一步识别出Ⅱ级共轭型构造转换带、Ⅲ级叠覆型构造转换带、Ⅳ级S型构造转换带与断梢型构造转换带;分析总结了不同级次构造转换带对烃源岩、圈闭、运移与保存等油气成藏要素的差异控制作用及其差异控藏模式,Ⅱ级构造转换带主要控制烃源岩和油气深层优势汇聚方向,决定规模性有利富集区;Ⅲ级构造转换带主要控制规模性圈闭形成,决定油气优势富集场所;Ⅳ级构造转换带主要控制油气运移和保存,决定油气优势富集断块。该研究成果对海域同类型地区油气勘探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转换带
分级
分类
差异控藏
大中型油气田
渤海
海域
东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东南部NE向黄河口-庙西北新生断裂带的存在
被引量:
20
1
作者
徐杰
张进
周本刚
吕悦军
陈国光
计凤桔
高祥林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出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45-85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8059)资助
文摘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研究中心勘探研究院新取得的渤海明化镇组(N21—N2)和第四系底部构造的资料,在从黄河口到长兴岛的NE向地带发育近600条断裂,其中NE—NEE走向的有近500条,占断裂总数的83%,一般长5~20km,最长40~50km。这组断裂有少数为NE—NEE向古近纪断裂新活动的产物,其余是新形成的,它们总体组成宽约60km的NE向断裂带,具右旋走滑性质。该断裂带不受古近纪断裂构造控制,属新近纪以来发育的新生断裂带。这一现象证实了以前推断的黄河口-庙西北新生断裂带的存在。
关键词
渤海东南部
渤海
7.4级地震
明化镇组
新生断裂带
Keywords
southeastern Bohai, Bohai Ms 7.4 earthquake, Minghuazhen Formation, newly generated fault zone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郯庐断裂活动对渤海东南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春荣
刘豪
辛仁臣
李建平
机构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技术部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1,共6页
文摘
郯庐断裂是渤海东部最重要的走滑大断裂,新生代郯庐断裂在渤海东南部经历了伸展断陷、右旋走滑和晚期构造再活动3个过程。郯庐断裂在古近纪早期的伸展断陷和晚期的右旋走滑压扭作用为渤海东南部创造了优越的生油条件和良好的圈闭条件,控制了始新世、渐新世湖相烃源岩,形成了大量的油气圈闭。断裂多期活动直接控制了油气的分配和富集的层位。研究认为,与生油凹陷相邻的长期继承性活动的同沉积断裂带和走滑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预测凹陷内的次级凸起带、青东凹陷东部盆缘走滑断裂带、莱州湾凹陷东部走滑断裂带为区域内有利的油气勘探区带。
关键词
渤海东南部
郯庐断裂
走滑断裂
构造样式
油气成藏
Keywords
Southeast Bohai Bay
Tanlu Fault
strike-slip fault
tectonic style
hydrocarbon reservoir formatio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海域东南部构造转换带分级及其差异控藏作用
3
作者
高雁飞
王德英
杨海风
宿雯
赵弟江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4,共12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6ZX05024-00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七年行动计划”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渤海油田上产4000万吨新领域勘探关键技术(编号:CNOOC-KJ135ZDXM36TJ08TJ)”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渤海东南部地区是渤海湾盆地油气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受张家口—蓬莱、郯庐两组走滑断裂体系相互叠加的影响,研究区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转换带,控制了该区油气成藏与油气富集程度的差异。为弄清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构造转换带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差异控制作用,依托24个油田200余口钻井资料,结合连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结果,对渤海海域东南部的构造转换带进行了分级、分类,并探讨了其差异控藏作用。首先依据构造转换带规模及其形成动力机制,将研究区构造转换带分为4个级别,渤海海域东南部地区为中生界先存构造被后期走滑改造而成的Ⅰ级转换带,Ⅰ级转换带内部进一步识别出Ⅱ级共轭型构造转换带、Ⅲ级叠覆型构造转换带、Ⅳ级S型构造转换带与断梢型构造转换带;分析总结了不同级次构造转换带对烃源岩、圈闭、运移与保存等油气成藏要素的差异控制作用及其差异控藏模式,Ⅱ级构造转换带主要控制烃源岩和油气深层优势汇聚方向,决定规模性有利富集区;Ⅲ级构造转换带主要控制规模性圈闭形成,决定油气优势富集场所;Ⅳ级构造转换带主要控制油气运移和保存,决定油气优势富集断块。该研究成果对海域同类型地区油气勘探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构造转换带
分级
分类
差异控藏
大中型油气田
渤海
海域
东南部
Keywords
structural transition zone
grade
classification
differential reservoir control
large and medium-sized oil and gas fields
southeastern Bohai sea
分类号
TE12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渤海东南部NE向黄河口-庙西北新生断裂带的存在
徐杰
张进
周本刚
吕悦军
陈国光
计凤桔
高祥林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郯庐断裂活动对渤海东南部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李春荣
刘豪
辛仁臣
李建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渤海海域东南部构造转换带分级及其差异控藏作用
高雁飞
王德英
杨海风
宿雯
赵弟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