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会形成高渗窜流通道,具有水驱效率低的特点,颗粒调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封堵高渗窜流通道,改善水驱效果。为此,对一种新型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及其渗透率适应性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封堵实验表明,对于渗透率为9 000...水驱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会形成高渗窜流通道,具有水驱效率低的特点,颗粒调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封堵高渗窜流通道,改善水驱效果。为此,对一种新型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及其渗透率适应性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封堵实验表明,对于渗透率为9 000~12 000 m D的砂管模型,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封堵后渗透率降至250 m D左右,水驱压力梯度为123.1~138.1 k Pa/m,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驱油实验表明,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能够大幅度提高非均质砂管模型的采出程度,但仅适用于渗透率级差在20(20 000 m D/1 000 m D)以内的砂管模型,在水驱的基础上,高渗砂管模型的采出程度可提高32.44%~48.93%,低渗砂管的采出程度可提高11.58%~48.80%。微观可视化机理分析实验表明,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具有填充封堵、架桥封堵、黏接封堵的功能。该研究可为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提供数据及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基金sponsored by the state s 973 research program on'geological storage of greenhouse gas and its application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the Taishan Scholar program of Shandong province
文摘水驱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会形成高渗窜流通道,具有水驱效率低的特点,颗粒调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封堵高渗窜流通道,改善水驱效果。为此,对一种新型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及其渗透率适应性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封堵实验表明,对于渗透率为9 000~12 000 m D的砂管模型,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封堵后渗透率降至250 m D左右,水驱压力梯度为123.1~138.1 k Pa/m,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驱油实验表明,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能够大幅度提高非均质砂管模型的采出程度,但仅适用于渗透率级差在20(20 000 m D/1 000 m D)以内的砂管模型,在水驱的基础上,高渗砂管模型的采出程度可提高32.44%~48.93%,低渗砂管的采出程度可提高11.58%~48.80%。微观可视化机理分析实验表明,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具有填充封堵、架桥封堵、黏接封堵的功能。该研究可为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提供数据及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