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效累计水相通量的储层渗透率时变流动模型
1
作者 张瑞 王涛 +4 位作者 王飞 朱旭晨 王艳红 寇双燕 王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73,共12页
高含水油藏在长期的注水冲刷过程中,储层渗透率会发生变化,传统冲刷程度表征参数在描述储层渗透率时变规律时并未考虑临界流速的影响。为此,提出有效累计水相通量的概念,利用临界流速作为微粒开始运移的速度界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正... 高含水油藏在长期的注水冲刷过程中,储层渗透率会发生变化,传统冲刷程度表征参数在描述储层渗透率时变规律时并未考虑临界流速的影响。为此,提出有效累计水相通量的概念,利用临界流速作为微粒开始运移的速度界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水相通量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获取储层渗透率随有效累计水相通量变化的岭型演化模型,并将其与三维两相油水渗流方程耦合,建立基于有效累计水相通量的储层渗透率时变流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贝雷岩心在长期的注水冲刷作用下,即使在较低的驱替速度下渗透率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高倍数水驱下的临界流速(0.006 cm/s)要比常规条件下的(0.015cm/s)更低。考虑临界流速的有效累计水相通量在表征储层渗透率的时变规律时,复杂河流相油藏模型水驱数值模拟结果更加符合微观下微粒运移引起的储层渗透率时变特征。因此,有效累计水相通量能够较好地描述临界流速影响下的储层渗透率时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有效累计水相通量 渗透率时变 临界流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渗透率时变及启动压力梯度的特低渗油藏CO_(2)吞吐裂缝参数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袁钟涛 杨胜来 +2 位作者 张政 张希胜 王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11904-11910,共7页
对于冀东G5区块特低渗偏致密油藏的地质特点,注CO_(2)吞吐开发是一种很有效的开发方式,而吞吐裂缝参数是关键问题。考虑到特低渗的非线性渗流特征,表现为CO_(2)吞吐过程的变启动压力梯度以及注采中地层压力交替变化引渗透率时变的耦合... 对于冀东G5区块特低渗偏致密油藏的地质特点,注CO_(2)吞吐开发是一种很有效的开发方式,而吞吐裂缝参数是关键问题。考虑到特低渗的非线性渗流特征,表现为CO_(2)吞吐过程的变启动压力梯度以及注采中地层压力交替变化引渗透率时变的耦合性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平井裂缝级数、分布方式、裂缝长度、导流能力等参数对CO_(2)扩散以及吞吐效果的影响,并对裂缝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变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时变效应都会减弱CO_(2)吞吐的效果,其中变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远大于渗透率时变,同时在考虑变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时变情况下,交错布缝效果更佳,最优裂缝条数为8条,裂缝长度为150 m,裂缝导流能力为20μm^(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时变 启动压力梯度 CO_(2)吞吐 裂缝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层渗透率时变的深部封堵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宁国卿 王平 +1 位作者 徐建春 李文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18-1620,共3页
现有的数模技术不能对储层渗透率时变机理合理表征;主流数模软件虽功能丰富,但滞后于迅速发展的深部封堵体系研制。针对这两个问题,在黑油模型的基础上,整合储层渗透率时变模块和一种新型深部封堵体系的表征模块,建立综合数学模型,编制... 现有的数模技术不能对储层渗透率时变机理合理表征;主流数模软件虽功能丰富,但滞后于迅速发展的深部封堵体系研制。针对这两个问题,在黑油模型的基础上,整合储层渗透率时变模块和一种新型深部封堵体系的表征模块,建立综合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算例分析表明,渗透率时变对开发效果影响显著,新型封堵体系能够较好地起到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封堵 渗透率时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水驱油藏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定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洪楚侨 王雯娟 +2 位作者 鲁瑞彬 钟家峻 任超群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121,共9页
南海西部海相砂岩油田大多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长期冲刷作用造成储层渗透率不断发生变化。针对岩芯驱替实验难以定量表征和预测水驱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动态变化问题,开展了水驱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研究中优选面... 南海西部海相砂岩油田大多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长期冲刷作用造成储层渗透率不断发生变化。针对岩芯驱替实验难以定量表征和预测水驱油藏开发过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动态变化问题,开展了水驱过程中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研究中优选面通量为表征油藏冲刷强度指标,通过对渗透率时变机理的分析,结合油藏开发过程中各生产井试井解释渗透率变化情况,推导出渗透率随面通量动态变化对数预测公式,进一步对关系式进行推广应用,扩大了对数关系式的适用性。最后,设计高倍驱替实验,验证渗透率和面通量对数关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该对数关系式在南海西部高含水油田中后期调整挖潜研究中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砂岩油田 面通量 冲刷强度 渗透率时变 高倍驱替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敏感对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四段气藏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希胜 杨胜来 +4 位作者 张政 李帅 王萌 袁钟涛 邓惠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3-679,共7页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大多埋藏较深,溶洞和裂缝发育,开发中会出现明显的应力敏感问题。文中应用TC-180型气藏超高压多功能驱替系统对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影组四段岩心进行储层条件下的应力敏感实验,使用定围压变内压实验方法精确模拟实际...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大多埋藏较深,溶洞和裂缝发育,开发中会出现明显的应力敏感问题。文中应用TC-180型气藏超高压多功能驱替系统对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影组四段岩心进行储层条件下的应力敏感实验,使用定围压变内压实验方法精确模拟实际气藏开发,得到应力敏感变化规律;基于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分析了应力敏感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考虑应力敏感的压力公式,定量分析了应力敏感对气井生产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生产措施;运用渗透率时变方法模拟了高石梯-磨溪区块应力敏感对开发动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四段储层岩心应力敏感程度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大而增大;石英体积分数越低,黏土矿物体积分数越高,碳酸盐岩的应力敏感性就越强。高压压汞实验结果表明:当对渗透率起主要贡献的孔隙半径分布在16~40 nm时,应力敏感性强;当大孔分布频率较高时,应力敏感性弱。数值模拟过程中,模型考虑应力敏感时,气藏稳产年限降低,气藏整个开发周期的采出程度降低5百分点。该研究对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四段气藏产能评价以及生产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应力敏感 数值模拟 气井生产 渗透率时变 采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