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构造煤渗透率对红外辐射功率响应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永利
董毓斌
+2 位作者
涂钰滢
刘婷
马玉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46-3758,共13页
中国煤储层地质开采条件复杂,具有低压力、低渗透率、低饱和度以及含气量高等特点。众学者通过多种手段研究煤层气增产技术,实现了高速开采煤层气的目的,但由于对煤储层解吸渗流机理的不明确,未能实现大规模开采。通过温升实验,得到红...
中国煤储层地质开采条件复杂,具有低压力、低渗透率、低饱和度以及含气量高等特点。众学者通过多种手段研究煤层气增产技术,实现了高速开采煤层气的目的,但由于对煤储层解吸渗流机理的不明确,未能实现大规模开采。通过温升实验,得到红外辐射下煤体温度变化规律,红外辐射功率越大,煤体升温速率越快,所能达到的温度也越高。分析得到煤体温度与红外辐射功率的关系式,该关系式为探究红外辐射下煤体的温升规律及后续的红外辐射下煤体的解吸-渗流实验提供参考。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辐射三轴加载实验系统开展煤体的解吸-渗流实验,该系统主要分为红外辐射子系统、三轴加载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分别以轴压、围压、孔隙压力及红外辐射功率为变量对煤体的渗透率进行系统性研究,解决了红外场、应力场和渗流场不能同时加载的难题。该实验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密封性好、压力范围大、数值稳定及参数可单独调控等特点。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红外辐射作用下煤体渗流实验,定量分析煤体解吸渗流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孔隙压力较低范围内,煤体渗透率随红外辐射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渗透率最大增加45%。在相同孔隙压力条件下,低围压状态下煤体的渗透率普遍高于高围压状态下煤体的渗透率。推导得出煤体渗透率与红外辐射功率关系式,并对关系式中孔隙率相关参数k_(0)及热膨胀相关参数b进行分析,在红外辐射影响下,孔隙率相关参数随围压的增加而下降,煤体热膨胀相关参数在孔隙压一定时,随围压的增加变化范围在0.0045~0.0030。对红外辐射作用下煤体渗透率损失率进行分析,低孔隙压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损失率随红外辐射功率的增加整体呈减小趋势。考虑红外辐射功率敏感性,在孔隙压力一定的条件下,煤体红外辐射功率敏感系数与红外辐射功率呈正相关。在孔隙压力不同的条件下,煤体红外辐射功率敏感性存在差异,说明红外辐射功率敏感系数不仅与红外辐射功率有关,更是孔隙压力与围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红外辐射作用下煤体渗透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红外辐射功率与渗透率的关系式及影响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红外辐射
渗透
率
渗透率损失率
功
率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东部典型稠油油藏沥青质沉积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涂乙
戴建文
+3 位作者
杨娇
王亚会
缪云
钟旭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3,共9页
南海东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沥青质沉积会造成储层喉道、井筒和管线堵塞,从而导致油井产能降低。选取番禺PL油田高、中、低沥青质含量的9个典型稠油油藏样品,采用黏度法和透光率法进行沥青质析出临界压力实验,分析不同样品与储层渗透率...
南海东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沥青质沉积会造成储层喉道、井筒和管线堵塞,从而导致油井产能降低。选取番禺PL油田高、中、低沥青质含量的9个典型稠油油藏样品,采用黏度法和透光率法进行沥青质析出临界压力实验,分析不同样品与储层渗透率损失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运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并计算不同储层渗透率模型、不同沥青质损害对生产井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番禺PL油田稠油越稠,沥青质含量越高,析出压差越小,生产过程中沥青质越容易析出沉积,油藏地层压力与沥青质析出压力之差(析出压差)为1.55~6.25 MPa;当地层压力降低至沥青质析出压力以下时,原油中的沥青质分子通过岩心时析出,首先堵塞小孔隙和喉道,随后会堵塞大喉道和中-大孔隙,沥青质含量越高,储层渗透率损失率越大,渗透率为3000×10^(-3)μm^(2)样品的渗透率损失率为20%~60%,5000×10^(-3)μm^(2)样品的渗透率损失率为20%~40%,储层渗透率越高,在同等条件下,沥青质析出后会快速通过大喉道和孔隙,大部分不会在喉道和孔隙沉淀下来,整体对储层渗透率伤害越小。稠油开采过程中应保持沥青质析出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可有效避免近井地带由于压力下降导致沥青质沉积伤害储层现象的发生,减少对油井生产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析出
黏度法
透光
率
法
渗透率损失率
析出压力
生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平行及垂直层理裂隙煤体瓦斯渗透特征实验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坤云
罗成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179,共8页
为了获取加卸载状态下平行及垂直层理方向煤体的瓦斯渗流规律,采用瓦斯渗透实验装置进行了加卸载路径下渗流实验。结果表明:应力加载过程中渗透率随着有效应力增大而减小,初期衰减较快,随后减速变缓。试件经历压实、弹性和塑性变形3个阶...
为了获取加卸载状态下平行及垂直层理方向煤体的瓦斯渗流规律,采用瓦斯渗透实验装置进行了加卸载路径下渗流实验。结果表明:应力加载过程中渗透率随着有效应力增大而减小,初期衰减较快,随后减速变缓。试件经历压实、弹性和塑性变形3个阶段;卸荷过程中两煤样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减小而增大且趋势一致。平行层理试件裂隙压实度高于垂直层理,卸荷后恢复度较低。卸载过程中,前者的渗透率始终低于后者。在试验矿井布置了平行和垂直层理2组钻孔并对瓦斯抽采浓度进行了现场考察。实践表明,钻孔布置应尽量与层理方向垂直以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研究结论可为钻孔布置提供参考,最大限度地提高瓦斯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
平行及垂直层理
渗流特征
渗透率损失率
瓦斯抽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及注水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运强
杜文军
+4 位作者
赵增义
冷严
陈一飞
李震
谢光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2,共2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实验、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注入水对储集层伤害评价,认为该井区储集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特征,其临界矿化度为9339.32mg/L;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当注入量达30倍孔隙体积时,...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实验、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注入水对储集层伤害评价,认为该井区储集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特征,其临界矿化度为9339.32mg/L;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当注入量达30倍孔隙体积时,储集层注水伤害模拟评价的渗透率损失率平均为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滴2井区
敏感性
注入水
地层水
注水伤害
渗透率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造煤渗透率对红外辐射功率响应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永利
董毓斌
涂钰滢
刘婷
马玉林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46-375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138)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ZD-0035,2019-ZD-0040)。
文摘
中国煤储层地质开采条件复杂,具有低压力、低渗透率、低饱和度以及含气量高等特点。众学者通过多种手段研究煤层气增产技术,实现了高速开采煤层气的目的,但由于对煤储层解吸渗流机理的不明确,未能实现大规模开采。通过温升实验,得到红外辐射下煤体温度变化规律,红外辐射功率越大,煤体升温速率越快,所能达到的温度也越高。分析得到煤体温度与红外辐射功率的关系式,该关系式为探究红外辐射下煤体的温升规律及后续的红外辐射下煤体的解吸-渗流实验提供参考。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辐射三轴加载实验系统开展煤体的解吸-渗流实验,该系统主要分为红外辐射子系统、三轴加载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分别以轴压、围压、孔隙压力及红外辐射功率为变量对煤体的渗透率进行系统性研究,解决了红外场、应力场和渗流场不能同时加载的难题。该实验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密封性好、压力范围大、数值稳定及参数可单独调控等特点。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红外辐射作用下煤体渗流实验,定量分析煤体解吸渗流过程中的相关参数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孔隙压力较低范围内,煤体渗透率随红外辐射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渗透率最大增加45%。在相同孔隙压力条件下,低围压状态下煤体的渗透率普遍高于高围压状态下煤体的渗透率。推导得出煤体渗透率与红外辐射功率关系式,并对关系式中孔隙率相关参数k_(0)及热膨胀相关参数b进行分析,在红外辐射影响下,孔隙率相关参数随围压的增加而下降,煤体热膨胀相关参数在孔隙压一定时,随围压的增加变化范围在0.0045~0.0030。对红外辐射作用下煤体渗透率损失率进行分析,低孔隙压力条件下,煤体渗透率损失率随红外辐射功率的增加整体呈减小趋势。考虑红外辐射功率敏感性,在孔隙压力一定的条件下,煤体红外辐射功率敏感系数与红外辐射功率呈正相关。在孔隙压力不同的条件下,煤体红外辐射功率敏感性存在差异,说明红外辐射功率敏感系数不仅与红外辐射功率有关,更是孔隙压力与围压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红外辐射作用下煤体渗透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到红外辐射功率与渗透率的关系式及影响参数。
关键词
构造煤
红外辐射
渗透
率
渗透率损失率
功
率
敏感性
Keywords
structural coal
infrared radiation
permeability
permeability loss rate
power sensitivity
分类号
TD712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东部典型稠油油藏沥青质沉积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涂乙
戴建文
杨娇
王亚会
缪云
钟旭临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3,共9页
基金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三五”科技重大项目“海相砂岩‘双特高’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CNOOC-KJ135ZDXM22SZ)。
文摘
南海东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沥青质沉积会造成储层喉道、井筒和管线堵塞,从而导致油井产能降低。选取番禺PL油田高、中、低沥青质含量的9个典型稠油油藏样品,采用黏度法和透光率法进行沥青质析出临界压力实验,分析不同样品与储层渗透率损失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运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并计算不同储层渗透率模型、不同沥青质损害对生产井开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番禺PL油田稠油越稠,沥青质含量越高,析出压差越小,生产过程中沥青质越容易析出沉积,油藏地层压力与沥青质析出压力之差(析出压差)为1.55~6.25 MPa;当地层压力降低至沥青质析出压力以下时,原油中的沥青质分子通过岩心时析出,首先堵塞小孔隙和喉道,随后会堵塞大喉道和中-大孔隙,沥青质含量越高,储层渗透率损失率越大,渗透率为3000×10^(-3)μm^(2)样品的渗透率损失率为20%~60%,5000×10^(-3)μm^(2)样品的渗透率损失率为20%~40%,储层渗透率越高,在同等条件下,沥青质析出后会快速通过大喉道和孔隙,大部分不会在喉道和孔隙沉淀下来,整体对储层渗透率伤害越小。稠油开采过程中应保持沥青质析出压力低于地层压力,可有效避免近井地带由于压力下降导致沥青质沉积伤害储层现象的发生,减少对油井生产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沥青质析出
黏度法
透光
率
法
渗透率损失率
析出压力
生产效果
Keywords
asphaltene precipitation
viscosity method
light transmission method
permeability loss
precipitation pressure
production effect
分类号
TE3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平行及垂直层理裂隙煤体瓦斯渗透特征实验及工程实践
被引量:
1
3
作者
田坤云
罗成云
机构
河南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中铝宁夏能源集团宁夏王洼煤业有限公司银洞沟煤矿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17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4091)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7GGJS153)。
文摘
为了获取加卸载状态下平行及垂直层理方向煤体的瓦斯渗流规律,采用瓦斯渗透实验装置进行了加卸载路径下渗流实验。结果表明:应力加载过程中渗透率随着有效应力增大而减小,初期衰减较快,随后减速变缓。试件经历压实、弹性和塑性变形3个阶段;卸荷过程中两煤样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减小而增大且趋势一致。平行层理试件裂隙压实度高于垂直层理,卸荷后恢复度较低。卸载过程中,前者的渗透率始终低于后者。在试验矿井布置了平行和垂直层理2组钻孔并对瓦斯抽采浓度进行了现场考察。实践表明,钻孔布置应尽量与层理方向垂直以提高瓦斯抽采效果。研究结论可为钻孔布置提供参考,最大限度地提高瓦斯抽采效果。
关键词
加卸载
平行及垂直层理
渗流特征
渗透率损失率
瓦斯抽采效果
Keywords
loading and unloading
parallel and vertical bedding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permeability loss rate
gas extraction effect
分类号
X936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X4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及注水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
3
4
作者
吴运强
杜文军
赵增义
冷严
陈一飞
李震
谢光惠
机构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彩南油田作业区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2,共2页
文摘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实验、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评价、注入水对储集层伤害评价,认为该井区储集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特征,其临界矿化度为9339.32mg/L;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好;当注入量达30倍孔隙体积时,储集层注水伤害模拟评价的渗透率损失率平均为41.6%.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滴2井区
敏感性
注入水
地层水
注水伤害
渗透率损失率
Keywords
Junggar basin
Di-2 well area
well block
sensitivity
injected water
formation water
reservoir damage
permeability loss factor
分类号
TE1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构造煤渗透率对红外辐射功率响应变化试验研究
张永利
董毓斌
涂钰滢
刘婷
马玉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东部典型稠油油藏沥青质沉积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涂乙
戴建文
杨娇
王亚会
缪云
钟旭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平行及垂直层理裂隙煤体瓦斯渗透特征实验及工程实践
田坤云
罗成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滴水泉油田滴2井区储集层敏感性及注水适应性评价
吴运强
杜文军
赵增义
冷严
陈一飞
李震
谢光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