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樊庄区块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
7
1
作者
朱庆忠
汤达祯
+3 位作者
左银卿
陶树
张利文
耿昀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92,共8页
为了查明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产能的耦合关系,在揭示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机理,推导渗透率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煤层气井开发实际,反演了不同开发井区、不同产能类型井开发过...
为了查明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产能的耦合关系,在揭示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机理,推导渗透率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煤层气井开发实际,反演了不同开发井区、不同产能类型井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建立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可以有效反演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渗透率动态变化。开发过程中煤储层动态渗透率伤害率受应力敏感和基质收缩效应共同制约,与储层压力、含气量和原始渗透率关系密切。煤储层渗透性和产气能力的协同良性发展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缓慢连续的排采、适中的高储层压力、高含气量和较高的原始渗透率是保证储层后期渗透率出现反弹现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樊庄区块
渗透率伤害率
有效应力
基质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及判别模式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俊乾
卢双舫
+2 位作者
薛海涛
王伟明
张鹏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2-808,共7页
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具有多样性。针对我国32个煤矿的不同变质程度煤岩样品(制备54个岩心柱),开展气相(CO2)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基于气体反弹压力和渗透率伤害率2项指标,划分了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结合煤岩煤质数据,建立了...
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具有多样性。针对我国32个煤矿的不同变质程度煤岩样品(制备54个岩心柱),开展气相(CO2)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基于气体反弹压力和渗透率伤害率2项指标,划分了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结合煤岩煤质数据,建立了渗透率变化类型判别模式。我国煤岩气相(CO2)渗透率变化主要表现为下降型、反弹型和上升型3大类,包括8个小类;通过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初始渗透率、惰镜比(惰质组含量与镜质组含量之比)—初始渗透率、固灰比(固定碳含量与灰分产率之比)—初始渗透率和惰镜比—固灰比交会图法,可有效识别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为优选有利的煤层气开发储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
渗透
率
反弹压力
渗透率伤害率
煤岩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井筒积液对储层伤害及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8
3
作者
田巍
杜利
+2 位作者
王明
韩加芳
朱维耀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27,157,共4页
为了定量研究井筒积液对低渗透致密气藏储层伤害程度,设计了井筒积液伤害实验评价物理模拟方法,利用某气田真实岩心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井筒积液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岩心在反向注入一定体积的工作液后,造成渗透率不同程度...
为了定量研究井筒积液对低渗透致密气藏储层伤害程度,设计了井筒积液伤害实验评价物理模拟方法,利用某气田真实岩心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井筒积液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岩心在反向注入一定体积的工作液后,造成渗透率不同程度的降低,初期渗透率伤害率和最终渗透率伤害率分别为44.79%和28.69%;正向通气后渗透率仍不能恢复到注液前的状态,渗透率低的岩心受到伤害较严重;在较低的含水饱和度变化区间上,渗透率变化率下降的幅度较大;井筒积液污染储层造成产能下降幅度达到31%。井筒积液的影响不可忽视,油气田生产现场应该制订合理的开关井生产制度,这对于油气田的持续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积液
渗透率伤害率
渗透
率
可恢复
率
含水饱和度
产能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驱沥青质沉积对岩心的微观伤害机理
被引量:
15
4
作者
王琛
李天太
+3 位作者
高辉
赵金省
高媛
窦亮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2-606,共5页
为研究CO_2驱沥青质沉积对不同渗透率储集层的微观伤害机理,选取低渗、中渗和高渗岩心进行CO_2驱室内实验,并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定量分析驱替后岩心孔喉空间的堵塞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混相驱阶段,沥青质沉积率明显高于非混相驱阶段,且...
为研究CO_2驱沥青质沉积对不同渗透率储集层的微观伤害机理,选取低渗、中渗和高渗岩心进行CO_2驱室内实验,并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定量分析驱替后岩心孔喉空间的堵塞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混相驱阶段,沥青质沉积率明显高于非混相驱阶段,且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沉积率基本相同;渗透率伤害率与沥青质沉积率呈正相关,且岩心渗透率越大,渗透率伤害率越小;在混相驱阶段,低渗岩心孔喉堵塞严重,较小孔喉(0.01~1 ms)的堵塞率达到38.19%,高渗岩心的较小孔喉(0.1~5 ms)堵塞率仅有9.59%,显著小于低渗岩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沥青质沉积
微观
伤害
机理
孔喉堵塞
率
渗透率伤害率
核磁共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钻井液对海相储层伤害及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田巍
邓瑞健
+5 位作者
刘云华
王明
高志飞
胡昌
邱元瑞
赵子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系统研究钻井液污染对海相低渗气藏储层伤害,采用室内试验评价手段,选用目标储层天然岩心在精确模拟地层条件下,开展了钻井液污染实验分析,并量化了其对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钻井污染后,在相同驱替压差下,渗透率伤害率随原始渗透率...
为系统研究钻井液污染对海相低渗气藏储层伤害,采用室内试验评价手段,选用目标储层天然岩心在精确模拟地层条件下,开展了钻井液污染实验分析,并量化了其对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钻井污染后,在相同驱替压差下,渗透率伤害率随原始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对于达到致密级别的岩心,渗透率几乎全部丧失;提高压差进一步加重了被污染岩心的渗透率伤害,钻井液伤害主要是通过复杂多级别粒径颗粒封堵而伤害大孔道,渗透率伤害率变化曲线以驱替压差0.6 MPa为分界线,0.6 MPa内提高驱替压差对储层伤害更严重,后期渗透率伤害率变化幅度总体较小;随驱替压差的增加,不同原始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伤害率曲线的间距越来越小,曲线形态由较高渗透率的大弧度状逐渐过渡到较低渗透率的“类直线”状;目标储层钻井液污染对产能的影响程度在93%以上,为此,建议对于存在钻井液污染的海相低渗储层在未解堵前不要轻易开井生产。研究成果为海相低渗储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渗透率伤害率
驱替压差
颗粒封堵
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樊庄区块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
7
1
作者
朱庆忠
汤达祯
左银卿
陶树
张利文
耿昀光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92,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7ZX0506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13E-2205)
文摘
为了查明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产能的耦合关系,在揭示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机理,推导渗透率计算方法基础上,结合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煤层气井开发实际,反演了不同开发井区、不同产能类型井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建立的孔隙度-渗透率模型可以有效反演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的渗透率动态变化。开发过程中煤储层动态渗透率伤害率受应力敏感和基质收缩效应共同制约,与储层压力、含气量和原始渗透率关系密切。煤储层渗透性和产气能力的协同良性发展是实现高产稳产的关键,缓慢连续的排采、适中的高储层压力、高含气量和较高的原始渗透率是保证储层后期渗透率出现反弹现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煤层气开发
樊庄区块
渗透率伤害率
有效应力
基质收缩
Keywords
coalbed mathane exploitation
Fanzhuang Block
permeability damage rate
effective stress
matrix shrinkage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及判别模式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俊乾
卢双舫
薛海涛
王伟明
张鹏飞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2-808,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34-001
2011ZX05062-00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4DP007)联合资助
文摘
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具有多样性。针对我国32个煤矿的不同变质程度煤岩样品(制备54个岩心柱),开展气相(CO2)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基于气体反弹压力和渗透率伤害率2项指标,划分了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结合煤岩煤质数据,建立了渗透率变化类型判别模式。我国煤岩气相(CO2)渗透率变化主要表现为下降型、反弹型和上升型3大类,包括8个小类;通过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初始渗透率、惰镜比(惰质组含量与镜质组含量之比)—初始渗透率、固灰比(固定碳含量与灰分产率之比)—初始渗透率和惰镜比—固灰比交会图法,可有效识别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为优选有利的煤层气开发储层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气相
渗透
率
反弹压力
渗透率伤害率
煤岩
煤层气
Keywords
permeability to gas
rebounding pressure
permeability damage rate
coal
coalbed methane
分类号
TE13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井筒积液对储层伤害及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
18
3
作者
田巍
杜利
王明
韩加芳
朱维耀
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台玻集团天津玻璃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27,157,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页岩气多场耦合非线性渗流理论研究"(2013CB228002)
文摘
为了定量研究井筒积液对低渗透致密气藏储层伤害程度,设计了井筒积液伤害实验评价物理模拟方法,利用某气田真实岩心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井筒积液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岩心在反向注入一定体积的工作液后,造成渗透率不同程度的降低,初期渗透率伤害率和最终渗透率伤害率分别为44.79%和28.69%;正向通气后渗透率仍不能恢复到注液前的状态,渗透率低的岩心受到伤害较严重;在较低的含水饱和度变化区间上,渗透率变化率下降的幅度较大;井筒积液污染储层造成产能下降幅度达到31%。井筒积液的影响不可忽视,油气田生产现场应该制订合理的开关井生产制度,这对于油气田的持续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井筒积液
渗透率伤害率
渗透
率
可恢复
率
含水饱和度
产能
低渗致密砂岩气藏
吐哈盆地
Keywords
liquid loading
permeability damage ratio
permeability recover ratio
water saturation
productivity
gas reservoir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驱沥青质沉积对岩心的微观伤害机理
被引量:
15
4
作者
王琛
李天太
高辉
赵金省
高媛
窦亮彬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2-60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4236
51604224)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17D-5007-0104)
文摘
为研究CO_2驱沥青质沉积对不同渗透率储集层的微观伤害机理,选取低渗、中渗和高渗岩心进行CO_2驱室内实验,并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定量分析驱替后岩心孔喉空间的堵塞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混相驱阶段,沥青质沉积率明显高于非混相驱阶段,且在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沉积率基本相同;渗透率伤害率与沥青质沉积率呈正相关,且岩心渗透率越大,渗透率伤害率越小;在混相驱阶段,低渗岩心孔喉堵塞严重,较小孔喉(0.01~1 ms)的堵塞率达到38.19%,高渗岩心的较小孔喉(0.1~5 ms)堵塞率仅有9.59%,显著小于低渗岩心。
关键词
CO2驱
沥青质沉积
微观
伤害
机理
孔喉堵塞
率
渗透率伤害率
核磁共振技术
Keywords
CO2 flooding
asphaltene deposition
microscopic damage mechanism
pore throat plugging rate
permeability damage rate
NMR technology
分类号
TE357.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钻井液对海相储层伤害及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
8
5
作者
田巍
邓瑞健
刘云华
王明
高志飞
胡昌
邱元瑞
赵子丹
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监督中心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228002)
河南省博士后基金(2018120)。
文摘
为系统研究钻井液污染对海相低渗气藏储层伤害,采用室内试验评价手段,选用目标储层天然岩心在精确模拟地层条件下,开展了钻井液污染实验分析,并量化了其对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钻井污染后,在相同驱替压差下,渗透率伤害率随原始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对于达到致密级别的岩心,渗透率几乎全部丧失;提高压差进一步加重了被污染岩心的渗透率伤害,钻井液伤害主要是通过复杂多级别粒径颗粒封堵而伤害大孔道,渗透率伤害率变化曲线以驱替压差0.6 MPa为分界线,0.6 MPa内提高驱替压差对储层伤害更严重,后期渗透率伤害率变化幅度总体较小;随驱替压差的增加,不同原始渗透率岩心的渗透率伤害率曲线的间距越来越小,曲线形态由较高渗透率的大弧度状逐渐过渡到较低渗透率的“类直线”状;目标储层钻井液污染对产能的影响程度在93%以上,为此,建议对于存在钻井液污染的海相低渗储层在未解堵前不要轻易开井生产。研究成果为海相低渗储层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钻井液
渗透率伤害率
驱替压差
颗粒封堵
产能
Keywords
drilling fluid
permeability damage rate
displacement differential pressure
particle plugging
productivity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樊庄区块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特征
朱庆忠
汤达祯
左银卿
陶树
张利文
耿昀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岩气相渗透率变化类型及判别模式
李俊乾
卢双舫
薛海涛
王伟明
张鹏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井筒积液对储层伤害及产能的影响
田巍
杜利
王明
韩加芳
朱维耀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CO_2驱沥青质沉积对岩心的微观伤害机理
王琛
李天太
高辉
赵金省
高媛
窦亮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钻井液对海相储层伤害及产能的影响
田巍
邓瑞健
刘云华
王明
高志飞
胡昌
邱元瑞
赵子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