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丁雪鹰 高申 +3 位作者 管斐 张仰眉 高静 俞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研究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在体内外的相关性。方法:以HPLC法(Irregular H C18 柱,4.6 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1 mol/L醋酸铵=85∶13∶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测定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浓度(释... 目的:研究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在体内外的相关性。方法:以HPLC法(Irregular H C18 柱,4.6 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1 mol/L醋酸铵=85∶13∶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m)测定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浓度(释放介质:200 ml 蒸馏水,37℃,转速:100 r/min,分别在2、4、8、12、16、24 h各取样1 ml),用LC MS法测定渗透泵控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血药浓度(8条犬禁食过夜后口服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片10 mg,于给药前及给药后2.5、5.0、8.0、12.0、16.0、24.0、27.0、30.0、36.0、48.0 h在犬一侧后肢静脉取血1 ml分离血浆待测),用Wanger Nelson法计算体内吸收百分数,并与相应时间体外累积溶出度线性回归,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考察。结果:药物恒速释放达24 h,累积释放率达90%以上。体内药动学特征符合单室一级吸收模型,血药浓度在48 h内表现平稳。以体内吸收百分率(Y)与体外释放百分率(X)进行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0.978 2X+12.501 9,r=0.937 3 (P<0.01)。结论:自制奥昔布宁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百分率和体内吸收百分率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昔布宁 渗透泵控释片 释放 血药浓度 体内外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海亭 尹蓉莉 +3 位作者 陈金玉 王宝才 党万太 吕懿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88-1692,共5页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乳糖的用量、致孔剂用量、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2、6、12 h山楂叶总黄酮的累计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模型和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得出最佳数学模型,然后绘制效应图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得到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二次多项式模型相关系数优于多元线性模型,为最终拟合模型;最佳处方的各时间点累计释放度的实际值和预测值接近,相对偏差绝对值小于5%,且3个验证处方零级释放特性良好。结论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对山楂叶总黄酮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重叠等高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谢英花 曹德英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包衣液处方及包衣增重;通过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其释放机理。制备的3批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体外控释效果好,所制己酮可可碱渗透...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包衣液处方及包衣增重;通过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其释放机理。制备的3批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体外控释效果好,所制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遵从以渗透压差为释药动力的渗透泵式释药模式,工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泵控释片 己酮可可碱 释放度 释放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4
作者 张胜 段洪云 +3 位作者 朱鹏飞 王程程 刘宇 陈立江 《现代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65-68,共4页
本试验建立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试验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了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在高效... 本试验建立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试验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了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g1;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三七皂苷R1平均回收率为99.9%(n=9),RSD为1.00%,人参皂苷Rg1平均回收率为99.9%(n=9),RSD为0.83%,人参皂苷Rb1平均回收率为99.4%(n=9),RSD为0.76%。试验表明该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有效控制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渗透泵控释片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和处方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严巍 胡春霞 张智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68-1773,共6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再进一步制成单层渗透泵控释片。以NaCl用量、CMC-Na用量、PEG 4000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然后,... 目的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再进一步制成单层渗透泵控释片。以NaCl用量、CMC-Na用量、PEG 4000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然后,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最佳处方为NaCl用量170 mg,CMC-Na用量25 mg,PEG 4000用量12%,包衣增重4.5%。单层渗透泵控释片释药速率恒定,12 h内累积释放度达92.42%,符合零级模型(r=0.992 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控释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固体分散体 单层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溶剂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玉华 杨海燕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55-2560,共6页
目的制备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将环维黄杨星D制成包合物以提高溶解度后,进一步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氧乙烯(PEO)用量、聚乙二醇400(PEG 400)用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 目的制备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并优化处方。方法将环维黄杨星D制成包合物以提高溶解度后,进一步制备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聚氧乙烯(PEO)用量、聚乙二醇400(PEG 400)用量、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PEO用量8 mg/片,PEG 400用量25%,增塑剂用量18%,包衣增重3%,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0.82%。所得微孔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方程(R^2=0.9924),并且不受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结论微孔渗透泵控释片可使环维黄杨星D包合物缓慢恒速释药,从而抑制血药浓度波动,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包合物 微孔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宁辉 付金芳 曹伶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54-1958,共5页
目的优化蛇床子素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Na Cl、聚氧乙烯N80、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量及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以聚氧乙烯N80、... 目的优化蛇床子素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Na Cl、聚氧乙烯N80、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用量及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单层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以聚氧乙烯N80、聚氧乙烯N60K、致孔剂(聚乙二醇4000)用量及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然后,比较这2种渗透泵控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单层渗透泵控释片最佳处方为Na Cl用量105 mg/片,聚氧乙烯N80用量95 mg/片,增塑剂用量8%,包衣增重6.5%,综合评分16.3;双层渗透泵控释片最佳处方为聚氧乙烯N80用量150 mg/片,聚氧乙烯N60K用量70 mg/片,致孔剂用量8%,包衣增重4.0%,综合评分13.5。单层、双层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行为均符合零级方程,后者累积释放度高于前者。结论蛇床子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更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素 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体外释药行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碱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兴业 王颖慧 +1 位作者 崔晓鸽 郝海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 制备钩藤碱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 以释药线性和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PEO N750用量、PEO Coagulant用量、PEG 4000用量、包衣增重对体外释药的影响,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对体外释药过程进行模型拟合.结... 目的 制备钩藤碱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 以释药线性和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PEO N750用量、PEO Coagulant用量、PEG 4000用量、包衣增重对体外释药的影响,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对体外释药过程进行模型拟合.结果 最优处方为PEO N750用量165 mg,PEO Coagulant用量55 mg,PEG 4000用量8%,包衣增重7%,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93.36%,体外释药符合零级模型(r=0.989 5).结论 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可有效控制钩藤碱体外缓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碱 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制备 处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前胡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春霞 严巍 范明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优化欧前胡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PEO N750用量、NaCl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释药线性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PEO N750用量116.3 mg/片,NaCl用量22.5 mg/片,包衣增重6.4%... 目的优化欧前胡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处方。方法以PEO N750用量、NaCl用量、包衣增重为影响因素,累积释放度、释药线性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PEO N750用量116.3 mg/片,NaCl用量22.5 mg/片,包衣增重6.4%,平均累积释放度为93.79%,R^(2)为0.984 2,体外释药不受pH值的影响。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欧前胡素双层渗透泵控释片处方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前胡素 双层渗透泵控释片 处方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片剂激光打孔机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炎生 王长芳 +1 位作者 夏毅 屠锡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0-53,共4页
报道一种利用激光束在控释片剂上产生预定释药小孔的激光打孔机.仪器步进式工作,由伺服传动系统联动控制激光脉冲通断与片剂的传送.从而使片剂的储料、输送、定位、打孔、出料程序自动化进行.打孔速率1~2片/s,孔径范围01~... 报道一种利用激光束在控释片剂上产生预定释药小孔的激光打孔机.仪器步进式工作,由伺服传动系统联动控制激光脉冲通断与片剂的传送.从而使片剂的储料、输送、定位、打孔、出料程序自动化进行.打孔速率1~2片/s,孔径范围01~10mm.经过对盐酸普鲁卡因胺渗透泵片与盐酸维拉帕米渗透泵片的打孔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打孔 渗透泵控释片 研制 工作原理 控释片 激光打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