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海绵铁和可渗透反应墙的遗留金矿地下水复合污染修复
1
作者 胡璟 王婉玉 +3 位作者 刘鑫 瞿宏璟 喻大松 陈龙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9-279,共11页
为了探究海绵铁对遗留金矿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和应用潜力,以海绵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批试验、复配试验、动力学与热力学试验和柱试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海绵铁对复合污染地下水中砷(As)、氰化物(CN-)的去除效果及其应用于可渗透反应... 为了探究海绵铁对遗留金矿复合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效果和应用潜力,以海绵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批试验、复配试验、动力学与热力学试验和柱试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海绵铁对复合污染地下水中砷(As)、氰化物(CN-)的去除效果及其应用于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海绵铁对As和CN-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当复配比例为海绵铁7.50 g、陶粒14.06 g、中粗砂71.25 g、活性炭0.94 g时,对地下水中As和C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75%和91.12%;其伪一阶动力学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1.94±0)和(0.11±0)h^(-1),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3.19±3.55)和(5.02±0.76)mg/100 g;按海绵铁∶陶粒∶中粗砂∶活性炭=0.06∶0.22∶0.67∶0.05(体积比)填充,在孔隙度为0.331、流量为662.4 g/d、流速为15.08 cm/d的条件下,出水中As和CN-的浓度稳定且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Ⅳ类限值。该研究对推动海绵铁复配材料在PRB技术中的应用和修复遗留金矿污染的地下水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复配材料 渗透反应 地下水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有机污染处理的渗透性反应墙技术 被引量:36
2
作者 崔俊芳 郑西来 林国庆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的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方法(渗透性反应墙),具体包括渗透性反应墙的布置形式、介质选取、反应机理、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在工程实践中,根据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墙的布...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的地下水污染原位治理方法(渗透性反应墙),具体包括渗透性反应墙的布置形式、介质选取、反应机理、应用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在工程实践中,根据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可以通过改变反应墙的布置形式来有效地截获羽状体。与传统的抽出-处理系统相比,渗透性反应墙具有处理费用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特别对高密度非水溶相液体(DNAPLs)形成的污染羽状体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有机污染 渗透反应 非水镕相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性反应墙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吴鹏宇 纪丹凤 +5 位作者 苏婧 孙源媛 崔驰飞 梁雨晗 党秋玲 唐军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45-251,共7页
论述了渗透性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现状。针对PRB技术类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PRB技术中常用的还原型、吸附型、沉淀型和降解型4类介质材料以及PRB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 论述了渗透性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现状。针对PRB技术类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PRB技术中常用的还原型、吸附型、沉淀型和降解型4类介质材料以及PRB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效果。着重讨论了降解型PRB技术在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所添加的有机碳源、微生物种类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PRB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指出了应用PRB技术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时要注意的问题,如碳源和细菌易导致地下水二次污染,修复过程中介质易堵塞,碳源释放速率不易控制,硝酸盐向PRB底部沉积不易去除。提出在加强PRB反应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可通过PRB与植物修复技术结合,解决PRB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渗透反应(prb)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强 潘超超 +3 位作者 孔殿超 董献彬 张勋 张青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6期182-187,192,共7页
生物可渗透反应墙(biological permeable reaction barrier,BPRB)是一种新兴的土壤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方向之一,为进一步了解该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从BPRB技术类型、BPRB中微... 生物可渗透反应墙(biological permeable reaction barrier,BPRB)是一种新兴的土壤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方向之一,为进一步了解该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从BPRB技术类型、BPRB中微生物固定化方法、微生物强化方法,以及BPRB联合修复技术应用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获得了如下主要结论:(1)混养型微生物修复体系的修复效果远高于异养型与自养型;(2)载体吸附法与材料包埋法固定化微生物效果最好;(3)提高生物刺激剂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是目前研究的重点;(4)微生物修复与其他多种修复技术协同作用效果较好,具备工程应用潜能。现阶段对于生物可渗透反应墙的研究多集中于微生物修复效率的提升,而对于微生物在实际场地中的反应活性及作用机制缺乏研究,建议下一步从构建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微生物修复体系入手,从而更好地推动BPBR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下水 生物可渗透反应 固定化技术 生物刺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地下水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5
作者 王泓泉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51-259,共9页
地下水污染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治理污染地下水工作迫在眉睫。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是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新兴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造价低廉、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氯... 地下水污染已成为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治理污染地下水工作迫在眉睫。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是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新兴技术,具有治理效果好、造价低廉、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特点,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有机氯化物、重金属和无机离子等。PRB技术在美国已广泛应用到工程领域并实现商业化,在我国目前处于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示范应用阶段。综述了PRB技术的原理、结构类型、活性填料、修复机理和工程应用,指出PRB系统长期有效运行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PRB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重点研究方向,以期为PRB技术在我国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及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prb) 地下水污染 零价铁(Z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栅(墙)技术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廖梓龙 魏永富 +1 位作者 郭中小 龙胤慧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6期70-74,80,共6页
为了促进可渗透反应栅(墙)PRB技术在我国地下水修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对PRB技术进行简要综述,包括PRB类型、原理,污染羽流的类型和污染方式,设计和安装PRB之前勘察的内容,反应介质材料类型的介绍和选择等,PRB的设计与施工、后期的维护... 为了促进可渗透反应栅(墙)PRB技术在我国地下水修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对PRB技术进行简要综述,包括PRB类型、原理,污染羽流的类型和污染方式,设计和安装PRB之前勘察的内容,反应介质材料类型的介绍和选择等,PRB的设计与施工、后期的维护与监测,并对PRB技术的经济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提出我国在研究PRB技术时,不应局限于研究反应介质,还应考虑前期勘察、结构、运行监测等方面的因素,并选择合理的地下水修复投融资方式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栅() prb 地下水修复 反应介质 污染羽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渗透性反应墙修复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效果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刘虹 张兰英 +2 位作者 刘娜 高松 李志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9,共5页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2mg/L,后端介质TPH含量较低且分布较均匀,10个取样点中TPH均低于0.29mg/L,生物PRB出水中未检出TPH。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生物PRB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PRB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其中B2与B5取样点微生物相似度最高,达83.1%。在生物PRB前端TPH浓度高的部位,微生物群落较为稳定,多样性较低,而后端TPH浓度低的部位,微生物群落不稳定,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污染地下水 渗透反应 微生物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汇流式PRB污染物迁移阻控性能研究
8
作者 郑凯旋 李义豪 +11 位作者 李富丽 陈平 区杰泳 雷蕾 陈岩贽 王炜 丁洁 彭香琴 刘娜 温勇 刘晓文 王洪涛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840,共12页
减压汇流式渗透性反应墙(PC-PRB)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本研究基于地下水运动和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创新性地提出网格自适应细化算法,并开发了基于此算法的污染物对流-弥散数值模拟软件PRB-Trans;利用PRB-Trans解析了... 减压汇流式渗透性反应墙(PC-PRB)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本研究基于地下水运动和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创新性地提出网格自适应细化算法,并开发了基于此算法的污染物对流-弥散数值模拟软件PRB-Trans;利用PRB-Trans解析了减压汇流过程对PC-PRB污染物捕集性能的影响规律;在给定模拟污染源条件下,与连续式PRB(C-PRB)相比,PC-PRB所需的PRB长度L_(PRB)和PRB高度H_(PRB)分别减少40.0%和70.0%;PC-PRB平面和剖面污染物处理效率分别增加102.9%和348.3%.影响因素探究结果表明,随着导水管长度L_(p)的增加,PC-PRB所需的L_(PRB)和H_(PRB)减少,但减少幅度逐渐降低,同时,PRB厚度H_(PRB)显著增加,导致PRB填料体积增大.为避免此情况出现,建议L_(p)/L_(PRB)比值小于2.此外,由于减压汇流井的混合调配功能和缓冲层的均匀布水功能,PC-PRB可有效解决C-PRB填料利用率低和局部击穿等问题,显示出其在地下水修复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 减压汇流 污染物迁移阻控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价铬在具有渗透性反应墙的渗流槽中迁移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徐慧 仵彦卿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41-1946,共6页
地下水中六价铬的污染修复是目前地下水污染修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以室内模拟为基础,进行了六价铬[Cr(Ⅵ)]随水流迁移的渗流槽实验,以及利用课题组研发的新型壳聚糖材料填充渗透性反应墙(PRB),进行六价铬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 地下水中六价铬的污染修复是目前地下水污染修复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以室内模拟为基础,进行了六价铬[Cr(Ⅵ)]随水流迁移的渗流槽实验,以及利用课题组研发的新型壳聚糖材料填充渗透性反应墙(PRB),进行六价铬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重金属迁移实验中,地下水的流速是影响Cr(Ⅵ)在含水层中迁移的主要因素,含水层介质的变化都会对Cr(Ⅵ)的迁移发生重要的影响。实验过程中,从进水口到出水口各个取样点依次出现Cr(Ⅵ)的质量浓度峰值,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质量浓度峰值没有减少的趋势,证明了Cr(Ⅵ)在含水介质中基本上没有吸附。Cr(Ⅵ)的质量浓度峰值在含水介质中的持续时间不长,由于弥散作用造成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的较明显的拖尾现象。模拟渗透性反应墙的实验中,在同样的流速条件下,Cr(Ⅵ)的质量浓度峰值的出现时间相对先前的实验有明显滞后,并且质量浓度也有明显的减少,说明新型壳聚糖材料对Cr(Ⅵ)有较高的吸附作用,再达到质量浓度的峰值后,墙体后面的采样口中Cr(Ⅵ)的质量浓度减少的更为平缓,说明随着水流的流动,吸附在壳聚糖材料上的Cr(Ⅵ)有缓慢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地下水 迁移 渗流槽 新型交联壳聚糖 渗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原位修复渗透性反应墙反应介质的改良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艳红 刘福强 +2 位作者 朱长青 凌晨 李爱民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3,共7页
渗透性反应墙(PRBs)是倍受关注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之一,具有高效廉价、安装简便、维护简单等优点。详细总结了零价铁、活性炭、无机矿物材料和生物质材料等PRBs反应介质的结构、性能、适用范围、改良方法及增强吸附机制,介绍了PRBs技... 渗透性反应墙(PRBs)是倍受关注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之一,具有高效廉价、安装简便、维护简单等优点。详细总结了零价铁、活性炭、无机矿物材料和生物质材料等PRBs反应介质的结构、性能、适用范围、改良方法及增强吸附机制,介绍了PRBs技术在国内外地下水原位修复领域的工程应用实例,指出研发可再生型反应介质、深入研究复杂体系的污染物去除主导机制以及开展多介质混合、多种原位修复技术集成应用研究将是今后PRBs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 地下水 原位修复 反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炭-沸石混合料可渗透反应墙修复镉污染地下水的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子邦 张亮 +1 位作者 刘豪 龚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07-5619,共13页
本文结合物理力学测试、静态批和动态柱试验、微观表征分析、地下水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竹炭-沸石混合料填充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对镉的吸附机理和时效性.竹炭(粒径大于0.18mm)和沸石(粒径大于0.5mm)按照质量分数1:10∼3:10混合时,不... 本文结合物理力学测试、静态批和动态柱试验、微观表征分析、地下水数值模拟等手段分析了竹炭-沸石混合料填充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对镉的吸附机理和时效性.竹炭(粒径大于0.18mm)和沸石(粒径大于0.5mm)按照质量分数1:10∼3:10混合时,不仅能有效去除地下水中镉,而且具备良好的渗透性和抗剪强度.竹炭-沸石混合料对镉的吸附能力随竹炭配比增加而增大,随粒径减小而增加;PRB柱穿透和耗竭时间随地下水流量和镉浓度增加而缩短.竹炭-沸石混合料去除镉的过程主要是发生络合反应、螯合作用、离子交换反应.地下水镉污染场地的PRB墙体厚度越大,地下水流速越慢,PRB的有效运行时间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镉污染 渗透反应 长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B技术联合水力驱动去除地下水盐酸金霉素的模拟研究
12
作者 王泽南 苏久阳 +2 位作者 张晟 山勇 霍昕怡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1-246,共6页
以FeOOH/SBC作为渗透反应墙技术(PRB)填料,基于PRB模拟装置考察了填充材料对含水层盐酸金霉素(CTC)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CTC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运动,包气带土壤中CTC浓度从12.57mg/kg降至4.82mg/kg,水样的pH基本保持不变,而氧化... 以FeOOH/SBC作为渗透反应墙技术(PRB)填料,基于PRB模拟装置考察了填充材料对含水层盐酸金霉素(CTC)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随着CTC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运动,包气带土壤中CTC浓度从12.57mg/kg降至4.82mg/kg,水样的pH基本保持不变,而氧化还原电位(ORP)出现波动,溶解氧(DO)在经历初期上升后趋于稳定。在未添加过硫酸盐的条件下,CTC的去除效率可达79%。当添加2mmol/L过硫酸盐后,去除效率提升至84%。本研究结果可为CTC污染地下水的PRB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盐酸金霉素污染 渗透反应技术 FeOOH/S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PRB技术修复地下水氯代烃污染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卢伟 何跃 +3 位作者 闫一凡 关强 侯卫龙 章雷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2-1291,共10页
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是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氯代烃污染具有难降解性、低水溶性和生物毒性,探索氯代烃污染高效去除技术具有现实意义。可渗透反应墙(PRB)是一种新兴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可用于地下水污染的可持续原位被动修复。... 地下水中氯代烃污染是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氯代烃污染具有难降解性、低水溶性和生物毒性,探索氯代烃污染高效去除技术具有现实意义。可渗透反应墙(PRB)是一种新兴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可用于地下水污染的可持续原位被动修复。零价铁(ZVI)具有高还原性能和环境友好性,是PRB修复地下水氯代烃污染中应用最广泛的非生物材料之一。ZVIPRB修复地下水氯代烃污染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反应介质的选择和改进、运行性能影响因素、电子竞争和电子选择及相应机理等研究。总结了ZVI-PRB中ZVI还原性能降低及PRB水力性能减弱等局限性,并针对性地概括了多种解决方法和对策;讨论了ZVI-PRB修复地下水氯代烃污染时,地下水化学组分、微生物、温度、共存有机物等对长期运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ZVIPRB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思路与重点方向。以期为推动ZVI-PRB在地下水环境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ZVI) 渗透反应(prb) 氯代烃 污染修复 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铁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氯代烃及淤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睿鑫 姜美洋 王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578-4584,共7页
通过PRB室内柱实验,对PRB在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过程中(24h内的不同时间点)的渗透性能,淤堵程度,修复效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现,24h内炭铁复合材料渗透系数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RB模拟柱运行4h时复合材料对三氯乙烯(TCE)... 通过PRB室内柱实验,对PRB在修复氯代烃污染地下水过程中(24h内的不同时间点)的渗透性能,淤堵程度,修复效果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发现,24h内炭铁复合材料渗透系数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RB模拟柱运行4h时复合材料对三氯乙烯(TCE)的去除率最高为74.23%,在8h时该去除率最低为64.59%.复合材料对TCE去除率的变化是多影响因子多方位综合作用的结果.渗透系数较低时,水流速度较慢,并且系统内不断有(OH)-产生,各种离子沉淀反应稳定发生且反应完全,导致PRB系统淤堵程度不断提高;高渗透性能的条件下,水流速度快,系统内虽有较高浓度(OH)-,该条件沉淀反应不完全,冲刷占主导,导致淤堵程度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prb) 氯代烃 淤堵 渗透 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物渗透性反应墙修复地下水Cr(VI)污染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5
作者 刁文钦 宋健 +3 位作者 王琳 吴剑锋 刘媛媛 吴吉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34-3243,共10页
为降低地下水中的Cr(VI)污染,选择生物反应过程中常见的电子供体(糖蜜)和连二亚硫酸盐分别作为渗透性反应墙(PRB)的反应材料和生物杀灭剂,以期能促进生化反应还原Cr(VI)的同时还能阻止生物堵塞效应.采用PFLOTRAN软件模拟以糖蜜为反应材... 为降低地下水中的Cr(VI)污染,选择生物反应过程中常见的电子供体(糖蜜)和连二亚硫酸盐分别作为渗透性反应墙(PRB)的反应材料和生物杀灭剂,以期能促进生化反应还原Cr(VI)的同时还能阻止生物堵塞效应.采用PFLOTRAN软件模拟以糖蜜为反应材料和连二亚硫酸盐为生物杀灭剂的PRB修复非均质含水层中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结果表明,该PRB技术能有效降低Cr(VI)浓度至0.1mg/L以下;提高生物杀灭剂的注入浓度,注入速率以及降低糖蜜初始浓度可避免生物堵塞效应,达到修复Cr(VI)污染与提高PRB使用寿命的双重目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场地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最优设计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生物堵塞 渗透反应 PFLOTRAN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新型可渗透反应格栅技术对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过程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海炜 孙继朝 +4 位作者 张英 温吉利 吕晓立 王金翠 张玉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7-1461,共5页
以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择沸石、无烟煤、陶粒、活性炭、炉渣、粉煤灰、零价铁、石英砂作为填充材料,设计7种地下可渗透反应格栅(PRB),分别为反应器1、2、3、4、5、6和7。通过连续实验模拟,对PRB技术治理污染地下水的可... 以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择沸石、无烟煤、陶粒、活性炭、炉渣、粉煤灰、零价铁、石英砂作为填充材料,设计7种地下可渗透反应格栅(PRB),分别为反应器1、2、3、4、5、6和7。通过连续实验模拟,对PRB技术治理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监测反应器处理效果,分别7种反应器内流速、EC、Cl-的变化及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探索污染物去除机理。结果显示,反应器水渗流速度在80-150 cm.d-1情况下,对COD去除率为82.22%-88.88%,对Cl-去除率为-0.20%-1.68%,对色度去除率为36.38%-71.86%,表明利用新型PRB技术防控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是可行的,但仍有些技术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prb) 垃圾渗滤液 地下水 填充材料 原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联用技术修复铬污染土壤地下水研究进展
17
作者 方降龙 潘超超 +4 位作者 孔殿超 张强 董献彬 张勋 张青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0期72-77,共6页
可渗透反应墙技术(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是一种能够实现铬污染土壤地下水持续原位处理的技术。传统PRB技术中以零价铁为填料的PRB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但零价铁基PRB技术存在反应性差、钝化堵塞等问题。将其与电动修复技术、微... 可渗透反应墙技术(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是一种能够实现铬污染土壤地下水持续原位处理的技术。传统PRB技术中以零价铁为填料的PRB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但零价铁基PRB技术存在反应性差、钝化堵塞等问题。将其与电动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联用能够显著改善其反应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Cr(Ⅵ)的去除率,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对近年来PRB技术与电修复技术及微生物修复技术联用处理Cr(Ⅵ)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分别介绍了PRB-电修复技术、PRB-微生物修复技术以及三者联合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联用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单一技术的缺陷,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于联用技术的研究应用仍处于初步阶段,对于形成科学的修复体系并大规模应用于实地修复仍需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渗透反应 铬污染 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修饰型PRB反应介质草炭土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党江艳 张玉玲 董甜姿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3-388,共6页
选用11种化学试剂对渗透性反应墙(PRB)反应介质草炭土进行修饰,并分析吸附前后草炭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HCl,NaOH,CH3COOH,Mg2+,Na3C6H5O7和PO3-4修饰后的草炭土吸附总石油烃(TPH)的能力降低;经Ca2+,Fe3+,Cu2+,乙二胺四乙酸(EDTA)... 选用11种化学试剂对渗透性反应墙(PRB)反应介质草炭土进行修饰,并分析吸附前后草炭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HCl,NaOH,CH3COOH,Mg2+,Na3C6H5O7和PO3-4修饰后的草炭土吸附总石油烃(TPH)的能力降低;经Ca2+,Fe3+,Cu2+,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腐植酸修饰后的草炭土吸附TPH的能力升高,其中,经0.100mol/L Ca2+修饰后的草炭土去除地下水中TPH为92.26%,其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04g/g;吸附动力学规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60min后达到动态平衡;草炭土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去除石油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炭土 石油污染 地下水 渗透反应修复 化学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PRB修复填埋场复合污染地下水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游雨晴 郝娜 +1 位作者 詹良通 宋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20-5629,共10页
以杭州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地下水中复合污染的COD,NH_(4)^(+),Mn^(2+)为对象,联用了非均相Fenton氧化和渗透性反应墙(PRB),设计了活性炭(AC),生物炭(BC),BC+Fe_(3)O_(4)3种不同的氧化反应催化剂组合并将其兼做PRB氧化层活性填料,下... 以杭州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地下水中复合污染的COD,NH_(4)^(+),Mn^(2+)为对象,联用了非均相Fenton氧化和渗透性反应墙(PRB),设计了活性炭(AC),生物炭(BC),BC+Fe_(3)O_(4)3种不同的氧化反应催化剂组合并将其兼做PRB氧化层活性填料,下游串联沸石吸附层.批试验和柱试验结果显示,H_(2)O_(2)可直接预氧化47%的COD.氧化层中COD在催化氧化和吸附共同作用下被削减;Mn^(2+)受多孔碳材料灰分释放影响先沉淀后溶解,然后被吸附;AC和BC表面的官能团-OH和-COOH参与了反应.吸附层中NH_(4)^(+)和Mn^(2+)与沸石离子交换引起了沸石骨架结构变化,且沸石表面的官能团-NH和-OH也参与了兜底吸附.BC+Fe_(3)O_(4)氧化层与沸石吸附层长度比为1:3的串联组合对三种污染物的去除率均较高,且PRB失效时间(即污染物出流浓度达到入流的10%且超过限值的时间)最迟,填料失效时的有效利用率最高,是最优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反应(prb) 高级氧化 复合污染 填埋场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0可渗透反应墙处理地下水污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子璐 李杰 +2 位作者 王亚娥 常亚红 崔圣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6-1009,1014,共5页
阐述了Fe 0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在处理污染物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机理及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零价铁的吸附共沉淀作用、电化学腐蚀作用、化学还原以及生物还原作用。同时指出零价铁作为填料的不足之处,并且展... 阐述了Fe 0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技术在处理污染物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机理及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零价铁的吸附共沉淀作用、电化学腐蚀作用、化学还原以及生物还原作用。同时指出零价铁作为填料的不足之处,并且展望了PRB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渗透反应 零价铁 氧化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