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用渗碳法检验奥氏体晶粒度的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天佑 贺跃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1-4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钢种进行渗碳后缓冷(即渗碳法)和渗碳后快冷来检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渗碳后缓冷的方法所显示的奥氏体晶粒度不一定是真实的,钢试样表层(渗碳层)的真实奥氏体晶粒度比心部要细,而靠近共析层的过共析... 本文通过对几种不同钢种进行渗碳后缓冷(即渗碳法)和渗碳后快冷来检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渗碳后缓冷的方法所显示的奥氏体晶粒度不一定是真实的,钢试样表层(渗碳层)的真实奥氏体晶粒度比心部要细,而靠近共析层的过共析或亚共析区域往往出现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它将对奥氏体晶粒度的评级带来困难;另外,渗碳前的加热速度亦对钢的奥氏体晶粒度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法 奥氏体 晶位度 金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榨油机榨螺的气体渗碳法
2
作者 王厚明 倪德印 《中国油脂》 CAS 1981年第4期1-11,共11页
利用螺旋式榨油机压榨各种油料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使用得也十分广泛,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类油料十分丰富,所以每年利用螺旋式榨油机处理的油料很是可观,而榨油机的主要工作机件——榨螺(图1)等各种零件经常处在与物料的高压挤压和磨擦之... 利用螺旋式榨油机压榨各种油料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使用得也十分广泛,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类油料十分丰富,所以每年利用螺旋式榨油机处理的油料很是可观,而榨油机的主要工作机件——榨螺(图1)等各种零件经常处在与物料的高压挤压和磨擦之中,极易损耗,需不断更新,这样每年就要耗用大量的钢材来补充配件消耗,这对制造厂要求制造出价廉物美、优质耐用的榨螺等易损配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榨螺的成型来讲有:铸造、锻焊、切削成型等方法,对榨螺材质来讲,要求榨螺表面具有高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渗碳法 渗碳层深度 心部 耐磨性能 气体渗碳 渗碳工艺 残余奥氏体 淬火加热温度 高温渗碳 碳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法渗碳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
3
作者 刘苏南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前最佳渗碳工艺方法是在整个渗碳过程中对碳势进行台阶式控制 ,这一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多段渗碳过程。该文建立了多段法渗碳的一维数学模型 ,用此数学模型能够清晰地描述渗碳过程中每一时段的物理行为。
关键词 多段渗碳 碳浓度分布 一维数学模型 物理意义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渗碳氮法研制钛的Ti(C,N)硬质层
4
作者 吴全兴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1998年第7期7-8,共2页
关键词 硬质层 等离子渗碳 氮化钛 碳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法渗碳碳浓度分布的解析计算方法
5
作者 刘苏南 李云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11-614,共4页
多段法渗碳的数学模型是线性偏微分方程。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可迭加性。文章以球形工件多段法渗碳为例 ,建立起多段法渗碳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迭加原理和分离变量法求得了球形工件多段法渗碳定解问题的解析解 ,即碳浓度分布函... 多段法渗碳的数学模型是线性偏微分方程。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可迭加性。文章以球形工件多段法渗碳为例 ,建立起多段法渗碳的数学模型并运用迭加原理和分离变量法求得了球形工件多段法渗碳定解问题的解析解 ,即碳浓度分布函数。碳浓度分布函数可以更加深刻地描述多段法渗碳的物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渗碳 数学模型 碳浓度分布函数 解析 线性偏移分方程 渗层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表面硬化处理新动向
6
作者 刘阳春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 2003年第3期11-13,共3页
众所周知,根据构筑资源循环型体系以及保护地球环境,也就是有效利用资源及减轻环境负担的要求,世界各国在材料方面正在大力推行节约资源、物尽其用的活动.在材料技术方面当然包括材料的高性能化以及改善表面性质的加工法改性技术.在这... 众所周知,根据构筑资源循环型体系以及保护地球环境,也就是有效利用资源及减轻环境负担的要求,世界各国在材料方面正在大力推行节约资源、物尽其用的活动.在材料技术方面当然包括材料的高性能化以及改善表面性质的加工法改性技术.在这种背景下,金属材料的表面硬化处理技术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表面硬化处理 渗碳法 氮化 喷丸硬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