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安江-海河模型参数物理意义分析及应用
1
作者 李巧玲 李旻喆 +2 位作者 李致家 黄鹏年 郑爱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为明确新安江-海河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提高其模拟精度,以海河黄壁庄水库以上区间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新安江-海河模型,基于流域下垫面特征及地下水开采情况、水利设施等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了新安江-海河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明晰... 为明确新安江-海河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提高其模拟精度,以海河黄壁庄水库以上区间流域为研究区构建了新安江-海河模型,基于流域下垫面特征及地下水开采情况、水利设施等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了新安江-海河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明晰了参数在产汇流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基于下渗公式和水量平衡法的流域渗漏量计算公式,并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地表拦蓄水库库容可认为是水利设施等人类活动对于地面径流的储存量;地下拦蓄水库库容受地下水超采等因素影响,可认为是场次洪水降雨结束后的流域平均缺水量;渗漏系数是洪水过程在坡地汇流阶段,渗漏量与流域产流量的比值。基于确定的参数进行洪水模拟,并与原新安江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微水流域的洪水径流深合格率提高了42.9%,洪峰流量合格率提高了28.6%;平山流域的洪水径流深合格率提高了33.4%,洪峰流量合格率提高了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海河模型 地表拦蓄水库 地下拦蓄水库 渗漏系数 水文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管线渗漏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威 黄鹭娜 李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7-173,共7页
根据供水管线地震后的破坏特点分别进行了埋土和不埋土两类工况下供水管线渗漏试验。通过拉拔管线模拟管线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对不同管线接口位移条件下的试验现象进行了记录,并对管线渗漏流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 根据供水管线地震后的破坏特点分别进行了埋土和不埋土两类工况下供水管线渗漏试验。通过拉拔管线模拟管线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情况,对不同管线接口位移条件下的试验现象进行了记录,并对管线渗漏流量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描述了管线接口渗漏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表明:在相同的接口位移情况下,由于埋土时接口周围土体对渗漏的阻碍作用,埋土管线的渗漏量小于不埋土管线的渗漏量。同时,利用试验数据给出了渗漏流量和管线位移之间的回归曲线,进而对供水管线渗漏模型中的渗漏系数进行了研究。建议分别采用2.19×10-4和1.80×10-4作为不埋土和埋土管线渗漏系数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 渗漏试验 接口位移 渗漏流量 渗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祠泉域汾河干流古交段河道渗漏分析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党跃军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6,40,共6页
晋祠泉域汾河干流古交段属山区峡谷,河谷大部分河段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可溶性岩层裸露,河道渗漏量大。根据试验断面测流数据,建立了不同渗漏段上游断面流量及渗漏系数关系模型,分析各渗漏段渗漏规律,推算渗漏量,为晋祠泉水复流工程... 晋祠泉域汾河干流古交段属山区峡谷,河谷大部分河段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可溶性岩层裸露,河道渗漏量大。根据试验断面测流数据,建立了不同渗漏段上游断面流量及渗漏系数关系模型,分析各渗漏段渗漏规律,推算渗漏量,为晋祠泉水复流工程汾河干流古交渗漏段补水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祠 泉水复流 河道渗漏 渗漏系数 模型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开水田土壤肥力特征及培肥途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甫成 丁纪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79-183,共5页
新开水田土壤养分贫乏,物理性质不良,水耕植稻产量低.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多犁多耙以降低渗漏,才有可能在较短的时期内改造成为高产稳产的农田.
关键词 水田 土壤肥力 渗漏系数 粘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连通交叉断层的特征参数及对典型曲线影响研究
5
作者 曾杨 康晓东 +1 位作者 唐恩高 王旭东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92-96,101,共6页
鉴于目前对非封闭断层的研究并没有同时考虑两条交叉的非封闭断层的影响,通过引入"特殊传导率"的概念,在点源函数的基础上通过镜像反映法建立了存在两条以不同角度交叉的部分连通断层试井模型,利用计算机编程绘制了典型曲线,... 鉴于目前对非封闭断层的研究并没有同时考虑两条交叉的非封闭断层的影响,通过引入"特殊传导率"的概念,在点源函数的基础上通过镜像反映法建立了存在两条以不同角度交叉的部分连通断层试井模型,利用计算机编程绘制了典型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部分连通交叉断层的特征参数及其对典型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断层的"特殊传导率"越小,断层的连通性越差;夹角θ主要影响压力导数曲线第三个水平段的高低,θ越小压力导数曲线则越靠上;Y值越大,井到第二条断层的距离越远,压力导数曲线出现再次上翘的时间越晚;渗漏系数R越小,断层的连通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连通交叉断层 特殊传导率 渗漏系数 距离系数 典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外窗形式对窗户气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曹胜民 潘武轩 +3 位作者 刘素梅 成雄蕾 张浩 龙正伟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142,共8页
采用压差法测量了天津大学校园内5种典型的常用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这5种窗户分别是PVC单层窗、PVC双层窗、铝合金平开窗、铝合金推拉窗以及铝合金上悬上悬窗,每类窗户测量3组,测量压差控制在0~60Pa之间。通过测量结果分析了窗框材料、开... 采用压差法测量了天津大学校园内5种典型的常用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这5种窗户分别是PVC单层窗、PVC双层窗、铝合金平开窗、铝合金推拉窗以及铝合金上悬上悬窗,每类窗户测量3组,测量压差控制在0~60Pa之间。通过测量结果分析了窗框材料、开关窗形式、使用时间以及窗户所处环境对窗户气密性的影响。最终,当压差为5Pa时,前4种窗户的漏风量分布在10~20m3/h之间,而铝合金上悬上悬窗的漏风量则在35~40m3/h之间,漏风量比较大。窗户的渗漏系数C与窗户气密性存在较大关系,压力指数n基本分布与0.5~0.6之间,受气密性影响小。再根据标准GB/T 7106—2008计算了所测外窗的气密性,通过计算,PVC双层窗的气密性最好,平均为5.17m3/h·m2;铝合金上悬上悬窗的气密性最差,平均为17.9m3/h·m2。通过对实验的可重复性进行测量,发现经过测量得出低压段(≤10Pa)的漏风量受环境影响较大,高压段(≥15Pa)较小;每两次重复性测试的时间间隔为1周,每两组重复测量之间的误差都小于15%,实验可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外窗 气密性 漏风量 渗漏系数 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