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改进的基于渗滤模型的混凝土裂纹检测方法
1
作者
王文成
韦余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7-250,259,共5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渗滤模型的混凝土裂纹检测方法设置加速度参数的随机性,而该参数对裂纹检测的准确度有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利用背景区域和裂纹区域的差异性,结合原始渗滤窗口和最大渗滤窗口的大小自动计算出合适的...
针对传统的基于渗滤模型的混凝土裂纹检测方法设置加速度参数的随机性,而该参数对裂纹检测的准确度有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利用背景区域和裂纹区域的差异性,结合原始渗滤窗口和最大渗滤窗口的大小自动计算出合适的加速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背景像素点和裂纹像素点的误判,避免了原方法中设置加速度参数的盲目性,在裂纹检测的准确度方面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检测
渗滤模型
加速度参数
混凝土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滤提纯蔗果低聚糖实验研究和渗滤模型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炜怡
李继定
+4 位作者
陈翠仙
陈天泉
杨家驹
蒋喜康
罗宝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用渗滤操作模式对蔗果低聚糖进行纳滤提纯,得到纯度在90%以上的蔗果低聚糖产品.结合渗滤数值模型,分析了膜对不同糖的截留性能;并将该模型运用于纯度与收率的分析.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渗滤模型对于蔗果低聚糖提纯具有较好的...
用渗滤操作模式对蔗果低聚糖进行纳滤提纯,得到纯度在90%以上的蔗果低聚糖产品.结合渗滤数值模型,分析了膜对不同糖的截留性能;并将该模型运用于纯度与收率的分析.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渗滤模型对于蔗果低聚糖提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提纯
蔗果低聚糖
渗滤模型
截留性能
功能性甜味品
膜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纳滤技术用于玉米降血压肽的脱盐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杜璟
何慧
+2 位作者
林闽丽
李江涛
张文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93,共6页
为了使经超滤分级分离的玉米降血压肽水解液的盐分脱除,本研究采用纳滤技术对水解液进行了脱盐处理,通过测定料液的肽截留率、盐(Na+)截留率,经综合比较,首先确定了最佳操作压力;并考察了3种渗滤模型的脱盐效果。结果显示最佳操作压力为...
为了使经超滤分级分离的玉米降血压肽水解液的盐分脱除,本研究采用纳滤技术对水解液进行了脱盐处理,通过测定料液的肽截留率、盐(Na+)截留率,经综合比较,首先确定了最佳操作压力;并考察了3种渗滤模型的脱盐效果。结果显示最佳操作压力为8 bar;3种模型一般经过1 h处理,其肽截留率均可达96%以上,其中以连续恒容渗滤模型脱盐效果最佳,在初始条件下(约pH8.0),经90 min处理后,脱盐率可达到76.82%;之后比较了玉米肽在不同酸度条件下的脱盐率。研究表明:在8 bar的压力下,采用连续恒容渗滤模型,于pH 7条件下脱盐效果最好9,0 min处理后,脱盐率可达到8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降压肽
纳滤
脱盐
渗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酸-正丙醇-水无表面活性剂反相微乳液电导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小玉
侯万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99-1604,共6页
本文对油酸-正丙醇-水三元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表明可形成微乳液。由于体系中无传统表面活性剂,故所形成的微乳液为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在反相微乳液区,固定正丙醇/油酸体积比(RP/O)为3∶5、1∶1和2∶1,考察了体系电导率(κ)随分...
本文对油酸-正丙醇-水三元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表明可形成微乳液。由于体系中无传统表面活性剂,故所形成的微乳液为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在反相微乳液区,固定正丙醇/油酸体积比(RP/O)为3∶5、1∶1和2∶1,考察了体系电导率(κ)随分散相体积分数(Φd)的变化,结果表明κ随Φd的增大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大,符合渗滤特征。采用电荷涨落模型在低Φd值范围内估算出液滴流体力学半径(Rh)为1.35~1.85nm,随Φd值的增大Rh有所增大。采用渗滤模型探讨了其导电机理,RP/O为3∶5、1∶1和2∶1时拟合出的渗滤特征指数(μ和s)分别为μ=1.28、s=0.49,μ=1.31、s=0.51和μ=1.50、s=0.73,表明所研究体系符合静态渗滤模型。电导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电导行为与有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电导率
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
电荷涨落
模型
渗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进的基于渗滤模型的混凝土裂纹检测方法
1
作者
王文成
韦余锋
机构
桂林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47-250,259,共5页
文摘
针对传统的基于渗滤模型的混凝土裂纹检测方法设置加速度参数的随机性,而该参数对裂纹检测的准确度有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该方法利用背景区域和裂纹区域的差异性,结合原始渗滤窗口和最大渗滤窗口的大小自动计算出合适的加速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减少背景像素点和裂纹像素点的误判,避免了原方法中设置加速度参数的盲目性,在裂纹检测的准确度方面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
裂纹检测
渗滤模型
加速度参数
混凝土裂纹
Keywords
Crack detection Percolation model Acceleration parameter Concrete cracks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滤提纯蔗果低聚糖实验研究和渗滤模型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炜怡
李继定
陈翠仙
陈天泉
杨家驹
蒋喜康
罗宝云
机构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广西柳州凤山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6023
20276034)
文摘
用渗滤操作模式对蔗果低聚糖进行纳滤提纯,得到纯度在90%以上的蔗果低聚糖产品.结合渗滤数值模型,分析了膜对不同糖的截留性能;并将该模型运用于纯度与收率的分析.模型计算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渗滤模型对于蔗果低聚糖提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纳滤提纯
蔗果低聚糖
渗滤模型
截留性能
功能性甜味品
膜分离技术
Keywords
purifuying by nanofiltration
fructo-oligosaccharide
diafiltration model
分类号
TS245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滤技术用于玉米降血压肽的脱盐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杜璟
何慧
林闽丽
李江涛
张文君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93,共6页
基金
863计划(2008AA10Z314)
文摘
为了使经超滤分级分离的玉米降血压肽水解液的盐分脱除,本研究采用纳滤技术对水解液进行了脱盐处理,通过测定料液的肽截留率、盐(Na+)截留率,经综合比较,首先确定了最佳操作压力;并考察了3种渗滤模型的脱盐效果。结果显示最佳操作压力为8 bar;3种模型一般经过1 h处理,其肽截留率均可达96%以上,其中以连续恒容渗滤模型脱盐效果最佳,在初始条件下(约pH8.0),经90 min处理后,脱盐率可达到76.82%;之后比较了玉米肽在不同酸度条件下的脱盐率。研究表明:在8 bar的压力下,采用连续恒容渗滤模型,于pH 7条件下脱盐效果最好9,0 min处理后,脱盐率可达到87.80%。
关键词
玉米降压肽
纳滤
脱盐
渗滤模型
Keywords
antihypertensive corn peptides
nanofiltration
desalination
diafiltration models
分类号
Q514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酸-正丙醇-水无表面活性剂反相微乳液电导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小玉
侯万国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99-160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953003)项目资助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2008B08和2009ZRB01722)项目资助
山东省泰山学者基金(ts20070713)项目资助
文摘
本文对油酸-正丙醇-水三元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研究,表明可形成微乳液。由于体系中无传统表面活性剂,故所形成的微乳液为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在反相微乳液区,固定正丙醇/油酸体积比(RP/O)为3∶5、1∶1和2∶1,考察了体系电导率(κ)随分散相体积分数(Φd)的变化,结果表明κ随Φd的增大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大,符合渗滤特征。采用电荷涨落模型在低Φd值范围内估算出液滴流体力学半径(Rh)为1.35~1.85nm,随Φd值的增大Rh有所增大。采用渗滤模型探讨了其导电机理,RP/O为3∶5、1∶1和2∶1时拟合出的渗滤特征指数(μ和s)分别为μ=1.28、s=0.49,μ=1.31、s=0.51和μ=1.50、s=0.73,表明所研究体系符合静态渗滤模型。电导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电导行为与有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相似。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
电导率
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
电荷涨落
模型
渗滤模型
Keywords
reverse microemulsion
conductivity
surfactant-free microemulsion
charge fluctuation model
percolation model
分类号
O647.2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改进的基于渗滤模型的混凝土裂纹检测方法
王文成
韦余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纳滤提纯蔗果低聚糖实验研究和渗滤模型
李炜怡
李继定
陈翠仙
陈天泉
杨家驹
蒋喜康
罗宝云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纳滤技术用于玉米降血压肽的脱盐研究
杜璟
何慧
林闽丽
李江涛
张文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油酸-正丙醇-水无表面活性剂反相微乳液电导研究
王小玉
侯万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