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渗流-管流耦合模型的辐射井取水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高文冰 夏岩 +2 位作者 喻晓琳 郭路 胡海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54-59,66,共7页
辐射井广泛应用于中国西北干旱地区,能够有效解决傍河地区的取水问题。通过大型砂槽物理实验,对现有辐射井取水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拟合。在模型合理可靠的基础上,以洛河金鼎水源地为研究区,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对辐射管的仰角、长度、竖... 辐射井广泛应用于中国西北干旱地区,能够有效解决傍河地区的取水问题。通过大型砂槽物理实验,对现有辐射井取水的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拟合。在模型合理可靠的基础上,以洛河金鼎水源地为研究区,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对辐射管的仰角、长度、竖井位置、河流深度、辐射管埋深等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讨论了不同影响因素下辐射井取水量的变化,并给出了辐射井结构的优化建议,这对辐射井的实际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井 砂槽实验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取水机理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镇渗流井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畅俊斌 柯贤敏 +2 位作者 王玮 孙启明 田国林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88,共6页
为研究马镇研究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采用地质雷达和钻孔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地层,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研究区合理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利用渗流井抽水试验对模型识别和验证,确定出水文地质参数。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 为研究马镇研究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采用地质雷达和钻孔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地层,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对研究区合理概化,建立地下水数值模型,并利用渗流井抽水试验对模型识别和验证,确定出水文地质参数。对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第四系水平渗透系数对渗流井取水效果影响最大,河流渗漏补给系数C1值对渗流井出水量影响最小;对渗流井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得出辐射管仰角为 20°~30°,洞室间距应设置在 75~100m之间时,渗流井取水效果较好。研究成果可为渗流井取水方式的广泛应用和提高取水效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 取水效率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灵敏度分析 辐射管仰角 洞室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木县合河水源地渗流井取水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羽良 王基渊 潘治霖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1期109-111,共3页
为了研究陕西省神木县黄河谷地合河漫滩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通过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黄河平、枯水期渗流井的出水量及其组成,对渗流井在单、群井作用下,与相同开采技术条件下的廊道及辐射井模型模拟结果进行... 为了研究陕西省神木县黄河谷地合河漫滩区渗流井取水效果,通过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黄河平、枯水期渗流井的出水量及其组成,对渗流井在单、群井作用下,与相同开采技术条件下的廊道及辐射井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渗流井取水结构的出水量大,供水保证率高,并且在建议开采量下含水层的水位降在允许范闻内。建议渗流井总开采量为:平水期35 200 m3/d,枯水期27 400 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建议开采量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流建模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6
4
作者 胡立堂 陈崇希 钱云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3,共3页
针对建立地下水流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时往往忽视井孔描述和井流特征分析等问题,以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流建模为例,重点剖析了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MODFLOW软件在模拟混合抽水井时的不妥之处,并采用符合地下水流机理的“渗流-管流耦合模... 针对建立地下水流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时往往忽视井孔描述和井流特征分析等问题,以黑河中游盆地地下水流建模为例,重点剖析了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MODFLOW软件在模拟混合抽水井时的不妥之处,并采用符合地下水流机理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来解决混合抽水井和观测孔的模拟问题;采用分别对“点泉”、“面泉”进行描述的方法来解决泉流量的模拟问题;提出了“滞后入渗补给权系数”及各时段入渗补给量的确定方法来解决河流、渠系、降雨滞后补给潜水的描述问题。同时,建立了包含达西流-非达西流的地下水三维不稳定流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FLOW软件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地下水流 盆地 黑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案优选的实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郭倩 牟海斌 +1 位作者 徐嘉璐 陈枭萌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108,113,共5页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采地下水,科学地设计地下水开采方案非常关键。在陕西省北部神木县境内的合河水源地选择了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3种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式,每种方式设计了多种开采方案,其中廊道有20种方案,辐射井有2种,渗流井有2种。利...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采地下水,科学地设计地下水开采方案非常关键。在陕西省北部神木县境内的合河水源地选择了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3种水平井开采地下水方式,每种方式设计了多种开采方案,其中廊道有20种方案,辐射井有2种,渗流井有2种。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以"等效渗透系数"及"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为理论基础,对不同方案进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并分别计算其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取水量。考虑枯水期的衰减程度、施工难度、造价及管理的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最终确定"4眼渗流井开采"为最佳方案,其平水期总开采量为35 400m3/d,枯水期总开采量为27 500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平井 开采方式 等效渗透系数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最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井取水方式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鹏 王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50,共3页
简要分析了辐射井的井流特征,将辐射井的井管刻画为由一系列离散的管道和节点组成的井管,以辐射井井管与所在含水层之间的交换量作为耦合点,将离散的井管和有限差分网格耦合起来,建立辐射井取水计算模型。以陕西府谷墙头水源地为例,通... 简要分析了辐射井的井流特征,将辐射井的井管刻画为由一系列离散的管道和节点组成的井管,以辐射井井管与所在含水层之间的交换量作为耦合点,将离散的井管和有限差分网格耦合起来,建立辐射井取水计算模型。以陕西府谷墙头水源地为例,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提出黄河墙头段河谷区地下水辐射井开采方式。结合具体的水文地质结构及有关参数,利用已建立的辐射井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了各方案下各个辐射井的出水量,最终确定了辐射井的允许开采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辐射井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交换量 允许开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河底水源地取水方式选取对比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鹏 王玮 +1 位作者 刘基 陈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4,共4页
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3种开采方案:管井、廊道和渗流井。其中管井开采量采用纯渗流模型计算,廊道、渗流井开采量采用"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这3种取水方式的取水效果,最终确定了... 在简要介绍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初步选定了3种开采方案:管井、廊道和渗流井。其中管井开采量采用纯渗流模型计算,廊道、渗流井开采量采用"渗流-管流"耦合模型计算。通过对比分析这3种取水方式的取水效果,最终确定了南河底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方式和允许开采量,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开采方式 允许开采量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被引量:7
8
作者 陈鹏 张娟 王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4-56,共3页
简要分析了廊道的水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廊道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并用之于陕北佳县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工程,确定了开采方案,同时计算了开采方案枯水期廊道取水的允许开采量,最终确定木头峪地下水廊道... 简要分析了廊道的水流特征,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构建廊道取水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并用之于陕北佳县木头峪水源地廊道取水工程,确定了开采方案,同时计算了开采方案枯水期廊道取水的允许开采量,最终确定木头峪地下水廊道开采方式允许开采量为16 900 m3/d。建立的廊道取水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廊道的水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开采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等效渗透系数 允许开采量 木头峪水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木县刘家湾水源地不同取水方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嘉璐 陈枭萌 +2 位作者 郭倩 牟海斌 王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3期14-17,共4页
在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设计了3种常用开采方案: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的概念构建3种取水建筑物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从而进行开采量的计算。计算出研究区在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作用... 在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设计了3种常用开采方案:廊道、辐射井和渗流井。通过引入等效渗透系数的概念构建3种取水建筑物的"渗流-管流"耦合模型,从而进行开采量的计算。计算出研究区在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作用下允许开采量分别1.49、1.9、2.87万m3/d。计算结果表明:渗流井与相同技术条件下的廊道及辐射井相比,取水结构的出水量大,供水保证率高,并且在建议开采量下含水层的水位降深在允许范围内。最终以取水效率高为目标,确定神木县刘家湾水源地采用渗流井方式开采地下水,对研究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开采量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廊道 辐射井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川水源地不同取水方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天生 陈枭萌 徐嘉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41-44,共4页
经过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设计了3种开采方式:廊道、辐射井、渗流井。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出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允许开采量分别为:0.65、0.68、1.18万m3/d。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渗流井与相同技术条件下... 经过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设计了3种开采方式:廊道、辐射井、渗流井。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出廊道、辐射井、渗流井的允许开采量分别为:0.65、0.68、1.18万m3/d。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渗流井与相同技术条件下的廊道及辐射井相比,出水量大,供水保证率高,并且在建议开采量下含水层的水位降深在允许范围内。最终选定渗流井作为张家川水源地地下水的开采方式,对研究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开采量 渗流-管流耦合模型 廊道 辐射井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