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MSOL三维海岸井气液两相渗流模型及相关参数研究
1
作者 贾欣 吴慎鑫 +1 位作者 宁野 端木琳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4-121,共8页
海岸井取海水可以减少生物附着和提高海水温度,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海水源热泵系统取水形式。海岸井取水系统贯穿了地下饱和带和非饱和带,因此为了深入研究海岸井渗流取水机理,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了一种三维多孔介质气-... 海岸井取海水可以减少生物附着和提高海水温度,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海水源热泵系统取水形式。海岸井取水系统贯穿了地下饱和带和非饱和带,因此为了深入研究海岸井渗流取水机理,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构建了一种三维多孔介质气-液两相非饱和渗流模型,研究了井的深度、压差、井布置、井距离等参数对渗流取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井间距增大,井深增加,井流量增大,但单位井深流量减少;海岸井流量与海岸线和海岸井压力的平方差成正比;海岸线与海岸井压差为5 m时,井渗流速度影响半径约为25 m,无论两井平行布置还是垂直布置,两井之间距离大于50 m时速度场互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源热泵 COMSOL 海岸井 气-液两相 渗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渗流模型分析评价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8
2
作者 廉黎明 秦积舜 +2 位作者 杨思玉 杨永智 李延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1-826,共6页
为了进一步发展水平井技术以应对目前老油田产能下降及新增低渗储量比例不断提高的状况,需要对水平井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从最基础的渗流理论出发,总结分析国内外有关水平井的多种渗流模型,将这些模型按照所对应的渗流状态分为... 为了进一步发展水平井技术以应对目前老油田产能下降及新增低渗储量比例不断提高的状况,需要对水平井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从最基础的渗流理论出发,总结分析国内外有关水平井的多种渗流模型,将这些模型按照所对应的渗流状态分为稳态渗流模型、拟稳态渗流模型、非稳态渗流模型以及井筒与地层耦合流动模型4类。通过对各类模型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进行分析评价,认为稳态模型具开创性意义,但假设过于理想,与实际相差较远;拟稳态模型形式简单,却只描述了一个很短时间的形态;非稳态模型具有普遍性,但没有考虑到近井地带井筒流动的影响;而耦合模型在实际和精度方面具有优势,但却存在计算复杂的问题。在此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下一步发展方向,即以井筒与地层耦合模型为基础,进一步引入实际参量,并根据实际条件对参量进行拟合,固定部分计算参量的数值,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简化计算过程;同时,结合追踪流线与矢量井网等方法的应用,丰富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 非稳态 拟稳态 渗流模型 水平井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1
3
作者 祝云华 刘新荣 +1 位作者 梁宁慧 刘占魁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78-183,共6页
裂隙岩体渗流对于边坡、地下工程及基础岩土体的承载能力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多种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研究现状,评述了几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渗流模型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为选取合理的数学模型用于求解具体的裂隙岩体渗流问题... 裂隙岩体渗流对于边坡、地下工程及基础岩土体的承载能力有显著的制约作用。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多种裂隙岩体渗流模型研究现状,评述了几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渗流模型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为选取合理的数学模型用于求解具体的裂隙岩体渗流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指出就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而言,裂隙岩体几何参数、有效孔隙度以及等效渗透张量的确定仍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而从细观力学结构入手研究渗流耦合模型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渗流模型 耦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形貌岩石节理剪切-渗流数值模拟和剪胀-渗流模型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延林 万文 +2 位作者 王卫军 王敏 彭青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33-2139,共7页
采用Hurst指数的独立分割方法构造随机形貌岩石节理剖面,基于岩石节理的CY模型构建随机形貌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计算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为研究岩石节理的剪切-渗流响应提供了理论参考。采用CY微段节理模型的细观剪切力学参数,探讨剪切作... 采用Hurst指数的独立分割方法构造随机形貌岩石节理剖面,基于岩石节理的CY模型构建随机形貌岩石节理剪切-渗流计算模型和数值分析方法,为研究岩石节理的剪切-渗流响应提供了理论参考。采用CY微段节理模型的细观剪切力学参数,探讨剪切作用下随机形貌岩石节理剪切-渗流响应。结果表明:节理粗糙度越大,岩石节理的宏观剪切峰值强度和剪胀角随之增大;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节理的剪胀效应逐渐减弱;剪切过程中的节理渗透系数呈平稳增长—快速增大—渗流稳定3阶段变化,在剪切最开始短暂时候,节理剪缩使渗流偏离立方渗流准则,节理渗透系数与法向应力具强耦合关系。引入剪胀等效节理水力隙宽,建立岩石节理的非线性剪胀-渗流模型,合理地描述了不同粗糙度节理剪切过程中的剪胀效应及其对节理渗透系数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节理 随机形貌 剪胀-渗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面层渗流模型及参数 被引量:22
5
作者 马翔 倪富健 李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1-385,共5页
为了分析相关参数对排水路面渗流特性的影响,应用渗流力学理论推导并建立了排水面层渗流运动模型.采用四阶的Runge-Kutta公式求得排水层最大潜水厚度的数值解,并对数值解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最大潜水厚度与其他各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依... 为了分析相关参数对排水路面渗流特性的影响,应用渗流力学理论推导并建立了排水面层渗流运动模型.采用四阶的Runge-Kutta公式求得排水层最大潜水厚度的数值解,并对数值解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最大潜水厚度与其他各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依据该方程计算得到的降雨强度理论值能够较准确地反应实际使用情况.该方程表征了排水面层在一定的降雨强度下不出现地表径流的条件,可以指导排水路面排水层厚度的选择以及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目标空隙率的确定,为排水性路面功能特性和耐久性的协调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面层 渗流模型 数值模拟 路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计算坝体自由面渗流 被引量:16
6
作者 金生 耿艳芬 王志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建立了一种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求解坝体自由面渗流.该模型将坝体渗流场的饱和区、毛细区、壤水区表述成统一的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形式,通过计算近似间断的饱和度函数自动捕获渗流自由面(浸润面).采用空间有限元离散、隐式时间方法求解描... 建立了一种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求解坝体自由面渗流.该模型将坝体渗流场的饱和区、毛细区、壤水区表述成统一的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形式,通过计算近似间断的饱和度函数自动捕获渗流自由面(浸润面).采用空间有限元离散、隐式时间方法求解描述饱和-非饱和渗流场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对复杂坝体自由面渗流的求解精度高、计算方便.利用该方法对辽宁清河发电厂曹家沟灰场灰坝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及水-电比拟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 自由面 坝体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流模型的路基排水设计计算方法初探 被引量:12
7
作者 魏云杰 许模 裴向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1-1194,共4页
根据我国西部不同气候、地形地貌因素,将有关农田水利排水的渗流模型引入了公路路基排水,重点研究了完整盲沟的无降雨渗流模型、连续降雨入渗模型、降雨停止后渗流模型、阶段性降雨模型及其解析解。通过工程实例,运用连续降雨入渗模型... 根据我国西部不同气候、地形地貌因素,将有关农田水利排水的渗流模型引入了公路路基排水,重点研究了完整盲沟的无降雨渗流模型、连续降雨入渗模型、降雨停止后渗流模型、阶段性降雨模型及其解析解。通过工程实例,运用连续降雨入渗模型和降雨停止后渗流模型,计算了路基内部盲沟的设置间距和排水时间,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为西部公路盲沟排水设计中的排水计算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盲沟排水 渗流模型 路基 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聚合物溶液不稳定渗流模型 被引量:10
8
作者 尹洪军 吕彦平 +1 位作者 于开春 金淑梅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30,42,共4页
针对计算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阻力特性时 ,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 ,考虑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吸附效应及注入液流变参数变化等因素 ,建立了黏弹性聚合物溶液不稳定渗流模型 .用有限差分法对其求解 ,绘制了相应地层压力的理论曲线 .... 针对计算黏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阻力特性时 ,存在较大偏差的问题 ,考虑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吸附效应及注入液流变参数变化等因素 ,建立了黏弹性聚合物溶液不稳定渗流模型 .用有限差分法对其求解 ,绘制了相应地层压力的理论曲线 .分析了松弛时间、注入量、渗透率下降因数、注入液稠度系数以及幂律指数等参数对压力动态的影响 .结果表明 :注入井的井底压力及地层压力随着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效应、注入量、稠度系数、幂律指数的增加而增加 ;聚合物黏弹性的存在是造成注入压力升高的原因之一 ,黏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近井地带 ;在聚合物驱压力动态分析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流变性 黏弹性 渗流模型 压力 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储气库天然气运移的等效渗流模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保辉 闫相祯 +1 位作者 杨秀娟 冯耀荣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7-130,134,共5页
考虑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水平尺寸远大于垂向尺寸的特点,建立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天然气运移的等效渗流模型。所建模型通过垂向积分并沿储层垂向高度平均将复杂的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三维渗流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中... 考虑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水平尺寸远大于垂向尺寸的特点,建立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天然气运移的等效渗流模型。所建模型通过垂向积分并沿储层垂向高度平均将复杂的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三维渗流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问题。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中国某拟建封闭含水层型地下储气库注气后储层含气饱和度和储层压力的变化,对比所建模型与传统三维渗流数学模型的计算精度,研究储层渗透率、储层厚度、注气速率、排水量和储层倾角等参数对天然气运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效渗流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满足工程计算要求,同时具有所需参数少、计算速度快和数值模拟易实现等优点;储层压力随着储层渗透率、储层厚度和储层倾角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注气速率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随着排水量的增加而非线性减小,其中储层渗透率、储层厚度和储层倾角是含水层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选址过程中主要应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天然气 运移 等效渗流模型 数值模拟 储层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的渗流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国雄 丁王飞 +1 位作者 张洋 李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渗流模型是处理相变与临界现象的有力工具,在本质上属于概率论的一个分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裂破坏是由于无数条微裂缝之间相互连通而导致的,其微裂缝无限连通的过程在数学上属于渗流问题。将渗流模型理论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过... 渗流模型是处理相变与临界现象的有力工具,在本质上属于概率论的一个分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裂破坏是由于无数条微裂缝之间相互连通而导致的,其微裂缝无限连通的过程在数学上属于渗流问题。将渗流模型理论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过程的描述,通过选择合适的渗流模型,对沥青混合料破坏的最近邻、次近邻和第三近邻等3种状态的渗流演变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用重整化群方法求出渗流阈值,用以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破坏的临界条件,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路面 开裂破坏 渗流模型 重整化群 渗流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势流及各向异性随上覆压力变化的填埋体饱和渗流模型 被引量:8
11
作者 柯瀚 吴小雯 +2 位作者 张俊 陈云敏 胡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57-1964,共8页
生活垃圾由于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及分层填埋,其孔隙呈不均匀分布,并且水平向多于竖向。填埋体中的渗流存在明显的优先流效应,各向异性显著并受上覆压力等因素影响。基于Poiseuille方程,根据上覆压力作用下生活垃圾孔隙形状、孔隙尺寸分布... 生活垃圾由于组成成分的多样性及分层填埋,其孔隙呈不均匀分布,并且水平向多于竖向。填埋体中的渗流存在明显的优先流效应,各向异性显著并受上覆压力等因素影响。基于Poiseuille方程,根据上覆压力作用下生活垃圾孔隙形状、孔隙尺寸分布及孔隙排列方向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优先流及各向异性的饱和渗流模型。揭示了新鲜生活垃圾分布变化规律,0~200 k Pa,大孔隙逐渐消失,平均孔隙直径与可排水孔隙率呈指数下降,孔隙排列角度逐渐水平向倾斜。采用新建饱和渗流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确定采用可排水孔隙率可比总孔隙率更好地模拟垃圾孔隙渗流特性。渗流由大孔隙优先流主导,0~600 k Pa内计算获得新鲜垃圾水平向饱和渗透系数变化范围为10^(-2)~10^(-5)cm/s。给出了渗流各向异性值的计算公式,渗流各向异性值大体随上覆压力增加而增大,并与初始孔隙排列角度相关;0~600 k Pa内计算得新鲜垃圾渗流各向异性值变化范围为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上覆压力 孔隙分布 优先流 各向异性 饱和渗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细观统计渗流模型研究(Ⅰ):理论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辉 邵建富 冯夏庭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渗流模型是岩石流固耦合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岩石在裂纹开始产生至裂纹充分贯通前,其渗透性质受内部孔隙和不断演化的微裂纹的共同控制。目前,岩石的渗流模型一般只是针对单纯的裂隙(或裂隙网络)或孔隙建立的,因此,不能很好地描述岩石... 渗流模型是岩石流固耦合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岩石在裂纹开始产生至裂纹充分贯通前,其渗透性质受内部孔隙和不断演化的微裂纹的共同控制。目前,岩石的渗流模型一般只是针对单纯的裂隙(或裂隙网络)或孔隙建立的,因此,不能很好地描述岩石裂纹扩展演化过程中的渗透性质和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岩石细观统计渗流模型,该模型将岩石裂纹演化过程中的渗透性视为一个非线性动态过程,同时,考虑了裂纹扩展演化和孔隙渗流的共同作用。因此,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岩石裂纹扩展过程中的渗透性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裂纹扩展 细观 统计渗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矿坑突水量的广义三重空隙介质渗流模型 被引量:9
13
作者 潘国营 邓清海 闫芙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9-512,共4页
为模拟岩溶裂隙含水层中水的运动和计算矿坑突水量,按空隙的规模以及对渗流的贡献,把岩溶裂隙划分为起主导渗流作用的宽大裂隙、起储水作用的中小裂隙和孔隙以及位于煤层底板起垂向突水通道作用的裂隙、钻孔等,建立了3种不同类型的渗流... 为模拟岩溶裂隙含水层中水的运动和计算矿坑突水量,按空隙的规模以及对渗流的贡献,把岩溶裂隙划分为起主导渗流作用的宽大裂隙、起储水作用的中小裂隙和孔隙以及位于煤层底板起垂向突水通道作用的裂隙、钻孔等,建立了3种不同类型的渗流模型.对宽大裂隙中岩溶水的运动,按裂隙水三次方定律建立非连续裂隙网络渗流数学模型;对中小裂隙和孔隙建立连续介质渗透张量渗流数学模型;对突水通道则建立管道流方程,把它们耦合成主干裂隙-裂隙岩块-突水管道三重空隙介质渗流模型.将其应用于焦作演马煤矿岩溶水疏降流场模拟,能真实地刻画岩溶裂隙水运动的各向异性和不连续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裂隙网络 三重空隙介质 渗流模型 突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细观统计渗流模型研究(II):实例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辉 邵建富 +1 位作者 冯夏庭 胡大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进一步分析了第I部分中提出的岩石细观统计渗流模型[1]。讨论了由细观统计渗流模型得到岩石宏观渗透系数的方法。为了利用细观统计渗流模型对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的渗透性演化进行分析,引入了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用以对岩石的细观损伤和裂... 进一步分析了第I部分中提出的岩石细观统计渗流模型[1]。讨论了由细观统计渗流模型得到岩石宏观渗透系数的方法。为了利用细观统计渗流模型对岩石损伤破坏过程中的渗透性演化进行分析,引入了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用以对岩石的细观损伤和裂纹的扩展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并讨论了细观统计渗流模型与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的联合分析方法。对Lac du Bonnet花岗岩损伤过程中的渗透性演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细观统计渗流模型可以较精确地描述裂纹充分贯通前岩石渗透性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裂纹扩展 细观统计渗流模型 各向异性损伤模型 实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裂隙网络的多边形单元渗流模型 被引量:24
15
作者 万力 李定方 李吉庆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3年第4期347-353,共7页
文中以裂隙互相切割后的多边形为基本单元,提出了一个裂隙网络模型生成及渗流计算方法。通过在一个假想模型上的渗流计算发现,裂隙网络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在水位计算上有很大的差别。
关键词 三维裂隙网络 渗流模型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真实气体PVT动态的高速非达西渗流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晓燕 姚军 +1 位作者 崔传智 苏玉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1,共4页
在分析天然气高速非达西渗流特征的基础上,考虑了天然气黏度、压缩因子和压缩系数等随压力变化的情况,建立了天然气高度非线性的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数值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分析了非达西渗流条件下气体产能特征,以及真实气... 在分析天然气高速非达西渗流特征的基础上,考虑了天然气黏度、压缩因子和压缩系数等随压力变化的情况,建立了天然气高度非线性的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采用数值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分析了非达西渗流条件下气体产能特征,以及真实气体PVT参数随压力变化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高速非达西流和真实气体PVT参数动态变化时的产能高于达西线性流和PVT参数为常数时的产能,在不稳定渗流的早期、晚期阶段,天然气黏度、压缩系数变化都会对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气藏产能计算和动态分析中应该考虑非达西流和PVT系数变化对产能的影响,以准确指导气藏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流 真实气体 PVT参数 渗流模型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油藏非达西低速渗流模型及其解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同登科 葛家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23,共6页
本文利用分形几何理论结合渗流力学建立了分形油藏非达西低速渗流的数学模型,引入了裂缝分形维数D和分形指数θ(见符号说明)。用拉氏变换求出了分形油藏非达西低速渗流模型无穷大地层的解及其长时渐近解。
关键词 油藏 渗流模型 分形几何 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裂缝底水气藏渗流模型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8
作者 彭小龙 杜志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6-119,共4页
连接底水和近井带的大裂缝显著加快气井的见水时间并让含水率急剧上升,众多应用事例表明,这一现象无法用双重连续介质模型来成功拟合,主要原因在于大裂缝的表征单元体尺寸和所考虑的研究范围相比较大,因此不能作为连续介质,否则所建立... 连接底水和近井带的大裂缝显著加快气井的见水时间并让含水率急剧上升,众多应用事例表明,这一现象无法用双重连续介质模型来成功拟合,主要原因在于大裂缝的表征单元体尺寸和所考虑的研究范围相比较大,因此不能作为连续介质,否则所建立的模型不能反应大裂缝的渗流特征。文章首先提出大裂缝加快底水的推进的主要原因是由大裂缝渗透率高和绝对储存体积小这一性质决定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大裂缝的渗流模型,建模的要点在于把裂缝分为微小裂缝和大裂缝,在模型中把微小裂缝和基质当作普通的双重连续介质,而将大裂缝作为非连续介质处理,并将其简化为一系列的平板,大裂缝介质与双重连续介质在空间上不相重叠;在建立数值模型时,针对双重连续介质和大裂缝介质建立了两套网格系统;最后通过实例对比,利用数值实验方法对大裂缝底水气藏的渗流规律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 气藏 渗流模型 裂缝介质 见水时间 气井 渗流规律 连接 平板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透排水管排水渗流模型及设置间距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一鹏 冷伍明 +2 位作者 杨奇 赵春彦 昌思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3,共6页
毛细透排水管是一种新型高效、高功能的排水结构。为完善其设计方法,进行毛细透排水管排水渗流模型及设置间距研究。根据连续性原理,建立地下水运动基本方程,针对地下水位变化分别推导毛细透排水管排水的稳定渗流模型(地下水位恒定)和... 毛细透排水管是一种新型高效、高功能的排水结构。为完善其设计方法,进行毛细透排水管排水渗流模型及设置间距研究。根据连续性原理,建立地下水运动基本方程,针对地下水位变化分别推导毛细透排水管排水的稳定渗流模型(地下水位恒定)和非稳定渗流模型(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同时,针对2阶非线性的非稳定渗流模型,采用使方程线性化和傅里叶变换的方法推导不同渗流状态下的浸润线方程。通过此方程得到不同渗流状态下的排水间距及排水量的解析解,进而得到毛细透排水管的设置间距。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例,计算分析毛细透排水管设置间距以及排水量与时间的关系,排水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毛细透排水管 渗流模型 排水间距 设置间距 排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新型渗流模型 被引量:21
20
作者 宋付权 刘慈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6-58,共3页
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由于流体的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以往的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研究建立了更加接近渗透多孔介质中流体真实流动,且形式简单的三参数渗流模型。并对低渗透油藏中径向稳定渗流和不稳定渗流进行了分析... 在低渗透多孔介质中,由于流体的渗流规律不遵循达西定律,以往的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研究建立了更加接近渗透多孔介质中流体真实流动,且形式简单的三参数渗流模型。并对低渗透油藏中径向稳定渗流和不稳定渗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边水油藏生产压差和产量关系的分析,说明了以达西定律为基础的渗流模型不适合于低渗透油藏,在相同的条件下,其计算的产量偏大。通过对非稳态渗流的分析,给出了基于三参数模型的试井公式和典型试井曲线,低渗透油藏试井曲线的特征是中后期径向流特征段消失,压力和压力导数曲线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多孔介质 低渗透油藏 试井曲线 渗流模型 不稳定渗流 生产压差 边水 三参数 流体 径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