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工程渗流断层数值模拟的隐式复合材料单元法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巍 肖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03-1206,共4页
结合地下工程渗流场三维有限元分析复杂性的实际,对断层的处理进行积极探讨。在拟连续介质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有限元法的特点,首次提出用隐式复合材料单元法对主要断层进行模拟。算例验证了该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渗流:数值模拟 隐式复合材料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井网优选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齐亚东 杨正明 +2 位作者 晏军 骆瑛 杨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2-395,共4页
特低渗透断块油藏的几何形状以及流体非线性渗流特征都对井网部署有影响。针对不同几何形状的特低渗透断块油藏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注采井网,以江苏油田花17断块为例,在考虑流体非线性渗流特征的前提下,应用研发的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 特低渗透断块油藏的几何形状以及流体非线性渗流特征都对井网部署有影响。针对不同几何形状的特低渗透断块油藏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注采井网,以江苏油田花17断块为例,在考虑流体非线性渗流特征的前提下,应用研发的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对每种井网形式进行了开发效果评价。研究表明,对于可以部署两排直井的条带状断块油藏,注水井"隔一布一"地正对采油井部署的方式相对最优;小型条带状油藏选择水平井采油直井注水时,注水井的相对最优位置为水平井井趾的外围;对于可以部署少量直井的小三角形油藏,注水井置于采油井排外侧有利于提高开发效果。此项研究为特低渗透断块油藏的井网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率 断块油藏 井网优选 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的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小凡 唐潮 +3 位作者 杜志敏 汤连东 魏嘉宝 马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7-86,共10页
为了实现页岩气在多尺度介质中的流动模拟,考虑页岩气在基质—天然微裂缝和人工大尺度压裂缝中的流动特征,建立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针对模拟区域采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进行网格剖分,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离散建立页岩气... 为了实现页岩气在多尺度介质中的流动模拟,考虑页岩气在基质—天然微裂缝和人工大尺度压裂缝中的流动特征,建立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针对模拟区域采用非结构四面体网格进行网格剖分,基于有限体积方法离散建立页岩气三维渗流数值模型,然后通过顺序求解的方法进行求解,进而模拟页岩气多段压裂水平井的生产动态和储层压力分布变化,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所建立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与商业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计算的多段压裂水平井产气量基本一致,证实该模型正确、可行;(2)分别采用顺序求解方法和全隐式求解方法计算得到的页岩气水平井产气量虽然在生产初期存在着差异,但随着计算的推进,二者迅速趋于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3)尽管解吸气对地层压力具有补充作用,但作用有限,对产气量的影响不大,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解吸气量在产气量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4)确定合理的压裂段数且获得较长的压裂缝长,是页岩气水平井增产改造的核心。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页岩气储层体积压裂的设计以及多段压裂水平井生产动态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体积压裂 有限体积方法 三维渗流数值模拟 顺序求解 全隐式求解 解析气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三维渗流对紧邻区间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胡国新 刘庭金 +2 位作者 陈俊生 邓飞皇 莫海鸿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44,共3页
基坑工程施工改变地下水渗流场,导致紧邻区间隧道受力和变形发生改变。为此,应用数值分析手段,采用流—固耦合计算模式,对某基坑施工过程的渗流场和变形场进行三维模拟,分析了场地的水位下降规律和区间隧道的变形规律。并通过建立能反... 基坑工程施工改变地下水渗流场,导致紧邻区间隧道受力和变形发生改变。为此,应用数值分析手段,采用流—固耦合计算模式,对某基坑施工过程的渗流场和变形场进行三维模拟,分析了场地的水位下降规律和区间隧道的变形规律。并通过建立能反映止水条和螺栓作用的三维管片环实体计算模型,计算了管片变形和接头纵缝张开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坑施工诱发的最大水位下降约为2 m;水位下降2 m时管片的纵缝张开增量为0.13 mm,为纵缝张开控制总量的4.3%。因此,认为该基坑施工诱发的三维渗流对紧邻地铁区间隧道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三维渗流数值模拟 地铁隧道 水位下降 管片环 接头张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某水库坝址区渗流场模拟及渗漏量计算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宇龙 黄涛 +1 位作者 彭道平 贺玉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年第5期51-54,共4页
为定量评价某水库坝址坝肩渗漏量,以期为大坝防渗处理提供依据。运用Visual MODFLOW三维渗流软件,模拟坝址区在水库蓄水前后的三维渗流场,同时计算坝址断面处水库蓄水前的渗流量和水库蓄水后的渗漏量。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大坝的修建,坝址... 为定量评价某水库坝址坝肩渗漏量,以期为大坝防渗处理提供依据。运用Visual MODFLOW三维渗流软件,模拟坝址区在水库蓄水前后的三维渗流场,同时计算坝址断面处水库蓄水前的渗流量和水库蓄水后的渗漏量。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大坝的修建,坝址上游的地表水位抬升,使得地下水流动方向发生逆转,坝址断面处的渗漏量也有较大增长,工程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故从工程安全角度考虑,需要对坝基、坝肩进行防渗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数值模拟 渗漏量 水库坝址区 川西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基质渗透性的粗糙单裂隙非达西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寅斌 李长冬 +3 位作者 周佳庆 项林语 姜茜慧 朱文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1-611,共11页
粗糙单裂隙及其周围岩石基质是组成复杂岩体裂隙网络的基本单元,了解其中发生的流体流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直接求解Navier-Stokes(N-S)方程开展三维粗糙单裂隙和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的渗流模拟工作,研究了裂隙表面粗糙度、匹配... 粗糙单裂隙及其周围岩石基质是组成复杂岩体裂隙网络的基本单元,了解其中发生的流体流动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直接求解Navier-Stokes(N-S)方程开展三维粗糙单裂隙和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的渗流模拟工作,研究了裂隙表面粗糙度、匹配性和基质渗透性对粗糙单裂隙中发生的非达西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Forchheimer方程可以准确描述双重介质模型中粗糙单裂隙流体流量与压力梯度间的非线性关系;表面粗糙度和不匹配性的增大会加剧裂隙内部开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大裂隙的流动阻力而促进非达西流动的发生;可渗透基质会使得裂隙过流能力增强,通过粗糙单裂隙的流量最多可增大约14%,这会抑制非达西流动的发生;基质渗透性对裂隙过流能力增长的影响程度与表面粗糙度和不匹配性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单裂隙 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模型 非达西流动 渗流数值模拟 表面粗糙度 匹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黄土缓坡冲刷破坏及雨水入渗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栋和 王常明 +2 位作者 黄如卉 刘忠富 马玉民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2,51,共5页
针对辽西地区黄土缓坡降雨冲蚀破坏严重的问题,结合野外现场调查、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及SEEP/W渗流数值模拟,监测了坡内湿润锋的发展趋势、坡面土体体积含水率的变化,研究了黄土缓坡的冲刷破坏特征及降雨入渗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 针对辽西地区黄土缓坡降雨冲蚀破坏严重的问题,结合野外现场调查、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及SEEP/W渗流数值模拟,监测了坡内湿润锋的发展趋势、坡面土体体积含水率的变化,研究了黄土缓坡的冲刷破坏特征及降雨入渗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黄土缓坡坡面在降雨冲蚀作用下,按横向坡面形态可分为V形、U形、梯形、三角形4种冲沟。随着降雨的持续,浸润深度逐渐加深,雨水在坡内的浸润线不平行于边坡线,呈现出上浅下深的规律。辽西黄土缓坡坡面经历短时间降雨冲刷时,主要产生表层面蚀破坏;经历长时间降雨冲刷时,坡脚被冲刷淘空,坡面产生陷穴,进而可诱发边坡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缓坡 降雨入渗 坡面冲刷 物理模型试验 渗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日降幅对白家包滑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鲁芃 王世梅 +2 位作者 郭振 李正辉 金来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53,69,共5页
以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勘察和资料收集,对比分析GPS监测曲线、库水位变动曲线和降雨历时曲线,并利用Geo-Studio的SEEP模块和FLAC^(3D)分别对各种不同库水位日降幅条件下滑坡渗流场及应力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以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勘察和资料收集,对比分析GPS监测曲线、库水位变动曲线和降雨历时曲线,并利用Geo-Studio的SEEP模块和FLAC^(3D)分别对各种不同库水位日降幅条件下滑坡渗流场及应力应变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滑坡的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均随库水位日降幅增大而变化,其变形量及塑性区范围均随库水位日降幅的增大而增大。综合分析认为,目前白家包滑坡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在增大库水位日降幅条件下滑坡稳定性将会进一步降低而导致失稳。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调度确定库水位日降幅标准及滑坡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位日降幅 渗流数值模拟 滑坡稳定性 白家包滑坡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riangle” water-inrush mode of strong water-guide collapse column 被引量:3
9
作者 LI Zhen-hua FENG Guo-rui ZHAI Chang-z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402-2409,共8页
The water-inrush mechanism of strong water-guide collapse column in coal seam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olog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riangle" water-inrush mode. The geological backg... The water-inrush mechanism of strong water-guide collapse column in coal seam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geologic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riangle" water-inrush mode.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Shuangliu mine is considered a prototype, similar simulation tests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water-inrush rules under this model, and the formation of water-guide channel and water-inrush process is investigated by examining the changes in rock resistivity. This work also uses the coupled cloud image derived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to verify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iangle" water-inrush mod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imilar simulation. The "triangle" seepage area,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collapse columns and is connected to aquifer, is caused by the altered seepage direction and strengthened seepage actions after the overlapping of hydraulic transverse seepage in collapse column and hydraulic vertical seepage flow in aquifer. Under "triangle"water-inrush model, water-guide channel is formed b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lastic failure zone of working face baseplate and"triangular" seepage area. Accordingly, the threatening water-inrush distance between working face and collapse column increases by 20 m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ng water-guide collapse column "triangle" water-inrush mode similar simula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SEE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