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溪河水电站大野坪滑坡体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1
作者 罗玉龙 彭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443-3450,共8页
软弱夹层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是影响滑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正确评价含软弱夹层的大野坪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基于Biot固结微分方程,采用虚位移原理,按照Goodman单元的形成格式,引入Desai单元控制嵌入的思想,构造了二维4节点耦合薄... 软弱夹层的渗流、应力耦合作用是影响滑坡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正确评价含软弱夹层的大野坪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基于Biot固结微分方程,采用虚位移原理,按照Goodman单元的形成格式,引入Desai单元控制嵌入的思想,构造了二维4节点耦合薄层单元,给出了能够模拟滑坡体蠕变特性的弹黏塑性本构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并用孔压实测数据检验了程序的正确性。同时,对大野坪滑坡体处于正常蓄水位和水位骤降两种工况的渗流场、应力场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耦合分析。结果表明:正常蓄水位,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而水位骤降工况,使滑坡体中前部孔隙水压力、位移、剪应力水平等均有大幅度地提高,塑性区沿着软弱夹层向上也有较大发展,致使滑坡体有可能沿着软弱夹层在中前部发生局部折线滑动,对滑坡体的稳定性极为不利。最后,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耦合分析的结果进行校核,两者结论一致。该研究成果为全面评价淋溪河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建立耦合单元研究软弱夹层耦合特性的方法,为其他含软弱夹层的滑坡体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软弱夹层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BIOT固结 薄层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岩应力-渗流耦合问题的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创周 杨林德 +1 位作者 刘成学 李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56-1162,共7页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对于诸如各向异性岩体的应力-渗流耦合分析等复杂问题,建立用于同时确定多类参数的反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位移量测信息为基础信息,对基于复变量微分法的优化算法(Levenberg-Marquit法)引入异步长因子矩阵Y(k),建... 在岩土工程实践中对于诸如各向异性岩体的应力-渗流耦合分析等复杂问题,建立用于同时确定多类参数的反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位移量测信息为基础信息,对基于复变量微分法的优化算法(Levenberg-Marquit法)引入异步长因子矩阵Y(k),建立同时反演确定初始地应力、围岩性态参数和渗透系数的协同优化变步长反演算法。对不同的参数借助搜索迭代过程,确定不同的步长因子系数。异步长因子矩阵可使在峰值附近不收敛的参数重新选择搜索方向,使其收敛至精确值。算例表明,异步长因子矩阵可成功地用于协调各类参数敏感性之间的差异,从而有效改进多参数耦合反演的收敛性和收敛速度,使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为岩土工程的复杂问题的求解提供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岩石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优化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的野鸡尾尾矿坝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舒威 李庶林 +1 位作者 李青石 陈际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4-501,共8页
基于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机理,对柿竹园野鸡尾尾矿坝进行稳定性研究。研究渗流-应力的耦合效应,提出了渗流-应力耦合以及渗流体积力计算的实施方案;建立二维的有限元渗流-应力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考虑耦合效应时的尾矿坝渗流场、位移场... 基于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机理,对柿竹园野鸡尾尾矿坝进行稳定性研究。研究渗流-应力的耦合效应,提出了渗流-应力耦合以及渗流体积力计算的实施方案;建立二维的有限元渗流-应力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考虑耦合效应时的尾矿坝渗流场、位移场、应力场;最终分析了不同耦合关系对于渗流量、位移场、等效渗透集中力以及应力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水力条件下,尾矿坝稳定性良好;尾矿坝主要受水平渗透力作用,初期坝坝顶、坝脚以及坝底等处应力集中;尾矿坝的渗流-应力作用不容忽视,不同的耦合关系对于x方向位移、渗透力的预测影响巨大;考虑渗流-应力耦合关系得到的主应力、剪应力以及竖向位移,比不考虑耦合效应时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有限元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动水压力作用下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俊光 梁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8-180,共3页
针对裂隙岩体的渗透水压力使岩体应力产生非常大变化,同时应力变化也影响裂隙岩体渗透性。考虑岩体渗流和应力耦合分析是研究地下水活动规律的首要问题。当岩体以裂隙为主,且其分布较密集时,可将岩体系统看作等效连续多相介质体系。运... 针对裂隙岩体的渗透水压力使岩体应力产生非常大变化,同时应力变化也影响裂隙岩体渗透性。考虑岩体渗流和应力耦合分析是研究地下水活动规律的首要问题。当岩体以裂隙为主,且其分布较密集时,可将岩体系统看作等效连续多相介质体系。运用等效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等效连续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充分考虑了渗透水压力和裂隙的存在对岩体应力及孔隙裂隙水压力变化产生的影响。给出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工程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系统 渗透动水压力 渗透系数张量 等效连续介质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结构设置后软岩隧洞的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毕发江 何军 +2 位作者 张雨霆 李梅 朱徐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8-74,共7页
高外水作用下,深埋软岩隧洞围岩-支护结构安全将受到极大挑战。为了降低高外水压对软岩隧洞围岩-支护体系的影响,较常见的工程处理措施为在隧洞周围布置排水结构,以降低洞周外水压力。笔者首先提出了一种简便的隧洞围岩-衬砌结构渗流-... 高外水作用下,深埋软岩隧洞围岩-支护结构安全将受到极大挑战。为了降低高外水压对软岩隧洞围岩-支护体系的影响,较常见的工程处理措施为在隧洞周围布置排水结构,以降低洞周外水压力。笔者首先提出了一种简便的隧洞围岩-衬砌结构渗流-应力分析思路。然后,以某过断层带深埋软岩隧洞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隧洞施工期、运行期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研究了软岩隧洞排水结构的排水效应。研究发现,在注浆圈和排水结构的综合作用下,隧洞衬砌附近的水力比降较小,注浆圈水力比降较大,使注浆圈承担绝大部分外水荷载,而衬砌承担少部分外水荷载;在软岩和衬砌的变形协调作用下,最终形成注浆圈与衬砌的协同承载效应,有效提高了隧洞的运行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隧洞 软岩 高外水压 排水结构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定渗流条件下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的矢量和分析法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薛海斌 党发宁 +2 位作者 尹小涛 丁卫华 刘海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9-56,共8页
研究可以同时考虑渗流、变形与稳定的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实用价值。基于Fredlund双应力变量理论进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同时与传统非耦合渗流方法确定的孔压场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确... 研究可以同时考虑渗流、变形与稳定的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实用价值。基于Fredlund双应力变量理论进行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同时与传统非耦合渗流方法确定的孔压场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方法确定的浸润线变化过程相近,堤底处孔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8%,验证了耦合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将基质吸力对强度的贡献纳入黏聚力中得到坡体强度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又基于滑面强度参数时空分布规律借助Matlab平台开发了非稳定渗流条件下非饱和土质边坡稳定性的矢量和法分析程序。以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堤坡的稳定性分析为例,将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文中方法搜索得到的滑面位置相对于传统方法要深缓,但总体位置相差不大,不同方法对应的安全系数相差不足0.096,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非稳定渗流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 矢量和分析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与河流水位涨落耦合作用基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祥秋 刘文添 周治国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70,84,共6页
雨季施工时基坑工程受暴雨入渗以及邻近河流水位涨落耦合作用,容易发生渗透破坏事故。基于裘布依(Dupuit)假定建立分层地基地下水耦合渗流方程,以此确定在暴雨入渗以及河流水位涨落耦合作用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同时基于渗流-应力耦合... 雨季施工时基坑工程受暴雨入渗以及邻近河流水位涨落耦合作用,容易发生渗透破坏事故。基于裘布依(Dupuit)假定建立分层地基地下水耦合渗流方程,以此确定在暴雨入渗以及河流水位涨落耦合作用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同时基于渗流-应力耦合分析理论与Midas分析软件,以某基坑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建立基坑工程渗流-应力耦合分析模型,对基坑工程渗流破坏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了对其它工程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入渗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地下水 基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冲刷对堤岸渗流和变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芳枝 陈晓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1-447,共7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技术,建立了综合考虑河流冲刷力、渗透力、自重应力耦合力系下的堤岸(水上、水下)与河床的整体分析模型,直接分析河流冲刷作用对堤岸渗流和变形的影响,并结合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河流冲刷对堤岸边坡整体稳定性的... 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技术,建立了综合考虑河流冲刷力、渗透力、自重应力耦合力系下的堤岸(水上、水下)与河床的整体分析模型,直接分析河流冲刷作用对堤岸渗流和变形的影响,并结合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河流冲刷对堤岸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流速的最大值出现在堤脚,冲刷作用使堤岸的渗透流速有所提高,并使堤岸坡脚沿外江方向的水平位移明显增加,愈靠近坡脚,外江方向水平位移增加的幅度愈大,在不同水位下堤脚都是最易受到渗流和冲刷影响的地方;河流冲刷进一步加大了堤岸和河床塑性区范围,堤岸的安全系数降低;河流冲刷对堤岸渗流和变形产生的影响随着河水位的上升而加剧,河水位越高,冲刷作用使堤岸稳定性降低的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岸 河流冲刷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稳定性 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开挖与失水引起地表沉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53
9
作者 吴波 高波 索晓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63,共5页
结合深圳地铁大—科区间隧道开挖与失水工程实例,根据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建立弹塑性渗流 应力耦合分析理论模型。采用VOF(VolumeofFluid)方法来跟踪非稳定渗流场的动态自由水面。开发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程序,对实际隧道工程的动态开挖过... 结合深圳地铁大—科区间隧道开挖与失水工程实例,根据有效应力分析方法,建立弹塑性渗流 应力耦合分析理论模型。采用VOF(VolumeofFluid)方法来跟踪非稳定渗流场的动态自由水面。开发相应的数值模拟分析程序,对实际隧道工程的动态开挖过程和失水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对失水过程中的不稳定渗流场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动态变化的地表沉降曲线。结果表明,计算值与现场测量值能够较好地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失水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浅埋暗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升降作用对库岸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学武 冯学钢 王维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234,237,共4页
利用了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的有限元法,对三峡库区某滑坡体在库水位升降作用下的渗流特征及稳定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该滑坡体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其稳定性将有降低的趋势,而在水位上升过程中,滑坡的稳定性开始阶段下降而... 利用了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的有限元法,对三峡库区某滑坡体在库水位升降作用下的渗流特征及稳定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该滑坡体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其稳定性将有降低的趋势,而在水位上升过程中,滑坡的稳定性开始阶段下降而后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场—应力耦合分析 库水位升降作用 滑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行水位优化对库岸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烨 王帝元 何光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7-110,共4页
为分析三峡水库运行水位优化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以奉节酒溜库岸为例,采用岸坡渗流与应力场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滑坡体渗流、孔隙水压力和库岸稳定性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运行水位提高后,滑坡体内浸润线趋于平缓,滑体前缘孔隙水压... 为分析三峡水库运行水位优化对库岸稳定性的影响,以奉节酒溜库岸为例,采用岸坡渗流与应力场耦合数值模型,研究了滑坡体渗流、孔隙水压力和库岸稳定性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运行水位提高后,滑坡体内浸润线趋于平缓,滑体前缘孔隙水压力增大;从渗流方面来看,运行水位提高不利于岸坡稳定;库岸稳定性随运行水位的提高而略有增加,库岸稳定总体呈有利趋势;且各运行水位方案对库岸稳定影响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运行水位 库岸稳定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孔岩体破裂过程的无单元法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鑫 沈振中 徐力群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22-726,共5页
根据岩体损伤程度对其渗透性和强度的影响,利用定义的损伤变量建立了应力-渗流-损伤的耦合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应力、渗流、损伤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模拟分析了含孔岩体在不同水压力作用下破裂的过程.分析表明,内水压力是促使裂纹扩展的... 根据岩体损伤程度对其渗透性和强度的影响,利用定义的损伤变量建立了应力-渗流-损伤的耦合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应力、渗流、损伤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模拟分析了含孔岩体在不同水压力作用下破裂的过程.分析表明,内水压力是促使裂纹扩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内水压力增加可以使原来停止扩展的裂纹重新扩展或者使原来闭合的裂纹重新张开,而且裂纹张开度的变化将导致裂纹内的渗流特性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无单元法 应力-渗流-损伤耦合分析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碾压混凝土坝变形二级监控指标的拟定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相豪 《水电能源科学》 2005年第5期64-66,共3页
根据碾压混凝土坝的结构特点,运用四参数、Mohr-Coulumb和Drucker-Parger准则分别模拟坝体、层面和基岩的非线性特征,并以渗流水压力和位移为未知数,建立坝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拟定碾压混凝土坝变形二级... 根据碾压混凝土坝的结构特点,运用四参数、Mohr-Coulumb和Drucker-Parger准则分别模拟坝体、层面和基岩的非线性特征,并以渗流水压力和位移为未知数,建立坝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了拟定碾压混凝土坝变形二级监控指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坝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弹塑性有限元法 变形监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隧道过河过桥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吴波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79,共4页
研究目的:城市地铁隧道下穿河流和桥梁时,具有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特点,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类似工程和施工经验较少,围绕这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确保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采取在河底铺设防水毯、对地... 研究目的:城市地铁隧道下穿河流和桥梁时,具有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特点,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类似工程和施工经验较少,围绕这方面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确保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采取在河底铺设防水毯、对地层确保施工安全超前降水、对降水过程进行三维渗流-应力耦合分析、对隧道超前预加固方案进行比选、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时空效应分析等一系列控制措施竣工后,桥基最大沉降为34.7 mm,最大差异沉降为6.2 mm。工程实践证明施工方案可行,确保了施工安全,提出的地铁隧道过河过桥施工安全控制模式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浅埋暗挖 隧道过河过桥 数值模拟 渗流-应力耦合分析 时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uid solid coupling model based on endochronic damage for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冲时 魏博文 +1 位作者 徐镇凯 刘大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247-3255,共9页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layer rolling and p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icate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RCCD) construction interface, a constitutive 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layer rolling and pout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icated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RCCD) construction interface, a constitutive model of endochronic damag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ndochronic theory and damage mechanics. The proposed model abandon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elastic-plastic yield surface and can better reflect the real behavior of rolled control concrete. Basic equations were proposed for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analysi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rresponding key physical parameters were also put forward. On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program was obtained by studying the FEM type of the seepage-stress coupling intersection of the RCCD.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 actual project,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id-solid interaction influences dam deformation and dam abutment stability,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practice. Therefore, this model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reveal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CCD under the coupling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er compacted concrete dam endochronic damage fluid-solid coupling analy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