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热单井回灌渗流场理论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何满潮 刘斌 +1 位作者 姚磊华 徐能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7-201,共5页
在地热开发过程中经常遇到如下问题 :热储压力随开采量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地热尾水排放造成热污染和资源浪费等。回灌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回灌过程中渗流场的动态变化 ,建立地热回灌渗流场数学模型 ,推导了渗透系数恒定与... 在地热开发过程中经常遇到如下问题 :热储压力随开采量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地热尾水排放造成热污染和资源浪费等。回灌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针对回灌过程中渗流场的动态变化 ,建立地热回灌渗流场数学模型 ,推导了渗透系数恒定与变化时不同条件下的单井回灌公式。实例分析表明 :所得公式能够表征回灌渗流场中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以解释和预测回灌过程中水头与流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单井回灌 渗流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坝岩基三维稳定渗流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社荣 杨璐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9-21,共3页
结合某水利工程混凝土坝岩基的三维稳定渗流场分析,研究了在没有明显的分水岭的情况下,稳定渗流场模型边界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的模型边界范围的选取方法。同时分析了影响三维稳定渗流场扬压力折减系数、渗流量及水力... 结合某水利工程混凝土坝岩基的三维稳定渗流场分析,研究了在没有明显的分水岭的情况下,稳定渗流场模型边界的选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合理的模型边界范围的选取方法。同时分析了影响三维稳定渗流场扬压力折减系数、渗流量及水力梯度等渗流要素的因素。对水利工程的防渗设计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混凝土坝 渗流 帷幕 扬压力 岩基 渗流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注浆扰动下渗流场−化学场演化及耦合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郭艳 桂和荣 +7 位作者 魏久传 胡满聪 郭祥东 聂锋 陈永青 解建 叶爽 李俊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166,共15页
在淮北煤田普遍采用地面定向钻高压注浆技术治理煤系底板岩溶水害。注浆后渗流场补径排路径发生变化,且注浆实施中注浆高压以及浆液析水会在一定时期内改变受注目标含水层地下水渗流场和化学场的分布特征。以淮北煤田桃园煤矿为研究对象... 在淮北煤田普遍采用地面定向钻高压注浆技术治理煤系底板岩溶水害。注浆后渗流场补径排路径发生变化,且注浆实施中注浆高压以及浆液析水会在一定时期内改变受注目标含水层地下水渗流场和化学场的分布特征。以淮北煤田桃园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Feflow软件,构建了区域注浆扰动下目标层渗流场与化学场(简称“双场”)演化模型,探讨了“双场”耦合机制,选择受环境影响较小的Cl−为模拟因子,开展了“双场”耦合作用下溶质运移影响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注浆扰动下溶质扩散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识别验证后渗流场模型中,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误差小于3 m的点占71.9%,模拟效果较好;识别验证后化学场模型中,Ⅱ4采区溶质运移模拟效果较好,Ⅱ1采区模拟值偏低约14.4 mg/L,误差约为实际值的6.6%,低于10%,总体模拟效果较好。渗透系数相对较大的Ⅱ4采区和Ⅱ2采区Cl−较容易运移扩散;而渗透系数较小的Ⅱ1采区岩石致密,渗透性较差,模型运行50 a期间,其基本以“滞水”状态存在。基于注浆扰动下Ⅱ4采区局部渗流场演化特征,认为溶质运移主要受渗透系数、弥散度、水力梯度、渗透流速、注浆时间、浆液相对密度等参数控制,并发现在注浆结束后18~22 a Cl−质量浓度达到峰值,随后Cl−质量浓度开始降低,约在40 a后达到区域注浆之前的平衡状态。基于多次设参运行获得数据,建立了“双场”耦合作用下溶质扩散的预测模型,误差率小于10%的数据占比达81.4%,说明所建立的溶质扩散预测模型基本可靠。研究可为区域注浆扰动下受注目标含水层水环境演化研究以及煤矿水害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注浆扰动 渗流−化学耦合模型 溶质运移 数值模拟 底板水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