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沉/吸贯式新型海洋光伏一体化结构在分层土中沉贯安装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雨坤
蓝艺超
+3 位作者
李大勇
项乾
孙传平
杨逸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0-290,共11页
为提高海上光伏建设安装效率同时降低施工作业时间和成本,提出自沉/吸贯式近海新型固定式光伏一体化结构。针对中国典型层状海床地基,开展模型试验研究海洋光伏一体化结构沉贯安装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沉贯深度下,一体化结构比单桶...
为提高海上光伏建设安装效率同时降低施工作业时间和成本,提出自沉/吸贯式近海新型固定式光伏一体化结构。针对中国典型层状海床地基,开展模型试验研究海洋光伏一体化结构沉贯安装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沉贯深度下,一体化结构比单桶吸力基础在吸力沉贯完成后产生的土塞高度更高,当一体化结构穿过上层黏土层,刺入下层砂土层时,一体化结构沉贯效果更加显著,吸力值变化幅度比单桶吸力基础沉贯增大320%,同时该砂土层存在明显的“渗流减阻”效应,且在“渗流减阻”效应下,一体化结构在重力和吸力的共同作用下易发生类似于“溜桩”效应,而单桶吸力基础沉贯试验中并未出现“溜桩”效应,表明一体化结构沉贯过程需要考虑“溜桩”风险。提出分层土中考虑渗流减阻作用的沉贯阻力及吸力修正公式。试验得到的最大吸力较理论修正公式计算的最大吸力值减小约7.4%,理论分析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光伏
一体化结构
分层土
沉贯阻力
沉贯吸力
渗流减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沉/吸贯式新型海洋光伏一体化结构在分层土中沉贯安装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张雨坤
蓝艺超
李大勇
项乾
孙传平
杨逸飞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0-29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1301)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文摘
为提高海上光伏建设安装效率同时降低施工作业时间和成本,提出自沉/吸贯式近海新型固定式光伏一体化结构。针对中国典型层状海床地基,开展模型试验研究海洋光伏一体化结构沉贯安装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在相同沉贯深度下,一体化结构比单桶吸力基础在吸力沉贯完成后产生的土塞高度更高,当一体化结构穿过上层黏土层,刺入下层砂土层时,一体化结构沉贯效果更加显著,吸力值变化幅度比单桶吸力基础沉贯增大320%,同时该砂土层存在明显的“渗流减阻”效应,且在“渗流减阻”效应下,一体化结构在重力和吸力的共同作用下易发生类似于“溜桩”效应,而单桶吸力基础沉贯试验中并未出现“溜桩”效应,表明一体化结构沉贯过程需要考虑“溜桩”风险。提出分层土中考虑渗流减阻作用的沉贯阻力及吸力修正公式。试验得到的最大吸力较理论修正公式计算的最大吸力值减小约7.4%,理论分析计算方法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关键词
海洋光伏
一体化结构
分层土
沉贯阻力
沉贯吸力
渗流减阻作用
Keywords
offshore photovoltaic
integrated structure
layered soil
penetration resistance
penetration suction
seepage reduction effect
分类号
P75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沉/吸贯式新型海洋光伏一体化结构在分层土中沉贯安装模型试验研究
张雨坤
蓝艺超
李大勇
项乾
孙传平
杨逸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