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30C-Cr-W渗氮轴承钢的高周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林涛 任耘 杨卯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5-38,44,共5页
以新型高性能渗氮轴承钢0.30C-Cr-W为对象,研究了经真空离子渗后的氮层微观组织及高周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实验钢渗氮后渗层中化合物层为γ'-Fe_4N和VN相,VN的平均等效直径为80 nm,弥散分布在γ'-Fe_4N中;扩散层晶界析... 以新型高性能渗氮轴承钢0.30C-Cr-W为对象,研究了经真空离子渗后的氮层微观组织及高周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实验钢渗氮后渗层中化合物层为γ'-Fe_4N和VN相,VN的平均等效直径为80 nm,弥散分布在γ'-Fe_4N中;扩散层晶界析出大量VN,晶内有大量细小弥散的M_3C;渗氮后在107循环周次下的中值疲劳强度为850MPa。起裂方式为夹杂起裂和表面缺陷起裂,在这两种起裂方式下,渗层可有效的提高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氮轴承钢 氮化层 微观组织 旋转弯曲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合金铬钼渗氮轴承钢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尉念伦 孙世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44-350,共7页
为了研究化学热处理对大型轴承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对中合金铬钼轴承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和旋转弯曲疲劳(RBF)试验。以双真空熔炼(VIM+VAR)的中合金铬钼轴承钢作为实验材料,分析经调质处理(930℃+550℃)后的组织和经离子渗氮后的相组成,... 为了研究化学热处理对大型轴承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对中合金铬钼轴承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和旋转弯曲疲劳(RBF)试验。以双真空熔炼(VIM+VAR)的中合金铬钼轴承钢作为实验材料,分析经调质处理(930℃+550℃)后的组织和经离子渗氮后的相组成,分析经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后断口形貌及裂纹萌生机理,构建表面缺陷与疲劳断裂机理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经过调质处理后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主要析出M2C型和M3C型碳化物;渗氮后渗氮层中化合物层主要由CrN和Fe4N(γ′相)组成,厚度约为16μm,其不利于基体的疲劳性能提升;实验钢渗氮后的RBF极限为947MPa,较未渗氮试样旋转弯曲疲劳极限提升19.4%;渗氮层中化合物层始裂及非金属夹杂物始裂为主要的两种起裂方式,化合物层和表层粗糙度对渗氮后实验钢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提高中合金铬钼轴承钢的疲劳性能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金属及其合金 渗氮轴承钢 旋转弯曲疲劳 起裂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铬钨渗氮轴承钢旋转弯曲疲劳性能研究
3
作者 程世超 魏慧君 +4 位作者 孙世清 王松 王瑞阳 崔博帅 尉念伦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365-371,共7页
针对轴承钢失效形式主要为疲劳破坏的问题,对中碳铬钨渗氮轴承钢进行旋转弯曲疲劳(RBF)试验及分析。分析轴承钢经调质处理(880℃+540℃)后的组织,再经RBF试验后疲劳断口和渗氮处理的作用,还分析了非金属夹杂物对轴承钢RBF的影响,构建了... 针对轴承钢失效形式主要为疲劳破坏的问题,对中碳铬钨渗氮轴承钢进行旋转弯曲疲劳(RBF)试验及分析。分析轴承钢经调质处理(880℃+540℃)后的组织,再经RBF试验后疲劳断口和渗氮处理的作用,还分析了非金属夹杂物对轴承钢RBF的影响,构建了非金属夹杂物深度和尺寸对中碳铬钨渗氮轴承钢RBF极限强度影响的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试验钢调质处理后,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主要析出M6C型和M23C6型碳化物,力学性能优良,RBF极限强度达到729 MPa;疲劳源分为表面缺陷和内部非金属夹杂物,表面缺陷主要包括非金属夹杂物脱落形成的凹坑以及机加工留下的刀痕,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镁铝酸盐;轴承钢在NH_3渗氮气氛中560℃恒温保持25h,渗氮层厚度达360μm以上,渗氮工艺合适。研究结果对中碳铬钨渗氮轴承钢的发展及其疲劳性能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金属及其合金 渗氮轴承钢 旋转弯曲疲劳 表面缺陷 非金属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