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柏西普治疗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戴琰琰 蒋正轩 廖荣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07-1709,共3页
收集经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25只眼为观察对象,所有患眼按3+PRN方案,接受10 mg/ml康柏西普0.05 ml玻璃体腔注射,行注射前后自身对照研究。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 收集经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为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25只眼为观察对象,所有患眼按3+PRN方案,接受10 mg/ml康柏西普0.05 ml玻璃体腔注射,行注射前后自身对照研究。采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视力表检查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眼BCVA、CRT的变化,同时观察随访期间眼部与全身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1、2、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眼平均BCVA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7、6.43、7.75、7.36,P<0.05);平均CRT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7、10.49、10.02、8.67,P<0.05)。随访期间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眼部并发症及全身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吴若欣 徐洁慧 +1 位作者 温积全 刘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72-1175,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渗出性AMD患者42例42眼,分为典型AMD(typical-AMD,t AMD)组和息肉样血管病变(po...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渗出性AMD患者42例42眼,分为典型AMD(typical-AMD,t AMD)组和息肉样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组,均行3+PRN方案的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治疗前及初次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治疗眼及对侧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及距离中心凹1 mm的鼻侧和颞侧CT,对比分析康柏西普治疗前后的CT变化。结果渗出性AMD患眼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SFCT分别为(223.55±30.71)μm、(221.52±33.37)μm、(214.43±31.81)μm、(214.93±31.41)μm;治疗后6个月鼻侧CT从(225.40±43.97)μm减少至(205.71±42.20)μm,颞侧CT从(235.21±47.22)μm降至(203.52±39.15)μm;与基线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其中,t AMD组SFCT从(234.06±41.04)μm减至(209.19±32.14)μm,PCV组从(274.60±27.73)μm减至(233.30±21.08)μm,各随访时间点所测SFCT与基线时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对侧正常眼6个月各时间点SFCT无明显改变。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会引起渗出型AMD(t AMD和PCV)CT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康柏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温胆汤治疗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视力改善、脉络膜厚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军涛 陆勤康 +3 位作者 赖晓明 王惠云 李竞 董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8-980,1045,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指标包括视力改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方法:将渗出性AMD患者66例(66眼)分为加味温胆汤组34眼和...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对渗出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指标包括视力改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方法:将渗出性AMD患者66例(66眼)分为加味温胆汤组34眼和对照组32眼。对照组:给予基本药物治疗(维生素E片、甲钴胺胶囊等)。加味温胆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脉络膜厚度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血管渗漏情况进行临床检测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1个月内,最佳矫正视力、脉络膜厚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加味温胆汤组最佳矫正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且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血管渗漏情况差异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渗出性AMD安全、有效,可以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及减少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一定程度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但不能明显降低渗出性AMD患者新生血管渗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温胆汤 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智萍 万琪 +3 位作者 刘康成 吴晓坚 邹玉凌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底病科诊断为难治性nAMD的患者17例(17眼)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视网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眼底病科诊断为难治性nAMD的患者17例(17眼)作为研究对象。利用41G超精微针将10 g·L^(-1)康柏西普注射液注入患者黄斑区视网膜下。术后随访期间若OCT发现黄斑区视网膜有渗出,则继续行玻璃体内注射10 g·L^(-1)康柏西普。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以及注药次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患者BCVA均得到显著改善(均为P<0.001)。术后各时间点患者BCVA变化不明显(均为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患者CMT均显著降低(均为P<0.001)。术后1~12个月患者CMT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的趋势(均为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BCVA与术前CMT之间、术前BCVA与术后12个月BCVA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643,P=0.005;r=0.634,P=0.006)。治疗期间,17眼抗VEGF注药次数为(1.35±0.61)次,其中12眼1次,4眼2次,1眼3次。经相关分析发现,注药次数与患者术前CMT呈正相关(r=0.664,P=0.004)。17眼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视网膜下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难治性nAMD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CMT并改善患者视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下注射 康柏西普 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注药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素在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松 王杰 张红兵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5-1008,共4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以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为特性的老年人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甲状腺素及其受体在视网膜中显著表达,游离的甲状腺激素与AM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甲状腺素在AMD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以期...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以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为特性的老年人常见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甲状腺素及其受体在视网膜中显著表达,游离的甲状腺激素与AM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甲状腺素在AMD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索AMD的发病机制以及更好的防治该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素 老年性黄斑变性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军 郭希让 +1 位作者 孔 众 李建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 观察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黄斑部新生血管膜的形态改变。方法 对42例49眼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的黄斑部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荧光造影检查,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显示黄斑部新... 目的 观察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黄斑部新生血管膜的形态改变。方法 对42例49眼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的黄斑部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荧光造影检查,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显示黄斑部新生血管膜有4种表现,即边界清晰的新生血管膜21眼(42.8%)。边界不清的新生血管膜15眼(30.6%)。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6眼(12.3%)和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7眼(14.4%);与荧光造影比较显示边界清晰的新生血管膜和纤维色素上皮脱离多表现为典型的新生血管膜,边界不清的新牛血管膜和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多表现为隐匿性新生血管膜。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够确定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形态,并对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层次和边界进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渗出性老年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荧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睛颗粒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周尚昆 唐由之 +3 位作者 冯俊 陈有信 戴虹 王慧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明睛颗粒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配对研究,将120例(120眼)患者根据年龄、就诊时间、眼底特征进行1∶1配对研究,分为两组,每组60例(60眼),明睛颗粒组用明睛颗粒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明睛颗粒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配对研究,将120例(120眼)患者根据年龄、就诊时间、眼底特征进行1∶1配对研究,分为两组,每组60例(60眼),明睛颗粒组用明睛颗粒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出血渗出面积、视网膜厚度、临床花费等。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及眼底疗效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视力疗效:Z=0.960,P=0.337;眼底疗效:Z=0.739,P=0.460);各组治疗前后眼部症状如眼底出血、渗出面积、矫正视力、视网膜厚度等情况比较:明睛颗粒组治疗后眼底出血渗出面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P=0.047),视力、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视力:t=-0.712,P=0.479;视网膜厚度:t=-0.292,P=0.780);对照组治疗前后出血渗出面积、视力、视网膜厚度等改善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方面,明睛颗粒治疗3个月,CNV活动性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7,P=0.057),治疗6个月,CNV活动性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46,P=0.000);两组医疗费用比较,明睛颗粒组为(3160.17±1309.34)元,对照组为(32 349.33±7897.9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19,P=0.000)。随访3个月,两组均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明睛颗粒和光动力疗法相比,均能够稳定并提高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促进眼底出血渗出吸收,抑制新生血管的活动性,但临床医疗费用较低。因此,明睛颗粒也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一种不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明睛颗粒 光动力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图对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莒瑞红 何曼莎 +3 位作者 侯金佟 李梦媛 张静琳 武哲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3-937,共5页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评价经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前后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诊治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14例14只眼。所有患者...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评价经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前后视网膜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广州爱尔眼科医院诊治的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14例14只眼。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本研究采用1+PRN的治疗方案。注射后每月复诊,根据复诊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治疗。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l、3、6个月,记录最佳矫正视力、mfERG各环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接受雷珠单抗注射2.86±1.58次。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7),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视力与治疗前视力相比较,逐渐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环的潜伏期均无明显下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环及2环的N1波、Pl波振幅密度的升高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fERG可以作为一种评价经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湿性AMD后患者视功能变化情况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雷珠单抗 老年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rnsworth-Munsell100色彩试验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松 聂爱光 +2 位作者 谭家铨 姜德咏 唐朝珍 《眼科研究》 CSCD 1992年第1期54-56,共3页
采用FM100-色彩试验仪,测定了中心视力正常(≥1.0)、眼底有drusen 早期AMD 病人60例(87眼)和正常对照组51例(73眼)。结果显示,早期AMD 与正常组相比,色彩分辨力明显异常,且损害程度与drusen 数量及形态有关。此外,对侧眼有晚期AMD 较对... 采用FM100-色彩试验仪,测定了中心视力正常(≥1.0)、眼底有drusen 早期AMD 病人60例(87眼)和正常对照组51例(73眼)。结果显示,早期AMD 与正常组相比,色彩分辨力明显异常,且损害程度与drusen 数量及形态有关。此外,对侧眼有晚期AMD 较对侧眼没有晚期AMD 色彩分辩力损害更重。提示FM100-色彩试验可作为AMD 的早期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老年性 色彩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云服务个案管理模式的实施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湘梅 张寅升 +3 位作者 许丹 程晓容 张国明 陈青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6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云服务个案管理模式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80例按住院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云服务个案管理。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云服务个案管理模式在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80例按住院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云服务个案管理。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显著短于对照组,日间病房入住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完成负荷期注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云服务个案管理有利于缩短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个案管理 云服务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永吉 庞丽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一种又称地图样变性,是导致发达国家老年人中心性失明的重要原因,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多种原因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尽管目前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可以通过抗VEGF治疗得到较好疗效,但是干性老...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一种又称地图样变性,是导致发达国家老年人中心性失明的重要原因,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多种原因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尽管目前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可以通过抗VEGF治疗得到较好疗效,但是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因为缺少有效的治疗措施而成为眼科领域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导致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本文针对近年来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主要包括传统的抗氧化治疗,减少视网膜玻璃膜疣的形成,抑制补体系统及免疫抑制治疗,减少视网膜毒性产物堆积及改善脉络膜灌注,新的措施包括干细胞治疗及基因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隽 彭惠 +3 位作者 毛丹娜 付鹏 银娟萍 雷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观察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PN受体1、受体2的表达水平。方法:15个患者[平均年龄(69.07±6.71)岁]和15个健康对照[平均年龄(64... 目的:观察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APN)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PN受体1、受体2的表达水平。方法:15个患者[平均年龄(69.07±6.71)岁]和15个健康对照[平均年龄(64.2±7.46)岁]纳入本研究。所有人都不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肾脏疾病、冠心病、心脏功能衰竭、肾脏功能衰竭等疾病。血浆APN水平由ELISA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PN受体表达水平由Real-time PCR测定。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处理两变量相关性分析,包括血浆APN分别与临床指标、APN受体表达水平、内环境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病例组的血浆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是(1.18±0.65)μg/ml和(2.00±0.63)μg/ml,P=0.002。还发现病例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是(5.42±0.64)mmol/L和(4.79±0.39)mmol/L,P=0.003。但是,2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APN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APN浓度在湿性AMD患者中是降低的,提示与APN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可能存在于湿性AMD的病理性血管新生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脉络膜新生血管 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康柏西普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黄斑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定国 岑令平 +1 位作者 张安琳 陈伟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黄斑中心凹结构的变化并分析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目的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黄斑中心凹结构的变化并分析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的相关性。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接受连续3个月、每个月玻璃体内注射一次康柏西普的常规疗法,记录治疗前及各次注射后1个月的BCVA以及频域OCT的特征(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视网膜内积液、视网膜下积液、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视网膜下纤维化等)氉。结果经过3次注射治疗后,BCVA从治疗前的(0. 98±0.55) LogM AR提高到治疗后的(0.69±0.43) LogMAR(P <0. 01),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从治疗前的(449.07±245.19)μm降低到治疗后的(232.76±103.93)μm(P <0.01),其中初次注射后第1个月BCVA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改善最为明显; 3次注射后视网膜内积液或视网膜下积液消退组BCVA改善并没有明显优于各自的未消退组(均为P> 0.05),但单纯视网膜下积液组BCVA明显优于单纯视网膜内积液组和混合积液组(F=6.168,P=0.007)。结论频域OCT是一种评价黄斑结构改变的有效手段,为临床分析注射康柏西普术后视力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老年性黄斑变性 康柏西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及玉米黄素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静 张美霞 严密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1-795,共5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目前使老年人视力缺损和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因欠明,治疗效果不理想,预防亦不满意。AM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与其疾病的预防、治疗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抗...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目前使老年人视力缺损和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因欠明,治疗效果不理想,预防亦不满意。AM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与其疾病的预防、治疗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抗氧化剂在降低AMD的危险性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当前很多研究表明,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作为抗氧化剂在降低AMD发生的危险性和延缓AMD疾病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将叶黄素及玉米黄素与AMD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玉米黄素 老年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海峰 董晓光 王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观察 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thermotherapy,TTT)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 degeneration,AMD)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效果。方法 对28例34眼经眼底 荧光血管造影(fun... 目的 观察 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thermotherapy,TTT)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 degeneration,AMD)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效果。方法 对28例34眼经眼底 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确诊的继发于渗出型AMD的隐匿型CNV行TTT治疗,并主要以视力、眼底检查、FFA及ICGA改变为指标,评价TTT治疗渗出型AMD的效果。结果 随访3~20个月,平均6.65个月,视力提高19眼,视力稳定13眼,视力下降2眼,视网膜水肿基本消退6眼,水肿明显减轻21眼,水肿无明显变化5眼,2眼水肿加重,出血吸收22眼,8眼出血减少,出血无明显变化者2例,另有2眼发生少量新鲜视网膜深层出血,第1次治疗后复查FFA及ICGA,10眼CNV消失,19眼CNV渗漏减轻,3眼无明显变化,2眼CNV增大。结论 TTT治疗可使大部分AMD患者视力稳定或提高,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式,但对其确切疗效的评价,尚需与自然病程及其他治疗方法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瞳孔温热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老年性黄斑 变性 荧光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黄斑变性早期中心视功能损害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松 聂爱光 +1 位作者 谭家铨 姜德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21,共4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5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目的首要原因,目前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SMD的发病机制并没完全清楚,本病可能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Bruch's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改变。导致RPE脱离、萎缩、或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 老年性黄斑变性(SMD)是50岁以上老年人低视力和盲目的首要原因,目前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SMD的发病机制并没完全清楚,本病可能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Bruch's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改变。导致RPE脱离、萎缩、或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NVMS)形成他。研究证明,氩激光光凝可减轻或减慢SMD由于中心凹外的视网膜NVMS所致的视力障碍,但如果NVMS发展到中心凹,视功能损害将是不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老年性 中心视功能 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黄斑变性免疫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永吉 丁秋爱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79-1082,共4页
近年来,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率逐渐升高,但目前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确切病因仍不清楚,最近研究发现免疫及炎症系统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对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免疫炎症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模式识别受体 炎症小体 补体系统 免疫细胞 老年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丸的现代研究及在老年性黄斑变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燕如 唐由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1-433,共3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二至丸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查阅二至丸及AMD的大量文献报道,总结分析。结果:二至丸中女贞子、墨旱莲具有抗衰老、调节免疫力、降糖降脂、抗凝、抗炎抑菌等作用。在临床上常作为... 目的: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二至丸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提供借鉴和依据。方法:查阅二至丸及AMD的大量文献报道,总结分析。结果:二至丸中女贞子、墨旱莲具有抗衰老、调节免疫力、降糖降脂、抗凝、抗炎抑菌等作用。在临床上常作为基础方治疗多种疾病。结论:二至丸加味治疗AMD既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又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验证,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女贞子 墨旱莲 老年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莉琼 张琦 祝肇荣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6期460-462,共3页
由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在我国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其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目前尚无统一且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 ,常需综合多种检查结果 ,判断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早期诊断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循证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婧利 项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180-4182,共3页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4期)、Medline(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EMBASE(1995~2008)上进行检索。检索词为...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确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4期)、Medline(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EMBASE(1995~2008)上进行检索。检索词为: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Laser Photocoagulation,Smoking,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Photodynamic Therapy,Prophylaxis。结果:共检出与不同问题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50篇,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11篇。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经3个月的随访证实,该方案适合患者。结论: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确定合理的治疗目标和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循证医学 渗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