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鱼类区系变化和渔获物分析 被引量:35
1
作者 朱松泉 刘正文 谷孝鸿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4-669,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之前,太湖有鱼类107种、25科,属4个生态类型:洄游型、江湖洄游型、河流型和湖沼型.自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进行了太湖鱼类采集,共采得鱼类60种、18科.其中,除放流的鱼类外,都能在封闭的湖泊环境中完成生命周期(湖沼生态型)... 20世纪80年代之前,太湖有鱼类107种、25科,属4个生态类型:洄游型、江湖洄游型、河流型和湖沼型.自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进行了太湖鱼类采集,共采得鱼类60种、18科.其中,除放流的鱼类外,都能在封闭的湖泊环境中完成生命周期(湖沼生态型);团头鲂、鲮、银鲫和尼罗罗非鱼属移植种类.团头鲂、鳙、鲢、草鱼和青鱼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每年向湖中放流的鱼类;鳗鲡则是自1976年起放流从长江采捕的鳗苗.20世纪50年末至1985年,长江和太湖之间人为隔断,不能在静水中繁殖的鱼类在湖中消失,自然鱼类资源下降;加上过度捕捞和对繁殖群体缺少保护,导致鱼类群体小型化.最后,对太湖渔业资源的优化进行了讨论,并进一步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区系变化 渔获物分析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湖网簖数量调查和渔获物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国华 邓中粦 +3 位作者 许蕴玕 苗志国 常剑波 宋天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68-74,共7页
利用卫星遥感定点技术,估算洪湖1993年初约有11000部网簖,洪湖网簖可分为“稀阵”、“密阵”两种,1986年稀阵渔获物中.乌鳢、鲤、鲇、草鱼等大中型鱼类的比例达47.6%,1992-1994年这些鱼类的比例不到7%;1986年鲫、黄颡鱼和红... 利用卫星遥感定点技术,估算洪湖1993年初约有11000部网簖,洪湖网簖可分为“稀阵”、“密阵”两种,1986年稀阵渔获物中.乌鳢、鲤、鲇、草鱼等大中型鱼类的比例达47.6%,1992-1994年这些鱼类的比例不到7%;1986年鲫、黄颡鱼和红鳍原鮊三种小型鱼类的比例为51.0%,1992-1994年达87.6%。九十年代洪湖主要经济鱼类的捕捞规格进一步下降,为此应对网簖渔业实施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簖 数量 渔获物分析 洪湖 网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鱼类学调查及渔获物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唐晟凯 张彤晴 +3 位作者 沈振华 杨建忠 曹萍 陆建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6-379,共4页
2008年1—12月对太湖鱼类进行了调查,对鱼类群落优势种、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了分析,对鲢、鳙、鲤、鲫的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47种,隶属于15科、10目。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为刀鲚(Coilianasus Temminck et Schleg... 2008年1—12月对太湖鱼类进行了调查,对鱼类群落优势种、鱼类群落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了分析,对鲢、鳙、鲤、鲫的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47种,隶属于15科、10目。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为刀鲚(Coilianasus Temminck et Schlegel)、鲫(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Valenciennes)等;鲢、鳙、鲤、鲫的0龄和1+龄鱼的数量百分比较大;多样性特征值平均指标分别为:Margalef指数为4.55,Shannon-Wiener指数H′和H″分别为2.44和2.39,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J″分别为0.67和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鱼类学调查 渔获物分析 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滆湖鱼类学调查及渔获物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唐晟凯 张彤晴 +2 位作者 孔优佳 花少鹏 王晓峰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4,共5页
2008年1-12月对滆湖鱼类进行了调查,对鱼类群落优势种、群落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了分析,对其繁保区鲢、鳙、鲫的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30种,隶属于7目、9科。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为似鳊[Pseudobrama simoni(Bleeker)]、鲫... 2008年1-12月对滆湖鱼类进行了调查,对鱼类群落优势种、群落生物多样性相关指数进行了分析,对其繁保区鲢、鳙、鲫的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30种,隶属于7目、9科。结果表明,群落优势种为似鳊[Pseudobrama simoni(Bleeker)]、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鳙[Aristichthys nobilis(Richardson)]等;多样性特征值平均指标分别为:Margalef指数2.68,Shannon-Wiener指数H′和H″分别为2.02和2.08,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J″分别为0.64和0.66;繁保区鲢、鳙、鲫的年龄结构合理,保护效果良好,但滆湖鱼类在总体上呈现小型化特点;并对渔业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滆湖 渔获物分析 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旗湖渔获物分析
5
作者 谢山 黄道明 +5 位作者 谢文星 常秀岭 张庆 刘国祥 杨汉运 陈英鸿 《水利渔业》 2000年第2期42-43,共2页
对 1 997年红旗湖主要渔获物鲢、鳙、鲤、青鱼、草鱼的重量及年龄组成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调整鲢、鳙投放比例 ,大幅度减少鲤鲫投放量 ,严格控制草鱼投放 。
关键词 渔获物分析 鱼种结构 湖泊 渔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海区张网作业渔获物组成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壮丽 王茵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本文根据2003~2004年张网作业的监测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闽南海区张网作业渔获物组成。结果表明,闽南海区张网渔获种类多达156种,主要渔获种类为带鱼、康氏小公鱼、尖尾鳗、二长棘鲷、静、蓝圆和中华管鞭虾等14个类群组成,其渔获... 本文根据2003~2004年张网作业的监测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闽南海区张网作业渔获物组成。结果表明,闽南海区张网渔获种类多达156种,主要渔获种类为带鱼、康氏小公鱼、尖尾鳗、二长棘鲷、静、蓝圆和中华管鞭虾等14个类群组成,其渔获量合占总渔获量的79.5%;张网作业对闽南海区经济种类的损害较为严重,经济幼鱼、幼体在渔获物中所占的比重达39.3%,尤以张网禁渔期前后的3~4月和7月,经济幼鱼、幼体受损最为严重,其比重高达52.8%~74.0%。据估算此期间全海区张网作业损害带鱼、二长棘鲷、鲐鱼幼鱼1.12×104t,数量高达17.12×108ind。因此,建议在加强张网作业周年监测调查基础上,考虑适当调整或延长禁渔期,以利于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网作业 渔获物分析 闽南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口近海定置作业渔获物组成及其数量变动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洪惠馨 林利民 +2 位作者 翁奋发 李敬哲 郑丁辖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4-185,共12页
本文自1999年12月~2000年12月对福建省九龙江口近海定置作业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变动进行周年调查.经分析渔获物经济种类有99种,其中鱼类65种,甲壳类28种,头足类6种.作者认为调查海区定置作业周年中,在5~8月对经济种类的幼体有很... 本文自1999年12月~2000年12月对福建省九龙江口近海定置作业渔获物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变动进行周年调查.经分析渔获物经济种类有99种,其中鱼类65种,甲壳类28种,头足类6种.作者认为调查海区定置作业周年中,在5~8月对经济种类的幼体有很大的伤害.为此建议渔政管理部门适当延长休渔期,并着重对定置作业的船数和网具数进一步予以限制,尤其是对网具结构及作业方式进行改革,籍以保护渔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资源 渔获物分析 定置作业 九龙江口 网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作业渔获物组成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方森 《福建水产》 2007年第3期30-34,共5页
根据2000~2001年单拖作业渔获物调查资料,着重对渔获物种类组成、个体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网作业渔获物品种繁多、个体小,优势种数量多、比重小,占周年总渔获量1%以上的品种有19种,鱼类、甲壳类、头... 根据2000~2001年单拖作业渔获物调查资料,着重对渔获物种类组成、个体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网作业渔获物品种繁多、个体小,优势种数量多、比重小,占周年总渔获量1%以上的品种有19种,鱼类、甲壳类、头足类渔获个体平均体重仅为11.4g/ind,周年中,5~6月个体最小,建议将该渔场单拖作业伏季休渔时间调整为5月1日至7月15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拖作业 渔获组成分析 闽南 台湾浅滩渔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中下游鱼类资源及其增殖途径 被引量:10
9
作者 葛亚非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作者于1995~1996年和2000~2001年对钱塘江中下游的鱼类区系,主要经济鱼类的渔获组成以及年龄、体长和体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根据所得的材料,论述了该水域的鱼类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并就资源增殖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钱塘江 鱼类资源 渔获物分析 资源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