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渔业声学频差技术在广西银滩南部海域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国宝 程高 +3 位作者 牛麓连 邹建伟 于杰 陈丕茂 《南方水产科学》 2025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提高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评估的准确性,于2023年1月在广西银滩南部海域的海洋牧场示范区采用EK 80(工作频率为120 kHz)和EY 60(工作频率为200 kHz)2款先进的分裂波束探鱼仪进行渔业资源声学调查,并辅以底拖网生物学采样。通过对比频差降... 为提高海洋牧场渔业资源评估的准确性,于2023年1月在广西银滩南部海域的海洋牧场示范区采用EK 80(工作频率为120 kHz)和EY 60(工作频率为200 kHz)2款先进的分裂波束探鱼仪进行渔业资源声学调查,并辅以底拖网生物学采样。通过对比频差降噪技术和传统降噪技术解析渔业资源声学映像,结果显示:频差降噪技术在追踪单体目标时,其平均目标强度(Target strength,TS)值高于传统技术,且变化范围更小,展现出更强的技术性和客观性;在评估不同断面的渔业资源密度时,频差降噪技术得出的平均尾数密度均低于传统技术,显示出在处理渔业声学噪声方面的可靠性;对于优势种类,频差降噪技术在评估较大个体时,尾数密度差异不大,但在评估较小个体时,尾数密度显著增加,表明其在提高渔业资源密度评估准确性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利用经过频差降噪技术处理的体积反向散射系数(Volume backscattering strength,Sv)映像评估渔业资源密度,不仅能剔除更多干扰噪声,还能更精准地检测到个体较小的生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牧场 人工鱼礁 渔业资源评估 渔业声学调查 频差降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某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方法案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丁东生 马绍赛 +5 位作者 陈碧鹃 崔正国 赵俊 刘传霞 张旭志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2,共7页
本研究针对渤海中部某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事故发生后的油膜漂移扩散和油膜消失后的溶解态分布趋势,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界定事故溢油对渤海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范围,进而估算天然渔业资源损失。结果... 本研究针对渤海中部某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事故发生后的油膜漂移扩散和油膜消失后的溶解态分布趋势,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界定事故溢油对渤海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范围,进而估算天然渔业资源损失。结果显示:溢油量按13 m^3计算,油膜存在期约为72 h,累加油膜扫海面积约为69.19 km^2;油膜消失后,事故溢油仍会以溶解态、乳化态或悬浮颗粒态在海水中扩散,水体中的石油烃含量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溢油在第11天中午即可抵岸;油膜会造成渔业资源损失,油膜消失后,悬浮颗粒态和乳化态石油在岸滩等因素影响下会形成凝聚态石油,并对潮间带生物造成影响。其影响面积结合溶解态抵岸区域内自然岸线长度予以估算,经评估,在油膜扫海区域及受影响潮间带范围内,事故经济损失额合计为631.9万元。本研究对数值模型方法在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中的应用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为无现场观测数据支撑的海洋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溢油事故 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形Fox产量模型在模拟和实际渔业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崔鹤 刘群 王艳君 《南方水产》 2008年第2期34-42,共9页
剩余产量模型因为具有形式简单和所需数据少的特点,在渔业资源评估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应用连续形Fox产量模型对3种模拟渔业以及北大西洋剑鱼渔业进行了评估,并对模拟渔业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发现连续Fox产量模型比较适宜的渔业条件... 剩余产量模型因为具有形式简单和所需数据少的特点,在渔业资源评估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应用连续形Fox产量模型对3种模拟渔业以及北大西洋剑鱼渔业进行了评估,并对模拟渔业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发现连续Fox产量模型比较适宜的渔业条件。蒙特卡罗(Monte Carlo)分析表明,模型在产量和捕捞努力量随时间波动的波动性渔业中评估效果最好,可能是由于该类型渔业过程比较完整,数据中包含的信息比较丰富。比较不同的白色噪音水平,当白色噪音小于10%时评估结果偏差较小,小于3.3%;当白色噪音为50%时,评估结果偏差较大,最大偏差为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评估 Fox产量模型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洄游模式的中西太平洋鲣资源评估
4
作者 黄雨辰 耿喆 +2 位作者 冯佶 石一茜 朱江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2-662,共11页
为评估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状况,探究洄游模式对鲣资源评估的影响,将中西太平洋鲣渔业划分为8个管理区域和31个船队,重点结合鲣分季节的种群洄游特点,采用年龄结构Stock Synthesis 3(SS3)模型,设置4种不同情景对其资... 为评估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状况,探究洄游模式对鲣资源评估的影响,将中西太平洋鲣渔业划分为8个管理区域和31个船队,重点结合鲣分季节的种群洄游特点,采用年龄结构Stock Synthesis 3(SS3)模型,设置4种不同情景对其资源进行评估,并对鲣不同年龄阶段的洄游模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鲣资源处于健康状况,未发生资源型过度捕捞(B cur/B 40%=1.9>1)和捕捞型过度捕捞(F cur/F 40%=0.712<1);SS3模型敏感性分析显示,陡度参数(h)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h值越大,评估结果越乐观;不同年龄段的鲣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洄游模式,考虑季节性洄游对资源评估的影响显著,若评估模型忽略洄游过程,将低估捕捞对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资源评估中考虑分季节、年龄的洄游情况更能反映鲣种群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评估 年龄结构模型 洄游模式 中西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声呐数据提取磷虾捕捞深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书献 张胜茂 +3 位作者 戴阳 王永进 隋江华 朱文斌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7,共7页
为快速确定拖网深度、提高捕捞效率、降低渔业生产成本,文章根据声呐设备元数据(Metadata)提出一种提取指定鱼类目标最佳捕捞深度的方法。声呐设备元数据结构较为复杂且包含大量与目标捕捞对象无关的冗余数据,该研究通过分析简化了原始... 为快速确定拖网深度、提高捕捞效率、降低渔业生产成本,文章根据声呐设备元数据(Metadata)提出一种提取指定鱼类目标最佳捕捞深度的方法。声呐设备元数据结构较为复杂且包含大量与目标捕捞对象无关的冗余数据,该研究通过分析简化了原始数据,计算和提取出海底深度、目标强度等信息,根据目标渔业资源类型确定有效数据范围及噪声数据范围,过滤噪声数据后以统计图形式展示有效数据,统计各个深度下的目标渔业资源量,构建深度与目标渔业资源量的关系,由多种方法计算并预测最佳捕捞深度。结果显示,在实验数据调查区域内,磷虾(Euphausia superba,目标强度-69.5--40.8 dB)的最佳捕捞深度为172.9-187 m。由一段时间内某海域中探测到的声呐数据,可快速计算出该海域内目标渔业资源的最佳捕捞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虾 渔业资源评估 水声学 目标强度 拖网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圆吻鲴的年龄生长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光喜 张峻德 +1 位作者 刘其根 刘国栋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7,共2页
鱼类的年龄生长特性及相关数据是渔业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鱼类个体的生长、种群的补充和死亡的计算,都需要具有精确的年龄数据。同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也是构建渔业资源评估和生态系统模型的基础。此外,利用年龄结构参数可对鱼... 鱼类的年龄生长特性及相关数据是渔业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鱼类个体的生长、种群的补充和死亡的计算,都需要具有精确的年龄数据。同时,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也是构建渔业资源评估和生态系统模型的基础。此外,利用年龄结构参数可对鱼类种群动力学进行分析,从而还可对资源现状做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数据 生长特性 圆吻鲴 千岛湖 渔业资源评估 种群动力学 生态系统模型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筹建海洋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7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75,共2页
日前,“海南省海洋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专家组评审,被批准正式开始筹建,项目建设计划3年内完成。该中心主要研究内容有:改良捕捞技术,积极探索开发南海新渔场,寻找潜在的鱼群;努力改良现有渔具渔法,提高捕捞效率;建... 日前,“海南省海洋捕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了专家组评审,被批准正式开始筹建,项目建设计划3年内完成。该中心主要研究内容有:改良捕捞技术,积极探索开发南海新渔场,寻找潜在的鱼群;努力改良现有渔具渔法,提高捕捞效率;建立渔业信息系统和渔情预报系统,更好地为广大渔民服务;开展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增加资源调查力度,进一步了解南海渔业资源动态情况;探讨最佳管理策略,对潜在的管理策略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海洋捕捞 海南省 渔业资源评估 最佳管理 捕捞技术 渔具渔法 捕捞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