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研究
1
作者 朱南华诺娃 游代安 +4 位作者 徐宁宁 张静 滕佳华 张建辉 王霓妮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3,共7页
《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是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全面分析生态环境领域遥感监测... 《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是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全面分析生态环境领域遥感监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的“三步走”目标,提出“天空地海”一体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体系架构,即通过“叠加、融合、大数据分析、智能化”4个层次和“多空间尺度、多时间周期、多要素综合、多源数据融合”4个维度,构建“全覆盖遥感指标、全链条遥感数据、新质生产力技术方法、数字赋能评价、系统化标准规范、智能化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精准和高效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目标,进一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遥感监测体系 “天空地海”一体化 美丽中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新时期江苏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皓 刘留 +1 位作者 赵亚芳 田玉根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系统梳理了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分析了江苏省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监测网络不完善、技术体系不完备、体制机制不健全、基础能力待加强、信息化水平须提升等方面。立足管理视角,以客观反映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 系统梳理了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分析了江苏省农村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监测网络不完善、技术体系不完备、体制机制不健全、基础能力待加强、信息化水平须提升等方面。立足管理视角,以客观反映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有效服务和支撑农业农村环境监管为重点,从业务、责任、技术、保障4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江苏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治理 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乡村振兴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评估体系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史箴 付淑惠 +3 位作者 王秀丽 贺颖 余恒 李海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从环境管理对能力评估的需求角度梳理我国环境监测能力评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现在与未来要求、业务执行与地方管理要求方面分析能力评估的必要性,采用环境监测机构基础能力、监测管理、业务水平、成果创新、人才培养等设计适合于四... 从环境管理对能力评估的需求角度梳理我国环境监测能力评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现在与未来要求、业务执行与地方管理要求方面分析能力评估的必要性,采用环境监测机构基础能力、监测管理、业务水平、成果创新、人才培养等设计适合于四川省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评估的体系。现代化能力评估体系包含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54个、评估款项79个。79个评估款项中基础项61个,具有前瞻性的星号项18个。通过能力评估,掌握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促进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和效能的提升,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切实履行工作职责,高质量服务环境管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现代化能力 评估体系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海洋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蓝色粮仓”——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开展天津市海洋牧场区人工鱼礁调查监测工作
4
作者 谷德贤 马金珑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保障粮食安全,树立大食物观,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的公益性职能,高标准完成渤海湾天津海域海洋牧场的管理与维护,近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开展了海洋牧场区人工鱼礁调查...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保障粮食安全,树立大食物观,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的公益性职能,高标准完成渤海湾天津海域海洋牧场的管理与维护,近日,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开展了海洋牧场区人工鱼礁调查监测工作。天津市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从2009年开始投放人工鱼礁进行渔业资源养护,于2015年成为中国农业农村部首批公告的国家级示范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研究所 海洋牧场 人工鱼礁 海洋生态环境 调查监测 渔业资源养护 示范区 蓝色粮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方 李俊龙 +4 位作者 丁页 李曌 刘喜惠 陈平 王业耀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2,共6页
在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从污染控制管理发展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的情况下,厘清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并加以完善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环境监测和管理发展的梳理得出,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生态环境、污染和损害等方面已... 在近岸海域环境管理从污染控制管理发展为生态环境综合管理的情况下,厘清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并加以完善十分必要。通过对中国环境监测和管理发展的梳理得出,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生态环境、污染和损害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研究国内外环境监测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发现,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在河口区域、生态恢复力、风险源、灾害、海域使用影响、湿地损害、生物入侵、环境风险源方面需要不断完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也需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海域 生态环境 监测 技术体系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爱军 朱翔 +2 位作者 赵碧云 段昌群 杨良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38,共4页
分析了生态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内涵,明确了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所涵盖的内容。认为生态环境的显著地域性特点决定了不同类型地区需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并详细探讨了如何建立特定区域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动态监测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沈公铭 黄瑛 +6 位作者 穆希岩 李绪兴 雷云雷 罗建波 冯庚菲 李应仁 李继龙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6年第5期13-18,共6页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是掌握渔业水域环境本底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展开。2015年为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成立30周年,自成立以来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是掌握渔业水域环境本底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展开。2015年为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成立30周年,自成立以来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将着重研究分析30年来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推动中国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渔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态环境 环境监测 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业县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高怀友 郎林杰 邓仕槐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22-226,共5页
探讨了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农业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原则,并筛选出一套完整的监测指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生态环境监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4
9
作者 袁骐 沈新强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4期266-270,共5页
本文利用Access 2 0 0 0建立数据的分类输入、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和外部数据导入功能 ,利用VB ADO数据访问方法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和数据处理功能的调用 ,构成了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本文利用Access 2 0 0 0建立数据的分类输入、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和外部数据导入功能 ,利用VB ADO数据访问方法实现对数据库的管理和数据处理功能的调用 ,构成了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该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卵仔鱼、生物体残毒和水文、水质、底质数据的输入 ,分区、分时段统计查询、综合评价、输出打印等功能。利用该系统可进行海洋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 ,为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生态环境监测 数据库系统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地理国情监测的宁波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3
10
作者 项志勇 邹小玲 陈江平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103,共6页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特点和生态环境评价的需求,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提出了宁波市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宁波市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对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计算,得到宁波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压力和状态指数。结果表明...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特点和生态环境评价的需求,结合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提出了宁波市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宁波市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对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计算,得到宁波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压力和状态指数。结果表明,宁波市的生态环境压力高于浙江省均值,其生态状况和生态保护大致与浙江省平均水平持平,说明现阶段宁波市的生态环境状态处于较为适中的状态,宁波市的生态保护较浙江省平均水平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PSR模型 地理国情监测数据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平台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景保 孙庆辉 魏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依据GIS理论,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监测平台,有利于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在研究GIS在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基础上,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包括监测思路对策研究、监...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依据GIS理论,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监测平台,有利于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在研究GIS在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基础上,对水源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包括监测思路对策研究、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监测体系平台结构设计研究、监测体系平台日常应用研究等,重点对监测体系平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系统按照应用逻辑自上而下分为应用层、中间层、数据层以及远程监测层;监测体系平台采用了B/S和C/S结构相融合的模式构建,平台功能结构设计了八大数据库和六大应用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生态环境 监测体系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任宪友 王学雷 肖飞 《云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24-28,共5页
对湿地环境监测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 ,论证了湿地监测指标选取的原则与路线 ,在此基础上 ,制定了湿地监测指标体系。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环境 监测指标体系 宏观监测 定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亚斌 师宝忠 管景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178-5181,共4页
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维护白洋淀湿地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现状,结合湿地生态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并提出了优先监测指标。
关键词 白洋淀湿地 生态环境监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淡水大水域2002-2003年渔业生态环境监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小玲 陈百悦 +1 位作者 高山 曾占壮 《福建水产》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20 0 2~ 2 0 0 3年对水口闽清库区、永定棉花滩水库、泰宁大金湖等渔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 :福建省淡水渔业水域大部分水质良好 ,只有九龙江流域龙岩段的水质处于污染状态 ,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亚硝酸盐和非离子氨 ;沉积... 20 0 2~ 2 0 0 3年对水口闽清库区、永定棉花滩水库、泰宁大金湖等渔业生态环境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表明 :福建省淡水渔业水域大部分水质良好 ,只有九龙江流域龙岩段的水质处于污染状态 ,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亚硝酸盐和非离子氨 ;沉积物有机质超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淡水水域 2002—2003年 渔业 生态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文化遗址元上都区域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欢 高润宏 +2 位作者 李梓豪 岳永杰 刘果厚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43-47,共5页
依托于金莲川草原形成的元上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蒙元文化的代表,由于历史和人为原因的破坏,草原生态环境正在空间上缩小和质量上下降。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元上都区域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是保护文化遗址和传承草原文化的关... 依托于金莲川草原形成的元上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蒙元文化的代表,由于历史和人为原因的破坏,草原生态环境正在空间上缩小和质量上下降。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元上都区域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是保护文化遗址和传承草原文化的关键。本文依据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及专家分析法,分别从景观、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5个方面进行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监测指标体系按照目标层、制约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的层次结构,以草原文化遗址元上都区域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为目标层,以遗址区内的景观、生态系统为制约层,以优势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等8个为要素层,共50个监测指标。该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保护区下一步的敏感因子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上都 草原文化 生态环境 监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淡水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
16
作者 陈百悦 潘小玲 +2 位作者 高山 曾占壮 凌伟专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渔业水域环境的好坏对鱼类的生长、栖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渔业生产赖以发展的基础。随着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经处理就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日益增多。污水的过量排放,一旦超过水域自净能力,将对渔业水域... 渔业水域环境的好坏对鱼类的生长、栖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渔业生产赖以发展的基础。随着福建省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经处理就排放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日益增多。污水的过量排放,一旦超过水域自净能力,将对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渔业生产 淡水水域 福建省 生活污水 城市化进程 水域环境 工业污水 自净能力 渔业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2023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17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6期403-403,共1页
近日,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公布2023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氮磷污染压力依然存在。2023年,... 近日,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公布2023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氮磷污染压力依然存在。2023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所属41个监测中心(站),对海洋和内陆重要渔业水域等环境状况进行常规监测。监测范围包括153个海洋和内陆重要天然渔业水域及增养殖水域,总面积1001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生态环境 渔业水域 环境状况公报 生态环境监测 养殖水域 生态环境状况 监测中心 监测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渔业行政执法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践探索与思考
18
作者 梁学世 方琪 《海洋与渔业》 2024年第6期96-97,共2页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已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在渔业执法领域,主要存在因非法捕捞行为、非法放生行为、污染渔业水域行为等造成渔业生态环境损害的情况。本文将以渔业行政执法领域非法捕捞案件的...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已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在渔业执法领域,主要存在因非法捕捞行为、非法放生行为、污染渔业水域行为等造成渔业生态环境损害的情况。本文将以渔业行政执法领域非法捕捞案件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为切入点,研究分析渔业行政执法领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意义、实践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水域 渔业行政执法 渔业生态环境 法治体系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对策建议 非法捕捞 实践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建设思路与探索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耿 陈春贻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1期5-9,共5页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改革对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数字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是促进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广东省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改革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生态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改革对省级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数字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字化建设是促进监测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广东省为例,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需求出发,分析改革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构建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思路。以监测业务为主线,串联全省监测人、财、物、事的管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监测机构,提升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数字化建设 智慧管理体系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陕西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益昌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46,共2页
一、监测渔业水域内渔业资源及渔业生产状况 黄河陕西段主要为黄河鲤、黄河鲶和鲫鱼等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对这些点进行监测,对于黄河干流陕西段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及地方种属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渔业水域 陕西 经济鱼类资源 评价 生产状况 渔业资源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