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贸易发展的减污降碳效应--基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试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子红 王红梅 韩先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161,共6页
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依托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变革驱动减污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贸易协同赋能减污降碳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 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有效依托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变革驱动减污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在系统阐释数字贸易协同赋能减污降碳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0-2021年我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对数字贸易发展的减污降碳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字贸易不仅能明显降低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2)数字贸易不仅能直接实现协同减污降碳,还可通过产业升级效应、能源效率提升效应和绿色创新效应间接为促进减污降碳赋能;(3)数字贸易的减污降碳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这种积极效应在非资源型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减污降碳 渐进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淋议 钱文荣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6,共13页
农地确权为农民土地提供法律保护,理论上有助于推动农民市民化。本文利用2013—2019年间四期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渐进DID模型,实证考察农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通过促进非农就业改善农民市民化行为,且这... 农地确权为农民土地提供法律保护,理论上有助于推动农民市民化。本文利用2013—2019年间四期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渐进DID模型,实证考察农地确权对农民市民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通过促进非农就业改善农民市民化行为,且这种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人口净流入省份更为明显;农地确权也提高了农民市民化意愿,该效应在所有成员为农业户籍的家庭中更为突出。因此,未来既要因地制宜,消除进城农民失去土地的顾虑,也要因户施策,开通农民城市落户的绿色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制度 农地确权 渐进did模型 农民市民化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与老年消费——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军 李敬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90,共8页
在数字经济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以激发老年消费市场,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1—2018年CHARLS数据与渐进DID模型评估了数字赋能对老年消费的影响。研究发... 在数字经济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以激发老年消费市场,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借助“宽带中国”战略这一外生政策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1—2018年CHARLS数据与渐进DID模型评估了数字赋能对老年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赋能显著促进老年消费增长。同时,数字赋能改善了老年消费结构,显著增加了老年群体的基础型与发展型消费。此外,数字赋能降低了中低收入老年群体的消费不平等,这得益于数字赋能缩减了城乡老年消费差距,然而数字赋能却提高了总体消费不平等。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提高老年人宽带上网率、推动物流发展与加快产业创新是数字赋能促进老年消费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老年消费 “宽带中国”战略 渐进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测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少林 杨文彤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13-2424,共12页
为评估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增长效应,将夜间灯光数据与省级能源消费量匹配获得地级及以上城市能源投入指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1... 为评估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GTFP)增长效应,将夜间灯光数据与省级能源消费量匹配获得地级及以上城市能源投入指标,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1998—2018年我国2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渐进DID模型)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①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促进全样本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0.3471,且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样本显著提升0.4603.②机制分析表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下,地方政府通过压减“双高”企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提升了城市综合创新强度,但对绿色创新强度影响较弱,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强度提高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度占综合创新强度的85.2%.③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促进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提升0.8799、1.015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能够倒逼财政压力较大城市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④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推动非沿海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0.9010,而造成沿海城市降低0.3511和其他沿海地区降低0.4010,考虑对外开放水平情形下,试验组中其他沿海地区相对于沿海城市而言,比对照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要低0.1235.研究显示,需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与监管效能,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和激励绿色创新,强化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财政压力较小城市的制度改革力度,提高沿海城市外资准入环境门槛,以全面形成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倒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渐进did模型)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