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榕 李春升 周荫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的成像处理方法.分析了SCANSAR的工作原理、信号格式、信号结构和信号参数限制.成像处理算法包括块数据成像算法和块图像拼接算法两部分,频谱分析法和时域频域混合相关... 本文主要研究了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的成像处理方法.分析了SCANSAR的工作原理、信号格式、信号结构和信号参数限制.成像处理算法包括块数据成像算法和块图像拼接算法两部分,频谱分析法和时域频域混合相关法被用于块数据成像,块图像的拼接是利用时间关系剪裁块图像再顺次拼接.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SCANSAR信号格式和成像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波束扫描 合成孔径雷达 宽测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周扫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极坐标格式成像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远 贾林靖 +1 位作者 王彦平 李伟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8-865,共8页
圆周扫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圆周扫描地基SAR)成像是一种实现360度全方位观测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现有的成像算法存在计算效率随场景扩大而降低和斜距近似导致的成像精度下降问题,难以实现实时成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圆周扫描地基SA... 圆周扫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圆周扫描地基SAR)成像是一种实现360度全方位观测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现有的成像算法存在计算效率随场景扩大而降低和斜距近似导致的成像精度下降问题,难以实现实时成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圆周扫描地基SAR成像的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将球面波回波信号进行分解,表示为平面波积分形式;其次,构造扫描角度方向的滤波器,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定理,消除角度方向的高阶相位误差;进一步对信号进行极坐标转直角坐标插值,实现角度方向与距离方向的解耦;最终,通过二维逆傅里叶变换实现目标聚焦。通过仿真和实际数据实验对算法进行验证,并对本文算法与BP算法在成像质量和成像效率方面进行对比,证明本文算法可以实现高效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圆周扫描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圆周扫描地基SAR) 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alman滤波模型的扫描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扇贝效应校正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蔡永华 王宇 范怀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2-1218,共7页
星载扫描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采取Burst工作模式,该模式在获得宽幅测绘能力的同时,也导致图像中产生了固有的扇贝效应,严重影响图像的视觉效果和定量应用。该文结合对ScanSAR图像方位向统计特性的分析,针对现有滤波模型稳定性差和时... 星载扫描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采取Burst工作模式,该模式在获得宽幅测绘能力的同时,也导致图像中产生了固有的扇贝效应,严重影响图像的视觉效果和定量应用。该文结合对ScanSAR图像方位向统计特性的分析,针对现有滤波模型稳定性差和时间复杂度高等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alman滤波模型,对图像方位向标准差和均值进行滤波以校正扇贝条纹。在高分三号(GF-3)卫星获取的真实ScanSAR图像上的校正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此外在建筑群和海陆交界等复杂场景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合成孔径雷达 扇贝效应 辐射校正 KALMAN滤波 高分三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投影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三维地形匹配俯仰角模糊处理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彦平 刘航 +1 位作者 李洋 林赟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1-578,共8页
近距离对高大建筑物进行监测时,基于栅格投影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三维地形匹配过程中易出现俯仰角模糊现象,影响投影结果的解译.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俯仰角模糊现象的处理方法.首先... 近距离对高大建筑物进行监测时,基于栅格投影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round-based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GB-SAR)三维地形匹配过程中易出现俯仰角模糊现象,影响投影结果的解译.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一种俯仰角模糊现象的处理方法.首先推导了任意GB-SAR观测几何条件下的图像距离-方位坐标系与东北天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基于栅格投影的方法实现了GB-SAR三维地形匹配;然后对出现的俯仰角模糊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实测结果表明,投影结果中虚假影像去除效果明显,说明本方法对俯仰角模糊现象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有利于对GB-SAR三维地形匹配结果进行解译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 三维激光扫描 坐标转换 俯仰角模糊 三维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高原理的雷达散射截面测试杂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宁超 吕鸣 +1 位作者 高超 万昊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8-885,共8页
针对近场扫描体制电磁散射测量中的杂波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高原理的高度向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在不同高度下的天线两次直线扫描,得到目标的两幅雷达二维像;从雷达图像中提取散射中心的幅相数据后,再利用两... 针对近场扫描体制电磁散射测量中的杂波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高原理的高度向滤波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在不同高度下的天线两次直线扫描,得到目标的两幅雷达二维像;从雷达图像中提取散射中心的幅相数据后,再利用两次测量得到的散射中心相位差并结合扫描天线高度信息,解算得到该散射中心的高度;根据被测目标的高度范围,设置高度向滤波器,滤除目标高度区以外的散射源杂波;滤波后可以重构得到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实现抑制杂波、提高测量精度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处理后目标RCS均值误差小于1 dB.从试验结果来看,使用该方法可从与目标散射量值接近的强杂波背景环境中准确提取目标散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 近场扫描 雷达成像 雷达散射截面测试 杂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SAR方位宽幅扫描波束控制方法
6
作者 邢涛 李军 王志锐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机载SAR系统通过扫描实现方位大幅宽,扫描角速度受方位分辨率、斜视角等参数制约,扫描效率和方位分辨率难以同时兼顾成为机载方位宽幅扫描SAR设计和实现中的难题。为了实现航线内方位宽幅扫描,提出了一种波束控制方法,通过推导得到不同... 机载SAR系统通过扫描实现方位大幅宽,扫描角速度受方位分辨率、斜视角等参数制约,扫描效率和方位分辨率难以同时兼顾成为机载方位宽幅扫描SAR设计和实现中的难题。为了实现航线内方位宽幅扫描,提出了一种波束控制方法,通过推导得到不同帧图像间扫描角度变化规律,根据角度变化规律设计各帧图像的起始扫描角和终止扫描角,设计的波束控制方法对各景图像扫描角速度满足分辨率要求,并且时变角速度具有高的扫描效率,景与景之间重叠保证覆盖,目标场景位于航线内扫描幅宽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 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 扫描 大幅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星载斜视滑动聚束SAR扫描策略优化方法
7
作者 龚力维 李飞 +1 位作者 韩晓东 王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70,共10页
针对传统星载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方位分辨率存在较显著空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星载斜视滑动聚束SAR扫描策略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基本消除SAR图像中方位分辨率的空变,提高SAR图像用于目标识别时定位和识别的准确... 针对传统星载滑动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方位分辨率存在较显著空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星载斜视滑动聚束SAR扫描策略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基本消除SAR图像中方位分辨率的空变,提高SAR图像用于目标识别时定位和识别的准确度。传统粒子群算法对扫描策略进行优化时易陷入局部最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建立了一种滑动因子的参数化模型,使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的参数,并将传统粒子群算法与邻域搜索算法结合,提高了算法搜索最优解的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分辨率 波束扫描策略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咬合紊乱对恒河猴颞下颌关节影响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美青 元方 +2 位作者 颜朝云 姚秀芳 段小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咬合紊乱是否可以独立造成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恒河猴 2只 ,实验组 1只 ,拔除一侧下颌和其对侧上颌第一磨牙 ,在拔牙间隙处各置一拉簧 ,使邻牙向拔牙间隙处倾斜 ,变与对颌牙紧密的尖窝接触关系为不密合的... 目的 :探讨咬合紊乱是否可以独立造成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恒河猴 2只 ,实验组 1只 ,拔除一侧下颌和其对侧上颌第一磨牙 ,在拔牙间隙处各置一拉簧 ,使邻牙向拔牙间隙处倾斜 ,变与对颌牙紧密的尖窝接触关系为不密合的突面接触关系 ,8个月后取双侧髁状突、关节盘常规制备 ,喷金镀膜后扫描电镜观察。另 1只动物作空白对照。结果 :对照组髁状突和关节盘表面凝胶样物质覆盖 ,有明显的波纹 ,髁状突断面可见界限明显、有一定厚度的三层结构。实验组髁状突和关节盘 ,主要是髁顶附近内前向外后走行的一个区域 ,表面凝胶样物质卷曲、甚至丧失 ,髁状突表面出现纤维暴露区。断面显示 ,软骨变薄 ,蜂窝状软骨陷窝层局部不连续 ,关节盘中后带部分区域表面沟纹紊乱 ,在下表面后带观察到类似弹坑样变。结论 :渐进性咬合紊乱可独立造成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牙HE 渐进性咬合紊乱 恒河猴 扫描电镜 颞下颌关节退行性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描线的渐进式形态学机载LiDAR点云滤波 被引量:6
9
作者 孙美玲 李永树 +1 位作者 陈强 蔡国林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1-75,共5页
针对二维格网形态学的插值误差及二维原始点云形态学的耗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扫描线的一维渐进式形态学LiDAR点云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点云数据近似直线扫描和顺序存储的特点,将一维渐进式形态学方法运用于LiDAR原始点云,分析运算后... 针对二维格网形态学的插值误差及二维原始点云形态学的耗时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扫描线的一维渐进式形态学LiDAR点云滤波方法。该方法根据点云数据近似直线扫描和顺序存储的特点,将一维渐进式形态学方法运用于LiDAR原始点云,分析运算后的点值与其原始值的差异,逐步滤除非地面点。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采用ISPRS测试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论是在城市地区还是在郊区均能有效滤除非地面点,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扫描线 点云滤波 一维渐进式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正前视宽扇区高分辨雷达扫描成像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运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1-1416,共6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只有照射到飞行方向左、右两侧的感兴趣成像区域时才能处理出高分辨率SAR图像,飞行方向正前方的成像区域就成为了SAR成像的固有盲区。三通道(和、方位差、俯仰差)毫米波单脉冲成像雷达能够...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只有照射到飞行方向左、右两侧的感兴趣成像区域时才能处理出高分辨率SAR图像,飞行方向正前方的成像区域就成为了SAR成像的固有盲区。三通道(和、方位差、俯仰差)毫米波单脉冲成像雷达能够实现对正前视场景的二维成像,获取单脉冲图像。提出对SAR/单脉冲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和融合拼接的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多方向二维Gabor滤波器组分别对SAR/单脉冲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对两组特征矩阵进行归一化互相关匹配,对匹配好的图像进行像素级融合处理,得到完整的正前视宽扇区高分辨雷达图像。试验数据成像处理结果表明,所提复合成像算法能够对飞行正前方宽扇区范围内进行高分辨成像,有效解决了工程实际中碰到的正前视高分辨成像盲区的难题,对于前视雷达成像侦察、弹载雷达目标区域景象匹配、飞行器夜航、盲降等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单脉冲前视成像 宽扇区扫描 高分辨雷达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扩展和SPECAN的全孔径TOPSAR成像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祺 黄海风 +2 位作者 何峰 梁甸农 董臻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45-2450,共6页
TOPSAR(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 SAR)是星载SAR的一种新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在保持ScanSAR宽测绘带优点的同时,解决了扇贝效应(scalloping)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TOPSAR信号在时域和频域都混叠的特点,该... TOPSAR(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 SAR)是星载SAR的一种新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在保持ScanSAR宽测绘带优点的同时,解决了扇贝效应(scalloping)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TOPSAR信号在时域和频域都混叠的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全孔径TOPSAR成像算法,算法利用频域扩展来解决TOPSAR的频域混叠问题,利用SPECAN(SPECtral ANalysis)技术来避免输出图像时域混叠,结构紧凑,处理效率较高。通过点阵目标和分布目标的仿真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算法的计算量,通过与几种现有的全孔径成像算法对比,说明了算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扫描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向电扫描合成孔径雷达(TOPSAR) 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位向电扫描SAR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验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祺 黄海风 +2 位作者 董臻 梁甸农 何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2,共5页
方位向电扫描SAR(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TOPSAR)是星载SAR的一种全新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通过天线波束在方位向扫描,在保持ScanSAR宽测绘带优点的同时,解决了扇贝效应(scalloping)问题。针对这种工作模式要求天... 方位向电扫描SAR(Terrain Observation by Progressive Scans,TOPSAR)是星载SAR的一种全新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通过天线波束在方位向扫描,在保持ScanSAR宽测绘带优点的同时,解决了扇贝效应(scalloping)问题。针对这种工作模式要求天线在方位向和距离向都进行扫描的特点,推导了方位分辨率与扫描周期的具体关系,进而分析了系统参数的约束关系,提出了适于工程设计的系统参数设计方法。最后,用TerraSAR-X的参数进行了一组设计,以该设计结果为输入参数,运用SBRAS(SpaceBorne Radar Advance Simulator)进行了信号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向电扫描合成孔径雷达 参数设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渐进逼近量化的EZW改进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冬 张田文 李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9-783,共5页
为了提高EZW算法的编码效率,采用区间逐次缩减逼近量化的辅扫描来简化EZW编码,进而结合重要系数二进制位的特点提出了位渐进逼近量化的EZW改进算法.位渐进逼近量化的EZW改进算法舍弃了传统EZW编码中繁琐的量化编码器构造过程,采用直接... 为了提高EZW算法的编码效率,采用区间逐次缩减逼近量化的辅扫描来简化EZW编码,进而结合重要系数二进制位的特点提出了位渐进逼近量化的EZW改进算法.位渐进逼近量化的EZW改进算法舍弃了传统EZW编码中繁琐的量化编码器构造过程,采用直接输出辅扫描表中数据二进制位的方案来得到辅扫描编码输出,简化了辅扫描的量化编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位渐进逼近量化的EZW改进算法能使编码时间减少20%左右,从而证实了本文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编码 区间逼近 渐进逼近 量化 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波段宽带二维扫描固态有源相控阵天线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慧峰 邓云凯 +2 位作者 雷宏 焦军军 石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2-287,共6页
基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具体应用,给出一种C波段宽带二维扫描固态有源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天线辐射阵面采用双层矩形微带贴片,由宽带偶极子激励.通过增加金属隔墙和金属接地螺钉的加载来降低天线单元间互耦,实现了宽带二... 基于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具体应用,给出一种C波段宽带二维扫描固态有源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天线辐射阵面采用双层矩形微带贴片,由宽带偶极子激励.通过增加金属隔墙和金属接地螺钉的加载来降低天线单元间互耦,实现了宽带二维相控扫描.测试结果表明,辐射单元阵中驻波带宽(VSWR<1.6)达到800 MHz(相对带宽约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二维扫描 固态有源相控阵 微带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脉内扫描高信噪比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佳佳 周芳 +2 位作者 孙光才 邢孟道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2,150,共8页
为了解决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的信噪比会随着测绘场景的增大和分辨率的提高而降低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俯仰-方位二维脉内扫描的高信噪比高分辨大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在发射端利用面阵全孔径,以较低的脉冲重复频率发射俯仰... 为了解决合成孔径雷达信号的信噪比会随着测绘场景的增大和分辨率的提高而降低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俯仰-方位二维脉内扫描的高信噪比高分辨大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模式.在发射端利用面阵全孔径,以较低的脉冲重复频率发射俯仰-方位二维窄波束,并进行脉内二维扫描;在接收端全孔径接收,并进行二维数字波束形成,消除低脉冲重复频率带来的多普勒模糊以及俯仰维脉内扫描带来的距离模糊,最终实现高信噪比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仿真实验表明,该成像模式可以显著提高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系统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高分辨大测绘带成像 高信噪比 数字波束形成 脉内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位向波束扫描的宽测绘带SAR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小青 盛新庆 朱敏慧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共4页
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SAR)是目前SAR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需要全球动态观察或高重复周期观察局部地区的应用中都希望能进行宽测绘带成像。在宽测绘带SAR方法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混叠的信号中提取出各个子测绘带的回波,在现有的宽测绘... 宽测绘带合成孔径雷达(SAR)是目前SAR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需要全球动态观察或高重复周期观察局部地区的应用中都希望能进行宽测绘带成像。在宽测绘带SAR方法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混叠的信号中提取出各个子测绘带的回波,在现有的宽测绘带SAR方法中多数是基于距离向多波束、距离向脉冲编码、距离向自适应聚焦等方法区分各个子测绘带的回波。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方位向波束扫描的宽测绘带方法,可以在方位向频谱上区分各个子测绘带的回波,从而在保持SAR分辨率的情况下扩展测绘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测绘带 合成孔径雷达 波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径环状分层CT扫描的岩石冻融损伤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永成 司马艳 +2 位作者 李洪亚 陈左贵 涂博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为研究岩石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破坏损伤机理,结合CT扫描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径环状分层精确CT扫描的岩石冻融损伤分析方法,将该方法运用于三峡库区砂岩的冻融循环损伤分析,并对各阶段损伤砂岩进行三轴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冻融... 为研究岩石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破坏损伤机理,结合CT扫描分析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轴-径环状分层精确CT扫描的岩石冻融损伤分析方法,将该方法运用于三峡库区砂岩的冻融循环损伤分析,并对各阶段损伤砂岩进行三轴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冻融循环次数下,砂岩体积CT值由外向内不断增大,且越靠近外圈层体积CT值减幅越大;随着循环次数增加,损伤变化表现为由外向内的渐进式损伤破坏,在初始损伤阶段,损伤集中于砂岩外层,体积CT值、三轴峰值应力及破坏应变变幅较小;深层损伤阶段,砂岩外部外圈剥落,冻融损伤侵入内部,此时体积CT值、三轴峰值抗压强度及破坏应变变幅明显增大。该方法对岩石冻融损伤分析及冻融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轴-径环状分层 CT扫描 渐进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方向突堤扫描的极化SAR图像人工港口检测
18
作者 刘春 谢春华 +2 位作者 安文涛 袁新哲 杨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1-297,共7页
针对现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中基于海陆两区域分割和单方向突堤扫描港口检测方法存在虚警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区域分割和多方向突堤扫描的人工港口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基于极化SAR相干矩阵统计... 针对现有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中基于海陆两区域分割和单方向突堤扫描港口检测方法存在虚警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区域分割和多方向突堤扫描的人工港口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基于极化SAR相干矩阵统计特性的多区域水平集分割方法将地物分割为水域、强散射建筑和其他陆地3类;然后在水陆分割结果上从多对正交方向对沿岸突堤进行扫描,从而确定出港口感兴趣区域;最后利用强散射建筑分割结果实现感兴趣区域中人工港口和虚警天然凸起地形的区分。基于RADARSAT-2对新加坡和湛江地区实际观测的极化SAR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沿岸人工港口的正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港口检测 多方向突堤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子孔径处理的双侧TOPSAR成像信号处理算法
19
作者 丁岚 沈薇 +1 位作者 王晨沁 毛新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2-358,共7页
TOPSAR通过波束快速扫描可以极大地提高SAR的测绘效率,然而传统TOPSAR模式波束只在雷达一侧扫描,为了进一步提高SAR的测绘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OPS模式,即双侧TOPSAR模式。在该模式下,雷达左右两侧分时快速扫描,可以克服传统扫描模式... TOPSAR通过波束快速扫描可以极大地提高SAR的测绘效率,然而传统TOPSAR模式波束只在雷达一侧扫描,为了进一步提高SAR的测绘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TOPS模式,即双侧TOPSAR模式。在该模式下,雷达左右两侧分时快速扫描,可以克服传统扫描模式只能一侧成像的缺陷。针对该新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孔径的成像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子孔径成像并进行图像拼接,实现天线波束扫描与成像同时进行。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循序扫描地形观测 孔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维电扫描的星载SAR凝视马赛克模式研究
20
作者 韩晓磊 张庆君 +1 位作者 刘杰 张润宁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5,共9页
应用机械扫描实现的星载SAR马赛克模式对卫星平台敏捷机动能力提出高的要求,且由于存在不完全分辨率区域,导致成像效率下降。文章提出一种应用二维电扫描的星载SAR马赛克模式实现方案,它利用二维电扫描,形成多个彼此相邻的聚束图像块,... 应用机械扫描实现的星载SAR马赛克模式对卫星平台敏捷机动能力提出高的要求,且由于存在不完全分辨率区域,导致成像效率下降。文章提出一种应用二维电扫描的星载SAR马赛克模式实现方案,它利用二维电扫描,形成多个彼此相邻的聚束图像块,通过拼接这些相邻的聚束图像实现成像范围的扩展,称之为凝视马赛克模式,对应地称采用机械扫描实现的马赛克模式为滑动马赛克模式。文章针对凝视马赛克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参数设计方法,通过系统参数设计实例对比分析了凝视马赛克模式和滑动马赛克模式的特点。此外,还分析了相控阵天线不同天线结构对凝视马赛克模式的影响,并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满足需求的系统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凝视马赛克 扫描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