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突破性创造力与渐进性创造力真的区分开了吗?基于2011~2024文献的分析
1
作者 骆南峰 李统鉴 +3 位作者 陈雯 张慧君 刘俊池 沈子维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82-1897,共16页
员工创造力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以往将创造力作为单一变量越来越不能满足理论与实践的需要。自2011年Gilson和Madjar迁移创新研究文献中的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这一对概念,首次提出将创造力区分为突破性与渐进性两类以来,相关... 员工创造力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以往将创造力作为单一变量越来越不能满足理论与实践的需要。自2011年Gilson和Madjar迁移创新研究文献中的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这一对概念,首次提出将创造力区分为突破性与渐进性两类以来,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逐渐涌现。本文通过回顾此后13年的79篇相关中英文文献,全面深入检验了区分两种创造力的理论基础与实证证据。结果表明,虽然多数研究在理论上对两者进行了区分,但仅半数研究基于这两种创造力的差异性构建了研究问题与理论模型。在实证方面,尽管部分研究呈现了测量工具的区分效度证据,但多数研究尚未直接检验突破性与渐进性创造力影响差异的显著性。值得注意的是,仍有超过四成的研究未在理论上进行区分或提供实证支持。总体而言,未来学界应当在理论论证、研究问题与模型构建、实证检验中协同一致地探究这两种创造力的本质区别与影响。基于此,指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未来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创造力的研究建议,以及值得进一步探究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创造力 渐进性创造力 区分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圆孔煤样渐进性破坏的孔周表面变形及裂隙演化特征
2
作者 张航 张天军 +4 位作者 纪翔 季冰 纪丙楠 庞明坤 潘红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68-3483,共16页
瓦斯预抽钻孔和防冲卸压钻孔协同布置能够一体化防治矿井冲击地压和瓦斯复合灾害,但密集布孔可能会诱发串孔、塌孔等,影响矿井瓦斯抽采效率。为了探究这类双钻孔结构煤岩体受压破坏过程中孔周表面变形及其裂隙演化规律,利用煤岩变形破... 瓦斯预抽钻孔和防冲卸压钻孔协同布置能够一体化防治矿井冲击地压和瓦斯复合灾害,但密集布孔可能会诱发串孔、塌孔等,影响矿井瓦斯抽采效率。为了探究这类双钻孔结构煤岩体受压破坏过程中孔周表面变形及其裂隙演化规律,利用煤岩变形破坏数字图像观测系统对含双圆孔煤样开展单轴压缩条件下的3D-DIC观测实验,获取了不同应力状态下试样表面变形的时间序列图像,通过三维表面重构技术和VIC^(3D)分析处理软件计算得到了试样表面三维全场变形,根据应变场分析结果结合统计指标分析法对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5个变形阶段划分,精细化表征了孔周表面变形和裂隙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单轴压缩下含双圆孔煤样应变场灰度整体向高灰度级方向移动,应变场灰度直方图谱峰占比以应力峰值为界先缓慢变化再快速变化;试样孔周径向位移曲线呈现出“从”字型,环向位移曲线呈现出“人”字型,且左孔H_(1)孔周始终沿逆时针方向加速移动,右孔H_(2)孔周始终沿顺时针方向加速移动;孔周裂隙以逆时针错动为主,并伴随着少数裂隙的顺时针错动;应变局部化带外区在加载峰值前主要体现为能量累积,加载峰值后主要表现为能量释放,同时也伴随着部分能量调整转移造成的能量累积;在试样加载过程中,应力场环境、裂隙端部几何形状以及裂隙长度不断发生变化,造成裂隙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K_(Ⅰ)减小,存在阻碍裂隙扩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性破坏 裂隙演化 孔周位移 裂隙张开错动 应变能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渐进性运动在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床旁超声监测中的干预效果
3
作者 陈春桦 梁艳 +2 位作者 梁意芳 潘俊民 李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渐进性运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床旁超声监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急诊ICU、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2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根... 目的 探讨早期渐进性运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床旁超声监测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急诊ICU、重症医学科住院的12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60例,常规康复训练+早期渐进性运动)2组。对比2组在住院期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呼吸肌功能、肌肉参数、肌力和握力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ICU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入住ICU 48 h后,观察组的咳嗽峰流速、最大吸气压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入住ICU的1周和转出ICU时,观察组的股直肌横截面积、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胫骨前肌肌肉厚度、肱二头肌厚度、桡侧腕屈肌厚度值均大于同期对照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量表评分和握力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结论 早期渐进性运动在ICU危重患者床旁超声监测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减少VAP的发生,改善其呼吸肌功能,提升其肌肉厚度、肌群肌力和握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危重患者 床旁超声监测 早期渐进性运动 呼吸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琼 谢洋 刘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100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两组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干预12周时的徒手肌力分级(MMT)、功能锻炼依从性;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2周时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MMT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12周时,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可改善肌力分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功能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动机行为 渐进性康复训练 肌力 自我管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抗阻运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高淑艳 李磊 +1 位作者 张曼 王远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4-1210,共7页
目的 为了揭示渐进性抗阻运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CLR)患者膝关节功能、生物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研究共纳入80例ACLR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阻运动组和... 目的 为了揭示渐进性抗阻运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ACLR)患者膝关节功能、生物力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研究共纳入80例ACLR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抗阻运动组和渐进性抗阻运动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常规抗阻运动和渐进性抗阻运动。通过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通过等速肌力评估锻炼系统评估膝关节等速肌力,根据峰值扭矩计算计算对称性指数。通过平衡测试系统评估站立位平衡稳定性,计算双侧多轴平均轨迹差的差值(average trajectory error difference, ATED)。通过步态分析系统记录患者的步态参数。结果 与常规抗阻运动组比较,渐进性抗阻运动组的Lysholm评分升高,伸膝和屈膝对称性指数升高,ATED降低,步幅和步长升高(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与常规抗阻运动相比,渐进性抗阻运动可更好地改善ACLR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改善膝关节生物力学,提高平衡能力和步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渐进性抗阻运动 生物力学 平衡能力 步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 周小燕 付利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PMR)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江西康宁医院樟树医院(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樟树医院)收治的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用PEMS ...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PMR)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江西康宁医院樟树医院(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樟树医院)收治的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用PEMS 3.1软件产生随机数字,将随机数字卡装至密封的信封中,随机开启信封,将奇数纳入对照组(40例),偶数纳入观察组(40例)。将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PMR,持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住院4周)时,观察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9.14±4.38)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的睡眠时间评分为(0.45±0.12)分、入睡时间评分为(0.55±0.11)分、睡眠质量评分为(0.86±0.23)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为(0.73±0.24)分、睡眠障碍评分为(0.88±0.29)分、催眠药物评分为(0.54±0.15)分、睡眠频率评分为(0.73±0.15)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7.20±5.22)分、(0.68±0.17)分、(0.72±0.10)分、(1.14±0.15)分、(1.12±0.22)分、(1.19±0.27)分、(0.73±0.18)分、(1.02±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R能有效减轻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利于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焦虑状态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联合渐进性放松训练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郭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渐进性放松训练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干预,观察组采取有氧运动联合渐进性放松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渐进性放松训练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干预,观察组采取有氧运动联合渐进性放松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101.27±6.31)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1.48±4.23)mm Hg低于对照组的(113.47±7.62)、(87.24±5.35)mm Hg(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40.32±5.26)分、SDS评分(44.74±5.46)分低于对照组的(46.23±4.74)、(52.44±6.22)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维度、环境维度评分分别为(86.31±4.54)、(87.94±5.24)、(85.39±5.14)、(87.32±4.11)分,高于对照组的(80.06±5.50)、(80.14±5.69)、(77.65±6.20)、(82.65±5.71)分(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渐进性放松训练可以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降低血压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有氧运动 渐进性放松训练 血压控制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闻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应用对其心理状态、舒适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护理中应用对其心理状态、舒适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贵州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人文关怀组、渐进性肌肉放松组各33例。其中人文关怀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渐进性肌肉放松组在人文关怀护理基础上增加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舒适情况、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渐进性肌肉放松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低于人文关怀组,舒适情况评分高于人文关怀组(P<0.05);渐进性肌肉放松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人文关怀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渐进性肌肉放松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人文关怀组(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积极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理、心理舒适性,进而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获得患者较为广泛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人文关怀护理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四头肌渐进性离心收缩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闫洪亮 佟海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0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股四头肌渐进性离心收缩训练(PECT)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CL重建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股四头肌渐进性离心收缩训练(PECT)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CL重建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股四头肌PECT。比较两组股四头肌力量对称性、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功能。结果:训练前,两组股四头肌力量对称指数(QSI)、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KAFR)、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K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QSI、LKS评分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KAFR大于训练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四头肌PECT在A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增强股四头肌力量,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股四头肌 渐进性离心收缩训练 早期康复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姝珏 华婷 王倩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6期175-178,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136例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 目的:观察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在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136例腰椎融合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71)。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分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出院2周后、出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DI问卷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出院4周后,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进行基于远程健康管理模式的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可缓解其疼痛感,促进其腰椎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远程健康管理模式 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四肢骨折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11
作者 常丹 吴炜 +2 位作者 郝粉娟 徐晓霞 窦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及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1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干预组46例。对照组接受四肢骨折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抑郁、疼痛... 目的探讨改善四肢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疼痛及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1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干预组46例。对照组接受四肢骨折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抑郁、疼痛和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 01)。结论渐进性放松训练能有效缓解四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的疼痛、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焦虑 抑郁 疼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薪酬对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 被引量:65
12
作者 张勇 龙立荣 贺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80-1896,共17页
研究分别从认知评价理论和习得性努力理论视角考察了绩效薪酬对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检验了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对上述两条路径的调节效应。基于24家企业的364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绩效... 研究分别从认知评价理论和习得性努力理论视角考察了绩效薪酬对员工突破性创造力和渐进性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检验了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对上述两条路径的调节效应。基于24家企业的364对上下级匹配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绩效薪酬对内在动机和突破性创造力没有显著的影响,对外在动机和渐进性创造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变革型领导调节绩效薪酬与突破性创造力的关系:高变革领导情境下,绩效薪酬通过正向影响内在动机间接对突破性创造力产生正向影响;低变革领导情境下,绩效薪酬通过负向影响内在动机间接对突破性创造力产生负向影响。交易型领导调节绩效薪酬与渐进性创造力的关系:交易型领导通过强化绩效薪酬对外在动机的影响进而放大了绩效薪酬对渐进性创造力的正向效应。针对上述结果,讨论了本文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薪酬 突破性创造力 渐进性创造力 动机 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渐进性破坏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王士民 于清洋 +1 位作者 彭博 徐国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水下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病害的防治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揭示管片衬砌结构破坏、失稳的机理显然对病害的科学治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采用模型试验方法,通过超载的形式对水下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从材料细观损伤到结构宏观局部破坏再到... 水下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病害的防治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揭示管片衬砌结构破坏、失稳的机理显然对病害的科学治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采用模型试验方法,通过超载的形式对水下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从材料细观损伤到结构宏观局部破坏再到结构整体失稳的整个渐进性破坏失稳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将大型水下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渐进性破坏过程划分为初始弹性阶段、局部损伤阶段、宏观破坏阶段和整体失稳阶段四个阶段,并给出了各阶段管片衬砌结构的力学行为特性;探明了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失稳临界点,并以关键点位移与隧道外半径比值的形式给出了失稳临界建议值;通过对声发射数据的分析,揭示了管片衬砌结构破坏过程的渐进性特性,并获得了声发射事件出现的频率与幅值分布随外部荷载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管片衬砌结构宏观裂纹的出现及扩展规律,并通过最终破坏形态分析了造成管片衬砌结构整体失稳的关键部位的空间分布以及破坏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模型试验 声发射 渐进性破坏 失稳临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加筋土界面渐进性破坏模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诚成 朱鸿鹄 +1 位作者 唐朝生 施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52-1959,共8页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解纤维加筋土的破坏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中纤维和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利用纤维/土体界面切应力-切应变的三参数模型,描述离散纤维在加筋土中的渐进性破坏特性.该模型将单根纤维在加筋土中的拉拔过程分为5个典型阶段...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解纤维加筋土的破坏机理,研究纤维加筋土中纤维和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利用纤维/土体界面切应力-切应变的三参数模型,描述离散纤维在加筋土中的渐进性破坏特性.该模型将单根纤维在加筋土中的拉拔过程分为5个典型阶段,给出各个阶段纤维轴力、位移、界面切应力的解析解.通过单根纤维拉拔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提出用2个拉拔过渡阶段产生的位移占总位移的比值来评价界面的渐进性破坏特征,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一系列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的长径比越大或纤维弹性模量与纤维/土体界面剪切刚度比越小,则纤维/土体界面渐进性破坏特征越显著.由该模型得到的纤维/土体界面力学指标可以作为纤维加筋土力学模型的输入参数,通过单独评价土体强度与纤维/土体界面强度来反映纤维加筋土的宏观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筋土 相互作用 界面抗剪强度 渐进性破坏 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渐进性破坏及其锚固效应试验与模拟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前卫 程盼盼 +3 位作者 朱合华 丁文其 李元海 唐卓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625,共9页
针对软弱岩体中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破坏问题,通过室内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有、无锚杆支护情况下围岩的渐进性破坏过程、岩体地表变形以及岩体内部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结论如下所述:①隧道开挖使得上覆岩... 针对软弱岩体中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破坏问题,通过室内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有、无锚杆支护情况下围岩的渐进性破坏过程、岩体地表变形以及岩体内部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所得结论如下所述:①隧道开挖使得上覆岩层荷载向隧洞左、右两侧转移,拱腰以下岩体往往率先剪切破坏,锁脚锚杆可有效制止岩体初始剪切破坏;②围岩破坏自洞周逐渐向岩体深部发展,沿与水平面夹角为45°+φ/2的方向产生两个滑动面,并在洞顶形成一自然平衡拱,锚杆支护可有效减小岩体塌落范围;③锚杆的存在大大改善了围岩的应力状态,不仅提高了拱腰岩体剪切起裂荷载值,而且还使得拱顶岩体在破坏前可承担更大的上覆荷载;④塌落区内的岩体切向应力呈"跌落式"下降,此特征可用于判断岩体塌落范围及为隧道塌方预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围岩 渐进性破坏 锚固效应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胶结砂质泥岩渐进性破坏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清 侯健 +4 位作者 王梦远 马万权 刘航 韩通 王思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385-392,共8页
为深入揭示弱胶结砂质泥岩渐进性破坏力学特性,对干燥与自然状态砂质泥岩试样进行渐进性破坏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硬脆性岩石相比,该类岩石裂纹密度低,自稳能力差,峰前岩石体积膨胀变形过程延长,峰后变形破坏呈现局部阶段性塑... 为深入揭示弱胶结砂质泥岩渐进性破坏力学特性,对干燥与自然状态砂质泥岩试样进行渐进性破坏单轴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硬脆性岩石相比,该类岩石裂纹密度低,自稳能力差,峰前岩石体积膨胀变形过程延长,峰后变形破坏呈现局部阶段性塑性流动特征和延时效应,渐进性变形破坏过程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岩石弱胶结特性表现为:1峰前重要应力门槛值与峰后残余应力明显劣化;2岩石刚度与抗变形能力弱化显著;3岩石宏观破坏特征是环向剪切破坏面、张性破坏面、剪切滑移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裂纹渐进性演化特征、层理密集程度及强度相关;4干燥状态岩样力学特性与硬脆性岩石近似相同,含水状态岩样峰前重要应力门槛值、弹性模量、峰后残余应力具有不同程度劣化,侧向膨胀变形程度提高。巷道围岩治理应加强初次支护强度并及时补强,控制围岩张拉破坏与剪切破坏,提高围岩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砂质泥岩 渐进性破坏 力学特性 支护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1
17
作者 鞠珊 欧阳艳琼 王晓惠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3期95-98,共4页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逐渐被应用于护理学领域各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对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概念及其在护理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干预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提供相关信息。
关键词 渐进性肌肉放松 护理 放松训练 行为疗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破碎直立岩质边坡渐进性破坏及其锚固效应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前卫 朱合华 +3 位作者 丁文其 金方方 马静 明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147,共9页
软弱破碎岩质边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多表现为局部化渐进破坏模式。为进一步了解该类边坡的破坏性状及其锚固效应,以Ⅳ类破碎围岩为参照对象,并将其等效为单一均值地层,随后利用模型试验对有、无锚杆加固情况下直立岩质边坡的破坏特... 软弱破碎岩质边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多表现为局部化渐进破坏模式。为进一步了解该类边坡的破坏性状及其锚固效应,以Ⅳ类破碎围岩为参照对象,并将其等效为单一均值地层,随后利用模型试验对有、无锚杆加固情况下直立岩质边坡的破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软弱破碎岩质边坡的塌方主要是由于坡顶岩体的张拉和坡脚岩体的压剪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往往呈渐进性破坏机制;锚杆的锚固效应主要体现在抗剪止裂和抗拉伸两个方面,并且锚杆的加固不仅可以提高边坡岩体在破坏前的竖向承载力,而且还可减小岩体的竖向沉降,并允许岩体边墙有较大的侧向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破碎岩体 岩质边坡 渐进性破坏 锚杆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渐进性创新技术属性及其产学研合作模式选择 被引量:12
19
作者 樊霞 胡军燕 赵丹萍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25,共6页
根据中小企业渐进性技术创新的特点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边际型创新和适应型创新两种类型,研究探讨了不同创新类型下的技术复杂性、技术成熟度和技术隐性等技术属型。基于技术属性与企业创新类型二者匹配的视角,在对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 根据中小企业渐进性技术创新的特点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边际型创新和适应型创新两种类型,研究探讨了不同创新类型下的技术复杂性、技术成熟度和技术隐性等技术属型。基于技术属性与企业创新类型二者匹配的视角,在对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需求的分析基础上,给出了中小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战略选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产学研合作 渐进性技术创新 技术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文娟 王新华 +3 位作者 葛运芬 庞连杰 胡静云 赵书鹏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7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PMR)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在给予健康教育和常规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PMR治疗,2次/d,30 min/次。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压,并...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PMR)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在给予健康教育和常规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PMR治疗,2次/d,30 min/次。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压,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PMR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PMR治疗1个月后,患者血压水平、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MR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障碍患者的血压水平、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渐进性肌肉放松技术 焦虑障碍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